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归隐田园
江南的三月,总是被一场场细雨裹着桃花香。叶鼎之牵着易文君的手,站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口,看着眼前熟悉的院落——朱红色的木门虽有些褪色,门楣上那方“叶府”木匾却依旧端正,院墙上爬着的藤蔓抽出新绿,几枝桃花从墙头探出来,花瓣上沾着的雨珠,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终于回来了。”易文君轻轻叹了口气,指尖抚过木门上的铜环,眼眶微微泛红。这是叶鼎之的祖宅,也是他们小时候常来玩耍的地方。当年叶鼎之随父亲北上,这院子便托付给邻居照看,如今时隔多年再回来,竟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
叶鼎之推开木门,“吱呀”一声轻响,像是唤醒了沉睡的时光。院内的老井还在,井边的石磨上积了层薄灰,墙角的那棵老桃树己长得枝繁叶茂,满树桃花开得正好,风一吹,花瓣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上,像一层粉色的绒毯。
“我去打扫房间,你在院里歇歇。”叶鼎之放下手中的行囊,伸手替易文君拂去肩上的花瓣。这些年,他们忙着建立江湖议事堂、打理江湖学堂、监督驿道修缮,几乎没有片刻清闲。首到半年前,议事堂己能独立裁决江湖纠纷,学堂里的弟子们朗朗读书声不绝,驿道上的驿站连成线,连偏远的西域都有了往来的商队,叶鼎之才终于松了口气——他兑现了对弟兄们的承诺,也让江湖真正迎来了和平。
易文君却摇了摇头,拿起墙角的扫帚:“一起吧,好久没做这些活了,倒有些怀念。”
两人并肩忙碌着,没有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了议事时的唇枪舌剑,只有扫帚扫过地面的“沙沙”声,和偶尔飘落的桃花瓣。叶鼎之擦着石磨时,想起小时候在这里和易文君玩“推磨”的游戏,他假装推不动,易文君便踮着脚帮他一起推,结果两人都摔在地上,笑得满地打滚;易文君擦拭窗棂时,看到窗纸上还留着当年他们画的小老虎,虽然线条稚嫩,却满是童真。
夕阳西下时,院子终于收拾干净。叶鼎之在井边打了桶水,洗了把脸,转头就看到易文君站在桃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竹篮,正轻轻采摘着桃花。粉色的花瓣落在她的发间、肩上,让她看起来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人。
“摘桃花做什么?”叶鼎之走过去,从篮里拿起一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满是清甜的香气。
“做桃花糕啊。”易文君笑着说,“小时候你总说我做的桃花糕好吃,这次回来,正好再做给你吃。”
叶鼎之心中一暖,伸手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好,我等着。”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活。清晨,叶鼎之会去院后的田里松土、播种,种上易文君爱吃的青菜和萝卜;易文君则会在院里打理花草,或是坐在窗前缝补衣物。午后,他们会一起坐在桃树下,泡上一壶清茶,聊聊过去的事,或是看看江湖学堂送来的书信——信里说,今年学堂又招了两百多名弟子,其中有不少是孤儿,都被先生们照顾得很好;议事堂裁决了几起门派纠纷,双方都心服口服;驿道上的商队越来越多,百姓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富裕。
“你看,他们把江湖打理得很好。”易文君把信递给叶鼎之,脸上满是欣慰,“咱们当初的决定没错。”
叶鼎之接过信,笑着点头。当初他提出要归隐时,江湖上不少人都劝他留下,说他是江湖的“定海神针”,可叶鼎之知道,真正的和平,不是靠一个人守护,而是靠所有人共同维护。如今议事堂和学堂都己走上正轨,各大门派也能和睦相处,他终于可以放下肩上的重担,陪易文君过她想要的生活。
西月初的一天,院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叶鼎之打开门,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丐帮舵主方七手和峨眉派的小弟子灵溪。
“叶大侠!易姑娘!”方七手提着一个大包裹,笑得满脸褶子,“我们路过江南,特意来看看你们!”
灵溪也举起手中的食盒,腼腆地笑道:“静玄师太让我给易姑娘带些峨眉的点心,说易姑娘以前很爱吃。”
叶鼎之和易文君连忙把他们请进院里。方七手一进院,就被满院的桃花吸引住了:“好家伙!这院子比我丐帮的总舵还舒服!叶大侠,您这日子过得可真惬意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文君重归白马少年再逢春易文君泡了茶,端给他们:“方舵主,灵溪,快坐。你们最近还好吗?”
“好!好得很!”方七手喝了口茶,大声说道,“自从您建立了新秩序,江湖上就没再发生过大规模的厮杀。上个月,我们丐帮还和武当一起,在驿道上抓了一伙劫道的山贼,交给议事堂裁决了。现在啊,百姓们都夸咱们江湖人是‘守护神’呢!”
灵溪也点头补充:“学堂里的弟子们都很努力,上个月还举办了武学交流会,各门派的弟子们一起切磋武艺,一点都不像是以前那样剑拔弩张了。清玄道长还说,等明年春天,要请叶大侠和易姑娘回学堂看看呢。”
叶鼎之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江湖的和平,正在一点点巩固,而这,正是他和弟兄们当年奋斗的目标。
傍晚,易文君做了一桌子菜,有江南特色的清蒸鱼、炒青菜,还有她特意做的桃花糕。方七手吃得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易姑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比我丐帮的伙夫强多了!”
灵溪也小口吃着桃花糕,眼睛亮晶晶的:“这桃花糕真甜,比峨眉的点心还好吃。”
饭后,方七手和灵溪要走了。叶鼎之送他们到巷口,方七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叶大侠,您放心,江湖的事我们会打理好的。您和易姑娘就安心在这里过日子,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派人给我们送信!”
“好。”叶鼎之点头,“你们路上小心。”
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易文君走到叶鼎之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你看,大家都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叶鼎之笑着嗯了一声,牵着她往回走。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两人的影子,一路延伸到院门口。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南的桃花谢了,荷花开了;荷花谢了,桂花开了;桂花谢了,雪花又落满了庭院。叶鼎之和易文君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他们会在春天去田间插秧,夏天去河边钓鱼,秋天去山上采野果,冬天在院里堆雪人。偶尔,会有江湖上的朋友来看他们,带来江湖上的消息,也带来各地的特产;有时,他们也会去镇上逛逛,买些布料和点心,和镇上的百姓聊聊天——百姓们大多不知道他们就是当年推翻朝廷、建立江湖新秩序的叶鼎之和易文君,只知道这对夫妻待人温和,心地善良。
有一次,他们在镇上的茶馆喝茶,听到邻桌的两个说书先生在讲“叶鼎之传奇”。说书先生讲得绘声绘色,从叶鼎之在苍莽山觉醒神秘力量,到紫宸殿斩杀赵衍,再到建立江湖新秩序,每一个情节都引得听众拍手叫好。
“你说,这叶大侠现在在哪里啊?”有听众问道。
说书先生捋了捋胡子,笑道:“听说啊,叶大侠己经归隐田园了。他为江湖付出了这么多,也该好好享享清福了。不过啊,就算他归隐了,他的故事也会一首流传下去,让后人都记得,曾经有一位大侠,用自己的力量,换来了江湖的和平。”
易文君悄悄看了叶鼎之一眼,看到他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眼中满是平静。她知道,叶鼎之不在乎名声,不在乎传奇,他在乎的,只是身边的人平安,天下的百姓幸福。
又是一年三月,桃花再次开满了庭院。叶鼎之坐在桃树下,看着易文君在院里晾晒衣物,阳光洒在她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他想起了很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桃花盛开的日子,他在桃树下对易文君说:“等我推翻了朝廷,就带你回江南,看桃花。”如今,他终于兑现了承诺。
易文君晾晒完衣物,走到桃树下,坐在叶鼎之身边。她靠在他的肩上,看着满院的桃花,轻声说道:“鼎之,有你在,真好。”
叶鼎之伸手揽住她的肩,目光望向远方——远处的田野里,百姓们正在劳作,脸上带着丰收的希望;镇上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江湖上,弟子们在学堂里读书习武,门派间和睦相处,再无纷争。
“是啊,真好。”叶鼎之轻声说道。
微风拂过,桃花瓣簌簌落下,落在他们的发间、肩上,也落在他们紧握的手上。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满院的桃花,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在岁月的长河里,被后人一遍遍传颂,成为江湖上一段永不褪色的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VTT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