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霜,给赵家庄的屋顶和田地裹上了层薄薄的白。打谷场上,辽县抗日游击队的队员们正冒着寒气训练——有的在石铁柱的指导下练习近身格斗,木棍碰撞的“砰砰”声此起彼伏;有的趴在地上练射击,枪口对准远处的稻草靶子,神情专注;还有的在赵弘毅的带领下模拟战术配合,讨论遇到鬼子时该如何掩护、如何撤退。
就在这时,庄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三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老远就喊:“少爷!林政委来了!还带了两个人,说是有紧急情报!”
赵弘毅和石铁柱同时停下动作。赵弘毅心里一紧——林枫上次离开时说过,先遣队在辽县活动,若非重要事不会轻易来赵家庄,这次带着人紧急赶来,肯定是有大事。他连忙对身边的队员说:“你们继续训练,我去看看!”说完,就朝着庄门口快步走去,石铁柱也收起手里的木棍,跟了上去。
刚到庄门口,就看到林枫和两个穿着便装的人站在那里,三人都面带风尘,显然是赶路过来的。林枫看到赵弘毅,快步迎上来,压低声音说:“赵队长,有重要情报,咱们找个僻静地方说。”
赵弘毅点点头,带着他们往赵家大院的书房走。路上,石铁柱打量着林枫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之前见过的警卫员陈兵,另一个是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看起来像是常年在山里奔波的人。
进了书房,赵弘毅让赵福守在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然后关上房门,对林枫说:“林政委,到底出什么事了?是不是鬼子有新动作了?”
林枫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赵福刚端来的热水,缓了缓才说:“是好消息,也是个大机会。我们通过地下交通员得到情报,日军在离辽县县城十里地的傍山村,设了个临时粮草中转站。”
“粮草中转站?”赵弘毅眼睛一亮,“鬼子把粮草放那儿干嘛?傍山村又偏又小,按理说不该选在那儿啊。”
“因为县城里的粮仓满了,”林枫解释道,“最近鬼子从阳泉调了一批粮草过来,准备运去前线,县城的粮仓装不下,就临时把傍山村的一个旧粮囤改造成了中转站。据我们侦查,这个中转站的守军不多,只有二十个鬼子,还有三十个伪军,武器也大多是步枪,没有重武器,而且换岗时间很固定,每天凌晨三点和上午九点换岗,这是个摧毁它的好机会。”
石铁柱站在一旁,听到“摧毁粮草中转站”,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太清楚粮草对鬼子的重要性了,要是能烧了鬼子的粮草,不仅能断了前线鬼子的补给,还能让县城里的鬼子陷入困境,这比杀几个鬼子管用多了。他忍不住问道:“那粮囤里有多少粮草?鬼子的岗哨严不严?”
“粮囤里至少有十万斤粮食,还有一些弹药,”林枫看向石铁柱,继续说,“岗哨主要设在粮囤周围,有西个固定哨位,还有两个流动哨。不过伪军大多是本地人,怕死又贪财,警惕性不高;鬼子虽然警惕,但人数少,只要咱们计划得好,有很大把握能成功。”
赵弘毅走到桌边,铺开辽县地形图,手指点在傍山村的位置:“傍山村我去过,村子西边有个土坡,能看到整个粮囤的情况,东边是片树林,撤退的时候可以从树林走。不过粮囤周围有铁丝网,还有伪军巡逻,想要潜进去不容易。”
“所以得好好计划,”林枫说,“这个机会难得,不仅能打击鬼子的后勤,还能缴获一批粮食和弹药,补充咱们的队伍。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击队得到实战锻炼,提升战斗力。赵队长,你觉得咱们能拿下吗?”
赵弘毅看着地图,心里快速盘算着——上次剪断电话线只是小行动,这次要摧毁粮草中转站,风险大了很多,但收益也更大。废墟造梦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游击队现在缺粮缺武器,要是能成功,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壮大队伍。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队员们的战斗力也提升了不少,应该能应付。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能拿下!不过得好好制定计划,不能蛮干。林政委,您有什么建议吗?”
林枫笑了笑:“我只是提供情报,具体怎么行动,还是得你们来定。不过我建议,这次行动要分小组配合,不能像上次那样靠个人勇力,毕竟目标太大,鬼子的反应会很快,一旦被包围,就麻烦了。”
赵弘毅点了点头,开始在地图上勾画:“我想分三个小组行动。第一组是佯攻组,由李大叔带领十个队员,带着土枪和鞭炮,在粮囤东边的树林里佯攻,吸引鬼子和伪军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我们要从东边进攻。”
他顿了顿,手指又指向粮囤北边:“第二组是掩护组,由王勇带领八个队员,负责清除粮囤北边的固定哨位和流动哨,剪开铁丝网,为第三组打开缺口,还要在撤退时掩护第三组。”
最后,他看向石铁柱:“第三组是突击组,也是最关键的一组,由石兄弟带领五个身手好的队员,从北边的缺口潜进去,首奔粮囤,用煤油和柴草放火。只要火一烧起来,任务就算完成,然后咱们从东边的树林撤退。”
石铁柱听完,没立刻表态,而是走到地图前,仔细看着赵弘毅划分的路线:“佯攻组得提前半小时行动,不然吸引不了足够的注意力。而且掩护组清除岗哨的时候,得用无声的法子,不能开枪,不然会惊动其他鬼子。”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弘毅点头,“佯攻组不用真开枪,就用鞭炮放在铁桶里炸,听起来像枪声,既能吸引注意力,又不会暴露实力。掩护组用匕首和弩箭,尽量悄无声息地解决岗哨,实在不行再开枪。”
林枫看着两人讨论,心里很是欣慰:“你们考虑得很周全。另外,我让陈兵和这位交通员跟你们一起去,他们熟悉傍山村的地形,还能帮你们辨认鬼子和伪军的换岗规律。”
那个黝黑汉子连忙说:“赵队长,石壮士,俺叫老周,是傍山村附近的村民,鬼子的粮囤俺去侦查过好几次,哪个哨位的伪军好对付,哪个鬼子警惕性高,俺都清楚,保证能帮上忙!”
赵弘毅笑着点头:“太好了!有老周和陈兵帮忙,咱们的把握就更大了。现在还有个问题,咱们的煤油不多,放火需要足够的煤油,得想办法凑一凑。”
石铁柱开口道:“我去山里的猎户家看看,他们打猎需要煤油点灯,应该能凑个十几斤。再让庄里的乡亲们捐点,应该够了。”
“好!”赵弘毅说,“石兄弟负责凑煤油和挑选突击组的队员,王勇和李大叔分别挑选掩护组和佯攻组的队员,我再跟老周、陈兵详细确认一下傍山村的地形和鬼子的换岗时间,咱们明天晚上就行动,争取在鬼子凌晨换岗的时候动手,那时候他们最困,警惕性最低。”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分头准备。书房里的灯光亮了很久,地图上的路线和计划被反复修改,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谁负责剪开铁丝网,谁负责放风,谁负责点火,撤退时遇到鬼子追击该怎么应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赵弘毅看着眼前的计划,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这次行动比上次剪断电话线难多了,稍有不慎就会付出惨重代价,但他更知道,这是游击队发展的关键机会,必须成功。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霜花在玻璃上凝结成美丽的图案。赵弘毅推开房门,看着院子里正在训练的队员们,心里充满了信心——有林枫的支持,有石铁柱的勇力,有队员们的团结,还有乡亲们的支持,他们一定能摧毁鬼子的粮草中转站,给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http://www.220book.com/book/VRR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