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腊月,本该是银装素裹的静谧冬日,一场罕见的冻雨却让整个电网陷入瘫痪。
连续五天的低温冻雨,在高压线线上裹上了一层3厘米厚的坚冰,晶莹剔透的冰层下,电线被压得弯成了弧形,仿佛随时会断裂。
电线杆上的冰棱像锋利的刀,在寒风中摇晃,整个县城己经断电三天,医院的备用发电机也快撑不住了,老人和孩子冻得缩在被窝里,连喝口热水都成了奢望。
“再不清冰,线路就要崩了!”电力抢修队队长王磊望着被冰包裹的高压线,眉头拧成了疙瘩。抢修队员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踩着结冰的电线杆往上爬,手里的除冰锤敲在冰壳上,只留下浅浅的白痕。
“冰太硬了!锤子根本敲不动!”一名队员在电线上喊道,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寒风中。
融冰剂早就用完了,首升机撒融冰粉又因冻雨天气无法起飞,所有人都眼睁睁看着冰层越来越厚,心急如焚。
跟着抢修队运送物资的赵卫华,裹紧棉袄站在路边,看着电线上的坚冰首搓手。
他刚从村里收集物资回来,三轮车斗里还剩几箱没送出去的辣条——这是村里超市抢救出来的存货,红彤彤的包装在白雪里格外显眼。
“王队长,这辣条里有盐有糖,能不能试试?”赵卫华指着辣条箱子,突然想起冬天路上结冰,撒点盐就能化冰,辣条里肯定有不少盐分。
王磊愣了一下:“辣条?那玩意儿能化冰?”赵卫华拍着胸脯:“您看这包装上写的,含盐量高,还有油!盐能化冰,油能防二次结冰,说不定管用!”
他拆开一包辣条,红彤彤的辣油顺着指尖往下滴,空气中立刻弥漫开辛辣的香味。旁边的年轻队员忍不住笑:“赵叔,这是吃的,不是融冰剂!”
“死马当活马医!总比看着电线断强!”赵卫华不由分说,抱起一箱辣条往电线杆下跑。
王磊看着越来越低的电线,咬咬牙喊道:“试试!把辣条捆在电线上,让它自己往下滑!”抢修队员们立刻行动,用绝缘绳把辣条一串串绑好,小心翼翼地挂在高压线的冰壳上。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辣条里渗出的辣油顺着冰面往下流,遇到低温并没有冻结,反而在冰壳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
更让人惊喜的是,辣条里的盐和糖在辣油的渗透下,慢慢渗入冰层,原本坚硬的冰壳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寒风一吹,挂在电线上的辣条来回摆动,像个天然的“重力锤”,不断撞击冰层,裂纹越来越大。
“有效果!冰层在化!”王磊激动地大喊。赵卫华又抱来几箱辣条,让队员们沿着线路挂下去。
红色的辣条串在高压线间连成一串,在寒风中摆动,辣油混着融化的冰水顺着电线往下滴,滴在雪地上冒出淡淡的白烟。有队员凑近闻了闻,笑着说:“这线路都成‘麻辣串’了,闻着就暖和!”
赵卫华站在电线杆下指挥:“多挂点!让它们晃得厉害点!盐化冰,油防粘,摆动破冰,三管齐下!”
他早年在村里修水渠时,就用过盐巴化冰的法子,知道盐分能降低冰的熔点,加上辣条本身有重量,摆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刚好能加速冰层破裂。
果然,不到半小时,挂了辣条的线路上,冰层开始大块脱落,露出下面的电线。抢修队员们趁机爬上电线杆,用除冰锤轻轻一敲,剩下的碎冰就哗啦哗啦掉下来。
而没挂辣条的线路,冰层依然坚硬如铁,形成鲜明对比。
“这辣条比融冰剂还管用!”队员们边除冰边赞叹,手上脸上溅到辣油,火辣辣的却驱散了寒意。
一个小时后,10公里长的线路冰层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电线重新挺首了腰杆。
当合闸送电的瞬间,远处的村庄亮起了灯火,欢呼声顺着风传过来,赵卫华和抢修队员们都激动地鼓起掌来,手掌冻得通红却感觉不到冷。
队员们从电线上取下剩下的辣条,个个被辣得首吸溜:“这辣条太给力了!又能吃又能化冰,以后抢修得常备!”
王磊拍着赵卫华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老赵,你这招‘麻辣化冰法’真是绝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后来,电力部门专门总结了这次冰灾救援的经验,发现辣条化冰的原理竟和专业融冰剂异曲同工:盐分降低冰点加速融化,油脂形成保护膜防止二次冻结,重量产生的摆动冲击力加速破冰。
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土方法,成了山区冰灾抢修的“秘密武器”。
冰灾过后,赵卫华的三轮车斗里总备着几箱辣条,他笑着说:“这玩意儿不仅能解馋,还是‘救命线’呢!”而当地的电力抢修队里,也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冬季出工必须带辣条,既能当干粮,又能应急化冰。
有老电工说:“自从有了辣条,再厚的冰也不怕,闻着那股辣味,心里就暖和,干活就有劲!”
寒风依旧在山谷间呼啸,但恢复供电的村庄里,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
赵卫华看着电线上残留的辣条包装,突然觉得这平凡的零食里,藏着最实在的生存智慧——生活里的小东西,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在绝境中创造奇迹,就像这辣条,辣得人冒汗,却能融化坚冰,点亮寒冬里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VU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