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珠深吸一口气,攥着钱袋的手紧了紧,朝着小摊走去。
“摊主。”
她轻声开口。
“请给我也来一份葱包烩。”
此时,细雨渐渐停了。
摊主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温和,似乎…还有鼓励?
摊主收了钱。
便又拿起一张面饼,熟练地铺上葱段油条,动作依旧利落。
宁明珠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她看见摊主将面饼放进锅里,竹铲按压的力度刚刚好,既能让面饼贴紧锅底,又不会把里面的葱段油条压烂。
她看见甜酱的用量不多不少,刚好能裹住面饼,却不会甜得发腻。
她甚至能想象到,等会儿咬下去时,面饼的酥脆、油条的柔韧、葱段的鲜香和甜酱的醇厚会在口中融合,那是她想念了许久的味道。
旁边的孩童们吃完了葱包烩,却没立刻走,依旧围着小摊,看着摊主做新的一份。
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凑到宁明珠身边,仰着小脸问道:
“夫人,你也喜欢吃葱包烩吗?
我娘明天就能攒够钱,给我买了。”
宁明珠双目微湿,蹲下身,与小女孩平视,笑着点头:
“是啊,我小时候也常吃,我娘也经常给我买来吃。”
小女孩眼睛一亮。
“那夫人今天吃完,明天还会再来吗?
我们明天一起吃吧。”
“会的。”
宁明珠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声音温柔。
“只要有空,我就来。”
说话间,摊主将煎好的葱包烩放入油纸,递到她面前。
宁明珠接过,没有立刻吃。
当她看着那金黄的葱包烩,闻着鼻尖那熟悉的香气时。
她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想起的,竟是丈夫等会的指责。
他肯定又要说她身为九品官员的夫人,吃如此街头小吃,不体面了。
但出嫁后,她竟连吃一份葱包烩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她怎至于将日子过成这样。
宁明珠坚定的轻咬一口。
酥脆的面饼在舌尖化开,葱油的香气充满口腔,甜酱的味道恰到好处,油条的韧劲儿与牙齿难分难解。
这些一点一点抚平了她心中的失落。
她慢慢咀嚼着,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出嫁前,回到了母亲身边。
那时的温暖与安心,此刻竟又被她重新感受到了。
巷口的风轻轻吹着,槐树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小贩的吆喝声,一切都那么平和、温暖。
她重新睁开眼,向摊主道了谢。
不再朝着当铺的方向走去,而是转身回了宅院。
宁明珠推开院门,走进堂屋,看见李修文依旧坐在太师椅上,半分也未移动过。
他手里捧着一卷书,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是在等她回来。
见她进门,李修文立即放下书卷,起身迎上来,语气急切的开始问询:
“娘子,你可算回来了!
当铺给了多少银钱?仆人丫鬟雇到了吗?还有我的成衣……”
宁明珠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回屋放好东西,走到桌边坐下,指尖轻轻着桌角。
这张八仙桌还是她出嫁时带来的,桌面虽有些磨损,却被她每日擦得光洁如新。
她抬眼看向李修文,目光平静中带着几丝锐利。
“夫君,家里己经没有积蓄了。
我思来想去,家里有多少钱,就该过多少钱的日子。
所以你提的那些要求,我一个都办不到。”
李修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可是,不是还有…那你不是去当铺吗?
明明不是还有钱吗…怎么说没钱…”
说到后面,李修文的声音越来越小,嘟囔起一些含糊不清的话来。
宁明珠讽刺一笑,把钱袋置于桌上,淡淡道:
“既然夫君说有钱,那就夫君去办这些事吧,家当都在这里,我一分都没有藏私。
反正我是无能为力,不能点石成金。
那就静待夫君,给我表演一个无中生有的神仙戏法吧。”
李修文顿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
他听着宁明珠一首绕圈子,就是避而不提那些东西,终于还是说出了那个词。
“所以,不是可以用你的嫁妆吗?”
宁明珠见李修文终于无法维持读书人的体面,提到了这点,心中也是一阵畅快。
她夺过那本《大夏会典》,大声念道:
“女子出嫁,嫁妆归己;弃妻,畀之其财。
《大夏会典》明确规定,嫁妆是女子的私人财产。
夫君既是读书人,如此在意体面与规定,竟是不知道这条规定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VT1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