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的铃铛声还在村口回荡,为首的商人己经将令牌拍在林家院的石桌上。
令牌上“镇北军”三个字刻得深,边缘还沾着北境的风沙,林小满指尖一碰,竟蹭下点土——那土色发灰,和她从历史书上见过的漠北盐碱地一模一样。
“林先生,”商人抱拳时,露出手腕上的老茧,不像是寻常走商的,“大将军说了,这批红薯干要能扛住三个月风沙,受潮不霉,遇冷不硬。”
他打开随身的木箱,里面是北境的麦种,颗粒干瘪得像皱皮的核桃,“那边的地,只能种出这东西。”
林守正捏起麦种,突然往旁边的红薯藤上一撒。
奇怪的事发生了——麦种落在藤叶上,竟顺着叶脉往根部钻,原本圆滚滚的红薯根须,顶端竟冒出针尖大的绿芽,形状像极了小麦苗。
“这是……”商人猛地站起来,腰间的佩刀“哐当”撞在木箱上。
“‘薯麦’,”林守正眼里闪着光,“我在石窟里培育的新品种,根像红薯能储水,穗像小麦能结粒,最耐盐碱。”
他从地窖里抱出个陶罐,里面的薯麦种子己经晒干,外壳上还留着人工授粉的痕迹,“十万斤红薯干可以给,但我要你们带这个去北境。”
商人的喉结动了动,突然单膝跪地:“若能种活,将军愿以百亩良田换您的育种法!”
林小满注意到,他跪地时,靴底沾着的草籽掉了出来,在地上滚了两圈,竟也冒出芽——是青牛村的豌豆种,不知何时粘在了上面。
陈阿婆在整理地窖时,发现了本被红薯藤缠住的旧账册,封面写着“苏记药铺”。
翻开一看,里面记着十年前的账目:“三月初七,送‘慢毒散’与通判,收银五十两”,下面还有行小字:“婉妹不知,切记保密”。
“是苏婉的哥哥!”陈阿婆手一抖,账册掉在地上,被藤条接住。
她突然想起苏婉刚嫁来时,总说自己有个“行医的表哥”,原来就是通判。
林小满捡起账册,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药方,药材里竟有“红薯藤汁”,旁边批注:“可解慢毒,需配耐旱红薯根”——是林守正的字迹,显然他早就知道解毒的法子。
张屠户扛着把新打造的刀来帮忙,刀鞘上缠着红薯藤,是他让铁匠特意打的:“往后不光杀猪,还能帮你爹劈红薯藤!”
村民们在后坡搭起了十里长的晾晒架,专烘红薯干。
李老栓带着孩子们往架上摆红薯,突然发现有些红薯切开后,芯是紫色的:“这是啥?坏了?”
“是‘蜜紫薯’!”林小满剥开一个,紫色的薯肉泛着水光,“最甜,适合做干。”她刚说完,就见商队的伙计们围了过来,个个盯着紫薯首咽口水。
有个伙计忍不住偷拿了一个,刚咬了口就被商人撞见。
商人要打他,林守正却拦住了:“让他吃,顺便尝尝这个。”他递过去块薯麦做的饼,“北境冬天冷,这个抗饿。”
伙计嚼着饼,突然哭了:“俺娘在北境挖野菜充饥,要是有这东西……”
商队里响起一片抽泣声,原来他们多是北境逃荒来的,被将军收留才当了兵。
晴天子酱酱呀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林小满突然对爹说:“咱们教他们育种吧。”她指着晾晒场边缘的空地,“就在这搭个棚子,现场教。”
村民们都应和起来,李老栓把自己的豌豆种分了些给伙计:“先种这个练手,好活!”
苏婉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开始整理自己的药箱。
她从箱底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红薯花,旁边放着张纸条,是她当年写给哥哥的:“勿再害人,否则婉妹不认你”——字迹被泪水晕得发皱。
“其实我早知道他在做坏事。”苏婉对林小满说,手里的红薯花突然掉了瓣,落在药箱里的玉簪上。
那玉簪是通判送的,簪头刻着的牡丹,和蒙面人的衣角花样相同。
林守正走进来,将一株开花的薯麦放在桌上:“过去的都过去了,看这个。”
苏婉的指尖触到薯麦的穗,突然笑了,眼里的光比病好时更亮。
王狗蛋捧着个新笔记本跑来,上面画满了红薯藤的生长图,每个节点都标着“小满说:浇水”“爹说:除虫”,最后一页画着个笑脸,旁边写着“我也是育种员啦”。
商队出发前,林小满往他们的行囊里塞了包豌豆种和薯麦苗。
半个月后,信使骑着快马带来了北境的回信,信纸上沾着沙土,字却写得有力:“豌豆己发芽,薯麦存活三成,将军请林先生速至北境!”
随信寄来的还有块北境的土壤样本,装在红薯藤编的袋子里。
林守正将土壤和青牛村的黑土混在一起,撒上薯麦种,三天后竟长出了壮苗。
“得去一趟。”林守正摸着样本袋上的藤编纹路,那是陈阿婆连夜编的,“光送种子不够,得教他们怎么改良土壤。”
苏婉往他的行囊里塞红薯干时,突然想起什么:“带上这个。”
她递过去个小陶罐,里面是提纯后的红薯藤汁,“北境缺水,这个兑水能当肥料,还能解渴。”
村民们都来送行,李老栓抱来袋豌豆种:“带上这个,让北境人瞧瞧咱青牛村的好东西!”张屠户把新刀塞给林守正:“路上遇着不长眼的,甭客气!”
林小满看着爹的行囊越塞越满,突然把自己的育种笔记也放了进去:“上面记着薯麦开花的时间,别忘了授粉。”
林守正的马车刚出村口,就被一队骑兵拦住。为首的人身穿蟒袍,手里举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林守正培育奇种有功,着即入宫,掌管皇家农院!”
商队的商人脸色骤变,低声对林守正说:“是礼部尚书的人,他一首想垄断北境粮种!”
林守正接过圣旨,突然发现卷轴的边缘沾着点红薯粉——是林小满偷偷撒的,遇热会变色。
他将圣旨凑近马车里的暖炉,果然,空白处浮现出字:“尚书与通判旧部勾结,小心薯麦种被换”。
远处的北境方向,风沙似乎更大了,隐约传来驼铃声。而皇宫的方向,朱红宫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林守正握紧了怀里的薯麦种,不知道该走向北境的希望,还是踏入皇宫的漩涡。
车窗外,青牛村的红薯藤正顺着道路往外蔓延,像在给他指引方向。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VQB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