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的九月,秋老虎还赖在京城不肯走。首都电影学院门口那两尊石狮子被晒得滚烫,舌头底下的青苔都蔫了半截。红砖墙根下的老槐树倒是精神,羽状复叶在热风里哗啦作响,把细碎的光斑筛在来往行人的脚边。空气里除了槐花香,还飘着一股若有似无的烟草味,像是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的秘密。
赵建军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站在报到处前,手心有点冒汗。他那军绿色的裤子是在家缝补过的,膝盖处磨得发白,洗得有些发硬的布料贴着腿肚子,让他在这一群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里显得格外扎眼。他深吸了口气,把攥得发皱的户籍证明递过去,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嗒、嗒、嗒”,像是在敲打着谁的心弦。赵建军下意识地回过头,看见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正歪着头朝报到处里笑,阳光洒在她烫成大波浪的发梢上,泛着一层柔和的金光。她手腕上戴着一条细细的金链子,随着她抬手的动作轻轻晃动,晃得人有点眼晕。
“李老师好呀。” 姑娘的声音像刚从蜜罐里捞出来似的,甜得发腻,尾音还带着点刻意拿捏的娇嗔。
负责登记的李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在姑娘身上扫了一圈,拿起桌上的名册翻了翻:“方晴是吧?” 他顿了顿,看着名册上的记录,“专业课考了第一,不错。”
方晴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她从那个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小皮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趁着李老师低头看名册的功夫,飞快地塞进了他办公桌的抽屉缝里,动作行云流水,像是演练过无数次。“还是老师您指导得好,” 她声音压得低了些,却依然带着那股甜意,“这是我妈特意让我带的家乡特产,不值什么钱,您尝尝鲜。”
李老师的喉结不动声色地上下滚动了一下,没说话,只是拿起红笔,在方晴的名字后面重重地打了个勾,那红色的墨水在白纸上洇开一小片,像是个隐秘的标记。
赵建军还没从这一幕里回过神来,就感觉有人撞了自己胳膊一下。他转过头,看到一个瘦高个的男生,穿着件洗得发白的 T 恤,上面还沾着几块五颜六色的颜料,像是不小心蹭到的。男生挠了挠头,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带着点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啊,我叫沈辉,美术系的,过来帮表演系的同学搬点东西。” 他的声音带着点少年人的爽朗,像初秋里偶尔吹过的凉风。
赵建军刚想开口说句 “没事”,报到处门口就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辆黑色的桑塔纳 “嘎吱” 一声停在教学楼前,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格外刺耳。车门打开,先下来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中年男人,他理了理熨帖的领带,眼神锐利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然后转身对着车里伸出手。紧接着,一个怯生生的女孩从车里钻了出来,她扎着两条麻花辫,辫梢用红色的头绳系着,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洗得有些褪色的布娃娃,布娃娃的脸颊上还留着几个浅浅的牙印,一看就是被主人宝贝了很久。
“王制片,您怎么亲自送来了?” 李老师像是被按了启动按钮似的,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那态度和对待赵建军他们时简首判若两人。
被称作王制片的男人拍了拍女孩的肩膀,力道不大,却让女孩的身子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这是我远房侄女,叫林晓冉,”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以后在学校还请李老师多关照。” 说着,他从随身的皮包里抽出一叠照片,递到李老师面前,“这是她之前拍的几张,您给掌掌眼,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赵建军站在旁边,无意间瞥见了那叠照片。照片上的林晓冉穿着一件小小的比基尼,站在布景板前,眼神却还是和现在一样怯生生的,像只受惊的小鹿,和身上那件暴露的衣服格格不入。他看到林晓冉的耳根一下子红透了,头埋得更低了,手里的布娃娃被攥得更紧了,指节都泛白了。
“嗤 ——” 一声轻笑从身后传来,赵建军回头,看见方晴正对着一面小巧的镜子补口红,她涂的是那种正红色,鲜艳得有些刺眼。镜子的反光里,清晰地映出林晓冉通红的耳根,方晴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
沈辉突然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赵建军,朝不远处的角落努了努嘴。赵建军顺着他示意的方向看去,那里蹲着一个男生,穿着件灰色的旧 T 恤,正拿着个小本子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那是周明,” 沈辉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秘密,“听说为了考进来,在考场外面等了三天三夜,把《雷雨》全本都背下来了,连标点符号都没差。”
赵建军正想问问周明的情况,就看见那个男生突然 “腾” 地一下站了起来,对着空气比划着手臂,表情激动,声嘶力竭地喊:“不!我没有罪!”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报到处前炸开,吓了旁边路过的两个女生一跳,其中一个手里的书都掉在了地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VT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