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间的办公室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嗡嗡”声在耳边转。我攥着写满建议的便签纸,站在老板办公室门口,手指反复着纸边——上面记着我观察了半个月的发现:前台登记流程太繁琐,客户常抱怨等待时间长;仓库货物分类混乱,找货要浪费半小时,要是调整下流程,效率能提高不少。
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老板正对着电脑回复邮件。我把便签纸轻轻放在他桌角,声音带着点没藏住的紧张:“王总,我想跟您说下关于前台和仓库流程的一点建议,可能能帮公司省点时间……”话没说完,老板就抬了抬头,目光扫过便签纸,又落回我身上。
“你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他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愣了愣,下意识回答:“整理文件和数据录入。”“那先把文件整理好,数据录准确。”他拿起便签纸,随手放在一堆文件夹后面,“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公司流程的事,不用你操心。”
这句话像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把我心里的期待都浇灭了。我张了张嘴,想再解释“这些建议不会耽误我本职工作”,想说说我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就是为了观察流程、记笔记,可看着老板己经转向电脑的背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小声说句“好的”,轻轻带上门退了出来。
回到座位上,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表格,却一个字也录不进去。便签纸上的字迹在脑子里反复闪现,那些熬夜整理的流程优化点、计算的时间节省量,突然变得毫无意义。旁边的同事见我脸色不好,悄悄递来颗糖:“是不是被老板说啦?别往心里去,咱们这岗位,少提建议少出错。”
我剥开糖纸,甜味在嘴里慢慢散开,心里却像堵着团棉花,闷得慌。其实我不是想“多管闲事”,只是看着客户不耐烦的表情,看着仓库同事满头大汗找货的样子,总觉得自己能做点什么。我以为认真观察、用心提建议,能帮到公司,也能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却忘了“做好本职工作”才是老板眼里的“本分”。
下午录入数据时,我故意放慢了速度,每录一条都反复核对——既然“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那我就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可录到一半,还是忍不住想起前台的登记台:要是把纸质登记表换成电子的,客户扫码就能填,是不是就不用排队了?想起仓库的货架:要是按货物销量分类摆放,常用的放在显眼处,是不是就不用浪费时间找了?
下班路上,我把那张便签纸从包里拿出来,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叠好放进了钱包——不是想放弃,是想留着。也许现在的我,还没资格提建议,但等我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出色,等我对公司流程了解得更透彻,总有一天,我能把这些建议重新递到老板面前,让他认真听我说完。
后来,我依然每天提前到公司,只是不再急着提建议,而是先把文件整理得清清楚楚,把数据录得毫无差错。偶尔前台忙不过来,我会主动帮忙,悄悄记下客户的反馈;仓库同事找货时,我会搭把手,默默观察货架的摆放规律。我知道“做好本职工作”不是终点,是起点——只有先站稳脚跟,才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让自己的建议有被采纳的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VP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