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炉的热气熏得圣旨卷轴微微发皱,空白处的字迹像活过来似的,顺着红薯粉的痕迹蔓延——“尚书府库房,藏有假薯麦种”。
林守正的指尖刚触到字迹,那墨就像遇水的盐,渐渐晕成淡紫色,与“蜜紫薯”的芯色一模一样。
“林先生,接旨吧。”穿蟒袍的太监尖着嗓子催,眼角的余光却瞟向商队的木箱,那里装着准备运往北境的薯麦原种。
林守正突然注意到,太监的朝珠串里,混着颗假珠子,颜色发乌,和通判私藏的火药里掺的杂质一般无二。
“公公稍等。”林守正解开行囊,掏出个陶罐,将里面的薯麦粉往圣旨上一撒。
粉末落在“皇家农院”西个字上,竟“滋滋”作响,冒出细烟——这是他特制的“验假粉”,遇劣质墨就会反应。
太监的脸瞬间白了。
林守正冷笑一声,将圣旨往他怀里一塞:“这旨,怕是假的吧?”
他突然掀开车帘,对着商队喊,“把薯麦种分一半给村民,快!”
商队的人反应极快,立刻打开木箱。村民们早就抄起家伙围了上来,张屠户举着新刀挡在箱前:“想换种?先问问我的刀!”
李老栓的儿子抱着袋豌豆种,往太监的马前一撒:“让你的马尝尝咱青牛村的种!”
马蹄刚踩上豌豆种,就打滑栽倒,太监从马背上摔下来,怀里的假圣旨散落一地,被风吹得飘向红薯地——藤条突然跃起,将圣旨卷成一团,吞进土里。
从太监身上搜出的密信,是礼部尚书写给通判旧部的:“务必夺薯麦种,北境不可有粮”。
信尾画着个奇怪的符号,林小满认出那是红薯花的变形,和她在石窟里见过的山匪标记相同。
“他们怕北境有粮,断了走私的路。”林守正将密信递给商人,“看来,北境不光缺粮,还藏着他们的赃款。”
他突然想起什么,往密信上泼了点薯根汤,信背面竟浮现出地图,标注着尚书府与山匪的交易点,就在青牛村后山的废弃矿洞。
陈阿婆突然拍大腿:“我说那矿洞咋总有人影!原来藏着这个!”
她往矿洞方向指,那里的红薯藤长得格外茂盛,藤叶间隐约闪着光——是矿洞里的硫磺反射的。
后山矿洞的入口被红薯藤严密覆盖,林小满拨开藤条,发现洞口的石壁上,有人用刀刻了个“薯”字,笔画歪歪扭扭,是王狗蛋的笔迹。
林守正带着商队和村民往矿洞走,刚到洞口就闻到刺鼻的硫磺味。
他让众人捂住口鼻,自己则掏出“灭火藤”的汁液,往藤条上抹:“这藤能中和硫磺,跟着它走。”
矿洞深处堆着的不是赃款,是小山似的硫磺块,旁边散落着麻袋,里面装的薯麦种己经发了霉——显然是尚书准备换走真种的假货。
林小满抓起一把假种,发现颗粒上有针眼大的孔,和通判火药里的引信材质相同。
“他们想用假种混进北境,再用硫磺引爆,嫁祸是薯麦自燃!”
林守正突然踹开旁边的石门,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凉气——是山匪的武器库,刀枪上竟缠着干枯的红薯藤,藤芯里藏着引线。
“点火!”张屠户举着刀就要冲,却被林守正拦住。
他将真薯麦种往硫磺堆上一撒,种子遇硫磺非但没坏,反而冒出嫩芽,根须像吸管似的往硫磺里钻。
“这是‘吸硫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 能净化土壤里的硫磺。”他笑着指挥,“把假种烧了,真种留下!”
火焰升起时,吸硫薯的嫩芽在火中舒展,将硫磺的黄烟转化成淡绿色的雾气,飘出矿洞——洞外的红薯藤闻到这雾气,突然集体开花,淡紫色的花瓣铺满山坡,像给矿洞盖了层地毯。
苏婉提着药箱赶到矿洞时,正撞见林守正将吸硫薯的种子装进陶罐。她突然跪了下来,手里举着那枚刻着牡丹的玉簪:“守正,我知道尚书的藏身地。”
玉簪的夹层里藏着张纸条,是通判生前写给她的:“尚书在云州城外的别院,藏有北境布防图,用红薯藤汁能显影”。
苏婉的声音发颤:“我哥虽坏,却不想北境失守……这是他唯一的良心。”
林小满扶母亲起来时,发现她的药箱里,除了红薯根,还多了包晒干的红薯花:“这是给北境战士的,能安神。”
林守正看着玉簪上的牡丹,突然将吸硫薯种子分了一半给她:“你和阿婆带村民守村子,我去别院。”
王狗蛋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挂了串红薯藤,每节藤上都结着个小薯,数量正好是矿洞里硫磺块的堆数——这是他和林小满约定的计数暗号。
云州城外的尚书别院,墙头上爬满了紫藤,看着与寻常宅院无异。
林守正却注意到,紫藤的根部泛着黑——是硫磺熏的。
他将吸硫薯的汁液往墙上泼,紫藤突然枯萎,露出后面的铁皮门,门上焊着的铁条,形状像极了红薯藤。
“用这个。”商人递过来把特制的刀,刀鞘里藏着薯麦粉,“将军说这粉能腐蚀铁皮。”林守正将粉撒在铁条上,果然,铁皮很快出现锈洞。
冲进别院时,尚书正将布防图往火盆里扔。
林守正甩出怀里的红薯藤,藤条缠住他的手腕,布防图落在地上,被商队的人按住。
图上盖着的官印模糊不清,林小满突然想起母亲的话,往图上泼了点红薯藤汁——印泥遇汁显露出清晰的“礼部尚书”西个字,旁边还有个小红薯印记,是通判的私印。
“你们赢不了!”尚书突然狂笑,“北境的粮草早就被我换了沙子,等着饿死吧!”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窗外飘来红薯花的香气,商队的快马正载着真薯麦种,往北门飞驰而去。
林守正捡起布防图,发现背面画着北境的水源地,旁边写着“可种吸硫薯”——是通判的笔迹,显然他早就暗中标记了可耕种的地方。
尚书被押走时,突然挣脱差役,撞向院子里的假山。
假山轰然倒塌,露出下面的地窖,里面没有金银,只有满满一窖红薯种,每颗种子上都刻着个“北”字。
“这是先帝当年让我爹培育的北境专用种……”尚书的声音突然哽咽,“我只是想完成他的遗愿,却用错了方法……”
林守正捡起一颗种子,发现上面的刻痕,和自己在石窟里见过的“思女一号”完全相同。
地窖的石壁上,刻着行模糊的字:“守正吾徒,待北境有粮,可寻此窖”——是他失踪多年的恩师笔迹。
远处传来北境大捷的号角声,商队的信使快马奔来,手里举着颗发芽的薯麦:“将军说,北境长出第一颗穗了!”
而地窖深处,有个上锁的木箱,钥匙孔的形状,像极了林小满脖子上的长命锁。
爆点分析:尚书动机反转,恩师线索浮现,长命锁成开箱关键,新谜团围绕恩师与北境展开。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VQB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