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总带着几分吝啬的暖意。
听雪轩的廊檐下,挂着几串被寒风冻得硬邦邦的红辣椒,为这素净的院落添了唯一一抹亮色。
沈沁瑶正在窗下,对着一本半旧的棋谱,自己与自己对弈。
春桃端着一盆刚换下的残茶走出来,经过院角时,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些。
角落里,一个名唤小文子的小太监,正在一下一下地扫着地上那几片早己扫得干干净净的落叶。
他的动作很慢,也很认真,仿佛那几片枯叶是什么稀世珍宝。
可他的眼睛,却总是不着痕跡地,透过那稀疏的窗棂,瞟向屋内的方向。
这己经是这个月里,春桃第五次看到他出现在这个本不该他当值的地方了。
他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是说这里的花草需要修剪,就是说那里的墙角需要清扫。
他像一道影子,一道无处不在,却又总想让人忽略的影子。
春桃将水盆重重地放在地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
小文子像是受惊的兔子,连忙低下头,加快了手中扫地的动作。
入夜后,春桃为沈沁瑶掖好被角,吹熄了大部分的蜡烛。
她走到小主身边,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忧虑。
“小主,那个小文子,实在太古怪了。”
“奴婢瞧着,他不像是在干活,倒像是在盯梢。”
“咱们得想个法子,把他打发得远远的才好。”
沈沁瑶睁开眼睛,眸子里一片清明,没有丝毫睡意。
“他是凤鸾宫的人。”
她的话轻描淡写,却让春桃的心猛地一沉。
凤鸾宫。
皇后的人。
“那……那我们更不能留他了。”
春桃急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这不等于是在咱们院里,安了一双皇后的眼睛吗。”
沈沁瑶却轻轻摇了摇头。
她坐起身,拿起一件外衣披在身上。
“一只你看得见的眼睛,总比一双藏在暗处的眼睛,要好对付得多。”
“赶走了他,皇后娘娘自然会派一个更聪明,更隐蔽的人来。”
“到那时,我们才是真正的防不胜防。”
春桃愣住了,她呆呆地看着自家小主,一时没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沈沁瑶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在烛火下显得有些高深莫测的弧度。
“水至清则无鱼。”
“有时候,留着这么一双眼睛,反倒能派上些意想不到的用场。”
从第二天起,听雪轩里的光景,便悄然发生了变化。
沈沁瑶不再整日里对着那些棋谱和书卷了。
她让福生去司膳房,借来了许多落满了灰尘的,各地菜系的食谱。
她每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这些食谱上。
她会拉着春桃,一本正经地讨论一道“松鼠鳜鱼”的刀工,到底应该怎么切才能形神兼备。
她也会为了“佛跳墙”里的一种辅料,到底是该用火腿还是该用干贝,而苦思冥想上半天。
这些讨论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院子里那个“认真”扫地的小文子,听得一清二楚。
很快,听雪轩的小厨房,便终日里飘散出各种食物的香气。
有时候是熬煮鸡汤的浓郁鲜香,有时候是烘烤糕点的甜糯气息。
沈沁瑶甚至会亲自下厨,弄得自己满身都是油烟味。
她做出来的东西,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成功的,她便让春桃分送给各宫相熟的姐妹。
失败的,便成了春桃和福生他们几个的加餐。
整个听雪轩,都沉浸在一种不问世事,只醉心于庖厨的祥和氛围里。
当春桃再一次向她禀报,说苏淑妃又得了皇上赏赐的南海珍珠时。
沈沁瑶正专心致志地,用一根小银签,剔着碗里的蟹粉。
她头也没抬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你把那碟子姜醋汁递给我。”
当福生悄悄告诉她,林嫔因为顶撞了皇后,被罚抄了一个月的宫规时。
她正皱着眉头,研究着手里的面团,到底要发酵多久,才能蒸出最松软的馒头。
她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你去看看火,别让锅里的水烧干了。”
所有这一切,都一字不落地,传进了凤鸾宫的耳朵里。
皇后那间永远燃着宁神香的暖阁中,王瑾正躬着身子,向主子回报着最新的见闻。
“……回娘娘的话,沈常在这些日子,确实是安分得很。”
“她每日里不是看食谱,就是进厨房,听说为了学做一道南边的甜品,还烫伤了手。”
“宫里的是非,她一概不问,也从不与任何人结交往来。”
“听小文子说,她最近最大的烦恼,就是做出来的水晶肴肉,总是不够晶莹剔透。”
王瑾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
皇后端坐在凤座之上,手中慢条斯理地转动着一串碧绿的翡翠佛珠。
她听完回报,脸上露出一抹意料之中的,淡淡的讥讽。
“到底还是小门小户里出来的,眼皮子就是这么浅。”
“得了一点恩宠,便不知天高地厚,还当自己真能在这宫里,掀起什么风浪来。”
“如今看来,她的那点聪明,也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道罢了。”
“一个心思全在锅碗瓢盆上的女人,成不了什么气候。”
她挥了挥手,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不必再在她身上,花太多心思了。”
“让人继续盯着便是,别让她闹出什么有辱皇家颜面的丑事来就行。”
王瑾恭敬地应声告退。
暖阁里,又恢复了往昔的寂静。
而此时的听雪轩,夜己深沉。
沈沁瑶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的,不再是那些油腻的食谱。
而是一张详细的,标注着宫中各个重要部门位置和人员关系的舆图。
她用朱砂笔,在“内务府”三个字的下面,轻轻画了一个圈。
她的脸上,没有了白日里的那种憨首与不问世事。
取而代DE之的,是一种如水般沉静,却又暗藏锋芒的专注。
窗外,那个名唤小文子的小太监,己经结束了他一天的“盯梢”,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他带走的,是一个沈沁瑶精心为皇后准备的,关于一个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女人的假象。
而他留下的,则为沈沁瑶争取到了最宝贵的,可以在暗中积蓄力量,而不被人警惕的时间与空间。
那双来自凤鸾宫的眼睛,己经从一柄悬在她头顶的利剑,变成了一面可以任由她涂抹色彩的屏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VSZ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