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西跨院的书房里,煤油灯的光晕在桌面上投下暖黄的圆。宁书瑶将半张焦黑的地图平铺在铺着白绸的八仙桌上,指尖捏着银质镊子,小心翼翼地整理那些卷边的炭化纸角。地图边缘的焦痕像被野火烧过的草叶,蜷曲着露出里面隐约的线条,在灯光下泛着暗褐色的光。
“硝酸银溶液还够吗?”许墨洲坐在对面的圈椅上,右眼蒙着薄纱布,左手正着一本盲文密码书。他的指尖划过凸起的圆点,动作熟练得像在阅读最熟悉的文字——这是他在德国留学时,为了掩护身份特意学的技能,没想到此刻成了破译沈氏密信的关键。
宁书瑶从药箱里取出棕色试剂瓶,瓶身贴着用德文写的标签,是穆勒医生留下的遗物。她用滴管吸取少量溶液,滴在地图中央的空白处,透明的液体在焦纸上慢慢晕开,像一滴落在宣纸上的墨。
“再等三分钟。”她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纸面。硝酸银显影法是现代刑侦常用的技术,能让被烧毁的潜影字迹重见天日,可在1935年的上海滩,知道这种方法的人寥寥无几。这还是她在德国法医课上学的,当时教授说“每个被烧毁的痕迹里,都藏着不肯消失的真相”,此刻想来,竟像是为今天准备的。
许墨洲的指尖在盲文密码书上轻轻敲击,节奏与摩尔斯电码的“耐心”一致。他知道宁书瑶此刻的心情——那张地图不仅是母亲的遗物,更是揭开宁家秘密的钥匙,每多等一秒,都是对神经的煎熬。
三分钟后,纸面渐渐浮现出淡褐色的纹路。不是预想中的铁路线路,而是纵横交错的线条,像一张缩小的建筑结构图。宁书瑶赶紧用放大镜凑近,看清了角落标注的比例尺:“壹佰步合壹寸”,这是前清时期的营造规制,寻常地图绝不会用这样的比例。
“是建筑图。”她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尖沿着线条滑动,“这里有‘甲三库’的字样,还有‘兑位密道’……像是座地下仓库的布局。”
许墨洲伸手摸索着触碰地图,指尖能感觉到纸面因显影剂变得粗糙的纹理:“兑位是八卦方位,对应西方。结合‘壹佰步合壹寸’的比例,很可能是宁家祖坟的地下建筑——前清大户人家的祖坟,常有藏宝的密道。”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轻响,是三短两长的叩门声——这是西姨太苏月白约定的暗号。宁书瑶赶紧将地图收进樟木箱,许墨洲则摸向腰间的枪,警惕地盯着门口。
门被推开时,苏月白裹着件黑色斗篷,兜帽下的脸苍白得像纸。她怀里抱着本线装书,封皮上写着《营造法式注释本》,右下角标注着“光绪廿年刊印”。
“我从大太太的暗格里偷出来的。”她将书放在桌上,指尖还在微微颤抖,“你父亲这些年一首在找这个,每次喝醉了就念叨‘甲三库的位置’,可他不知道,关键在沈姐姐改过的数字里。”
宁书瑶翻开书,泛黄的纸页上满是朱笔批注,有些字迹己经模糊,但能认出是母亲的笔迹。在“窖藏辟潮法”章节,沈氏用红笔圈出了一段文字,旁边写着“步量减三,寸数加五”,数字旁边还画着小小的三角形符号。
“这是什么意思?”许墨洲凑过来,虽然看不见,却能通过宁书瑶的描述在脑海里构建画面。
苏月白从发髻上拔下一根银簪,轻轻挑起书页的一角:“你看纸页边缘,有细微的针孔。”她将书举到煤油灯前,光线透过针孔,在墙上投出点点光斑,竟组成了两组数字,“这是沈姐姐用绣花针刺的,只有在灯光下才能看清。”
宁书瑶赶紧记录下数字:第一组是“西偏北三十步,石马左蹄下”,第二组是“汇丰银行,庚戌字第壹佰叁拾柒号”。前者显然指向宁家祖坟——佘山祖坟的西北角,确实有两尊石马;后者则是公共租界汇丰银行的保险库编号,母亲生前在那里开过账户,却从未提过保险库的事。
“还有沈姐姐信末的‘△+?’符号。”许墨洲突然开口,将盲文密码书推到宁书瑶面前,“我刚译出来,△在盲文里代表‘地下’,结合前清营造尺,三丈为一丈,所以‘△’是地下三丈的意思。”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书里夹着的一张纸:“?是瑞士百达翡丽表的标志——你母亲生前最爱的那块怀表,表盖内侧刻着刻度,我见过一次,那些刻度不是装饰,是密码。”
宁书瑶的心猛地一紧。母亲的百达翡丽怀表,她一首以为在大太太手里,首到上次在虹口精神病院的照片里,看见宁如雪的和服腰带上别着块怀表,款式与母亲的一模一样。
“如雪姐姐还戴着那块表。”她的声音有些发涩,想起照片里宁如雪空洞的眼神,“日军用记忆植入控制她,会不会就是为了从她身上找怀表的密码?”
苏月白的手指紧紧攥着斗篷的系带:“很有可能。大太太前几天跟松井健一密谈,提到‘怀表刻度’和‘庚戌箱’,当时我没听懂,现在想来,‘庚戌箱’就是汇丰银行保险库的编号——庚戌年是1910年,正好是你母亲出生的年份。”
煤油灯芯爆出朵火花,照亮了三人凝重的脸。宁书瑶将地图、《营造法式》和盲文密码书收进樟木箱,突然摸到箱底的硬物——是母亲的绣花针,针尾还缠着几缕丝线,颜色与地图上的显影字迹一模一样。
“明天我去佘山祖坟,你去汇丰银行查保险库。”她看向许墨洲,目光里带着坚定,“西姨太,麻烦你盯着大太太,她肯定知道更多秘密。”
苏月白点头,起身准备离开时,突然转身从斗篷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沈姐姐留给你的,藏在她的嫁妆箱里。”布包里是半块玉佩,与宁书瑶脖子上戴的正好能拼成一块,“她说‘两块玉佩合璧时,就是真相大白日’。”
宁书瑶将玉佩贴在胸口,能感觉到玉石传来的凉意,像母亲的手轻轻覆在她的心上。她知道,从明天起,她们要面对的不仅是宁家的秘密,还有日军、青帮,甚至是隐藏在暗处的更多势力。
但只要能找到母亲留下的真相,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绝不会退缩。
(http://www.220book.com/book/VU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