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问话

小说: 糟糠之妻,不怕下堂   作者:喜月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糟糠之妻,不怕下堂 http://www.220book.com/book/VT3Y/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喜月月”推荐阅读《糟糠之妻,不怕下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于氏想不起来问儿子渴不渴,饿不饿。

这是她的生存智慧,大妞出嫁后,鸣秀还没来之前,她就是这样,儿子回来,不问渴不渴, 饿不饿。

假如她问儿子渴不渴,饿不饿,会怎么样?

儿子说渴了,她得去厨屋起火烧水,若是儿子说饿了,她还得赶紧给儿子做饭,她不想忙乎,所以,干脆不问就完了。

她会问儿子最近读书怎么样,夫子有没有夸他,最近在镖局怎么样,他爹可还好。

她挑不会给她带来麻烦的话问,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问的很不一般,她不是庸俗的乡村老婆娘,她是童生的娘,她说话,是有点童生之母该有的风格的。

今日,于氏问的特别的多。

鹿鸣安在县里学堂读书,是跟着他爹住在镖局的。

所以,冬日里他爹在镖局的吃得如何,住得如何,每日里忙不忙;

儿子在学堂里如何如何,只要不会引起她干活儿的话题,她都可以问个不停。

小宝端着鸣秀做好的粗粮汤面条进屋时,他大哥还站在炕前,他娘还半躺在炕头,问大哥县里学堂琐碎的事儿。

于氏看到小宝端着大碗,身后鸣实端着一小碟咸菜, 她压不住嘴角的笑,开口却说:“都什么时候了,何苦多做一顿饭?明天早起一起吃,岂不省事儿?唉,赵西丫啊,原本看着这丫头还算利索,谁知她大手大脚的,根本不会过日子!

咱们庄户人家,农闲的时候,谁家不是两顿饭?如今下大雪,什么都缺,大家都缩减成一顿饭了,看她?两顿还不够,还得再加一顿?

她哪里知道,你爹赚钱多辛苦啊。。。。。。”

小宝将大碗放在炕桌上,听着他娘说话,他眼睛越瞪越大,小嘴微微张开!

娘为什么要这么说?

鸣实是个实在孩子:“娘,我哥从县里回来,路上都得一个多时辰,今天又雪大我哥这一路,怕是都冻僵了!喝点面条汤暖和暖和,晚上好睡,若是饿着肚子,一夜都睡不好。”

于氏多少有点尴尬,顺着这个话题,会扯到她不想听的地方。

平日里,娘如何说,鸣安都不会多想。

可今天,鸣秀见到他什么都不问,先给他冲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茶。

他娘让他站在屋里,己经问了足有两刻钟,却没有一句关怀的话。

鸣安心里,漾起一丝异样的情绪。

他在这个屋里,有点待不下去了。

“母亲您慢点吃,儿子们去厨屋吃,不打扰母亲了。”

鸣安又给于氏作揖,然后才离开。

大哥离开,小宝也跑了出去。

鸣实把小碟子咸菜放在炕桌上就站在了门口,等大哥和小宝出去,他顺势也出去了,并且很体贴的帮着他娘把屋门关好。

儿子们都走了,屋里又只剩下了于氏。

于氏巴不得儿子们都赶紧走,她好赶紧开吃!

不得不说,赵西丫做的饭,闻着就很香!

这是放了多少好东西啊!

于氏盘着的腿都没松开,双手摁着炕,往前挪了挪,捧住炕桌上的大碗,低着头,不怕烫嘴的撮了一大口!

嗯!

真香!

能不香吗?

鸣秀往里掺了许多的好东西呢!

鸣安和两个弟弟进到厨屋,厨屋的小方桌上,己经摆了几大碗稠乎乎的汤面条,正中间,是一盘素油炒的酸白菜。

鸣秀笑着说:“这盘炒酸白菜,是特意给哥做的,哥你吃!”

如此热呼呼的话语,鸣安听了,不由得整个人都松弛了许多,脸上也现出轻松的笑。

刚才,他在于氏的正屋里有点热,热的耳朵痒的难受,但是,母亲问话不停,他也不能失态的在母亲面前挠痒痒,这会儿,一放松,耳朵上更痒了,他一把摘掉落了雪花的帽子,轻快的揉着一只耳朵。

鸣秀很自然的接过帽子:“路上雪大,哥你的帽子都是湿的,晚上放熏笼上,明日一早就干了。”

把帽子先挂在了旁边木架子上,等晚上封了火,架上熏笼,再把帽子放熏笼上。

扭头看鸣安侧着脑袋,轻轻的揉耳朵,嘴里轻微的嘶嘶着,似乎很难受。

鸣秀过来,拉住鸣安的手,看到鸣安两只耳朵红得发紫,她吃惊:“哥,这是冻烂的吗?你的耳朵冻烂了?”

鸣安松开揉耳朵的手,沮丧:“学堂里冷,好多人的耳朵和手,都会被冻坏,没事儿,这几天在家里捂捂就好了。”

鸣秀踮起脚尖,摸着鸣安的红耳朵,仔细看了看,叹口气:“这可真是。。。。。。”

她空间里,可没有治疗冻疮的药。

她得的病,和冻疮没有任何关系,养生的药,也治不了冻疮。

只能是,多做些滋补的膳食,把鹿鸣安的身子由里到外的滋补好,才能提高耳朵的耐冻性。

鸣秀踮着脚尖看得时候,鹿鸣安的耳朵,更烫了,也更痒了。

鸣秀叹气,他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自己的耳朵眼里钻到了脑袋里,热气在脑袋里散开,往下,进入他的胸腔。

啊!

鹿鸣安不由的挺了挺胸脯。

鸣实看着哥姐,催促:“哥,姐,赶紧吃吧?待会儿饭都凉了!”

鸣安微微发囧,拉住鸣秀的手:“坐下,吃饭。”

鸣秀心里想着事,由着鹿鸣安把她摁倒小板凳上,把筷子递到手里,她才回过神,冲着鸣安笑了笑:“哥,明天我给你做个耳暖。”

前世华夏国,到了冬天满大街骑电动车的年轻人,都会戴上厚厚绒绒的耳暖。

她不会做,但是她能说!

她可以说出来, 让大妞姐帮忙做!

没有冻疮药,用温水洗干净,每天几次用护手霜揉搓,是不是也多少有点用?

有了解决办法,碗里的杂面汤面条,更香了!

几人围着小桌子,胡噜胡噜的喝面条。

鸣安吃相最斯文,小口小口的吃着,还能左右看看厨屋里新增的一些木器。

他看向放帽子的木架子,笑问:“这是姐夫做的?”

小宝:“是啊,这这个叫毛巾架,那个叫脸盆架,还有,这个,这个叫什么熏架,比熏笼更好用,放的东西也多,都是姐夫做的。”

鸣安笑:“姐夫是个能人。”

鸣宏:“是我姐画的样子,大姐拿回去,让姐夫做的。”

现在,他们嘴里的我姐,是鸣秀。

大姐是大妞,姐夫则是栓柱的爹,牛保。

鸣安觉得有趣,轻笑一声。

“哦?鸣秀懂这么多啊!”

鸣秀随口给这些东西找了个来路 :“都是在北边很常见的,姐夫能干,我一说他就能做出来,是姐夫手巧,姐夫能干!”

鸣安笑:“你也有功,你说出来,姐夫才能做出来。”

小宝:“本就是我姐的功劳!”

鸣实:“就是!”

鸣安呵呵大笑。

几人围着小方桌,吃几口面条,说一会儿话。

说几句,笑几声。

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中间屋里的于氏,因为有了好吃的,对外面的声音,也无所谓了。

先吃饱再说。

鸣秀往汤面条里放了黑胡椒和姜粉,大冬天的,外面飘着雪花,屋里烧着火,喝着热气腾腾的汤面,五个人都露出了小孩子的本性,一个个吃得头上冒汗,心里发烫,每个毛孔里,都是忍不住的快乐!

五个孩子,最大的鸣安十六岁,鸣秀十三岁,鸣宏十二岁,鸣实十岁,小宝才七岁。

这是云岫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冬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VT3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糟糠之妻,不怕下堂 http://www.220book.com/book/VT3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