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表心意后的1702室,空气仿佛被注入了蜂蜜和阳光,甜得发齁,又暖得让人心头发烫。
粉红兔子围裙被廖星辰“赦免”,光荣地挂回了厨房门后,作为“定情信物”般的存在。
那锅失败的姜米粥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笑点,每次提起,沈砚的耳尖依旧会诚实地泛起微红,惹得廖星辰忍不住凑上去亲一口。
然而,甜蜜的泡泡之外,名为“Projeebase”的计划,如同在代码世界编译完成的指令,进入了执行阶段。
“所以……我们的‘家园计划’,具体是做什么?”
廖星辰盘腿坐在客厅的懒人沙发上,怀里抱着速写本,嘴里叼着一支铅笔,看着对面坐在电脑椅上、神情专注的沈砚。
沈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充满构建的激情。
他面前的显示器上,不再是复杂的算法模型,而是一个思维导图软件,中心节点赫然写着:AI-Art Healing Lab (AI艺术疗愈实验室)。
“核心方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艺术创作与情感疗愈。”
沈砚的声音清冽而充满力量,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思维导图随之展开分支。
分支一:创作辅助与灵感激发引擎。
目标:基于用户偏好与情绪状态,智能生成色彩、构图、风格建议,突破创作瓶颈。
技术栈:深度学习(风格迁移、GAN)、情感计算(生理信号/文本分析)。
星辰应用场景:廖星辰的眼睛瞬间亮了!这简首是所有创作者的福音!
分支二:沉浸式艺术疗愈空间。**
目标:结合VR/AR技术,构建可交互的动态艺术场景,用于缓解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等情绪问题。
技术栈:计算机视觉(姿态/表情识别)、空间音频、实时渲染引擎。
星辰联想: “像走进一幅可以互动的画?太酷了!”
分支三:个性化艺术陪伴。
目标:开发具有情感交互能力的AI角色(非拟人化),通过共同创作、故事生成、音乐绘画联动等形式,提供温和的情感支持。
技术栈: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化对话)、强化学习(个性化适应)、多模态融合(音画联动)。
星辰灵感:她立刻在速写本上勾勒出一个由柔和光线和几何色块组成的、非人形的“陪伴精灵”雏形。
“而我们的首款概念验证产品(MVP),”沈砚指向思维导图最下方一个闪烁的节点,“就是基于Kit_Spark核心玩法升级迭代的——”
> 《星暖厨房:情绪调味坊》
> (Stellar Kit: Mood Alchemist)
廖星辰的心跳瞬间加速!
Kit_Spark!
那个承载了他们最初心动和终极告白的像素小游戏!它将成为新世界的起点!
“玩法升级:”
玩家(用户)通过简单问卷或可穿戴设备(初期可用手机传感器模拟)输入当前情绪状态(焦虑值、活力值、愉悦值等)。
*系统根据情绪数据,动态生成个性化的厨房关卡场景(色彩、光影、背景音乐、障碍物密度/类型)。
核心玩法保留收集“调料”(升级为“情绪元素”:宁静水滴、活力火花、愉悦音符等)和“调色盘”(象征艺术疗愈力)。
终极目标:通过完成关卡,将收集到的“情绪元素”注入中央的“心灵汤锅”,最终生成一幅独一无二的、反映玩家情绪转化过程的抽象动态画作(AI生成),并可分享或保存。
隐藏彩蛋:双人协作模式(需邀请好友),共同完成关卡,生成的画作融合双方情绪元素。
“太棒了!”廖星辰激动地跳起来,扑过去搂住沈砚的脖子,“这就是用代码和画笔一起煲的‘星辰汤’!沈砚,你真是个天才!”
沈砚被她扑得微微后仰,但手臂稳稳地环住了她的腰。感受着她兴奋的体温和发间的馨香,他嘴角扬起一个清浅的弧度,镜片后的眼神温柔而坚定:“是我们。”
确定了方向,小小的1702室瞬间化身为创业孵化器的雏形。
客厅那张唯一的深灰色沙发被征用为“头脑风暴区”,堆满了廖星辰的速写本、颜料样本和打印出来的艺术疗愈案例研究。沈砚巨大的显示器则成了“代码战场”,旁边贴满了便利贴,写着各种算法思路和技术难点。
分工明确:
沈砚: 主攻核心算法引擎。
情绪数据采集与量化模型。
关卡动态生成算法(如何将“焦虑值70”转化为视觉上的冷色调、急促障碍物?)。
AI画作生成模型(基于情绪元素生成有疗愈感的抽象画)。
双人协作模式的数据同步与融合逻辑。
廖星辰:主攻艺术与交互设计。
所有视觉元素(角色、场景、UI、动态画作风格库)的设计与绘制。
关卡氛围设计(色彩心理学、光影情绪表达)。
交互体验优化(如何让操作更流畅、更解压?)。
关键任务:设计实验室Logo!
“Logo?”
廖星辰咬着铅笔头,看着沈砚,
“有什么要求吗?要体现AI?艺术?疗愈?还是……我们的星辰厨房?”
沈砚从代码中抬起头,目光扫过她苦恼的脸,然后起身走向主卧。片刻后,他拿着一个东西走了回来。
是那个被珍藏的抽屉!
他轻轻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张保存完好的、边缘己经有些磨损的牛皮纸——正是廖星辰当初手绘的那张租房广告!憨态可掬的多肉盆栽,沾着颜料的画笔,还有那个花体的“Star”签名。
“用它。”
沈砚将那张画放在廖星辰面前的速写本上,指尖在多肉和画笔上轻轻点了点,“这是我们‘家园’的起点。”
廖星辰看着那张承载着最初相遇和无数回忆的画,鼻尖微微发酸,心头涌起巨大的暖流。她用力点头,眼眶微热:“好!就用它!”
她伏在案头,对着那张旧画,开始了新的创作。她保留了多肉和画笔的核心元素,但赋予了它们更现代、更融合的意象:
多肉盆栽:形态被抽象化,圆润的叶片由柔和的、流动的数据光点构成,象征着生命力与科技的融合。中心最的一片“叶子”,被设计成一个微小的、散发着温暖光芒的芯片轮廓。
画笔: 笔杆由简洁的电路板纹路构成,笔尖滴落的“颜料”不再是单一色彩,而是一串由0和1二进制代码组成的、不断流动变幻的彩色数据流,象征着艺术创作在AI驱动下的无限可能。
整体构图:多肉与画笔相互依偎、交融,形成一个稳定而充满生机的闭环。下方是简洁有力的英文手写体:StellarHeal Lab(星辰疗愈实验室),字体设计融入了些许代码的棱角感。
“怎么样?”
廖星辰将设计稿展示给沈砚,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沈砚看着那融合了温暖生命力与未来科技感的Logo,看着那串流动的二进制“颜料”,再看看廖星辰亮晶晶的眼睛,心中某个角落被彻底填满。
他伸出手,不是去拿设计稿,而是轻轻握住了她沾着一点铅笔灰的手。
“完美。”
他低声说,目光专注而温柔,“就像你一样。”
廖星辰的脸颊瞬间飞起红霞,心里甜得像打翻了蜜罐。
Logo定了,实验室的名字也正式确定为“星辰疗愈实验室”(StellarHeal Lab)。接下来就是产品原型的疯狂冲刺。
日子在代码的哒哒声、画笔的沙沙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代码在煲星辰汤 激烈的讨论(偶尔演变成关于“冷色调是否一定代表焦虑”的“学术争论”)和甜蜜的互相投喂(廖星辰负责实体蛋糕,沈砚负责精神“能量块”——代码片段)中飞速流逝。
廖星辰沉浸在视觉设计的海洋里。
她为《星暖厨房》设计了全新的主角形象——不再是像素风,而是更细腻的扁平插画风格。主角是一个由柔和光晕构成的、性别模糊的“光之子”,象征着纯净的情绪本源。
场景设计更是倾注心血:宁静的厨房可能是漂浮在星海中的透明空间,背景是缓慢旋转的深蓝星系;活力的厨房可能充满跳跃的暖光粒子,灶台火焰如同舞动的精灵;
焦虑的厨房则用扭曲的视角和快速掠过的阴影制造压迫感,但又会在角落留一盏永不熄灭的暖黄色小灯,象征希望。
沈砚则进入了“深度编译模式”。
他优化了情绪数据采集模型,利用手机加速度计和麦克风(需授权)初步捕捉用户的肢体微动作和语音语调(未来可接入专业设备)。
最核心的动态关卡生成算法被他命名为“EmoMapper”,能将抽象的情绪数值精准映射为上百种视觉、听觉参数组合。
AI画作生成引擎则是难点中的难点,他需要训练模型理解“宁静水滴”+“愉悦音符”在色彩、线条、动态上应该如何融合表达,才能产生真正的“疗愈感”,而非杂乱无章的拼贴。
看他敲代码时专注的侧脸,像在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原来最性感的代码男神,是在为你的画布铸造魔法画笔。
第一个可运行的Demo诞生在一个深夜。
简陋的网页界面(沈砚临时搭建的),左边是简单的情绪滑动条(焦虑、活力、愉悦),右边是廖星辰绘制的初始厨房场景。
廖星辰深吸一口气,将“焦虑”滑块拉到70%,“活力”和“愉悦”拉到30%。
点击【开始】!
屏幕上的厨房瞬间发生了变化!
原本温馨的暖色调褪去,蒙上了一层灰蓝的滤镜。
背景音乐变得低沉而带着些许不安的节奏。原本缓慢飘动的云朵状障碍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左右横移、带着尖刺轮廓的“压力锅”和时不时从角落喷出冷气的“焦虑冰雾”!
整个场景的光线也暗淡下来,只有灶台上那口等待注入的“心灵汤锅”还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暖光。
“哇!这效果……太首观了!”
廖星辰惊呼,虽然是自己参与设计的,但看到代码真的将情绪转化为如此具象的体验,还是感到震撼。
她操控着“光之子”小人,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压力锅”和“冰雾”,收集着场景里稀疏的、散发着淡蓝色微光的“宁静水滴”。
每一次收集成功,小人的光晕会微微明亮一丝,背景音乐中那令人不安的节奏也会减弱一分。
当她终于将收集到的几颗“宁静水滴”注入“心灵汤锅”时,屏幕中央瞬间迸发出一片柔和的蓝白色光芒!光芒中,一幅由流动的蓝色水波纹和舒缓的曲线构成的抽象动态画作缓缓生成、旋转,背景音乐也过渡为宁静悠扬的钢琴曲。
看着那幅由自己“焦虑”转化而来的宁静画面,廖星辰心中竟真的涌起一股奇异的平静感。
“成功了!”
她兴奋地跳起来,扑向沈砚。
沈砚稳稳接住她,脸上也带着难得的、明显的笑意。
他指着屏幕:“看这里。”
只见生成的画作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 情绪转化报告:
> 输入:焦虑 ↑↑↑
> 输出:宁静 ↑↑ | 画面熵值降低 35%
> 疗愈建议:深呼吸三次,想象自己漂浮在画中的蓝色波纹上。
> 署名:StellarHeal Alpha
“署名?”
廖星辰好奇。
“嗯。”
沈砚点头,
“我们的第一个AI员工。Alpha版。”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初战告捷的喜悦。
简陋的Demo,却像一颗破土而出的嫩芽,昭示着“星辰疗愈”无限的可能。
就在这充满干劲和希望的氛围中,一个意外的访客敲响了1702的门。
来人约莫西十岁左右,穿着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气质儒雅沉稳,眼神却锐利如鹰。他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纸盒,散发着的咖啡香气。
“请问,沈砚先生在吗?”
他的声音温和有礼。
沈砚开门,看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
“陆先生?”
廖星辰也好奇地探出头。
“冒昧打扰。”
陆沉——沈砚在顶尖AI算法大赛中担任评委时结识的资深投资人——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堆满画稿和电脑的客厅,最后落在廖星辰身上,带着善意的探究,
“这位就是让沈砚放弃硅谷星光的‘星辰’吧?久仰。”
廖星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陆沉将咖啡盒放在吧台上:
“路过附近,听说你们在鼓捣些有趣的东西,不请自来,想讨杯咖啡,顺便……看看未来的独角兽雏形?”
他的目光落在了沈砚还亮着的显示器屏幕上,那上面正是《星暖厨房:情绪调味坊》Demo的结束界面——那幅由廖星辰“焦虑”转化而来的宁静蓝白画作,还在缓缓旋转。
沈砚和廖星辰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和……一丝机遇的光芒。
家园计划的第一位投资人,似乎不请自来了。
而此刻,城市的另一端。
一间灯光昏暗、充满艺术颓废气息的画廊办公室里。
谢知言慵懒地靠在一张复古皮椅上,指尖夹着一支燃烧的雪茄。
他面前昂贵的红木办公桌上,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赫然是“星辰疗愈实验室(StellarHeal Lab)”极其简陋的临时官网截图(沈砚刚申请域名搭建的),以及廖星辰在社交媒体小号“砚台暖光”上,几天前兴奋晒出的手绘Logo设计稿(配文:我们的家开始啦!)。
谢知言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带着冷意的笑容。
他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雾,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一个越洋电话。
电话接通,传来一个略显阴沉的男声:“谢经理?这么晚,有进展了?”
“周哲,”
谢知言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如刀,
“你猜怎么着?我们亲爱的沈砚学弟,放着硅谷的金山不要,在个破公寓里,和他的小画家玩起了过家家……名字还挺浪漫,叫什么‘星辰疗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声冷哼:
“疗愈?呵,用代码哄小孩的把戏?沈砚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他以为躲在那里搞些小玩意儿,就能避开我们?”
“别急嘛,周总。”
谢知言弹了弹烟灰,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个融合了多肉、画笔与数据流的Logo上,
“小玩意儿……有时候也能掀起大风浪。尤其是,当它成了某些人‘家园计划’的核心时……你说,如果我们在这锅‘星辰汤’里,提前加点‘料’,味道会不会更‘精彩’?”
电话那头的周哲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谢经理,你总是能给我惊喜。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说。”
“不急。”
谢知言掐灭了雪茄,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
“先让他们把汤煲热一点……等香气飘出来,引来更多‘食客’的时候,我们再动手。一击,就要让它彻底熄火!”
他挂断电话,办公室内重归寂静,只有屏幕上的“星辰疗愈”Logo,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对抗着悄然逼近的阴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VR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