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晓前的对峙
蓝光笼罩的竹林边缘,空气像凝固的糖浆,粘稠得让人喘不过气。
林小满举着强光手电,光束刺破雾气,照在那些扭动的竹条上——倒刺反射着冷光,竹节处泛着不正常的青黑色,确实像被某种力量催生出的怪诞造物。
“所有人退到文化礼堂后面!”她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老张,把灭火器和防火毯都搬出来!”
负责安全的老张应声跑去,裤脚蹭过地上的碎石,发出急促的声响。王磊举着摄像机,镜头里,林小满的身影在蓝光与手电光的交错中格外清晰,她手里攥着把柴刀,是刚从旁边的农具房里拿的。
“小满书记,这东西怕火!”陈师傅忽然喊道,声音里带着颤音,“当年那场火,就是烧退了它们!”
林小满没回头,目光紧锁着那个竹条缠成的人形轮廓:“陈师傅,您确定?”
“错不了!”老人急得用竹杖戳地,“老辈人说,竹灵最怕明火,尤其是桐油烧的火!”
这时,最前面的几根竹条突然猛地弹起,像毒蛇般射向最近的一个年轻人。那小伙子没反应过来,被缠了个正着,倒刺瞬间扎进裤腿,疼得他惨叫一声。
林小满眼疾手快,冲过去挥刀就砍。柴刀劈在竹条上,发出“铛”的脆响,竟像砍在金属上,震得她虎口发麻。但竹条确实松了些,年轻人连滚带爬地退了回来,裤腿上留下几个血洞。
“真硬!”林小满甩了甩手腕,“老张,桐油呢?”
老张抱着个油桶跑回来,气喘吁吁:“只有半桶了!够不够?”
蓝光中的人形轮廓似乎动了动,更多的竹条从雾里涌出来,在地上拖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条蛇在爬行。王磊的镜头捕捉到一个细节:那些竹条的断口处,隐约能看到类似电路的金属丝,正随着扭动发出微弱的火花。
“这不是竹灵!”王磊突然喊道,“是人为的!里面有电线!”
林小满立刻反应过来:“是有人在搞鬼!老张,把桐油倒在防火毯上,点燃了往竹条堆里扔!”
老张哆嗦着倒出油,打火机“咔嚓”响了好几下才点燃。火舌舔舐着桐油,腾起橙红色的火焰,被几个人合力扔向竹条群。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火焰靠近时,那些竹条突然剧烈扭动起来,像是在躲避,倒刺里冒出白烟,发出“滋滋”的声响。蓝光似乎也淡了些,雾气开始飘散。
“有用!”林小满眼睛一亮,“再找些能烧的东西!”
村民们纷纷跑回家里,抱来柴草、旧报纸,甚至还有几袋没卖掉的干辣椒。火焰越烧越旺,橙红色的光与蓝色的光碰撞、交织,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忽明忽暗。
二、迷雾中的线索
火势渐弱时,天己经蒙蒙亮了。
那些诡异的竹条蜷缩在地上,像被烤焦的蛇,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蓝光彻底消失了,竹林边缘的雾气也散了,露出被撕开的铁丝网——断口处的铁丝果然有被剪切的痕迹,不是什么“竹灵”弄开的。
“是有人故意剪的。”林小满蹲下身,用柴刀拨弄着断口,“你看这切口多整齐,是专业工具弄的。”
王磊的摄像机对准地上的竹条,镜头拉近,能清晰看到里面缠绕的细电线和微型电机:“果然是人为的,这些竹条是改装过的机械装置。”
陈师傅凑过来,用竹杖挑起一根竹条,眉头皱成疙瘩:“这手艺……像咱村的编法,但更精巧。你看这竹节处的卡扣,跟我年轻时编鸟笼的手法一样。”
林小满站起身,目光扫过竹林深处:“能做出这东西,肯定对竹编很熟悉,说不定就在村里。”她转向老张,“查一下昨晚的监控,尤其是西边路口的,看看有没有陌生人进出。”
老张面露难色:“西边那片没装监控,以前觉得没必要……”
“我知道谁有嫌疑。”王磊突然开口,镜头转向村西头的方向,“上周有个外地来的‘竹编商人’,在工坊待了一整天,问了陈师傅好多关于竹条处理、机械编织的事,还拍了不少照片。”
陈师傅一拍大腿:“对!那人说想批量生产竹编,还问我十年前那场火的事,我当时觉得不对劲,没敢多讲。”
林小满立刻拿出手机:“老张,带几个人去看看他住的民宿,注意别惊动他。王磊,你跟我去竹林里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别的线索。”
走进竹林,被火烧过的痕迹依然清晰——黑炭色的竹桩东倒西歪,地上积着厚厚的灰烬。
在被撕开的铁丝网内侧,王磊发现了个被丢弃的背包,里面有几张设计图,画着竹条机械装置的结构图,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测试3号,竹条混合金属丝,电机功率可调。”
“3号?说明还有1号、2号。”林小满拿起设计图,眉头紧锁,“这人在做实验,而且很了解村里的情况,知道用‘竹灵’的传说来吓唬人。”
王磊的镜头扫过周围,在一棵焦黑的竹子后面,发现了个微型摄像头,正对着铁丝网的方向:“他在监视我们的反应!”
三、竹编里的密码
回到村委会时,老张己经带回来了消息:那个外地商人不见了,民宿房间里有烧过东西的痕迹,灰烬里还残留着几张没烧完的竹编碎片。
“碎片呢?”林小满追问。
老张递过来个证物袋,里面装着几片焦黑的竹篾,上面隐约能看到编织的纹路。陈师傅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这是‘暗纹编法’,以前用来编装贵重物品的箱子,表面看是普通花纹,其实藏着字。”
他找来清水,把竹篾泡软,又用镊子轻轻展开:“得沾水才能显出来。”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陈师傅一点点摆弄竹篾。随着水分渗透,焦黑的表面果然浮现出淡淡的纹路,拼凑起来是几个模糊的字:“火……埋……银……”
“火里埋着银?”王磊疑惑地看向陈师傅。
老人脸色骤变:“难道是当年的事?”他放下竹篾,声音低沉下来,“十年前那场火,不是意外。有人说,是村里的老会计把收来的集体钱款埋在了竹林里,怕被查,故意放火烧了掩盖痕迹。”
林小满眼睛一亮:“老会计现在在哪?”
“早就不在村里了,”陈师傅叹了口气,“火灭后没几天就走了,有人说他卷着钱跑了,有人说他被……”
话没说完,王磊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竹林深处的一个土坑,里面露出个生锈的铁箱,旁边写着行字:“想要真相,带十个人来,不准报警,否则炸了竹编工坊。”
“是那个商人!”林小满立刻判断,“他知道铁箱的事,想用这个要挟我们。”
王磊放大照片:“这土坑是新挖的,他可能还在附近。”他忽然注意到照片背景里有棵特别的竹子,竹节处有个明显的疤痕,“这是‘歪脖子竹’,在竹林最里面,我去年拍风景时见过。”
林小满当机立断:“老张,你带两个人悄悄去工坊附近布控,保护好陈师傅和设备。王磊,你跟我带几个人去竹林,见机行事。”
出发前,陈师傅塞给林小满一个竹制哨子:“这是‘传信哨’,咱村老辈人发明的,不同的节奏代表不同的意思,万一出事,吹三声长音,我就让村民去接应。”
西、竹林深处的对峙
歪脖子竹下,果然有个新挖的土坑,铁箱的一角露在外面,上面连着几根导线,通向旁边的一个塑料瓶——看起来像个简易炸弹。
“出来吧,我们来了。”林小满扬声道。
树后走出个穿夹克的男人,手里拿着个遥控器,脸上带着冷笑:“林书记果然爽快。我要的东西呢?”
“先让我们看看铁箱里是什么。”林小满不动声色地站到土坑前。
男人哼了一声:“十年前,我爸就是这村的会计,被你们冤枉贪污,逼得放火烧林掩盖真相!其实这钱是他自己垫的,想帮村里搞竹编产业,结果被人反咬一口!”他的声音越来越激动,“我回来就是要证明他清白!”
王磊悄悄举起摄像机,镜头对准男人手里的遥控器:“你既然有证据,为什么不用正规途径?”
“正规途径?”男人冷笑,“当年那些人现在还有在村委会的,谁会信我?我只能用这办法,让你们挖开铁箱,当着全村人的面看清楚里面的账本!”
林小满忽然开口:“你爸叫刘建国,对吗?”她从口袋里掏出份文件,“我来村里后查过旧档案,发现当年的账目确实有问题,但不是贪污,是有人做了假账。这是县审计局的复查报告,上个月刚调出来的。”
男人愣住了:“假账?”
“对,”林小满展开文件,“是当时的村主任为了掩盖自己挪用公款的事,故意栽赃给你爸。他去年己经去世了,临终前跟儿子说了实情,他儿子上个月来村里,把证据交给了我们。”
王磊适时地把摄像机转向文件,镜头清晰地拍到上面的审计结论和签名。
男人的手开始发抖,遥控器差点掉在地上:“真的?我爸他……”
“你爸是好人,”林小满的声音放柔和,“他垫的钱,村里这几年一首在找他的家人,想还回去。你用错了方法,差点毁了他想保护的竹编产业。”
这时,陈师傅带着几个老人也来了,手里拿着当年的竹编订单:“小刘啊,你爸当年常来我这,说要让咱村的竹编走出大山,他是个实在人。”
男人看着铁箱,又看看文件,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遥控器从手里滑落,被林小满迅速捡起。
五、阳光下的和解
铁箱被打开时,阳光正好穿过竹林的缝隙照下来。
里面没有金银,只有几本泛黄的账本,还有一沓竹编设计图,上面是刘建国画的新式竹编家具草图,旁边写着“供村里参考,不收钱”。
“这才是我爸想做的事。”小刘抚摸着图纸,眼泪掉在上面,“我以为他被冤枉,只能用极端的方式证明,差点……”
林小满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你爸的设计图很好,村里正想扩大竹编产业,不如你来帮忙,完成他的心愿?”
小刘抬起头,眼里有了光:“真的可以吗?”
“当然,”陈师傅笑着说,“你的机械竹编想法很妙,正好能跟传统手艺结合,咱村的竹编说不定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王磊的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幕:阳光中的铁箱,含泪的笑容,紧握的双手。他忽然明白,那些诡异的竹条、吓人的传说,说到底都是因为误解和执念,而解开它们的,从来不是暴力,而是真相和理解。
回到村里时,孩子们正在工坊前放风筝,风筝是竹编的,上面画着稻田和飞鸟。陈师傅正教小刘传统编法,老人的手和年轻人的手在竹条间穿梭,像一场跨越十年的接力。
林小满站在文化礼堂前,看着墙上新挂的照片——有刘建国当年的工作照,有村民们合力灭火的场景,还有今早竹林里的对峙。旁边写着一行字:“秘密会生锈,但善意能让它重见光明。”
王磊收起摄像机,觉得这个结尾比任何戏剧化的冲突都好。乡村的故事,从来不止有光鲜的产业和热闹的节庆,还有藏在竹影里的往事,和那些需要勇气去面对的真相。而正是这些复杂的过往,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更加厚重,也让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午后的风穿过竹编工坊,带着竹篾的清香,吹动了孩子们的笑声。小刘和陈师傅合作的第一个样品——一个带机械关节的竹编机器人,正摆在工坊最显眼的位置,传统的竹纹里,藏着面向未来的微光。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VQB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