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像一条钢铁巨龙,静卧在伶仃洋底,串联起珠江口的三地。
但这天清晨,监控中心的警报突然急促响起——海底5G光缆信号中断,原本稳定的数据流变成了断断续续的乱码,大桥的交通监控、应急通信瞬间瘫痪,5G信号首接跌回2G时代。
“立刻排查!”总工程师盯着屏幕上的断点位置,脸色凝重,“定位在隧道中段,离水面48米深,很可能是渔船拖锚钩断了光缆!”海底光缆是大桥的“神经中枢”,一旦长时间中断,不仅影响通行安全,更可能导致三地物流调度陷入混乱。
潜水员紧急下水探查,果然在预定位置发现了光缆断裂处,断口处还挂着一截生锈的锚链。
可抢修难度远超想象:断裂点周围水流湍急,能见度不足半米,大型水下机械根本无法精准作业;人工潜水拼接光缆,又面临水压过大和暗流风险。技术团队连续测试了三种接驳方案,都因海底环境复杂宣告失败。
眼看通信中断时间即将突破临界值,指挥中心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褪色蓝布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在珠海老街拉黄包车的赵卫华。他听说大桥通信出了问题,特地蹬着自己那辆擦得锃亮的老黄包车赶来:“同志,我知道有群人能帮上忙!”
他说的是老街的黄包车夫们,这些老手艺人常年在码头帮人拉货,水性好得能在水里闭气三分钟,更重要的是,他们拉车练就的稳劲,正是水下作业最需要的。
“让黄包车夫潜水接光缆?”有人质疑。赵卫华却拍着胸脯保证:“他们拉了一辈子车,手上的准头比机器还稳!再说这黄包车的铃铛,在水里能当简易声呐,还能互相打信号!”
总工程师犹豫片刻,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警告符号,咬牙点头:“试试!”
赵卫华立刻回老街召集车夫,二十多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蹬着黄包车赶来,车斗里还带着潜水镜和自制的配重带。
“老规矩,‘叮叮’两声是就绪,‘叮叮叮’是要调整,听见没?”赵卫华给大家交代信号规则,汉子们齐声应和,麻利地换上潜水服。
潜水开始了,黄包车被固定在打捞船上,中国超人赤胆忠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中国超人赤胆忠心最新章节随便看!车把绑着特制光缆卷轴,车夫们腰系安全绳,手里攥着光缆接头,像灵活的鱼群潜入水中。
刚到水下,水流就带着暗流涌动,一个年轻车夫差点被冲走,他立刻摇动手里的车铃:“叮——叮叮!”附近的老车夫听见信号,赶紧游过去稳住他,两人借着车铃的回声调整位置。
赵卫华在船上紧盯着声呐屏幕,耳朵听着水面传来的铃铛声。“叮叮!”第一个断点处传来信号,他立刻喊:“稳住!开始对接!”水下,老车夫李叔屏住呼吸,手指在光缆接头上灵活操作,车铃随着他的动作偶尔轻响,像是在给同伴报平安。
水面上的铃铛声此起彼伏,“叮叮”“叮叮叮”的节奏在海面上交织,成了最特别的抢修暗号。
突然,声呐屏幕上出现异常波动,一股暗流袭来。“注意!”赵卫华大喊,水下的铃铛声瞬间密集起来,车夫们立刻互相拉紧安全绳,借着黄包车的拉力稳住身体。
等暗流过去,李叔的车铃再次响起:“叮——叮!”信号清晰有力,总工程师激动地拍桌:“接上了!信号开始恢复!”
岸上的监控屏幕上,乱码逐渐变成清晰的数据流,5G信号强度条一点点回升。当最后一个接头完成对接,整个大桥的通信系统瞬间重启,交通监控画面重新亮起,应急广播里传出清晰的提示音。
水下的车夫们听到水面传来的欢呼,纷纷摇动铃铛回应,“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伶仃洋上回荡,像在演奏一曲胜利的歌谣。
车夫们陆续浮出水面,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都带着笑容。赵卫华递上姜汤:“好样的!今晚我请客,去吃海鲜大排档!”
这时,边防警察带着两个面色慌张的黑工过来——他们是跟着渔船偷渡来的,刚才躲在船舱里被发现了。赵卫华瞅着两人冻得发抖的样子,皱眉道:“别光抓啊,给他们办个暂住证,找个正经活儿干!”他转头对黑工说,“下次别偷渡了,跟着我拉黄包车,挣的都是干净钱!”
夕阳西下,黄包车夫们蹬着车返程,车铃“叮叮”作响,在海风中格外清脆。
港珠澳大桥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条璀璨的光带横跨海面,海底的光缆里,数据流正以光速穿梭,而那“叮叮”的车铃声,成了这段潜网危机里最温暖的注脚。
(http://www.220book.com/book/VU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