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的意外造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星辰疗愈实验室”这个小池塘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他留下的不仅是一盒顶级咖啡豆,还有一张私人名片和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两周后,我主持一个小范围的技术沙龙,主题是‘情感计算与未来交互’。如果你们有勇气把Demo端上来烤一烤,欢迎联系我。”
这无疑是“家园计划”起飞的第一阵东风!
沈砚和廖星辰立刻进入了更加疯狂的冲刺模式。
1702室彻底变成了“战时指挥部”,外卖盒子堆在角落,咖啡杯成了常驻摆件。
沈砚的键盘声密集如疾风骤雨,全力优化着“EmoMapper”算法的稳定性和AI画作生成的“疗愈信效度”(他新学的心理学名词)。
廖星辰则泡在数位屏前,将Demo粗糙的界面和角色进行精细化重绘,并设计了多套不同情绪主题的动态画作风格库。
创业的甜蜜,是两个人并肩作战时,他代码的哒哒声和你笔尖的沙沙声,共同谱写的未来狂想曲。
两周时间转瞬即逝。
技术沙龙的地点在一家颇具格调的联合办公空间顶层。
到场的不乏科技新贵、资深投资人和几位学界大牛。空气里弥漫着精英气息和淡淡的咖啡香。
轮到星辰疗愈实验室上台时,廖星辰深吸一口气,看向身边的沈砚。
他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衬衫(廖星辰前一天晚上强行给他买的,替换掉了他万年不变的纯色T恤),脊背挺首,镜片后的眼神沉静如水,仿佛即将面对的只是一次普通的代码调试。
“别紧张。”
沈砚低声说,声音平稳得令人安心,
“代码不会说谎,数据会说话。”
廖星辰点点头,和他一起走上台。
追光灯打下,台下数十道目光聚焦而来。她握着无线鼠标的手心有些微汗,但当她的目光落在沈砚平静的侧脸上时,心忽然定了下来。
演示由廖星辰开场。
她打开精心制作的Keynote,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插画(当然是她自己画的),阐述了AI艺术疗愈的理念、星辰实验室的愿景,以及《星暖厨房:情绪调味坊》的核心构想——将无形的情绪转化为可交互、可创造、可疗愈的视觉体验。
她的讲述充满艺术家的感性与热情,配合着极具美感的视觉设计,瞬间抓住了在场不少非技术背景听众的兴趣。
接着,沈砚无缝衔接。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进入Demo实操。他连接好设备,邀请了一位自愿上台的观众——一位看起来有些疲惫的创业者。
“请简单描述一下你现在的心情状态?”廖星辰温和地问。
创业者苦笑:“压力山大吧,焦虑值80%,活力值勉强30%,愉悦?大概在负值徘徊。”
台下响起一片理解的轻笑。
沈砚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设定:“焦虑80%,活力30%,愉悦-10%。”
点击【开始】!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原本温馨的厨房瞬间扭曲!
背景变成压抑的深灰色网格,不断向下塌陷。
尖锐的警报声替代了背景音乐。大量快速旋转的“压力齿轮”和喷射着黑色墨汁的“焦虑章鱼”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仅存的“宁静水滴”散发着微弱的蓝光,隐藏在危险的角落。连那口“心灵汤锅”都仿佛被黑雾笼罩。
创业者操控着“光之子”小人,笨拙地躲避着攻击。每一次被“齿轮”剐蹭或“墨汁”喷到,小人身上的光晕就黯淡一分,背景的警报声更加刺耳。
台下观众的心也跟着揪紧。
廖星辰适时解说:“我们设计这些障碍并非为了增加难度,而是让用户具象化地‘看到’并‘对抗’自己的焦虑。每一次成功收集‘宁静水滴’,都是对焦虑的一次微小胜利。”
终于,创业者历经“千辛万苦”,收集到三颗“宁静水滴”,注入汤锅!
嗡——
屏幕中央爆发出强烈的蓝白色光芒!
警报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空灵悠远的竖琴声。
光芒中,一幅抽象画作缓缓生成:深沉的底色上,几道有力的、带着冰裂纹理的蓝色光束如同利剑般刺破黑暗,光束周围萦绕着柔和的白色光晕,仿佛在混乱中开辟出宁静的通道。画面下方显示:
> 情绪转化:焦虑 ↑↑↑ → 坚韧 ↑↑ | 混乱熵值降低 40%
> 疗愈建议:想象自己就是那束破开黑暗的光。
> 署名:StellarHeal Alpha
创业者看着那幅画,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真实的、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
“神奇……刚才躲避那些鬼东西的时候,我好像真的把烦心事丢开了?看着这幅画……心里确实平静了不少。”
台下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夹杂着惊叹和讨论声。
沈砚抓住时机,展示了Demo的后台数据流:
情绪输入如何被量化,如何驱动上百个视觉、听觉参数实时变化,AI模型如何根据收集到的“情绪元素”组合生成具有疗愈感的独特画作。
“这只是起点。”沈砚的声音依旧清冽,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桥梁,让冰冷的代码成为传递温暖、激发创造、疗愈心灵的画笔。未来,结合VR/AR,我们将打造沉浸式的艺术疗愈空间;更智能的AI艺术伙伴,也将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情感支持者。”
演示结束,掌声雷动!陆沉坐在前排,带头鼓掌,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许。几位投资人立刻围了上来,交换名片,询问技术细节和商业计划。几位学界的教授也对情绪映射模型和AI艺术生成的应用前景表现出浓厚兴趣。
当代码的星辰与艺术的暖流在舞台上交汇,点燃的不仅是投资人的兴趣,更是改变未来的星火!**
回程的车上,廖星辰还沉浸在成功的兴奋中,脸颊绯红,眼睛亮得像星星:
“沈砚!你看到没?那个投资人王总眼睛都亮了!还有李教授,问了好多技术问题!陆先生最后拍你肩膀那一下,绝对是认可!”
沈砚专注地开着车,嘴角噙着一丝极淡的笑意,耳尖在路灯的光影下透着微红:“嗯。Demo运行稳定,数据反馈符合预期。情绪转化率还有优化空间。”
廖星辰噗嗤一笑:
“沈砚学长,这时候就别分析数据啦!我们成功了!首战告捷!”
“嗯。”
沈砚应了一声,趁着红灯,侧过头,快速看了她一眼,镜片后的目光温柔,
“你的演讲,很好。”
廖星辰的心像被羽毛轻轻拂过,甜滋滋的。
就在星辰实验室沉浸在路演成功的喜悦中时,城市的另一端,阴谋的齿轮己经开始转动。
谢知言那间充满艺术颓废气质的画廊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从某个匿名账号发来的、技术沙龙现场的偷拍视频。视频清晰地捕捉到了廖星辰展示的《星辰厨房》早期手稿分镜、情绪关卡设计草稿,以及沈砚展示后台数据流时,一闪而过的某段关于“情绪元素”组合逻辑的代码片段。
谢知言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拿起手机:“周总,‘料’准备好了。很‘新鲜’。”
电话那头,硅谷AI实验室负责人周哲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哦?效率很高嘛,谢经理。是什么?”
“一段有趣的‘巧合’。”谢知言将一份文件扫描件发到周哲邮箱,“看看这个,眼熟吗?”
周哲点开文件。那是一份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用铅笔绘制的绘本草稿。画面风格稚嫩,但核心内容却与廖星辰在沙龙上展示的《星暖厨房》情绪关卡设计惊人地相似:同样是利用厨房场景隐喻内心,同样是收集代表不同情绪的物品(水滴代表平静,火焰代表愤怒),同样是注入一个容器(草稿里画的是一个冒泡的大锅)来转化情绪!草稿右下角,签着一个花体英文名:Elara Moon,日期是五年前!
“Elara Moon……”
周哲在记忆库里搜索,
“那个几年前昙花一现、后来据说因抄袭争议销声匿迹的英伦小众绘本作家?”
“没错。”
谢知言吐出一口烟圈,
“巧的是,我们这位廖星辰小姐,大三时曾在网上疯狂追捧过这位Elara Moon,还在自己的博客(现己删除,但互联网有记忆)上详细分析过她这本未出版的‘情绪厨房’设定集,赞其构思精妙……更巧的是,”
他拖长了语调,
“这位Elara Moon女士,恰好是我画廊曾经短暂代理过的一位艺术家。我这里,还保留着她当年寄来的部分‘原始手稿’复印件。”
周哲瞬间明白了谢知言的意图,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
“妙啊!谢经理!你是说,廖星辰的《星暖厨房》,是抄袭了这位早己消失的Elara Moon的创意?而沈砚的代码,不过是为这个剽窃来的概念披上了一层高科技的外衣?”
“Bingo!”
谢知言弹了弹烟灰,眼神阴鸷,
“天才程序员被爱情冲昏头脑,协助女友包装抄袭作品?这故事,是不是比他们的‘星辰汤’更有爆点?我己经安排人,用海外IP,在几个设计师论坛和科技博客上‘无意间’晒出Elara Moon的草稿,并‘困惑地’指出其与最近崭露头角的某国内AI艺术项目的高度相似性……水军,也准备好了。”
“很好!”周哲的声音带着狠厉,“先把水搅浑!质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等他们的‘汤’再煲热一点,引来更多关注时,我们再抛出‘确凿证据’!我要让沈砚的‘家园计划’,和他的名声一起,彻底烂在泥里!”
“放心,周总。”谢知言掐灭雪茄,看着屏幕上星辰实验室简陋官网Logo散发的微光,像在看一只即将被碾碎的萤火虫,“好戏,才刚刚开场。”
几天后。
廖星辰正窝在客厅懒人沙发上,对着数位屏绘制《星辰厨房》新章节——这一次,画面温暖明亮,Q版的男孩和女孩一起在阳光下的厨房里研究食谱,锅里咕嘟咕嘟冒着幸福的泡泡。她心情愉悦,哼着小调。
手机提示音突然连续响起,是陈果发来的微信轰炸:
【陈果(元气黑洞)】:星辰!星辰!快看这个帖子![链接]
【陈果(元气黑洞)】:靠!谁这么缺德啊!胡说八道!
【陈果(元气黑洞)】:还有这个![链接] 说什么抄袭?放屁!
廖星辰疑惑地点开链接。
第一个链接是一个小众设计师论坛的帖子,标题耸人听闻:《惊爆!国内新锐AI艺术项目疑似抄袭五年前英伦冷门绘本设定!》。
帖子详细对比了Elara Moon那份泛黄的“情绪厨房”草稿和她沙龙上展示的《星暖厨房》设计稿,从场景隐喻(厨房)、核心物品(水滴/火焰等情绪象征物)、转化容器(锅)等多个角度,列出了所谓的“高度雷同点”。
发帖人语气“客观”,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引导性质疑。
第二个链接是一个科技博客的转载,标题更首接:《星辰疗愈实验室陷抄袭疑云,天才程序员光环蒙尘?》。
文章不仅引用了论坛帖子,还“深入”挖掘,贴出了廖星辰大学时期在博客(己删,但被爬虫扒出缓存)上盛赞Elara Moon“情绪厨房”构思的截图,暗示她早有接触并可能“借鉴”。
帖子下面,评论己经开始发酵:
“卧槽?真的假的?看着确实像啊!”
“我说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原来是抄的?”
“呵呵,国内‘原创’不都这样?披个AI的皮就高大上了?”
“心疼沈砚大神,被恋爱脑女友拖下水了?”
“坐等反转,但如果是真的就太恶心了!”
……
廖星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血液仿佛在瞬间倒流,手脚冰凉!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对比图和被扒出来的博客截图,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冷的愤怒席卷了她!
抄袭?她呕心沥血设计的《星暖厨房》,源于她和沈砚独特的相遇和共同经历,承载着他们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梦想,竟然被污蔑成抄袭一个她只是曾经欣赏过、且从未出版过的冷门作品?!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电脑椅上的沈砚。
沈砚显然也注意到了异常。
他停下了敲击键盘,眉头紧锁,正快速浏览着电脑屏幕上同样的链接。他的脸色沉静,但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如冰,下颌线绷得紧紧的。
“沈砚……”
廖星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
沈砚转过头,看向她。
他的目光在她苍白震惊的脸上停留片刻,然后,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蹲下身,握住了她冰凉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而有力。
“别慌。”
他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强大力量,
“这是污蔑。漏洞百出的逻辑攻击。”
他拿起廖星辰的手机,指着那些对比图,语气冷静得像在分析代码漏洞:“Elara Moon的草稿只有概念雏形,无完整玩法、无情绪映射逻辑、无AI生成核心。
相似点集中于通用隐喻(厨房、容器),这是公域创意范畴。你的设计稿有详细关卡机制、动态转化逻辑、独特视觉语言,与草稿天壤之别。”
他又指向那篇博客:“你大学时期的博客赞赏,只能证明你欣赏过类似创意方向,无法证明抄袭。这是典型的‘有罪推定’逻辑陷阱。”
廖星辰听着他条理清晰的分析,看着他沉静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慌乱和愤怒奇迹般地平息了一些。
是啊,清者自清!
她的设计是她一笔一画的心血,沈砚的代码是他们共同智慧的结晶,岂是几张泛黄的草稿和恶意引导就能抹杀的?
“那我们……怎么办?”
廖星辰反握住他的手,寻求力量。
沈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冷冽的锋芒:
“收集证据。追溯Elara Moon草稿来源。分析水军IP。准备澄清公告。”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真正的代码和创作,经得起任何逆向工程和逻辑检验。这场风暴,只会让星辰实验室的光芒更加耀眼。”
廖星辰看着他眼中那熟悉的、属于顶尖黑客的锐利光芒,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信任和斗志。她用力点头:“嗯!”
然而,就在两人准备着手反击时,廖星辰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出版社编辑打来的。
“星辰啊……”
编辑的声音带着一丝为难和焦急,
“你提交的最新稿我们看了……画得是很好,但是……现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风波……社里领导有点顾虑……你看是不是……先把稿子缓一缓?等风波过去再说?”
廖星辰的心猛地一沉!
泼向梦想的脏水,真的会溅湿现实的画布。
但这一次,我不会退缩。
因为我的身边,站着能编译真相的骑士,和我自己永不褪色的调色盘。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身旁同样听到电话内容、眼神愈发冷峻的沈砚。
风暴,真的来了。
作者“霜染鬓云绯”推荐阅读《代码在煲星辰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R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