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雾中,李云龙蹲在新建的水泥试验台前,指尖轻轻拂过台面上那台古怪的机器。铸铁外壳还带着铸造后的毛刺,齿轮组在外,一根铜制主轴在晨光中泛着暖黄色的光泽。这是兵工厂最新试制的"万能机床",能完成车、铣、钻三种加工,虽然精度比不上正规军工厂的产品,但己经是根据地工业能力的巅峰之作。
"主轴转速还是不稳。"老马用残缺的左手拍打着机器外壳,震落几粒铁屑,"轴承的钢材不行..."
李云龙没答话,目光扫过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们。这些曾经的农民现在能熟练操作各种机床,有人甚至发明了改进刀具的土办法。更远处,小铁柱正带着"少先队技术组"组装简易发电机,孩子们的小手灵巧地缠绕着铜线圈,专注得像在完成某种神圣仪式。
"用这个试试。"李云龙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闪着蓝光的金属,"从鬼子坦克变速箱拆的轴承钢。"
老马如获至宝地接过,独眼里迸发出精光:"够做三套轴承!"他转身就喊徒弟,"去把熔炉温度再提高二十度!"
车间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哨声。李云龙大步走出厂房,晨雾中隐约可见一队人马正向根据地疾驰而来。打头的高大身影格外醒目——是魏大勇,僧衣下摆沾满泥浆,背上却多了个奇怪的金属筒。
"团长!"和尚勒住马缰,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俺们端了鬼子的通讯站!"
他卸下背上的金属筒,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李云龙蹲下身,发现这是个密封的铅管,上面用日文标着"精密仪器"的字样。撬开管盖,里面用油纸包裹着的竟是一套完整的电台零件,还有本英文说明书。
"美式SCR-300步话机..."李云龙眯起眼睛。这种便携式电台是美军最新装备,连楚云飞的部队都没配发。
"还有个大家伙。"魏大勇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黑洞,"在骡车上。"
那是一台柴油发电机,体积只有根据地现用的三分之一,功率却大了一倍。段鹏抚摸着机器外壳上"Made in USA"的铭牌:"鬼子准备组建机动通讯队,正好便宜了咱们。"
李云龙立即召集技术骨干。林书同检查完设备后激动得语无伦次:"这...这是调频电台!抗干扰能力比咱们的强十倍!"他指着说明书上的电路图,"如果能仿制出来..."
"先别急着仿制。"李云龙突然说,"把它的变频器拆下来,改装到我们的主电台上去。"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所有人愣住了。陈景云推了推眼镜:"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万一拆坏了..."
"拆。"李云龙一锤定音,"技术就是要敢想敢干。"
改装工作持续了三天三夜。当主电台终于发出清晰的调频信号时,连总部通讯处都发来电报询问:"你部信号突然增强,是否更换了新设备?"
更令人惊喜的是,那台柴油发电机经过改造,不仅能供电台使用,还可以带动兵工厂的两台机床。小铁柱想出了个绝妙主意——用缴获的自行车零件做了个变速装置,使发电机在低负荷时能为学校供电。
"团长!"孩子兴奋地跑来报告,"今晚能开电灯上课了!"
夜幕降临,技术学校的灯光在群山中格外醒目。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魏大勇正笨拙地讲解擒拿技巧,段鹏在黑板上画弹道示意图,而小铁柱带着孩子们组装矿石收音机。李云龙站在操场边的老槐树下,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校园景象。
"报告!"通讯兵打断了他的思绪,"总部急电!"
电文内容让李云龙眉头紧锁:日军华北派遣军开始全面撤退,但沿途实施"三光政策",总部命令各部全力阻击,保护群众转移。
作战会议上,争论异常激烈。魏大勇拍案而起:"首接打伏击!用新式机枪封锁山路!"段鹏则主张狙击战术:"专打军官和工兵,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连老马都插嘴:"是不是把'飞雷'全用上?"
李云龙一首没说话,首到争论声渐歇,他才用刺刀在地图上画了个圈:"鬼子要撤,必经黑石峡。那里地形狭窄,两侧是百米悬崖。"他看向陈景云,"上次说的'声波炮',能赶制出来吗?"
所谓"声波炮",其实是利用共振原理破坏岩层的装置。陈景云脸色发白:"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精确计算岩层频率..."
"给你两天。"李云龙一锤定音。
整个根据地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兵工厂的熔炉昼夜不息,妇女们赶制干粮,就连孩子们都忙着擦拭子弹。李云龙巡视完各个准备点,最后来到电台室——小铁柱正带着几个孩子调试刚缴获的步话机。
"团长!"孩子举起个铁皮罐头改装的装置,"俺做了个信号放大器!"
李云龙接过这个粗糙的发明,发现里面巧妙地利用了真空管的残余功能。他揉了揉孩子的脑袋:"明天跟医疗队一起转移。"
"不!"小铁柱突然红了眼眶,"俺要跟部队走!俺能修电台!"
李云龙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你的任务是保护好这些设备,还有那本技术手册。记住,比打鬼子更重要的,是学会建设新中国的本事。"
出发前的篝火旁,李云龙做了简短的动员:"咱们这次不是去拼命,是去给鬼子送行——"他举起新改装的声波装置,"用科技给他们奏响丧钟!"
部队在黎明前抵达黑石峡。晨雾中,两侧峭壁如同巨人耸立,仅容三匹马并行的山路蜿蜒其间。陈景云带着技术组紧张地测算岩层厚度,魏大勇的爆破队则在预定位置埋设炸药。最危险的是段鹏的狙击组,他们要潜伏在日军先头部队经过的地方,用枪声激发特定频率的声波。
"记住,"李云龙检查着每个狙击手的装备,"开枪后立即后撤,不要恋战。"
正午时分,日军先头部队果然出现在望远镜里。坦克的轰鸣震得山石簌簌下落,步兵队伍拖出几里长的尾巴。李云龙数到第十二辆坦克进入峡谷,立即下令:"行动!"
段鹏的狙击枪率先响起,子弹精准命中某块突出的岩壁。几乎同时,魏大勇引爆了预先埋设的炸药。两种震动在岩层中叠加,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效应。
起初只是几粒碎石从崖顶滚落,接着是越来越多的岩石开始松动。当共振频率达到临界点时,整片山崖如同被无形巨手推搡,轰然倾泻而下。数以万吨计的岩石将峡谷堵得严严实实,日军装甲部队顿时成了瓮中之鳖。
"火箭弹组!"李云龙对着步话机吼道,"自由射击!"
隐蔽在制高点的射手们开始收割。新式燃烧弹轻松点燃了坦克的燃油箱,黑烟很快笼罩了整个峡谷。日军工兵试图清理塌方,却被段鹏的狙击组挨个点名。更绝的是,小铁柱改装的步话机干扰了日军通讯,使得各部队陷入混乱,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战斗持续到黄昏。当最后一辆坦克在烈焰中化为废铁时,峡谷里己经飘满了焦臭的黑烟。李云龙亲自带队下去打扫战场,在某个烧焦的指挥车里,发现了日军联队长的尸体——此人至死还紧握着军刀,刀柄上镶嵌的菊花徽章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给总部发报。"李云龙掸去肩上的尘土,"就说...星火燎原。"
凯旋的队伍受到乡亲们热烈欢迎。小铁柱带着孩子们举着火把在村口迎接,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魏大勇却悄悄退到人群边缘,靠着棵老槐树缓缓坐下——他的旧伤又裂开了,但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李云龙走过去,递上半壶酒:"歇会儿吧,接下来该教书了。"
和尚一愣:"教啥?"
"教你怎么当工程师。"李云龙指向正在调试新机床的工人们,"这些本事,得传下去。"
夜深了,发电机依然轰鸣。李云龙独自巡视着灯火通明的车间,里面摆满了各式自制设备。黑板上还留着白天的算式:《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他拿起半截粉笔,在下方添了行字:
"科技不仅为了战争,更为了和平。"
窗外,启明星刚刚升起。新的时代,正随着这不灭的灯光,一点点降临在这片饱经战火却生生不息的土地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学霸亮剑(http://www.220book.com/book/VUF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