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李云龙蹲在新建的水泥厂房门口,望着如注的雨帘在夯土地面上砸出无数小坑。他手里捏着颗刚下线的子弹,黄铜弹壳在潮湿的空气里泛着暗哑的光泽。兵工厂的烟囱依然冒着白烟——得益于新蒸汽机的稳定运行,雨季也能维持七成产能。
"团长,化验结果出来了。"陈景云小跑过来,白大褂下摆溅满泥点。这个曾经的教书先生现在负责根据地的技术研发,眼镜片上的裂痕用胶布粘着,活像个实验室里的伤兵。
李云龙接过化验单,纸面被湿气浸得发软。上面的数据密密麻麻:铜含量91.3%,锌8.5%,还有微量的铅和铁。比起上个月用铜佛熔铸的弹壳,这批掺了弹壳回收料的合金硬度提升了17%。
"还是不够。"李云龙用指甲弹了弹弹壳,发出沉闷的声响,"鬼子的弹壳能复装五次,咱们的第三次就开裂。"
陈景云推了推眼镜:"除非...能找到更好的铜矿。"
雨幕中突然冲出个瘦小身影。小铁柱浑身湿透地跑来,怀里紧紧抱着个粗布包袱:"团长!俺爹留下的!"孩子哆嗦着解开包袱,露出个锈迹斑斑的铜罗盘,指针早己不动,但黄铜底盘依然完好。
李云龙蹲下身,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在孩子脸上:"这是你爹的遗物,舍得?"
"爹说...打鬼子要紧..."小铁柱的声音被雷声淹没,但眼中的坚定比任何誓言都清晰。
厂房里突然传来争吵声。李云龙大步走进去,看见老马正和几个老工匠围着台新到的车床争论。这台德国造精密车床是楚云飞上周送来的"礼物",此刻却被拆得七零八落。
"胡闹!"老马残缺的左手拍在机床上,震得零件叮当作响,"好端端的洋机器,非要改成土法!"
被指责的年轻技术员不服气地指着图纸:"马师傅,按团长教的标准化流程,咱们得统一螺纹规格。这洋机器的丝杠是英制的,跟咱的日制配件不匹配..."
李云龙没急着表态,而是捡起地上一截锯下的铁棍。断面闪着银光,是上好的轴承钢。他忽然想起大学金工实习时,教授说过的话:工业化的本质不是机器,而是标准。
"改。"他最终拍板,"全部统一成公制标准。"
老马气得独眼发红,把扳手往地上一摔:"你们读书人瞎折腾!"铁器砸在水泥地上的脆响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李云龙弯腰捡起扳手,递还给老马:"马叔,您还记得咱们造的第一批子弹吗?"
老马怔了怔。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复装的子弹十发里能有三发哑火。
"现在哑火率不到百分之一。"李云龙指向墙上的生产统计表,"为什么?因为统一了底火规格。"
窗外的雨小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车床崭新的导轨上,反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老马盯着那道光看了许久,突然夺过图纸:"给老子三天时间。"
离开厂房时,李云龙发现魏大勇蹲在屋檐下,正用砂纸打磨一根铁棍。这个少林武僧如今是特种装备组的负责人,粗粝的手指摆弄起精密零件竟出奇地灵活。
"啥新发明?"李云龙凑近看。
魏大勇神秘兮兮地掀开油布,露出个带刻度的金属圆筒:"迫击炮测距仪。用鬼子望远镜的镜片改的。"他指了指筒身上的刻度,"按段鹏那小子算的弹道表刻的。"
正说着,段鹏本人抱着狙击枪冒雨跑来。这个曾经的猎户现在统领着全团的狙击手培训,枪管上新增的二十道刻痕在雨水中闪闪发亮。
"团长!"段鹏难得露出兴奋神色,"东沟发现铜矿苗!老乡挖井时撞见的!"
东沟是三十里外的一处荒僻山沟,连游击队都很少去。李云龙立即召集勘探队,亲自带队出发。雨后山路泥泞不堪,军靴踩下去能带起三斤泥。队伍末尾,小铁柱和几个半大孩子扛着取样工具,像模像样地学着侦察兵侦查地形。
东沟的矿脉暴露在一处塌方的断崖上。陈景云用地质锤敲下几块样本,断面立即露出的铜绿色。李云龙接过矿石掂了掂,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学霸亮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沉甸甸的手感让他心跳加速——这纯度比预想的还高。
"需要专业开采设备..."陈景云己经开始在笔记本上画示意图。
李云龙却转向魏大勇:"特种爆破能开矿吗?"
和尚挠挠光头:"能是能...就是动静太大..."
"团长!"段鹏突然指着远处山梁,"有烟!"
那不是炊烟,而是鬼子巡逻队的信号烟。李云龙迅速下令隐蔽,勘探队立刻散入灌木丛。小铁柱机灵地抓起铜矿样本塞进怀里,动作灵活得像只山猫。
鬼子巡逻队有二十多人,带着军犬。李云龙透过望远镜看到领队的军官拿着地图比划,不时指向矿脉所在的位置——显然他们也发现了这个矿点。
"不能让他们报信。"李云龙低声道,手指己经扣上了扳机。
段鹏却按住他的枪管:"我来。"他慢慢架起狙击枪,枪管上缠着的破布在雨中与山石融为一体。"六百米,逆风二级..."他小声念叨着调整标尺。
枪声被雷声完美掩盖。子弹穿过雨幕,精准命中领头鬼子手中的地图。纸张在冲击力下炸裂,吓得军犬狂吠不止。几乎同时,魏大勇带着特战队从侧翼迂回,少林棍在潮湿空气中划出沉闷的呼啸。
战斗结束得很快。李云龙特意留了两个活口,用缴获的绷带给他们包扎伤口。伪军俘虏抖得像筛糠,结结巴巴地交代:这是鬼子的先遣侦察队,大部队三日后到。
回根据地的路上,队伍气氛凝重。铜矿的发现本是喜讯,但鬼子的介入让情况急转首下。小铁柱走在李云龙身边,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角:"团长,俺有个主意..."
孩子的想法简单却有效:用假矿坑迷惑鬼子。李云龙立即召开作战会议,陈景云负责测算爆破当量,段鹏设计狙击点位,魏大勇则带人制作假矿脉标记。最绝的是老马的建议——把兵工厂的废渣运到假矿点,用酸液腐蚀出氧化铜的色泽。
三天后,当鬼子大队人马开进东沟时,迎接他们的是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假矿坑里埋着用炮弹改制的电控地雷,狙击手藏在对面山崖的岩缝中,就连"矿工"都是特战队员伪装的。
李云龙埋伏在指挥点,手里握着引爆器。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在电线上,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望远镜里,鬼子工兵正在检测"矿样",为首的军官满脸喜色。
"起爆!"
假矿坑在惊天动地的轰鸣中塌陷,腾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段鹏的狙击组趁机开火,专打惊慌失措的军官。魏大勇带着棍僧队从侧翼杀出,少林棍砸在钢盔上的闷响甚至压过了枪声。
真正的铜矿开采在战斗结束当晚就开始了。没有重型机械,就用土法爆破配合人工挖掘;没有选矿设备,就靠老矿工的经验手工筛选。第一批矿石运回根据地那晚,整个兵工厂灯火通明,新熔炼的铜水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老马用新铜料车出的第一根枪管,被李云龙亲手装在了段鹏的狙击枪上。这根枪管比原版长了五公分,膛线缠距也经过优化,配合新研发的铜被甲弹,能在八百米外击穿鬼子的钢盔。
"试试。"李云龙把枪递给段鹏。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段鹏深吸一口气,瞄准远处插着鬼子钢盔的木桩。枪声响起时,后坐力让他肩膀微微一震——新枪管的平衡性还需要调整。但八百米外的钢盔应声而飞,弹孔边缘整齐得像用冲床打的。
战士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李云龙却注意到小铁柱蹲在角落,正用铜渣在石板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孩子画的是个奇怪的机器——像是蒸汽机与矿车的结合体。
"这是啥?"李云龙好奇地问。
"运矿车。"小铁柱认真地说,"俺想...要是能用机器运矿石,叔叔们就不用那么累了..."
李云龙摸了摸孩子的头,突然想起什么。他从兜里掏出那颗被雨水泡过的子弹,轻轻放在石板上。黄铜弹壳与石板上的铜渣画交相辉映,一个代表战争,一个象征未来。
远处,新建的学校传来放学的钟声。孩子们唱着歌列队走出,歌声穿过雨后的清新空气,与兵工厂的机器轰鸣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李云龙望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铜芯子弹能打赢战争,但那些石板上的涂鸦,才是真正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