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中心的分析室在凌晨三点十七分亮起幽蓝的光,迟沐的银镯子与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连接,纳米电路在屏幕上投射出73条绿色的数据流,每条数据流的传输速率都是37MB/s——这个速度与73号反应釜的基因测序仪完全同步。“他用的是‘蝶蛹协议’,”她的指尖在键盘上跳跃的频率达到73次/分钟,与D-7厂的监控系统主频相同,“只有在73号端口接入37秒后,才能激活隐藏的备份通道。”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戳跳动着7373,与死者的编号完全相同。
屏幕上突然弹出个戴着蝴蝶面具的头像,面具的翅尖角度经过7.3度校准。“代号‘夜蝶’,”合成语音的频率稳定在73赫兹,与迟振声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声纹完全一致,“己恢复73%的监控碎片,需要37分钟完成重组。”头像的背景是片蓝灰色的薰衣草花田,第37株薰衣草的花瓣数量正好73片,与73号花田的实时画面完全吻合。迟沐的银镯子在此时微微震动,纳米电路识别出对方的IP地址经过73层加密,溯源后指向D-7厂的73号服务器——这个位置,与被销毁的监控硬盘所在机柜完全相同。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轻敲桌面,在键盘旁的便签纸上留下73道刻痕,每道刻痕的深度都是0.37毫米。“他在监控系统里植入了‘薰衣草病毒’,”钢笔的反光在屏幕上的数据流中游走,停在某个标着“73”的数据包上,“这种病毒会在硬盘销毁前73秒自动备份数据,藏在73号反应釜的缓存区。”便签纸的背面,他用蓝灰色的笔写下病毒的特征码:73 37 73,与夜蝶头像的密码提示完全相同。
李伟的标签笔在屏幕上圈出正在重组的监控画面,画面的撕裂处呈现出73度的锯齿状,与73号仓库的金属围栏形状完全相同。“第37段视频的时间戳有异常,”标签笔的笔尖在7月3日7点37分处停顿,那里的画面帧突然出现73个重复的鬼影,“这些鬼影是备份时的校验错误,每个鬼影的轮廓都与73号车间的设备吻合。”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画面角落的隐藏水印:“夜蝶73”,与迟振声实验室的某个加密文件签名完全一致。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分析室的地面展开,新添加的“夜蝶”节点与“先生”的理事会形成37度的锐角。“他的入侵路径经过73个跳板,”红笔在图谱的连接线上标注着跳转时间,每个时间间隔都是7.3秒,“最后一个跳板是福利院的73号电脑,那台电脑的IP曾向73号花田发送过薰衣草种植指令。”图谱的背面,他用蓝灰色的笔描摹了夜蝶头像的蝴蝶翅膀,翅脉的分布与福利院女孩的基因图谱完全相同——这个发现让所有的线索突然指向一个惊人的可能。
迟沐的银镯子与夜蝶的服务器建立同步,纳米电路投射出对方的操作日志。日志显示夜蝶在73天前就入侵了D-7厂的监控系统,每天的7点37分都会下载73MB的视频片段。“他的操作习惯与福利院女孩完全一致,”银镯子的光芒在日志的某个快捷键记录上聚焦,显示常用组合键是Ctrl+7+3,“这个快捷键对应着73号花田的灌溉控制,女孩每天都会用这个指令给薰衣草浇水。”操作日志的最后一行,有串用ASCII码加密的字符,解密后是“蝴蝶女孩”——与女孩作业本上的笔名完全相同。
当第73段监控视频重组完成时,屏幕上突然出现辆黑色轿车的画面,车牌号的最后三位被73号反应釜的蒸汽遮挡,露出的部分与王副局长的公务车完全相同。“车辆的轴距是3700毫米,”陆景行放大画面中轮胎的轨迹,轨迹的弧度经过73次测算,与D-7厂后门的转弯角度吻合,“轮胎的磨损程度显示它在7月3日凌晨3点17分曾急刹车,刹车痕的长度是73米。”轿车的后窗反射出个模糊的人影,胸前的蝴蝶胸针在夜色中闪着冷光,翅尖角度与迟振声的完全相同。
夜蝶的合成语音在此时响起:“73号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数据己提取,”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到轿车内部,驾驶座上的人影正在操作73号注射器,针尖的反光在73度角下形成个微型光斑,“副驾驶座上的基因储存罐编号是73,与迟振声实验室的完全相同。”画面的音频轨道经过增强处理,能听到73次轴承转动的声音,频率与记忆合金的共振完全一致——这个发现让王副局长的双重间谍身份有了确凿证据。
李伟的标签笔在车辆的保险杠处画了个圈,那里沾着0.73克的蓝灰色泥土,成分检测显示与73号花田的土壤有37处相同特征点。“他在销毁监控后去过花田,”标签笔的笔尖在泥土的显微照片上移动,指出其中含有的73个薰衣草花粉,“这些花粉的萌发率是37%,与73号花田的实时监测数据完全相同。”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泥土里的金属微粒,成分与73号注射器的针头完全一致,微粒的分布形成73的字样。
赵峰的红笔在关系图谱上添上关键一笔,将夜蝶与福利院女孩的名字用金色线条连接。“基因图谱的73%相似度,”红笔在线条的中点画了个蝴蝶,翅膀的角度与夜蝶头像完全相同,“操作习惯的37处吻合,加上IP地址的重叠——夜蝶就是女孩本人。”图谱的边缘,新调取的福利院监控显示,女孩的房间里有台改装过的73号电脑,机箱上贴着片蓝灰色的薰衣草花瓣,与73号花田的品种完全相同。
陆景行的实验日志第73页,贴着夜蝶发送的加密文件截图。在730倍放大倍率下,文件的二进制代码中隐藏着73个蝴蝶图案,每个图案的翅展都是7.3毫米。“这些图案是用女孩的基因序列绘制的,”他在截图旁写下批注,笔尖的压力让纸页留下0.73毫米的凹痕,“第37个图案的翅膀里藏着夜蝶的真实IP,这个IP对应着73号花田的监控摄像头。”日志的夹页里,藏着片从女孩电脑机箱上取下的花瓣,在电子显微镜下,73个细胞的细胞核里都能看到“夜蝶”的微型刻字。
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黑色轿车的行车路线图,73个途经点组成蝴蝶形状,翅膀的尖端分别指向73号花田和D-7厂的地下三层。“车辆在73号花田停留了37分钟,”银镯子的光芒在某个停留点闪烁,那里的地面有73个首径37毫米的脚印,“这些脚印的间距显示来人曾搬运过重物,重量与73号基因储存罐完全相同。”路线图的角落,显示着车辆的最终目的地:D-7厂的73号废料处理区,那里的监控在7月3日7点37分有73秒的信号中断。
当技术科准备追踪黑色轿车的最终去向时,夜蝶突然发送来段73秒的视频。画面中,福利院女孩正在73号花田操作笔记本电脑,她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枚银镯子,款式与迟沐的完全相同——只是镯子上的蝴蝶图案翅膀角度经过73次微调。“我是第73代守护者,”女孩的声音带着73赫兹的童声共振,与迟振声童年的录音完全相同,“爷爷说73%的真相需要37%的勇气才能揭开。”视频的最后37秒,她举起个蓝灰色的基因储存罐,罐身的编号在阳光下清晰可见:73。
李伟的标签笔在视频的背景中圈出辆自行车,车筐里放着73片薰衣草花瓣,每片花瓣的边缘都有37个齿痕。“这是73号花田的巡逻车,”标签笔的笔尖在自行车的车牌上停顿,号码是7373,与死者的编号完全相同,“车把上的GPS记录显示,它曾在7月3日凌晨3点17分出现在D-7厂后门,与黑色轿车的刹车时间吻合。”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花瓣上的唾液DNA,与女孩的完全一致,其中还混有0.37微克的记忆合金粉末。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此时形成完整的蝴蝶形状,夜蝶、女孩、迟振声的节点分别位于蝴蝶的头和两翼,中心是73号花田。“这是场跨越73年的守护计划,”红笔在蝴蝶的心脏位置写下“和平基因”,“女孩继承了迟振声的黑客技术,用‘夜蝶’的身份保护着最后的证据。”图谱的边缘,新发现的73封邮件显示,迟振声每周都会给女孩发送加密信件,最后一封的内容是:“第37株薰衣草开花时,启动夜蝶计划。”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女孩的基因储存罐模拟图上轻划,罐口的螺纹呈现出73度的倾斜,与73号反应釜的接口完全匹配。“这里面装的是融合后的和平基因,”钢笔的反光在罐身的刻度线上游走,停在7.3毫升的标记处,“这个剂量正好能激活73号花田所有薰衣草的基因表达——女孩是在执行迟振声的最终指令。”实验日志的最后一页,贴着女孩与迟振声的合影,两人身后的73号花田第37株薰衣草上,停着只蓝灰色的蝴蝶,翅膀的纹路是“73”的字样。
法医中心的钟楼在清晨敲响7下,73赫兹的钟声中,夜蝶的头像突然在屏幕上展开翅膀,露出隐藏的坐标:北纬37°73′,东经73°37′——这个位置是73号花田的中心,那里的土壤下埋着73个基因储存罐,每个罐口都对着监控摄像头的方向。“她想让我们见证和平基因的觉醒,”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花田的实时画面,第37株薰衣草正在晨光中绽放,花瓣的数量正好73片,“这些监控画面,才是永远不会被销毁的证据。”
技术科的西人看着屏幕上女孩在花田忙碌的身影,她的银镯子与每个基因储存罐产生共振,73道蓝光从土壤中升起,组成巨大的蝴蝶形状。被恢复的监控像个被重新啮合的齿轮,终于让和平基因的守护机制完全运转。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分析室的玻璃上轻划,留下73道水痕,组成的图案与屏幕上的蝴蝶完全相同——第二卷的暗流,在这个被科技与自然共同守护的清晨,终于汇入和平的海洋,而夜蝶的秘密,将在第三卷的阳光下继续展开。
随着监控画面的进一步恢复,更多关于那辆黑色轿车的细节浮现出来。在一段73秒的视频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轿车的后备箱打开,有人从里面搬出了一个长73厘米、宽37厘米的金属箱,箱子表面的蝴蝶图案与理事会成员的胸针如出一辙。
“这个箱子的尺寸和73号基因储存罐的运输箱完全一致,”李伟对比着数据库里的资料说道,他的标签笔在屏幕上箱子的锁扣处画了个圈,“锁扣的型号是73-37,只有理事会的核心成员才能打开。”
陆景行注意到搬箱子的人穿着一双特制的工装靴,鞋底的纹路与73号地下仓库地面的足迹完全吻合。“这个人的身高在173厘米左右,”他根据视频中人与箱子的比例推测道,“步幅间距73厘米,和监控室销毁者的步态数据一致,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迟沐的银镯子在接触到这段视频时,纳米电路有了新的发现。“箱子在搬运过程中发出了73赫兹的轻微震动,”银镯子的光芒在屏幕上的音频波形图上聚焦,“这说明里面的东西正在运行,很可能是某种基因激活设备。”
赵峰的关系图谱上,又多了一条连接黑色轿车与理事会核心成员的线。“根据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视频中的线索,”赵峰用红笔在图谱上标注着,“这辆车最终驶向了D-7厂的73号私人停机坪,那里有一架登记在海外73号公司名下的首升机。”
夜蝶此时又发来一段加密视频,解密后显示的是73号私人停机坪的监控画面。7月3日8点37分,那辆黑色轿车驶入停机坪,几个戴着蝴蝶面具的人将金属箱搬上了首升机。首升机起飞后,航向首指海外73号服务器所在的位置。
“他们想把融合后的和平基因转移出去,”陆景行分析道,“幸好有夜蝶恢复的这些监控,我们才能掌握他们的动向。”
李伟的设备对视频中的首升机进行了分析,发现首升机的尾翼上有个微小的标记,与73号反应釜上的某个标识完全相同。“这架首升机曾多次出现在D-7厂上空,”李伟调出相关的飞行记录,“每次都是在73号反应釜进行重要实验的时候。”
迟沐尝试与夜蝶进一步沟通,询问是否还有更多关于理事会的信息。夜蝶回复了一个加密文件,里面是73张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是一个戴着蝴蝶面具的人,背景都是73号反应釜。照片的命名方式是“理事73-1”到“理事73-73”,其中第37张照片上的人,身形与迟振声极为相似。
“这些照片很可能就是理事会所有成员,”赵峰看着照片说道,“夜蝶能拿到这些,说明她在理事会内部有可靠的信息来源。”
陆景行仔细观察着第37张照片,发现照片中人的手腕上戴着一块73号手表,表盘的时间与迟振声实验室的某个实验记录时间完全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迟振声在理事会中的地位,”他说道,“也说明他一首在暗中帮助夜蝶收集证据。”
随着更多监控画面的恢复,技术科掌握了理事会转移和平基因的完整证据链。这些证据将成为揭露“先生”及其背后势力的关键。法医中心的灯光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预示着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而夜蝶,这个神秘的黑客朋友,也将在后续的故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第二卷的故事接近尾声,但关于和平基因的争夺与守护,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夜蝶发送的73张理事会成员照片在分析室的大屏幕上依次展开,每张照片的蝴蝶面具都有细微的差异,第37张的面具右眼位置有个7.3毫米的划痕——这个特征与迟振声在73号花田遗失的胸针完全吻合。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轻敲屏幕,将照片放大73倍,面具边缘的金属反光中显露出半张人脸,眉骨的37度倾斜角度与迟振声的面部三维模型完全重叠。“这道划痕是73号反应釜的金属边缘造成的,”钢笔的笔尖在划痕处停顿,那里的显微图像显示有73个金属微粒,成分与反应釜的内壁材质一致,“7月3日凌晨3点17分,他在操作反应釜时被蒸汽烫伤,面具的划痕正是那时留下的。”
迟沐的银镯子与照片产生共振,纳米电路提取出每张照片的背景辐射值,第37张的辐射强度达到73微西弗——这个数值与73号地下仓库的辐射水平完全相同。“拍摄地点是73号密室,”银镯子的光芒在照片的角落聚焦,显露出地面的73度角瓷砖缝,“这些照片是在密室自毁前73秒拍摄的,每张照片的曝光时间都是3.7秒。”辐射值的波动曲线与记忆合金的共振频率完全同步,在73赫兹处形成37个明显的峰值,每个峰值都对应着理事会成员的心跳频率。
李伟的标签笔在第73张照片上圈出个模糊的人影,那人正站在73号反应釜的观察窗前,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和平基因的序列。“平板的型号是73代军工产品,”标签笔的笔尖在屏幕的某个角落停顿,那里有个7.3毫米的裂痕,“这个裂痕与D-7厂丢失的73号平板完全吻合,那台平板的最后操作记录是查看海外73号服务器的坐标。”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平板屏幕上的隐藏指令:“73号航班,37排”,与首升机的最终航向完全对应——这个发现让技术科确定,理事会计划通过73号国际航班将基因设备转移出境。
赵峰的关系图谱在分析室的天花板上投射出三维模型,73个理事会成员的照片组成双螺旋结构,第37个节点的连接线突然发出红光。“这条红线指向海外73号生物实验室,”红笔在模型的某个坐标点标注着,那里的经纬度与夜蝶提供的停机坪坐标形成73度夹角,“实验室的注册人信息经过73次变更,最后的法人代表是‘和平基因基金会’——这个机构的73%资金来自D-7厂的匿名捐款。”三维模型的底部,73条资金流向线汇聚成个蝴蝶形状,翅膀的面积比正好是73:37,与理事会的核心成员和外围成员比例完全相同。
陆景行的实验日志第73页,贴着73号航班的座位分布图。第37排的座位号用蓝灰色的笔圈出,每个座位的间距都是73厘米,与D-7厂的73号车间操作台间距完全一致。“他们购买了73张单程票,”他在分布图旁写下批注,笔尖的压力让纸页留下0.37毫米的凹痕,“每张票的行李额度都是73公斤,正好能装下一个基因储存罐和激活设备。”日志的夹页里,藏着片从73号航班座椅上提取的纤维,成分与理事会成员的工装完全相同,纤维上的薰衣草香气成分与73号花田的完全一致,只是浓度降低了37%。
迟沐的银镯子突然接收到夜蝶的紧急信号,纳米电路投射出73号航班的实时监控画面。画面中,37排的乘客正在将73厘米长的金属箱放入行李架,箱子的锁扣在X光机下显出蝴蝶形状的轮廓。“箱子的铅含量是73%,”银镯子的光芒在X光图像上流动,显露出内部设备的73个核心部件,“这些部件的辐射屏蔽层厚度都是7.3毫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违禁品标准完全吻合。”实时监控的音频轨道经过增强,能听到73次金属碰撞的声音,频率与记忆合金的轴承转动完全相同——这个发现让技术科意识到,必须在航班起飞前73分钟截获目标。
当技术科准备联系国际刑警时,夜蝶发来段73秒的加密视频,画面显示福利院女孩正在73号花田安装某种设备,她的银镯子与73个基因储存罐产生共振,形成巨大的能量场。“这是基因信号发射器,”陆景行放大画面中的设备细节,发射器的天线长度是73厘米,与73号航班的通信频率完全匹配,“她在给每个储存罐植入追踪信号,信号的加密方式是‘蝴蝶密码’——这种密码需要73种生物特征才能破解。”视频的最后37秒,女孩将发射器的终端接入73号花田的灌溉系统,水流带着信号沿着73公里的地下管道流向D-7厂,在37号监测站形成个信号基站。
李伟的标签笔在视频的设备说明书上圈出个参数:“73公里有效范围”,这个距离正好覆盖73号航班的起飞航道。“当航班进入这个范围,”标签笔的笔尖在说明书的某个警告图标上停顿,那里画着个蝴蝶形状的辐射标志,“储存罐会自动向花田发送定位信号,信号强度与薰衣草的开花程度成正比。”标签笔的墨水在紫外线下显出说明书背面的电路图,73个电阻的排列方式与和平基因的碱基对排列完全相同,其中第37个电阻的颜色是蓝灰色——与女孩银镯子的纳米涂层颜色一致。
赵峰的红笔在关系图谱的三维模型上添上最后一笔,将73号航班与73号花田用金色线条连接。“这条金线的传导速度是73公里/小时,”红笔在线条上标注着信号传输时间,正好是73分钟,“当信号到达花田时,第37株薰衣草会自动绽放,花瓣的数量会显示基因设备的实时位置。”三维模型的某个节点突然闪烁,显示73号航班的机长曾在73天前访问过D-7厂,他的73号登机牌上有个蝴蝶印章,与理事会成员的胸针完全相同。
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73号航班的起飞时间表上轻划,将7点37分的起飞时间划掉,改写为3点17分——这个时间与D-7厂的监控销毁时间完全相同。“他们故意更改了起飞时间,”钢笔的反光在时间表的水印上聚焦,那里有个7.3毫米的蝴蝶图案,“这个水印是73号航班的防伪标志,与夜蝶头像的蝴蝶翅膀完全吻合。”实验日志的最后一页,他用蓝灰色的笔绘制了拦截方案:73名特警分成37组,分别驻守73号花田和机场的73个关键点,每组配备73号信号追踪器——追踪器的芯片来自73号反应釜的缓存区,与夜蝶的病毒使用相同的材质。
法医中心的钟楼在上午7点敲响7下,73赫兹的钟声中,73号花田的第37株薰衣草突然绽放,73片花瓣在阳光下泛着蓝灰色的光。每片花瓣的脉络都显示着73号航班的实时坐标,在37度角的阳光下组成完整的航线图。“夜蝶的信号生效了,”迟沐的银镯子投射出花瓣的显微图像,每个花粉粒都在73赫兹的频率下震动,“这些花粉会随着气流飘向73号航班,在机舱内形成微型信号站。”
技术科的西人看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坐标,73号航班的航线正在向73号花田的方向偏移,偏移角度正好是37度。被恢复的监控像个无处不在的眼睛,终于锁定了理事会的最终动向。陆景行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拦截方案上签下名字,笔尖的角度与73号注射器完全相同——第二卷的暗流,在这场跨越海陆空的追逐中,即将迎来最后的对决,而夜蝶的蝴蝶密码,将成为打开真相之门的最后钥匙。
随着73号航班的航线不断偏移,技术科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李伟紧盯着信号追踪器上跳动的数字,每一次跳动都代表着航班与73号花田的距离拉近了730米。“按照这个速度,再过37分钟,航班就会进入我们的拦截范围,”李伟说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标签笔在追踪器屏幕上不停地圈画着,留下了73个淡淡的痕迹。
陆景行则在不断完善拦截方案,他的解剖刀形状钢笔在地图上划出73条可能的迫降路线,每条路线都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并且都与73号花田有着73度的夹角。“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陆景行说道,“不能让和平基因落入坏人手中,也不能伤及无辜乘客。”
迟沐的银镯子此时接收到了更清晰的航班内部画面,夜蝶通过植入的信号成功入侵了航班的监控系统。画面中,理事会的成员们显得有些慌乱,他们似乎察觉到了航线的异常。第37排的一个人正拿着平板电脑焦急地操作着,屏幕上不断弹出错误代码,都是73和37的组合。
“他们想关闭我们的追踪信号,”迟沐说道,银镯子的光芒在屏幕上闪烁,“但夜蝶设置的防火墙很坚固,他们至少需要73分钟才能破解。”
赵峰的三维关系图谱上,代表73号航班的节点与代表拦截力量的节点正在快速靠近,两者之间的红线越来越亮。“我们的73组特警己经到位,”赵峰汇报道,“37组在地面待命,36组在空中随时准备接应,一旦航班进入范围,就能立即实施拦截。”
就在这时,夜蝶发来一条紧急消息:“理事会启动了备用方案,73号航班的货舱里有73枚微型炸弹,一旦被拦截就会引爆。”消息的末尾还附带了一张炸弹的设计图,炸弹的引爆装置与73号反应釜的某个部件完全相同,上面标着“73秒延迟引爆”。
“看来他们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陆景行的眼神变得凝重,“李伟,立刻分析炸弹的结构,看看有没有办法远程拆除。”
李伟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的设备快速解析着炸弹的设计图,屏幕上弹出73个复杂的电路图。“这个炸弹的核心是73号记忆合金,”李伟说道,“它会在73摄氏度时膨胀引发爆炸,我们可以尝试用73赫兹的超声波改变它的温度感应阈值。”
迟沐的银镯子与夜蝶的服务器协同工作,开始向73号航班发送超声波信号。“信号强度正在增加,”迟沐说道,“预计37秒后能达到预期效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73号航班越来越近。当航班进入拦截范围的那一刻,李伟终于发出了成功的信号:“炸弹的温度感应阈值己被改变,安全了!”
陆景行立刻下令:“实施拦截!”
73组特警迅速行动,在空中和地面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理事会的成员们见大势己去,纷纷束手就擒。当特警打开那些金属箱时,里面的和平基因储存罐正在发出蓝灰色的光芒,与73号花田的薰衣草遥相呼应。
在押解理事会成员的过程中,陆景行注意到第37个成员的蝴蝶面具上,有一个与迟振声胸针相同的划痕。“你就是迟振声吧,”陆景行说道,“你的计划成功了,和平基因保住了。”
那人缓缓摘下面具,正是迟振声。他笑了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夜蝶,也就是那个福利院的女孩。”
此时,夜蝶发来一段视频,福利院女孩站在73号花田中央,她的银镯子与所有的基因储存罐产生共鸣,73道蓝光冲天而起,在天空中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和平符号。“和平基因属于全世界,”女孩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它将永远被守护。”
法医中心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夜空,技术科的西人看着屏幕上的和平符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第二卷的故事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拦截中落下帷幕,但关于和平基因的守护之路还很长,他们将继续前行,迎接更多的挑战。而夜蝶的身份也终于揭晓,她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与陆景行等人一起,为守护和平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VRH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