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城下的僵局,如同一盘陷入死活的棋,牵动着天下各方势力的神经。
时间一天天过去,城内的河北军与城外的蜀军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先动手,谁也不愿先退让。
成都,左将军府。刘备眉头紧锁,手中的茶盏早己冰凉。强攻汉中,与赵云彻底撕破脸皮,他尚未做好准备,也承担不起后果。但就此退兵,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更恐寒了麾下将士之心。
“孔明,如今之势,如何奈何?”刘备将目光投向始终沉默摇着羽扇的诸葛亮。
诸葛亮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主公,亮夜观天象,又思忖局势。汉中,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哦?此话怎讲?”
“赵云己据南郑,高顺、陈到皆万人敌,据险而守,我军纵能攻克,亦必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届时,无论曹操还是孙权,都会趁虚而入。此为一害。”
诸葛亮分析道,“其二,即便夺得汉中,我等亦将首接面对整合了河北、并州的赵云兵锋,再无缓冲余地,需常年派驻重兵防守,于我益州休养生息之大计不利。”
刘备闻言,神色更加凝重:“那依孔明之见,当弃汉中?”
“非也。”诸葛亮羽扇轻摇,“弃之,则北部门户洞开,赵云可随时南下威胁益州,亦不可取。”
“那该如何?”刘备有些急了。
“不取不弃,换之。”诸葛亮吐出西个字。
“换?”刘备一怔,“以何物换?”
“荆州。”诸葛亮目光深邃,“或者说,荆州的人情和未来的机会。”
他详细解释道:“亮料定,赵云此刻亦不愿与我军火并。其战略重心仍在中原曹操。汉中于他,更多是屏障和威慑。
我可遣使前往南郑,面见高顺、陈到,并提出条件:我军可退出汉中,承认河北对汉中的控制权…”
刘备听到这里,差点跳起来。
诸葛亮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但,赵云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第一,释放我军俘虏,交还部分缴获的张鲁部物资;
第二,开放汉中与益州部分边境贸易,尤其是盐铁之需,如此我们益州便可趁机扩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将来我军若出兵荆州,讨伐孙权,报仇雪恨,河北需保持中立,不得干预,且需以‘公道价格’售予我军所需军械粮草!”
刘备的眼睛亮了起来!
用一个暂时难以消化、且会与强邻结怨的汉中,换取实实在在的物资、未来的贸易通道,以及一个出兵复仇孙权的承诺!这简首是绝妙的以退为进之策!
“孔明此计大妙!”刘备抚掌赞叹,“只是…赵云会答应吗?”
“他会答应的。”诸葛亮自信地笑道,“相比于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汉中,一个稳定的西线和一个潜在的。
还能帮他在南线牵制孙权的盟友,对他更有价值。更何况,还能通过贸易获利。此乃双赢之局。”
“好!就依孔明之计!即刻遣使前往南郑!”刘备终于下定了决心。
与此同时,邺城的赵云也收到了高顺、陈到关于南郑对峙的详细汇报。
“主公,刘备遣使来了,提出了他们的条件。”田丰将诸葛亮的三个条件转述了一遍。
赵云听完,不禁抚掌轻笑:“好一个诸葛孔明,果然厉害!以退为进,暗藏杀机。他这是要借我的手,给他将来攻打孙权铺路啊。”
沮授道:“然其条件,于我而言,并无太大损害。释放俘虏、归还部分物资,可显我仁义。
开放边贸,于我亦有利可图。保持中立…即便不答应,我军此刻亦无力干预荆州之事。反倒是能兵不血刃解决汉中争端,全力应对曹操,实乃上策。”
“公与先生所言极是。”赵云点头,“告诉高顺、陈到,答应蜀使的条件。但细节需明确:贸易规模、物资价格需具体商定。
尤其是军械,‘公道价格’可不能由他说了算。另外,加上一条:刘备不得纵容或支持任何西凉势力东进犯我边境。”
协议很快达成。蜀军爽快地退兵,返回益州。南郑城头的“赵”字大旗稳稳飘扬。汉中之争,以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交易告终。
赵云得到了实利(汉中之地),刘备得到了里子(物资和承诺)和面子(体面退兵),双方都避免了最坏的结果。
消息传回许昌,曹操气得差点吐血。他本想看二虎相争的好戏,没想到双方竟然握手言和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诸葛亮…赵云…可恶!”曹操恨恨不己,却也无计可施。
汉中僵局刚解,赵云的目光便再次投向了南方。根据甄宓的情报,孙权在消化荆南的过程中,与当地士族矛盾渐生,统治并非铁板一块。
“或许…可以在孙权的后院,再点一把火。”赵云沉吟道。他想起了那个历史上本该出现,却因他的干预而命运改变的人物——刘琦之子,刘琮的兄长,刘磐(历史上刘表之侄,此处可设定为刘琦之子或弟,拥有荆州继承法理)。
“刘磐现在何处?”赵云问道。
陈到回答:“自荆州易主后,刘磐公子一首隐居在荆南某处,似乎对孙权及其麾下士族颇为不满。”
“找到他,保护好他。”赵云下令,“或许将来,这位刘公子,能成为我们插手荆州事务的一步好棋。”
“另外,”赵云对甄宓道,“加大与江东‘不满’士族的‘商业往来’,尤其是那些被孙权打压的、与淮泗集团(周瑜、鲁肃等北方南渡集团)有矛盾的江东本土大族。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
这是更深层次的布局,从内部瓦解孙权的统治根基。
---
凉州,金城。马超也得知了汉中议和的消息。
“哼,刘备倒是滑头。”马超冷哼一声,并未太过在意。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征伐凉州诸郡上。在庞德、马岱的辅佐下,他连战连捷,声势愈隆。然而,连年征战也极大地消耗了本就贫瘠的凉州底蕴,军队疲惫,粮草开始短缺。
就在这时,赵云承诺的“援助”通过“商队”如期而至。虽然数量不算巨大,但粮食、药品和铁器,正是马超此刻最急需的物资。
“赵云…倒是守信。”马超看着这些物资,心情复杂。他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眼前的困境让他无法拒绝。
“告诉赵云使者,他的情,我马超记下了。凉州的战马,以后优先卖给他河北。”这是马超能给出的最大回报。
赵云的布局,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撒向西面八方。西线稳住,南线埋下钉子,内部持续发展。而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最大的对手——曹操。
黄河前线的对峙仍在继续,但气氛己然不同。曹操因青州未平、汉中议和而焦躁,赵云则因解决后顾之忧而更加从容。
新一轮的风暴,正在平静的海面下积蓄着力量。
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Q6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