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以雷霆的手段镇压了明面上的反抗,又令巡政使队伍手持令箭,奔赴各个郡城,官学大考和求贤令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向寒门,许昌似乎恢复了些许秩序。
然而,盘根错节的中原世家,其百年积淀的势力绝非一次清洗就能根除。反抗从未停止,只是转入了更深处,变得更加隐秘和致命。
许昌,暗夜。 一座深宅大院内,烛影摇红。几位衣着普通、却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围坐密谈,并无侍女仆役在场。
“赵子龙手段狠辣,巡政使如狼似虎,我等各家皆有子弟、门生被查办,损失不小。”一人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愤怒。
“硬抗非是良策。其势正盛,又有天子名义,兵马在手。”另一人显得更为沉稳,“然,其新政终究要靠人来执行。这许昌朝堂,这州郡衙门,难道离得开我等士人?”
“王兄的意思是…”
“阳奉阴违,釜底抽薪。”那王姓士人冷笑,“他不是要清丈土地吗?好,便给他‘清丈’。将贫瘠山地、河滩沼泽尽数报上,良田沃土则巧妙隐匿,或挂于僮仆、远亲名下,账目做得天衣无缝。
他不是要兴官学、开科举吗?也好,让我等家中才学平庸之辈去应试,占其名额,寒门子弟,自有手段让他们‘意外’落榜,或即便入选,亦分配至闲散卑职,永无出头之日。”
“妙啊!”众人眼睛一亮,“还可鼓动那些愚昧佃户,以‘减租’为名,抗缴官府的赋税,将矛盾引向官府与百姓之间!”
“经济命脉更是关键。”另一人补充,“我等掌控诸多商铺、车马行、漕运。可暗中联手,抬高粮价、布价,制造市面混乱,或‘无力’承运军粮物资,拖延其调度。使其政令不出许昌,军需运转不灵!”
一场更为阴险、旨在从行政、经济、人才选拔层面彻底瘫痪赵云统治根基的软抵抗,在暗地里悄然达成共识。
他们的目的不再是推翻赵云,而是要让他的新政举步维艰,最终不得不向他们这些“真正”的统治者妥协。
这些暗流,暂时还未完全显现,但其毒害却己在默默滋生。巡政使们很快发现,清丈工作变得“顺利”无比,但上报的土地质量却普遍“偏差”;
官学首次大考,中选者竟多为熟悉的地方大姓子弟;市面上的物价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南方,战火愈炽。 刘备的复仇之师,在诸葛亮周密策划和关羽、张飞等万人敌的猛攻下,进展迅猛。
关羽水陆并进,再次围攻江陵;张飞则率一支奇兵,出夷陵,试图切断江东与南郡的联系。
江东方面,周瑜虽智勇双全,但两面受敌(北防赵云,西挡刘备),兵力捉襟见肘。加之国内因战争而赋税加重,以及赵云暗中资助的流言传播,民心士气有所跌落。
周瑜不得己,采取收缩战略,放弃部分外围据点,集中兵力固守江陵、公安等核心城市,依仗水军优势苦苦支撑。
孙权一日内连发十二道求救文书至许昌,言辞恳切甚至卑屈,愿去王号,称臣纳贡,只求赵云出兵相助,共抗刘备。
将军府内。 赵云看着孙权近乎乞求的国书,又看着案头关于中原世家暗中动作的密报,眉头紧锁。
“主公,刘备势大,若其尽吞江东,则尽占长江天险,实力暴涨,将来必成心腹大患!”田丰分析道,“且其以复仇为名,士气正旺,恐难力敌。
不如应孙权之请,出兵干预,迫使刘备退兵,如此既可削弱刘备,又可让江东欠我巨大人情,日后便于掌控。”
沮授却反对:“不然。刘备孙权皆枭雄,彼二人相争,正合我意。我军刚定中原,内部未稳,世家离心,实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
且劳师远征江南,水战非我所长,胜负难料。不如坐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再收渔利。”
两种意见,皆有道理。赵云沉思片刻,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
“刘备,不可使其过强。孙权,亦不可令其速亡。”他缓缓道,“然,我军主力,确不宜此刻南下。”
他下令:“第一,回复孙权,朕(以天子名义)己知其忠心,然中原初定,逆曹残党未清,大军难以南顾。然可开放边境贸易,许其以‘公平价格’购买我军械粮草(实则高价),助其抗刘。”
“第二,令荆州边境守将,‘无意’间让部分‘淘汰’的军械、药材‘流入’刘备军中(实则资助),并放缓对其粮草过境的盘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云目光锐利,“命青州夏侯兰,渤海训练之水师,南下巡弋东海,做出威胁吴郡、会稽之姿态!但绝不真正开战!”
田丰、沮授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主公妙计!”
此乃彻头彻尾的“均衡”之策!一边卖武器粮草给孙权续命,一边又暗中资敌(刘备)让其保持攻势,同时还要用水师吓唬孙权,让他不敢不尽全力抵抗,也不敢对河北有丝毫异心!
既要让孙刘继续血拼,消耗实力,又要控制节奏,不让任何一方轻易倒下或获胜。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操控和时机的把握。
命令迅速被执行。孙权和刘备几乎同时发现,他们都能从河北那里获得一些“支持”,但又都感觉被隐隐扼制。
战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双方在荆襄大地上继续着惨烈的拉锯战,谁也奈何不了谁,鲜血不断地流淌。
而赵云,则在许昌这座看似平静的帝都之下,一边应对着世家无声却无处不在的软刀子,一边如同最高明的棋手,遥控着南方的战局,为自己彻底消化中原、稳固统治争取着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内外的暗流与烽火,交织成一幅凶险而复杂的图景。考验赵云的,己不仅仅是军事才能,更是深邃的政治智慧和强大的战略定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VQ6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