设备像一堆沉睡的钢铁怪兽,沉默地堆在赵静家院门口,占了大半边路,引得全村老少天天围观,指指点点,议论不休。孩子们把它当成攀爬架,气得赵静扯着嗓子轰了好几回。
热闹是热闹了,但现实问题像三座大山,哐当一声砸在赵静面前:场地、水电、技术。
场地首先抓瞎。赵静家那破院子,塞下这些设备后,人就得睡机器上了。必须找个单独的地方。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委会旁边那个废弃的旧仓库。以前是生产队放农具和粮食的,包产到户后就荒废了,又大又破,屋顶还漏雨,但骨架还行。
赵静立马去找村支书赵老栓。
赵老栓正为“上海老板投资”这事兴奋得睡不着觉,一听赵静要场地,拍着胸脯满口答应:“没问题!那破仓库闲着也是闲着!村里免费给你用!支持办厂嘛!”
但等到赵静真要去接手时,麻烦来了。仓库钥匙不知道被谁扔哪儿了,好不容易找来钥匙打开门,好家伙,里面堆满了不知道哪年哪月的破箩筐、烂草席、缺腿的桌椅,厚厚一层灰,角落里还有一窝耗子吱吱乱窜,见了光也不怕,瞪着豆豆眼跟她对视。
“这…这得好好收拾收拾…”赵老栓有点尴尬。
“收拾没问题!”赵静一挥手,显得很大气,“但栓大伯,这屋顶得补,墙也得刷刷吧?不然机器受潮了,上海老板怪罪下来…”
赵老栓一听“上海老板”,立刻表态:“补!刷!村里出工出料!我明天就安排人!”
场地算是初步搞定。
接下来是电。那套设备是电老虎,功率不小。村里的电线还是六十年代的老线路,平时点个灯都忽明忽暗,带个电磨都费劲,更别说这套洋机器了。
赵静去找管电的。管电的是个老师傅,叼着烟袋,听了赵静的要求,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绝对带不动!非得从公社那边重新拉一条专线过来不可!那得花老鼻子钱了!还得批条子!”
“多少钱?条子怎么批?”赵静追问。
老师傅报了个数,听得赵静眼皮首跳。又说了批条子的流程,要去公社供电所,找这个股长那个主任,盖一堆章,听得人头大。
“妈的,比搞特务还麻烦!”赵静心里骂娘,但脸上还得赔笑,“师傅,您帮着想想办法,这都是为了咱村办厂…”
好说歹说,又塞了两包从上海带回来的好烟,老师傅才松口,答应明天带她去公社供电所“碰碰运气”。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啊!彩票中奖两个亿,小黑勾错魂》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水反倒好解决。村里自己打的深井,水压足,水质也还行(相对而言)。接根管子进车间就行。
晚上,赵静躺在炕上,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盘算着:收拾仓库的人手、补屋顶的油毡和瓦片、刷墙的白灰、拉电线的钱和手续…哪一样都得花钱花精力。
王桂芬在一旁愁得首叹气:“静啊,这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万一…万一不成,可咋收场啊?欠那么多钱…”
“妈,放心吧!准成!”赵静只能硬着头皮给母亲打气,“等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到时候您就等着数钱吧!”
她心里也虚,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第二天,赵静跟着电工老师傅去了公社供电所。果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各个办公室踢皮球,不是说没指标,就是说材料不全。
赵静那股“疯批”劲儿差点又上来,真想拍桌子骂娘。但想到这是求人办事,只能忍着,脸上挤出乖巧的笑容,叔叔伯伯叫得甜,又把“上海老板投资”、“出口创汇”、“带领村民致富”的大旗扯出来忽悠。
不知道是哪个关键词起了作用,还是一个看起来像小头目的干部被赵静磨得没了脾气,终于松口,让她先去信用社开资金证明(证明有钱交增容费),再把村里和公社的介绍信补全。
一趟跑下来,赵静腿都快跑细了,嗓子也说得冒烟。回到村里,又催着赵老栓赶紧开介绍信,盖章。
赵老栓现在把她当财神爷供着,效率奇高,很快把手续办齐了。
赵静又跑了一趟信用社,取出了一笔钱(肉疼),开了证明。
再次杀回供电所,把材料啪地拍在桌上。那个小干部看了看,没再刁难,慢悠悠地开始走流程。
“等着吧,批下来至少得半个月,拉线施工还得排期。”小干部最后丢下一句。
赵静:“……”恨不得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
但没办法,这就是时代的节奏。她只能等。
回到村里,收拾仓库的队伍己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赵老栓发动了十几个壮劳力,清理垃圾的,爬上爬下补屋顶的,和泥刷墙的…场面倒是很红火。
赵静看着渐渐显出模样的仓库,和堆在角落的那些冰冷设备,焦躁的心情才稍微平复一点。
万事开头难。她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还只是开始,后面调试设备、寻找原料、生产销售…难题多着呢。
静姐抹了把汗,咬咬牙:妈的,就不信搞不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VP1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