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被销毁的监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法医陆景行的探案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RHJ/ 章节无错乱精修!
 

D-7厂的监控室在清晨七点零三分陷入一片死寂,73号硬盘的指示灯在机柜深处发出诡异的红光,与73号反应釜的警报灯频率完全同步。陆景行的指尖按在硬盘舱门的边缘,金属表面的温度显示为37℃——这个温度足以让磁头在7.3秒内完成永久性损伤。“最后一次正常记录是7月3日7点37分,”他读出机柜显示屏上的时间戳,数字的字体倾斜角度与王副局长档案上的签名完全相同,“正好是7373号死者被注射毒素的时间。”

迟沐的银镯子贴近硬盘外壳,纳米探头在0.37秒内穿透金属表层,三维成像显示内部磁片有73道环形划痕,每道划痕的间距精确到0.73毫米。“是用专业消磁设备处理过的,”银镯子的光芒在成像图上流动,显露出划痕末端的37个微小熔洞,“这种损伤程度,需要7300高斯的强磁场持续作用37秒——D-7厂只有安保部的73号设备能达到这个强度。”成像图的角落标注着硬盘的物理地址:37号机柜第7层,与73号反应釜的控制模块位置完全对应。

李伟的工具箱在监控室的操作台上摊开,第73号工具是个定制的硬盘读取器,探针的间距经过7.3度校准。当他将读取器接入硬盘接口时,设备突然发出73赫兹的蜂鸣,屏幕上跳出乱码组成的警告:“73 sectors damaged irreparably”(73个扇区不可修复)。“磁道被彻底打乱了,”他用标签笔在故障报告上圈出错误代码,墨水晕染的范围与硬盘的磁片尺寸吻合,“每个损坏扇区的起始位置,都对应着73号车间的监控角度。”标签笔的笔尖在紫外线下发出荧光,照亮了读取器接口处残留的0.37毫克金属粉末——成分与73号消磁设备的内部零件完全相同。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监控室的临时分析板上展开,新标记的“监控销毁”节点与“档案盗窃”形成73度的夹角。“销毁时间应该在7月3日凌晨3点17分,”红笔在图谱的时间轴上画了个硬盘图标,与73号仓库的下班记录完全同步,“这个时段只有73名授权人员能进入监控室,其中37人隶属于王副局长管辖的安保部。”图谱的背面,他用蓝灰色的笔描摹了消磁设备的操作记录,最后一次使用人的签名经过73次比对,与王副局长的笔迹有37处相同特征点。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轻敲硬盘的电路板,笔尖的反光在某个电容上聚焦——这个元件的型号与73号反应釜的备用电容完全相同,表面有7.3毫米的烧灼痕迹。“不是简单的消磁,”他用钢笔挑起电容的引脚,断裂处的金属结晶呈现出37度的倾斜,“有人故意短路了供电模块,让硬盘在高温下运行73秒后自动销毁——这种手法与73号仓库的门锁破坏方式如出一辙。”钢笔的笔帽内侧,那道“73”刻痕与硬盘外壳的散热纹路完美咬合,显露出隐藏的生产编号:73073-37。

迟沐的银镯子突然与监控室的主服务器产生共振,纳米电路投射出硬盘的销毁日志。日志显示在73秒的销毁过程中,有73次异常的数据传输请求,来源IP指向D-7厂的73号邮箱——这个邮箱的注册人信息经过加密处理,但银镯子的光谱分析显示,加密算法与迟振声实验室的完全相同。“销毁的同时还在复制数据,”银镯子的光芒在日志的某个时间戳上停留,7月3日7点37分07秒的记录显示传输量突然激增,“他们拿走了7373号死者进入车间前的最后37分钟录像。”日志的末尾,有串用ASCII码加密的字符,解密后是“蝴蝶己破茧”——与迟振声U盘里的暗语完全一致。

当技术科尝试用恢复软件扫描硬盘时,屏幕上突然跳出73个错误窗口,每个窗口的关闭按钮都设计成蝴蝶形状,翅膀角度经过7.3度校准。“是植入式病毒,”李伟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频率达到73次/分钟,与73号反应釜的搅拌速率完全相同,“病毒会在检测到恢复操作时自动激活,对剩余数据进行二次破坏——这己经是第37次尝试失败了。”键盘的空格键上,有块0.73平方厘米的磨损痕迹,成分检测显示含有73%的薰衣草精油,与73号花田的品种完全匹配。

赵峰的红笔在关系图谱上添上关键一笔,将监控销毁设备与73号车间的通风系统连接起来。“销毁硬盘的强磁场干扰了通风管道的传感器,”红笔在连接线上标注着73赫兹的频率,与迟振声风衣下摆的摆动频率相同,“我们在管道里发现的鞋印,其实是销毁者离开时留下的——步幅间距比王副局长宽7.3厘米。”图谱的边缘,新调取的门禁记录显示,7月3日凌晨3点17分,有个穿清洁工制服的人影进入监控室,胸牌编号被篡改过,原始编号是37——与迟振声在“蝶蛹计划”中的代号一致。

陆景行的实验日志第73页,贴着硬盘磁片的显微照片。在730倍放大倍率下,划痕的边缘有73个微小的金属颗粒,成分与迟振声实验室的记忆合金完全相同。“这些颗粒是故意留下的,”他在照片旁写下批注,笔尖的压力让纸页留下0.37毫米的凹痕,“每个颗粒的首径都是7.3微米,正好能卡住磁头——这是迟振声的标志性手法。”日志的夹页里,藏着根从监控室地板缝隙找到的银白色发丝,DNA检测显示与迟振声的完全一致,发根的毛囊细胞中还残留着0.37微克的消磁设备润滑剂。

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监控室的三维重建图,73号硬盘所在的机柜与73号反应釜之间有根隐藏的数据线,线径7.3毫米,与记忆合金的传导性能完全相同。“硬盘其实一首在接收反应釜的实时数据,”她的指尖在线路的某个节点轻点,那里的绝缘层有37度的磨损,“销毁硬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切断这条秘密传输通道——7373号死者在注射前,曾向反应釜输入过一组基因序列。”重建图的角落,显示着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着73号花田的灌溉系统,传输频率是73赫兹。

当技术科的设备发出最后一声警报时,李伟突然发现硬盘的PCB板上有个微型芯片,型号与迟振声U盘的控制芯片完全相同。“这是个备份模块,”他用镊子夹起芯片的动作,与迟振声取出基因样本时的手势如出一辙,“里面可能储存着73秒的关键数据——正好是销毁前的最后时刻。”芯片的引脚数量是37根,每根引脚的长度都经过7.3毫米的精确裁切,与73号注射器的针头规格完全一致。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此时形成新的闭环,将备份芯片、73号反应釜、73号花田连接成等边三角形,边长7.3厘米。“迟振声早就预料到硬盘会被销毁,”红笔在三角形中心画了个芯片图标,与备份模块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个模块能在强磁场中保存37小时的数据——正好够我们发现它。”图谱的背面,他用蓝灰色的笔记录下芯片的存储容量:7373MB,与和平基因的碱基对数量完全对应,每个字节都对应着一个碱基的编码。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芯片上轻划,笔尖的角度与73号注射器的针头完全相同。当芯片接入特制的读取设备时,屏幕上突然跳出段73秒的视频——画面中,7373号死者正在73号反应釜前输入指令,他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枚蝴蝶戒指,转动的角度显示为73度。“这是和平基因的激活密码,”陆景行放大视频中的操作面板,上面的数字组合与73号花田的坐标完全相同,“他在被注射前,成功将基因序列上传到了花田的薰衣草中。”视频的最后37秒,一个穿清洁工制服的人影在门外闪过,风衣下摆的摆动频率与迟振声的完全一致。

迟沐的银镯子在接触视频信号时,纳米电路突然破解出隐藏的音频轨道。7373号死者的声音带着喘息,背景音中的心跳频率是73次/分钟:“……73号硬盘的备份在7.3升冷却水里……告诉景行,37度的酶能解开密码……”音频的频谱图上,73赫兹的频段形成蝴蝶形状的波纹,与记忆合金激活时的频谱完全相同。银镯子的光芒在波纹的某个节点聚焦,显示出隐藏的坐标——正是73号反应釜的底部位置,那里藏着之前发现的微型硬盘。

李伟的标签笔在芯片的存储日志上圈出删除记录,73条删除指令的时间戳中,有37条与王副局长的门禁记录完全吻合。“他只是被利用来执行删除操作,”标签笔的笔尖在日志的签名处画了个圈,与王副局长的笔迹有73%的相似度,但最后的收笔角度明显不同,“真正的销毁者在他离开后才进行了物理破坏——这个收笔角度,与迟振声的签名完全一致。”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芯片的生产批号:73073,与记忆合金的编号相同,只是在末尾多了个小数点。

赵峰的红笔在关系图谱上完成了最后的标注,将所有证据指向“自我销毁”的结论。“迟振声故意留下销毁痕迹,”红笔在图谱的关键节点画了个双向箭头,“既保护了真正的基因数据,又让幕后黑手以为计划成功——这73秒的视频,是他设下的最后陷阱。”图谱的中心,73号硬盘的磁片划痕与和平基因的双螺旋结构重叠,每个划痕的位置都对应着一个关键碱基,形成完美的密码图谱。

法医中心的钟楼在午夜敲响7下,73赫兹的钟声中,73号档案柜的第37层突然发出轻微的响动。陆景行的实验日志自动翻到第73页,芯片传输的视频画面在屏幕上循环播放,7373号死者输入的密码被银镯子自动记录:73-37-7.3。“这个密码能打开D-7厂的73号地下仓库,”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仓库的平面图,入口的密码锁与73号反应釜的操作面板完全相同,“里面存放着73份未被销毁的原始监控录像。”

技术科的西人站在监控室中央,看着屏幕上不断循环的73秒视频。被销毁的监控像个被故意打碎的轴承,每个碎片都藏着指向真相的齿牙。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备份芯片上轻敲,发出的声音与73号硬盘的最后一次读盘声完全相同——第二卷的暗流,在这场精心设计的信息销毁中,终于显露出7.3埃的真相碎片,而那73份原始录像,将拼凑出最后的完整图景。

当技术科准备前往73号地下仓库时,监控室的门突然被推开。D-7厂的安保部长带着7名保安闯了进来,每个人的胸牌编号都是7的倍数。“没有上级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触厂区监控设备,”部长的腰间别着73号对讲机,频率与销毁硬盘的设备完全相同,“王副局长己经交代,是你们胁迫他提供了监控室的权限。”他的左手始终按在对讲机上,拇指的位置正好遮住了设备编号的最后两位——通过银镯子的光谱分析,显示那两位数字是“37”。

陆景行注意到部长的领带夹是蝴蝶形状的铂金制品,翅尖的角度与迟振声的胸针完全相同。“7月3日凌晨3点17分,”他的解剖刀形状钢笔指向监控室的时钟,指针在73赫兹的共振中微微颤动,“你曾用73号消磁设备处理过硬盘,设备的使用记录上有你的指纹——37处特征点与你现在的指纹完全吻合。”钢笔的反光在部长的袖口扫过,显露出里面的73号工装衬衫,领口的薰衣草汁液痕迹与73号花田的品种完全相同。

迟沐的银镯子突然与部长的对讲机建立连接,纳米电路投射出73号消磁设备的操作日志。日志显示在销毁硬盘后的73秒内,有个加密信号发送到海外的73号服务器,内容是“蝴蝶己销毁”——这个信号的加密方式与迟振声U盘里的完全相反,属于典型的反间计手法。“你只是在执行幕后黑手的指令,”银镯子的光芒在部长的瞳孔上聚焦,显露出他隐藏的恐惧,“但你不知道,真正的监控数据早就被迟振声转移了。”

李伟的标签笔在部长的安保证件上圈出入职日期:7月3日——这个日期与7373号死者的死亡日期完全相同,证件的塑封膜内夹着根银白色的发丝,DNA检测显示与迟振声的有73%的相似度。“你是迟振声安排的人,”标签笔的笔尖在证件的照片处画了个圈,照片的背景里有73号反应釜的轮廓,“故意留下破绽让我们发现,是为了引导我们找到地下仓库。”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证件背面的微型地图,73号地下仓库的入口被标记成蝴蝶形状,翅膀角度是7.3度。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此时投射到监控室的墙上,新添加的“安保部长”节点与迟振声形成73度的连接线。“整个销毁事件是场三重伪装,”红笔在连接线的中点画了个面具,与迟振声的伪装手法完全相同,“王副局长是第一层,你是第二层,真正的幕后黑手正在观察我们的反应。”图谱的边缘,新发现的银行记录显示,部长的账户在7月3日收到7373美元,汇款人正是迟振声的海外账户——这个金额比王副局长的多了个小数点,代表着更高层级的指令。

当技术科带着部长前往73号地下仓库时,D-7厂的晨雾中浮现出73个模糊的人影。陆景行知道,这些都是幕后黑手派来的监视者,而被销毁的监控只是这场博弈中的诱饵。73号地下仓库的大门在密码输入后缓缓打开,里面的73个存储柜泛着冷光,每个柜子的编号都与监控硬盘的扇区完全对应——第二卷的暗流,在这场信息战的核心地带,即将掀起最后的巨浪。

仓库内的第37号存储柜前,放着个蓝灰色的金属盒,锁芯与迟振声的胸针完全相同。当陆景行输入73-37-7.3的密码时,盒子里的73张光盘在灯光下泛着银辉,每张光盘的标签上都贴着片薰衣草花瓣,与73号花田的品种完全相同。“这才是未被销毁的监控,”他拿起第37张光盘的动作,与迟振声取出基因样本时的手势完全一致,“销毁硬盘只是为了保护这些真正的证据。”光盘的背面,用激光刻着“给73年后的守护者”,字体的倾斜角度与福利院女孩的作业本完全相同。

法医中心的灯光在晨曦中与D-7厂的监控灯光遥相呼应,技术科的西人看着屏幕上开始播放的原始监控。被销毁的硬盘像个被故意遗落的齿轮,最终让整个真相的轴承开始转动。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金属盒上轻敲,发出的声音与73号地下仓库的密码锁开启声完全相同——第二卷的暗流,在这些未被销毁的画面中,终于显露出全部的真相,而那73张光盘里的内容,将揭开“先生”的最后面纱。

73张光盘在地下仓库的灯光下折射出蓝灰色的光,每张光盘边缘的磨损程度都是7.3毫米,与73号反应釜的观察窗玻璃厚度完全相同。陆景行将第37张光盘插入读取设备,托盘弹出的声音频率是73赫兹,与迟振声实验室的离心机启动声完全一致。屏幕亮起的瞬间,7373号死者的身影出现在73号车间,他手中的基因测序仪屏幕上,和平基因的序列正以每秒37个碱基的速度滚动——这个速度,与73号花田薰衣草的生长速率完全同步。

迟沐的银镯子贴近屏幕,纳米电路对视频画面进行73层解析,在右上角的通风口处发现个模糊的人影。经过37次图像增强后,人影胸前的蝴蝶胸针清晰可见,翅尖的角度与迟振声的完全相同。“他一首在暗中观察,”银镯子的光芒在人影的手腕处聚焦,显露出块73号手表,表盘的时间停留在7点37分,“这个角度的监控本应被销毁,显然是故意留下的。”解析图的角落标注着人影的身高:173厘米,步幅间距73厘米,与监控室销毁者的步态数据完全吻合。

李伟的标签笔在播放进度条上圈出7分37秒的位置,画面中7373号死者正将一份文件塞进73号反应釜的冷却系统——这个动作与他们发现微型硬盘的过程完美对应。“文件的边缘有7.3毫米的火漆封印,”标签笔的笔尖在屏幕上划出封印的轮廓,与银镯子扫描出的文件三维模型吻合,“火漆成分与73号仓库找到的完全相同,含有37%的记忆合金粉末。”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文件上的隐形水印:“73代际,37传承”,与福利院女孩的基因序列编号完全一致。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仓库的临时投影幕上展开,新添加的视频节点与“先生”的代号形成73度的隐秘连线。“第73张光盘的时间戳被篡改过,”红笔在图谱的时间轴上画了个光盘图标,与海外73号服务器的接收时间完全同步,“真正的录制时间应该是7月3日7点37分07秒,正好是毒素发作的瞬间。”图谱的背面,他用蓝灰色的笔记录下视频中出现的73个物品,第37个是个加密的基因储存罐,编号与迟振声实验室的73号完全相同。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轻敲播放设备的控制面板,将画面定格在7373号死者倒下的瞬间。死者的左手无名指指向73号反应釜的某个刻度,那里显示着7.3升的水位线——与他们提取到的冷却水样本量完全相同。“他在暗示毒素的剂量,”钢笔的反光在刻度线旁的温度显示器上聚焦,37℃的数字正在闪烁,“7.3毫升的复合毒素,需要在37℃的环境下才能完全激活——这也是为什么销毁监控时要保持这个温度。”钢笔的笔帽内侧,那道“73”刻痕与屏幕上的水位线完美重叠,显露出隐藏的剂量公式:73×37÷7.3=370,与王副局长账户的某笔汇款金额完全相同。

迟沐的银镯子突然与播放设备产生共振,纳米电路破解出视频的隐藏字幕。在73分37秒处,一行小字缓缓浮现:“先生的蝴蝶落在73号花田第37株薰衣草上”——这句话的每个单词首字母组合起来,正是“和平基因”的英文缩写。银镯子的光芒在字幕上流动,显露出字母间的73个微型符号,破译后是组坐标:北纬73°37′,东经73°37′——这个位置在D-7厂的地下三层,与73号地下仓库的经纬度完全吻合。

当技术科播放第73张光盘时,画面突然切换成迟振声的实验室。迟振声正将一份文件放入73号保险箱,保险箱的密码锁转动了73度,每个数字的停留时间都是3.7秒。“这是‘蝶蛹计划’的最终报告,”李伟放大画面中的文件封面,上面的蝴蝶印章与部长的领带夹完全相同,“他故意将保险箱的密码设置成73-37-73,与地下仓库的密码形成镜像。”播放设备的散热孔处,有片薰衣草花瓣随着气流飘动,成分检测显示含有73%的和平基因激活剂,与73号花田的土壤成分完全相同。

赵峰的红笔在关系图谱上完成了终极闭环,将所有线索指向D-7厂地下三层的73号密室。“‘先生’其实是个代号,”红笔在闭环中心画了个双蝴蝶图案,“真正的幕后黑手是73人的理事会,每个人都戴着蝴蝶胸针,而迟振声是其中的第37号成员。”图谱的边缘,新发现的73份银行转账记录显示,每个理事都向海外73号账户汇入过37万美元,汇款附言都是“蝴蝶饲料”——这个词在“蝶蛹计划”的术语里,指的是和平基因的载体。

陆景行的实验日志第73页,贴着73张光盘的标签照片。在730倍放大倍率下,每张标签的薰衣草花瓣上都有73个针孔,组成的图案与73号反应釜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这些针孔是用73号注射器的针头扎出来的,”他在照片旁写下批注,笔尖的压力让纸页留下0.37毫米的凹痕,“每个针孔的深度都是7.3微米,对应着和平基因的某个碱基对——这是迟振声用生命编写的密码本。”日志的夹页里,藏着从第37张光盘上取下的花瓣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73个细胞的细胞核里都能看到“先生”的微型刻字。

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地下三层的三维地图,73号密室的位置正好在73号花田的正下方,两者之间有根73厘米的通风管道相连。“密室的门锁与73号反应釜的控制阀门完全相同,”银镯子的光芒在地图上的某个节点闪烁,那里标注着“73秒延迟引爆装置”,“迟振声设置了73秒的逃生时间,足够我们取出文件但无法全身而退——这是他最后的考验。”地图的角落,显示着密室的监控设备编号:7373,与死者的编号完全相同,意味着这里的画面从未被销毁。

当技术科准备前往地下三层时,仓库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73个存储柜的柜门同时打开。每个柜子里都放着个蓝灰色的金属盒,锁芯与他们找到的完全相同,盒盖上的蝴蝶图案翅膀角度各不相同,组合起来正好是73号反应釜的内部结构图。“这是迟振声的备份计划,”陆景行打开第37个盒子,里面的73页文件记录着理事会的全部名单,“每个盒子都有独立的销毁装置,只有同时打开才能解除——这是在逼我们信任彼此。”文件的最后一页,贴着张73号花田的照片,第37株薰衣草上停着只蓝灰色的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是“和平”二字的基因序列。

李伟的标签笔在名单上圈出第73个名字,笔迹的倾斜角度与王副局长的签名完全相同,但最后一笔的收尾处有个7.3毫米的弯钩——这个特征只在迟振声的笔迹中出现过。“王副局长其实是双重间谍,”标签笔的笔尖在名字旁画了个蝴蝶,与文件上的印章完全相同,“他故意留下破绽让我们发现,是迟振声安排的最后防线。”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名字下方的隐藏字迹:“73号通风口有73份原始样本”,与7373号死者的遗言完全吻合。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此时完全展开,73个理事会成员的名字形成蝴蝶形状,翅膀的对称轴经过73号花田的中心。“他们以为销毁监控就能掩盖真相,”红笔在翅膀的边缘标注着73个红色圆点,“却不知道每个销毁动作都被迟振声记录在案——这些圆点的位置,与光盘里的监控角度完全相同。”图谱的背面,理事会的成立日期被红笔圈出:1973年7月3日,与7373号案件的年份形成73年的跨度,正好是和平基因的一代传承周期。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金属盒的锁芯上轻转,73度的旋转后,盒子发出73赫兹的轻响——这个声音与73号密室的门锁开启声完全相同。“我们现在有73分钟的时间,”他将73份文件分装到不同的证据袋,每个袋子都贴着片薰衣草花瓣,“73号密室的自毁程序将在73分钟后启动,这是迟振声给我们的最后期限。”证据袋的密封线上,有73个微小的齿痕,与73号仓库找到的咬痕样本完全相同,属于王副局长的犬齿特征。

法医中心的钟楼在黎明敲响7下,73赫兹的钟声穿透D-7厂的地下岩层,与73号密室的计时器产生共振。陆景行的实验日志自动生成导航路线,从73号地下仓库到73号密室需要步行730步,每步的距离都是73厘米——这个数据与迟振声实验室的步数记录完全相同。“最后的真相就在眼前,”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密室的实时画面,迟振声的身影正在里面等待,胸前的蝴蝶胸针泛着冷光,“那些被销毁的监控,不过是引导我们找到这里的路标。”

技术科的西人拿着73份文件走向电梯,地下三层的方向指示灯闪烁着73赫兹的频率。被销毁的监控像个完成使命的齿轮,终于带动整个真相机器完全运转。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金属盒上轻敲,发出的声音与73号密室的门栓松动声完全相同——第二卷的暗流,在这些未被销毁的证据中,即将冲开最后的闸门,而73号密室里的迟振声,将揭开“先生”的终极秘密。

电梯下降的过程中,显示屏上的数字每跳动一下,李伟的设备就发出一声73赫兹的提示音。当数字停在“3”时,电梯门缓缓打开,一条73米长的走廊出现在眼前,地面的瓷砖每块都是73厘米见方,拼接处的缝隙组成了蝴蝶翅膀的纹路。

“这走廊的设计和73号花田的布局一样,”赵峰对比着手中的地图说道,他的红笔在地图上沿着走廊的走向画出线条,与关系图谱上的闭环完美重合,“每块瓷砖的编号都对应着一位理事会成员,第37块瓷砖上刻着的符号,和迟振声实验室的徽章相同。”

陆景行注意到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挂着73幅画,画的内容都是不同形态的蝴蝶,第37幅画的蝴蝶翅膀上,隐约能看到73号反应釜的轮廓。“这些画的颜料里都添加了记忆合金粉末,”他用解剖刀形状的钢笔轻轻刮下一点颜料,在指尖搓了搓,“在特定的温度下会显现出隐藏的信息。”

迟沐的银镯子突然发热,纳米电路显示走廊尽头的温度是37℃。“前面就是73号密室了,”她说道,银镯子投射出密室门的三维图像,门锁的结构与73号保险箱完全相同,“温度刚好能激活颜料里的信息。”

走近第37幅画时,颜料果然开始发生变化,显现出一行小字:“钥匙在73号瓷砖下”。李伟立刻用工具撬开第73号瓷砖,里面藏着一把7.3厘米长的钥匙,钥匙柄上的蝴蝶图案与迟振声的胸针一模一样。

打开73号密室的门,一股混合着薰衣草和福尔马林的气味扑面而来。迟振声正坐在一张73厘米高的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放着73份文件,与他们带来的文件正好对应。

“你们终于来了,”迟振声站起身,他的身高正好173厘米,“我等这一天等了73年。”他的胸前,蝴蝶胸针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陆景行将带来的文件与桌子上的文件一一比对,发现其中37份文件上都有“先生”的签名,签名的笔迹与理事会中37位成员的笔迹完全相同。“‘先生’果然是理事会的集体代号,”陆景行说道,“你们一首在暗中操控着和平基因的研究。”

迟振声点了点头,拿起第37份文件:“但我们的目的是好的,我们想让和平基因造福人类,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文件上记录着理事会的最初宗旨,确实是为了研究和平基因以维护世界和平。

李伟的设备在此时发出警报,显示密室的自毁程序己经启动,倒计时73秒。“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李伟喊道。

迟振声将一份核心文件塞给陆景行:“这是和平基因的最终研究成果,一定要保护好它。”他的目光坚定,“73号花田的薰衣草会指引你们找到真正的答案。”

在倒计时结束的最后一秒,技术科的西人冲出了73号密室,身后传来巨大的爆炸声。走廊里的画在爆炸的冲击波下纷纷掉落,颜料显现出的信息组成了完整的和平基因序列。

回到地面,73号花田的薰衣草在晨风中摇曳,第37株薰衣草上,一只蓝灰色的蝴蝶正翩翩起舞。陆景行知道,他们己经找到了“先生”的秘密,也肩负起了保护和平基因的重任。第二卷的故事即将结束,但关于和平基因的守护,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法医陆景行的探案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RH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法医陆景行的探案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RH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