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李云龙就被冻醒了。晋西北的初冬寒气渗人,茅草屋顶的缝隙里结着薄薄的冰凌。他裹紧满是补丁的棉被,盯着墙上那张被烟熏黄的年历发呆——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这个日期让他胃部一阵抽搐,比昨天那碗掺了糠的高粱粥还让人难受。
"李团长,起床了!今天要清点被服库存。"门外传来警卫员小陈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李云龙叹了口气,慢吞吞地穿上那件领口磨得发亮的军装。自从苍云岭一战后,虽然打了胜仗,却因为违抗命令被撸到了被服厂当厂长。他系上最后一颗扣子时,手指碰到了胸前口袋里的钢笔——那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派克钢笔,现在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被服厂坐落在山坳里的一个破败祠堂,斑驳的朱漆大门上还留着"忠孝传家"的匾额,只是现在挂上了"八路军第129师被服厂"的木牌。李云龙跨过门槛时,十几个女工正围在院子里那口大铁锅旁煮染布料,蒸腾的热气在晨光中形成一道朦胧的帷幕。
"厂长好!"女工们齐声喊道。其中一个扎着蓝头巾的姑娘怯生生地补充:"张会计说今天要赶制五十套棉衣,可是...可是咱们的棉花不够了。"
李云龙蹲下身,抓起一把锅里的土布。粗糙的手感让他皱起眉头,这分明是用最原始的脚踏织布机织出来的,经纬线松散得能插进一根筷子。"这布哪来的?"
"回厂长,是乡亲们捐的旧衣裳拆的。"蓝头巾姑娘的声音越来越小,"好的布料都...都拿去换药品了..."
祠堂正殿改成的仓库里堆满了半成品,角落里摞着十几捆灰扑扑的棉花。李云龙伸手一摸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这些棉花根本没经过充分弹松,里面还夹杂着棉籽和碎叶,硬得像块饼。
"去把张会计叫来。"李云龙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和小本子。等戴着圆框眼镜的张会计气喘吁吁跑来时,他己经在纸上画出了个简易弹棉机的示意图。
"这、这是?"张会计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
"找木匠按这个做,今天天黑前必须完工。"李云龙指着图纸上的曲柄装置,"再去弄点牛筋来,要当弓弦用。"
张会计的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厂长还懂这个?"
李云龙没答话。他大学时参加过机械设计大赛,这种传统农具的改良版对他来说就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样简单。但当他看到院子里那台老掉牙的缝纫机时,眉头又拧成了疙瘩——这架"胜家"牌缝纫机起码有二十年历史,踏板连杆的铸铁部分己经出现了裂纹。
"咱们厂就这一台缝纫机?"
"去年还有三台,"张会计苦笑,"都被兵工厂借去改造成修理枪械的机床了。"
李云龙蹲在缝纫机前,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演算着应力公式。铸铁的抗拉强度、裂纹扩展速率...这些数据在他脑海里自动排列组合。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参数时,突然意识到西周安静得可怕。抬头一看,全厂工人都围成了半个圈,像看神仙似的盯着他。
"都愣着干啥?"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去找块熟铁来,再弄点煤。老子今天教你们怎么修机器。"
正午的阳光穿过祠堂的天井,照在临时搭建的铁匠炉上。李云龙卷起袖子,亲自抡锤锻打加固用的铁箍。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在通红的铁块上,发出"嗤嗤"的响声。二十世纪的手工锻造课这时派上了用场,虽然设备简陋得让他想哭。
"厂长,您以前在汉阳兵工厂干过?"负责拉风箱的老杨忍不住问。
李云龙咧嘴一笑:"比那地方高级多了。"说完自己先愣住了。是啊,他来自有超级计算机和粒子对撞机的时代,现在却要为修复一台缝纫机费尽周折。这种荒诞感让他手里的铁锤差点脱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学霸亮剑
傍晚时分,改良版弹棉机终于完工。当女工们踩着踏板,看着蓬松的棉花像云朵一样从滚筒里涌出来时,院子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李云龙却盯着西沉的太阳出神——按照历史,日军的大扫荡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被服厂绝对是首要攻击目标之一。
"厂长!"小陈慌慌张张跑进来,"旅部来人了,说是...说是给您送处分决定的。"
院子里瞬间鸦雀无声。李云龙整了整衣领,看着从大门走进来的年轻军官。这人剑眉星目,腰板挺得笔首,军装虽然旧却洗得发白,领口别着抗大的校徽。
"李云龙同志,我是新任独立团政委赵刚。"年轻人的声音像山涧清泉,"奉师部命令,您官复原职了。"
李云龙眯起眼睛。电视剧里的赵刚是个书生,可眼前这位的手掌虎口处有明显的茧子,看来枪法比原著描写得还要好。"因为啥?老子可没送礼啊。"
"坂田联队被击溃后,日军调整了整个晋西北的部署。"赵刚从公文包里取出一纸命令,"师长说,与其让你在被服厂搞发明创造,不如放你去前线祸害日本人。"
工人们哄堂大笑。李云龙接过命令时,注意到赵刚的目光落在自己腰间的小本子上。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弹道计算公式和简易火药配方。
"李团长对军工很有研究?"赵刚状似随意地问。
"略懂。"李云龙把本子塞回口袋,"赵政委上过大学?"
"北大物理系,没毕业就去了延安。"
两人相视一笑,某种默契在目光交汇处滋生。李云龙突然觉得胸口轻松了许多——在这个时空,他或许不是唯一的"异类"。
当晚,被服厂破例点了油灯。李云龙和赵刚趴在八仙桌上,用钢笔在烟盒背面画着草图。女工们送来的杂面馒头己经凉了,但谁都没顾上吃。
"用硝酸铵代替部分硝石是完全可行的,"赵刚指着分子式说,"山西很多地方都能搞到化肥。"
"问题是引爆装置。"李云龙画了个雷管结构,"需要更稳定的起爆药..."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哨声。李云龙条件反射般吹灭油灯,抄起靠在墙边的汉阳造。黑暗中,赵刚的声音异常冷静:"东南方向,至少一个小队的兵力,装备轻机枪两挺。"
李云龙惊讶地挑了挑眉。这听力绝对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不是鬼子,"他拉开枪栓,"是孔二愣子那家伙,走路跟狗熊似的。"
果然,片刻后孔捷的大嗓门就在院里炸响:"老李!老子给你送装备来了!"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十几个木箱被抬了进来。孔捷得意地掀开其中一个,露出黄澄澄的子弹:"从伪军手里缴的,足足五千发!"
李云龙却盯着最后那个小箱子——那是日军的医药箱,红十字己经褪色,但里面的手术器械保存完好。"这东西哪来的?"
"端了个鬼子医疗站。"孔捷压低声音,"听说你会做那个什么...磺胺药?"
赵刚猛地抬头。李云龙叹了口气,这孔捷嘴上真是没个把门的。不过当他看到医药箱里那几瓶化学试剂时,眼睛还是亮了起来。这些在21世纪随手可得的实验室常用品,此刻比黄金还珍贵。
"老孔啊,"李云龙揽住孔捷的肩膀,"下回能不能搞台显微镜来?"
油灯重新点亮,三个脑袋凑在一起。李云龙用钢笔在纸上画出分子结构图时,赵刚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你真的懂有机合成?"
"略懂。"李云龙露出穿越以来的第一个真心笑容,"赵政委,有兴趣一起造点小玩意儿吗?"
屋外寒风呼啸,祠堂的窗纸哗哗作响。但在摇曳的灯光下,三个年轻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