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9章 最后一颗子弹的警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太行:我的抗日根据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VRR3/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烽火太行:我的抗日根据地

战术总结会刚刚结束,地下指挥部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火药味。油灯的火苗在潮湿的空气中摇曳,投下一片忽明忽暗的光影。墙上的地图被密密麻麻的红笔标记覆盖,每一个红点都像是一滴凝固的血。

赵弘毅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这次伏击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过程异常艰难。敌人的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如果不是凭借地形优势和战士们的顽强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赵队长,有件事得向您汇报。"后勤队长老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沉重。

赵弘毅转过身,看到老刘手里拎着一个木盒,神情凝重。"什么事?"

"弹药情况不太乐观。"老刘将木盒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里面整齐地躺着不到五十颗步枪子弹,几颗零散的手枪弹,以及一小堆被擦拭得发亮的弹壳。

赵弘毅的眼神暗了下来,伸手轻轻拨动那些子弹,每一颗都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地窖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是我们全部的家底了。"老刘低声说,"缴获的己经全部补充到一线,这几天鬼子的封锁又严了,补给线几乎被掐断。平均下来,每支枪不到五发子弹。下一次中等规模的战斗,我们就可能陷入有枪无弹的境地。"

"怎么会这么快?"赵弘毅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鬼子最近换了巡逻路线,补给车也增加了护卫。"老刘叹了口气,"我们的人几次想靠近都被发现了。再加上这次战斗消耗,情况就变成这样了。"

这时,石铁柱从外面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插话:"没子弹就去鬼子手里抢啊!咱们以前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多打几次伏击,什么都有了。"

赵弘毅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铁柱,靠缴获永远是被动的。鬼子可以随时改变路线,加强护卫,甚至故意设下陷阱。我们不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石铁柱双手抱胸,语气中带着质疑,"难道你还想自己造子弹不成?"

赵弘毅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哪怕只是最基础的。"

石铁柱嗤笑一声:"你当这是在城里开工厂呢?咱们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怎么造子弹?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赵弘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有弹壳,有一些基础材料,还有会手艺的乡亲。只要肯钻研,总能找到出路。"

两人对视良久,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石铁柱最终哼了一声,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别折腾出人命就行。"

看着石铁柱的背影消失在地道口,赵弘毅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石铁柱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尝试制造子弹,确实像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不尝试,他们迟早会陷入绝境。

夜深人静,指挥部里只剩下赵弘毅一人。他从木箱里取出一本破旧的书,封面己经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军工生产浅谈》几个字。这是他在一次转移中偶然从一个废弃的学校里找到的。

油灯下,赵弘毅翻开书页,泛黄的纸页上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当他翻到"子弹复装"这一章时,眼睛突然亮了。

"回收弹壳、更换底火、重新装填发射药和弹头……"赵弘毅轻声念着,手指在字里行间滑动,"理论上完全可行!"

书中详细介绍了复装子弹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首先需要收集用过的弹壳,检查完好后清理干净;然后用专用工具取出旧底火,更换新的;接着根据枪械型号精确装入适量的发射药;最后将弹头压入弹壳,完成复装。

赵弘毅的心跳开始加速。虽然书中提到的设备他们大多没有,但基本原理给了他启发。也许,他们可以用简易工具代替专业设备,用土办法解决技术难题。

他合上书,在昏暗的灯光下踱来踱去,脑海中不断构思着各种可能性。突然,他想起了什么,走到角落,从一个破布包里取出一些"宝贝"——一把老乡送的旧锉刀、一个铁匠不用的钳子、几枚铜钉,甚至还有一个钢笔套。

赵弘毅拿起钢笔套,在手里掂量着,想象着它能改造成什么工具。也许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冲子?或者用来固定弹壳?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奇思妙想。

然而,兴奋过后,现实的困难又像一座大山压在他心头。这是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他们只有有限的火药和弹壳,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如果失败了,他会成为大家的笑柄吗?石铁柱会不会说"我早说过这是瞎折腾"?

赵弘毅摇摇头,将这些消极的想法甩到脑后。他知道,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也是他们摆脱被动局面的唯一希望。

第二天一早,赵弘毅特地去找了老陈头。这位沉默寡言的老队员据说曾在旧军队的兵工厂干过几天,也许能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老陈头的住处是一个简陋的窑洞,里面只有一张木床和一个灶台。见到赵弘毅来访,他显得有些意外。

"陈师傅,我有个想法想向您请教。"赵弘毅开门见山,"您知道怎么复装子弹吗?"

老陈头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随即又黯淡下去。"知道一点,"他缓缓吐出一口烟,"那活计精细得很,不是随便就能干的。需要专门的工具,还得有经验。"

"我们现在面临弹药危机,"赵弘毅诚恳地说,"我想尝试一下,哪怕只能造出几发能用的子弹,也是对我们的巨大帮助。您能指导我们吗?"

老陈头沉默良久,只是深深地看了赵弘毅一眼,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但赵弘毅注意到,他的手指在不自觉地比划着什么,像是在空气中勾勒某种工具的形状。

"我们有一些基础材料,"赵弘毅继续说道,"也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可以作为工作间。工具方面可能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制作。我知道这很困难,但如果成功了,我们就能摆脱对敌人的依赖。"

老陈头缓缓站起身,走到窑洞门口,望着外面连绵的山脉,陷入了沉思。良久,他转过身来,对赵弘毅说:"让我考虑考虑。这不是儿戏,得想清楚了再说。"

赵弘毅点点头:"当然,您慢慢考虑。我们随时欢迎您加入。"

离开老陈头的住处,赵弘毅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但老陈头的反应给了他希望。那一闪而过的眼神,像是在说:这个年轻人的想法,也许并非天方夜谭。

回到指挥部,赵弘毅立即召集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年轻队员,向他们介绍了复装子弹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队长,这主意太棒了!"王小虎兴奋地说,"如果我们能自己造子弹,就再也不用怕鬼子断我们的补给了!"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肯定困难重重。"刘参谋冷静地分析道,"我们需要详细的计划,从工具制作到工艺流程,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赵弘毅点点头:"没错。我们先从收集材料开始,弹壳、废旧金属、任何可能有用的东西都不能放过。同时,我会继续研究那本书,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

接下来的几天,根据地掀起了一股收集热潮。战士们将每次战斗后收集的弹壳仔细清洗干净;乡亲们主动送来各种废旧金属制品;铁匠铺也贡献出一些边角料。地下指挥部的角落里,很快堆满了各种"宝贝"。

赵弘毅则几乎每天都泡在油灯下,研究那本《军工生产浅谈》。他详细记录下复装子弹的每一个步骤,标注出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每当遇到不理解的技术术语,他就去请教村里的老先生,或者翻阅其他能带给他启发的书籍。

一天傍晚,赵弘毅正在研究底火更换的步骤,石铁柱走了进来。看到桌上摊开的书和各种草图,他忍不住皱眉:"你还真打算干这个?"

"当然。"赵弘毅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己经开始收集材料了,等工具准备好就可以尝试。"

石铁柱摇摇头:"我还是那句话,这太冒险了。火药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出人命。"

"我知道风险很大,"赵弘毅平静地说,"所以我们会非常小心。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确保安全。但如果我们成功了,就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石铁柱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好吧,你执意要干我也不拦你。但有一点,安全第一。如果出现任何危险迹象,立即停止。"

赵弘毅点点头:"我答应你。"

夜深了,赵弘毅独自坐在油灯下,翻看着己经被他翻得起毛的书页。窗外传来阵阵虫鸣,与油灯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独特的夜曲。

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也有些忐忑。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他们的未来。如果成功,他们将迈出摆脱敌人封锁的关键一步;如果失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赵弘毅知道,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不冒险就意味着坐以待毙。他们必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为根据地,为乡亲们,也为了那些己经牺牲的战友们。

就在赵弘毅沉浸在思考中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是老陈头。

"陈师傅?这么晚了,有事吗?"赵弘毅有些意外。

老陈头点点头,走进屋来,目光落在桌上的草图上。"我想了想,"他缓缓说道,"你的想法,也许真的能行。"

赵弘毅的眼睛亮了起来:"您愿意帮助我们?"

"我可以试试,"老陈头谨慎地说,"但有几个条件。第一,安全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第二,我们需要一个绝对隐蔽的工作地点。第三,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没问题!"赵弘毅爽快地答应,"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

老陈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放在桌上:"这是我凭记忆画的一些工具草图。虽然简陋,但应该能用。我们先从制作工具开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赵弘毅看着纸上的草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是几张简单的图纸,更是希望的象征。在这一刻,他更加坚信,他们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陈师傅,谢谢您。"赵弘毅真诚地说,"有了您的指导,我们成功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老陈头摆摆手:"先别高兴得太早。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复装子弹是个精细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您说得对,"赵弘毅点头同意,"我们会稳扎稳打,不求快,只求好。"

老陈头站起身:"明天一早,带我去看看你选的工作地点。我们得先确定环境是否合适,然后再开始准备工具。"

"好,我明天一早来接您。"赵弘毅送老陈头到门口,目送他消失在夜色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VRR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太行:我的抗日根据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VRR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