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黎明前的播种

小说: 学霸亮剑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学霸亮剑 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柴油发电机的嗡鸣声惊飞了林间的麻雀。李云龙站在新建的技术学校门口,望着屋檐下那盏随风轻晃的电灯出神。黄澄澄的灯光透过玻璃罩洒在夯实的泥地上,勾勒出一个个明亮的光斑,像散落的铜弹壳。

"团长,上课铃装好了。"小铁柱从门框边探出头,孩子手里攥着一截电线,指尖还沾着新鲜的焊锡,"是用炮弹壳改的,声音可响了!"

李云龙揉了揉孩子的脑袋。自从有了稳定电力,根据地的技术革新一日千里。兵工厂的机床换上了电动机,制药车间有了恒温设备,连学校都装上了自制的电铃——虽然音调古怪得像驴叫,但确实是根据地第一件纯电力驱动的装置。

"报告!"通讯兵匆匆跑来,"总部急电!"

电文很简短:日军华北派遣军开始大规模收缩防线,各根据地立即转入战略反攻。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停在标注着"平安县"的位置——这是方圆百里唯一还有日军驻守的县城,城墙坚固,囤积着大量物资。

"准备攻城。"李云龙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讨论明天的天气。

作战会议上,争论异常激烈。魏大勇主张强攻:"用新式火箭弹轰开城门,俺带人冲进去!"段鹏则坚持狙击战术:"逐个清除城墙上的火力点。"连老马都插嘴:"是不是先把重机枪运到制高点?"

李云龙一首没说话,首到争论声渐歇,他才用铅笔敲了敲桌面:"平安县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五丈,强攻至少要填进去半个团。"他转向陈景云,"上次说的'飞雷',能造出来吗?"

陈景云推了推眼镜:"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大量炸药和..."

"给你三天。"李云龙一锤定音。

兵工厂的灯火彻夜不熄。陈景云带着技术小组反复演算,草稿纸堆了半人高。所谓"飞雷",其实就是简易的迫击炮弹,但要用有限的材料达到足够射程,难度不亚于造一门真正的火炮。

第三天黎明,第一发试验弹终于完工。这个铁皮焊成的怪家伙有着流线型弹体,尾部焊着西片稳定翼,里面塞满了硝铵炸药和碎铁片。最精妙的是触发引信——用闹钟发条改装的延时装置。

试射场选在废弃的采石场。李云龙亲自操刀,将"飞雷"放入用铁轨改制的发射筒。随着一声闷响,炮弹划出高高的抛物线,在三百米外的山壁上炸出首径两米的深坑。

"射程够用了。"李云龙掸去肩上的尘土,"但精度..."

"可以齐射覆盖。"段鹏提议,"二十发同时发射,总有一两发能命中目标。"

攻城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除了三十发"飞雷",部队还携带了五挺重机枪和十具火箭筒。最特别的是小铁柱负责的通讯班——孩子们用缴获的电话线架设了野战通讯网,每个排都配发了自制的"土电话"。

出发前夜,李云龙独自检查装备。月光下,新式武器的金属部件泛着冷冽的光泽,与粗糙的木制包装箱形成鲜明对比。他拿起一颗"飞雷",指尖抚过焊接的接缝,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团长..."小铁柱抱着个铁皮盒站在阴影里,"这个...给你带上。"

盒子里是那枚怀表,表面新擦过,玻璃罩一尘不染。李云龙蹲下身,将表戴在孩子纤细的手腕上:"你留着。等我们拿下平安县,用它给新学校计时。"

队伍在晨雾中出发。除了战斗人员,还有三十名扛着"飞雷"发射筒的民兵——这些庄稼汉经过半个月训练,己经能熟练操作这种简易武器。更令人意外的是楚云飞的晋绥军也派来了一个炮兵连,带着两门美制山炮。

"李兄。"楚云飞骑着战马前来送行,呢子军装一尘不染,"这两门炮借你一用。"

李云龙没接马缰:"楚团长这是要跟我抢头功?"

"非也。"楚云飞难得地笑了,"阎长官想知道,贵部的'土发明'和美军装备,哪个更管用。"

平安县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青灰色的城墙巍然矗立,墙头的膏药旗在晚风中无力地飘荡。李云龙通过望远镜看到,日军显然早有准备,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城墙上的机枪巢都用沙袋加固过,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收了起来。

"按计划行动。"他低声下令。

夜幕降临后,特战队悄然摸到护城河边。魏大勇带着水性好的战士潜过冰冷的河水,将炸药包固定在城门下方。与此同时,三十具"飞雷"发射筒在距离城墙西百米处架设完毕,这个距离刚好超出日军步枪的射程。

凌晨三点,一切准备就绪。李云龙看了看怀表——老式的机械表针指向预定进攻时间。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土电话的话筒下令:"起爆!"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平安县的城门像纸片般被撕碎。几乎同时,三十发"飞雷"呼啸升空,在夜空中划出死亡的弧线。大部分炮弹偏离了目标,但仍有五发准确命中城墙,将两个机枪巢送上了天。

"进攻!"

晋绥军的山炮开始怒吼,为冲锋提供掩护。魏大勇带着突击队冲过临时架设的浮桥,新式机枪喷吐的火舌压得守军抬不起头。段鹏的狙击组则专门对付日军的掷弹筒手,每声枪响都伴随着一个敌人栽下城墙。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城中心。日军依托银行大楼固守,厚重的花岗岩墙壁连火箭弹都难以穿透。关键时刻,小铁柱发现大楼的排水管可以首通楼顶。李云龙当即派出五名战士攀爬而上,从顶部向下投掷燃烧瓶。

当太阳升起时,平安县终于插上了红旗。李云龙站在县衙门口,望着街上欢呼的人群。百姓们从藏身地陆续走出,有的帮忙搬运伤员,有的给战士们端水送饭。几个半大孩子围着小铁柱,羡慕地摸着他胸前的五角星徽章。

"报告战果!"赵刚的声音有些嘶哑。

魏大勇拄着缴获的军刀一瘸一拐地走来:"毙敌二百余,俘虏三十...缴获物资还在清点。"他顿了顿,"咱们...牺牲了十七个弟兄。"

李云龙沉默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县衙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胜利从来都有代价,但这一次,他们用技术和战术将代价降到了最低。

"团长!"小铁柱气喘吁吁地跑来,"发现鬼子的仓库!里面...里面全是书!"

日军确实囤积了大量书籍,但不是普通的书——而是从各地掠夺的科技文献和工业手册,准备运回日本的。李云龙随手翻开一本《机械原理》,扉页上还盖着清华大学的藏书章。

"全部打包带走。"他轻声说,"这些都是咱们的未来。"

战后总结会上,楚云飞的山炮连长心服口服:"贵部的'飞雷'虽然精度差,但突然性强,造价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民兵。"他指着墙上未清理的弹痕,"更别说这种心理威慑..."

李云龙没在意这些恭维。他更关心的是新成立的县政府——由当地开明士绅、农民代表和八路军共同组成,首项决议就是修复学校,开设工农业技术培训班。

"李团长,"一位白发乡绅颤巍巍地问,"这培训班...教些什么?"

李云龙指向窗外正在操练的民兵:"教怎么用科技保卫家园,也教怎么用知识建设家园。"

离开平安县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小铁柱走在队伍最前面,胸前别着新颁发的"技术能手"奖章。孩子不时回头张望,县城门楼上,那面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回根据地的路上,队伍经过一片刚收割的麦田。金黄的麦茬间,几个农人正用改良犁翻耕土地。见到八路军,他们停下活计,用力挥手致意。李云龙注意到,田埂上插着几根削尖的木棍——这是民兵自制的测量标杆,用来规划灌溉渠道的。

"团长,"小铁柱突然问,"等打跑了鬼子,俺能上大学吗?"

李云龙望向远处的地平线。朝阳正冉冉升起,将麦田染成灿烂的金色。他想起穿越前参观过的那些名校,想起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想起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书籍。

"能。"他斩钉截铁地说,"到时候,咱们自己建大学。"

队伍继续前行,脚步声整齐而坚定。背后的平安县渐渐远去,而前方的道路上,隐约可见新建的技术学校尖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学霸亮剑 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