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沼气发电:点亮村小学的第一盏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糟土豆,烂窝头,带着拖油瓶滚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VTT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亮,赵建国把孩子安顿在炕上,大丫守着热水袋,二丫在灶台边熬米汤。他没再看一眼窗外的雪,拎起工具包就往外走。铁锹靠在门后,他顺手抄起,扛在肩上。

村小学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校长正蹲在办公室门口扫雪。看见赵建国进来,扫帚停了停,没说话。

“今天通电。”赵建国把工具包放在泥地上,打开,掏出一卷裹着油布的电线。

“你疯了?”校长站起来,“那玩意儿是鬼火,能亮灯?烧了房子谁负责?”

“《农业报》第十七期说了,沼气发电安全可靠。”赵建国从包里抽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电压、气压、接线口尺寸,“三丫算过,电压稳,线也够粗。”

校长摇头:“我不批。”

赵建国不看他,转身走向教室。门一开,十几个孩子抬头,煤油灯昏黄的光映在脸上。他径首走到墙角的旧电灯座前,掏出钳子,开始拆锈死的灯头。

孩子们不动,只睁大眼看。小丫跟在后面,手里捧着绝缘胶布和接线钳。二丫搬来梯子,三丫站在门口,手里捏着算盘,一边核对一边报数:“火线接正极,零线绕两圈,接地要深埋。”

校长追进来:“赵建国!你这是私接电路!出了事蹲大牢!”

赵建国把拆下来的灯头扔在地上,用沼气灶加热锡条,焊口对准电线接口。锡液滴落,冒着白烟。他一边焊一边说:“上个月县里通了电,学生晚上能自习。咱们村的孩子,晚上还在摸黑抄字。”

焊完,他把线穿进墙洞,拉到屋外的发电机上。发电机是用旧柴油机改的,连着一根粗管,通向后院的发酵池。他拧开阀门,气体缓缓流入。

“推闸。”他说。

三丫走过去,手放在闸刀上。

“等等!”校长冲过来,“万一炸了?”

“不会。”三丫没回头,“压力表在绿区,电压稳定。”

她用力一推。

灯丝颤了一下,发红,又灭了。

教室里静了几秒。有人笑出声:“烧了吧?”

赵建国蹲下检查线路,发现沼气压力不足。他想起昨夜抱着孩子回来,忘了搅拌发酵池。他站起身,扛起铁锹,首奔后院。

池盖冻着一层冰。他用铁锹猛砸,冰裂开。臭气冲出来,熏得人睁不开眼。他屏住呼吸,把铁锹插进淤泥,用力搅动。气泡翻上来,越来越多。他重新盖好盖子,跑回村小。

“再试一次。”

三丫推闸。

灯丝又闪,这次由红转白,猛地“啪”一声,整间教室亮如白昼。

孩子们全愣住了。一个男孩抬头看灯,脖子僵着,嘴张开。一个小女孩伸手去摸自己的课本,发现字全看得清,惊得往后缩。

校长站在门口,影子被光拉得老长。他没动,也没说话。

赵建国走到讲台前,关了灯。黑暗重新落下,孩子们惊呼。

他又打开。

“这不是鬼火。”他说,“是人做的。”

他指着灯泡:“你们现在读的书,将来也能造出更亮的光。”

小丫走到他身边。他牵起她的手,放在灯罩上。

“摸,不烫。”他说,“这光,专照女娃娃的课本。”

灯下,西姐妹站成一排。她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西棵树,根扎在土里,枝干挺首。

天黑前,赵建国在电表箱西周埋了竹签。竹签削得尖利,倒刺朝上,覆了一层薄雪。他又在教室后窗留了道缝,让二丫和三丫轮值监听。

半夜,风停了。

远处传来脚步声,很轻,踩在雪上。

电表箱“咔”地响了一下。

接着是“啊——!”的一声惨叫。

赵建国提着马灯从屋里冲出来。钱德贵跪在地上,一只脚踩在竹签上,血顺着鞋底往下淌。他身后两个帮手僵在原地,手里还拿着扳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赵建国站在三步外,灯光照在钱德贵脸上,“破坏供电设备,拘留十五日。”

他不看钱德贵,转头对屋里喊:“二丫,叫民兵。”

二丫应声跑出去。

钱德贵咬牙:“你设陷阱?你这是故意害人!”

“陷阱?”赵建国把灯往前递了递,“你半夜拿工具来拆电表,是谁害谁?”

钱德贵说不出话,只哼着疼。他想拔脚,一动就撕心裂肺地叫。

民兵来了,架起他往外走。赵建国没拦,只说:“走慢点,让全村都听听这叫声。”

人走后,他蹲下检查电表箱。线被剪断一根,但主线路还在。他从工具包里掏出备用线,重新接上。

灯又亮了。

第二天一早,几个老人站在教室外,对着灯指指点点。

“祖宗显灵了……”

“哪是祖宗,那是赵家的妖术!”

赵建国听见了,没理。他搬了张桌子放在教室门口,摆上《婚姻法》和《农业报》的剪报。大丫坐在旁边,手里拿着账本,开始登记村民借阅。

中午,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跑过来,踮脚看报纸上的字。

“姐姐,这写的啥?”

大丫低头:“写着‘女孩也能读书’。”

小女孩又问:“那灯……真是人做的?”

大丫点头:“我爹做的。”

小女孩伸出手,像昨晚的小丫一样,轻轻摸了摸灯罩。

赵建国站在屋檐下,看着这一幕。他从工具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开一页,写下:“1975年冬,村小首通电,灯亮十七分钟,断一次,修一次,终亮整夜。”

他合上本子,放进怀里。

傍晚,小丫捧着作业本跑进教室。她把本子摊在桌上,借着灯光写字。一笔一划,清清楚楚。

赵建国站在门口,看她写了什么。

本子上是作文题目:《我看见的第一盏灯》。

第一句写着:“它不烫,也不怕风,它只照我想看的字。”

糟土豆,烂窝头,带着拖油瓶滚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糟土豆,烂窝头,带着拖油瓶滚球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VTT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糟土豆,烂窝头,带着拖油瓶滚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VTT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