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小镇新颜
青溪镇的风,总带着水的软和桂的香。墨辰轩牵着蓝陌颖的手走在石板路上,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洗得发亮,倒映着两人并肩的身影,还有路边人家挂出的红灯笼——那是镇上百姓知道他们要回来,特意挂出来的。
离开小镇三个多月,漠北的风沙似乎还沾在衣角,可一踏上青溪镇的路,蓝陌颖心里的紧绷就松了大半。她望着路边熟悉的茶馆、杂货铺,还有孩子们追跑打闹的身影,忍不住轻声笑:“你看,连王阿婆的竹篮,还摆在老地方。”
墨辰轩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街角的杂货铺前,王阿婆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编着竹篮,见他们走来,眼睛一下子亮了,丢下竹篮就迎上来:“阿辰!阿陌!你们可算回来了!”
“王阿婆,让您惦记了。”蓝陌颖上前握住王阿婆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心里更暖。
“惦记!怎么能不惦记!”王阿婆拉着她上下打量,见她气色不错,才松了口气,“你们走后啊,镇上人都怕你们出事,每天都有人去武馆和绣坊门口转一圈,就盼着你们早点回来。”
说话间,不少街坊邻居都围了过来,有送鸡蛋的,有递自家晒的笋干的,还有孩子捧着刚摘的野果子,塞到蓝陌颖手里:“阿陌阿姨,这果子甜,你尝尝!”
蓝陌颖接过野果子,眼眶有些发热。她和墨辰轩本是逃亡至此的异乡人,可镇上百姓却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这份情谊,比漠北的阳光还暖。
“我们先去武馆看看吧。”墨辰轩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他也想知道,林骁把武馆照管得怎么样了。
两人跟着王阿婆往武馆走,没走几步,就听见武馆方向传来整齐的喊声:“一二!扎稳!”那声音熟悉又陌生,蓝陌颖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向墨辰轩,眼里满是惊讶——那是林骁的声音。
走近武馆,隔着竹篱笆往里看,蓝陌颖忍不住笑了。只见林骁穿着一身短打,正站在院子中央,教孩子们扎马步。他教得认真,眉头皱着,像极了当年在军营里训练士兵的样子,可眼底却没了当年的凌厉,多了几分温和。
“林骁!”墨辰轩推开竹门,喊了一声。
林骁回头,看到他们,先是一愣,随即丢下手里的教鞭,大步走过来,一拳捶在墨辰轩肩上:“你小子,总算回来了!再晚几天,我这‘代馆长’就要真的走不了了!”
墨辰轩揉了揉肩膀,笑着反击:“我看你教得挺好,不如就留下来当副馆长?”
“可别!”林骁摆手,“我这性子,哪耐得住天天教孩子扎马步?还是你们回来,我才能松口气。”
蓝陌颖看着两人打闹,目光落在院子里——武馆比他们离开时更热闹了,不仅有孩子,还有几个年轻的小伙,正跟着林骁教的招式,慢慢比划着。院角还多了个小药箱,里面放着草药,想来是林骁怕孩子们练伤,特意准备的。
“辛苦你了。”蓝陌颖轻声说。她知道林骁本是躲在码头做苦力,为了帮他们照管武馆,又暴露了自己的身手,这份情谊,她记在心里。
“辛苦什么!”林骁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当年在宫里,我和你小子出生入死,哪想过有一天,能在江南的小镇上,教孩子们习武?说起来,还是托了你们的福。”
正说着,一个孩子跑过来,拉着林骁的衣角:“林师父,阿辰师父回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教我们新招式了?”
林骁弯腰摸了摸孩子的头,笑着看向墨辰轩:“听见没?孩子们都盼着你呢。”
墨辰轩点头,走到孩子们面前,笑着说:“从明天起,师父教你们一套新的拳法,叫‘南北拳’,既有北方的刚劲,也有南方的灵活。”
孩子们欢呼起来,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蓝陌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有个念头——或许,她可以把漠北的纹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宫门错恋侍卫携妃逃离权谋漩涡 和江南的绣法结合起来,就像墨辰轩的拳法一样,让南北的文化,在这小镇上融在一起。
“我去绣坊看看。”蓝陌颖对墨辰轩说,转身往绣坊走。
绣坊就在武馆隔壁,她推开门,一股熟悉的绣线香扑面而来。绣坊里干干净净的,绣架摆得整整齐齐,桌上还放着几匹新的绸缎,想来是镇上百姓怕绣坊落灰,特意来打扫、添置的。
墙角的架子上,还放着她离开前没绣完的帕子,上面绣了一半的漠北草原,旁边竟多了几笔江南的流水——是镇上跟着她学过刺绣的李嫂子,照着记忆补的。
“阿陌!”门外传来李嫂子的声音,她手里提着一个布包,快步走进来,“我听说你回来了,就赶紧过来了。你看,这是我这段时间,照着你教的漠北纹样,绣的几个荷包,你帮我看看,有没有绣错的地方。”
蓝陌颖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的荷包上,漠北的狼图腾旁边,多了江南的莲花,两种纹样交织在一起,竟格外好看。她抬头看向李嫂子,笑着说:“绣得好!比我教你的还好看。”
“都是跟着你学的。”李嫂子有些不好意思,“你们走后,镇上几个学过刺绣的姐妹,每天都来绣坊打扫,还帮你看顾着生意,有人来问绣品,我们就说等你回来再卖。现在你回来了,绣坊总算能重新开起来了。”
蓝陌颖心里暖得发颤,她走到绣架前,拿起针线,看着帕子上的草原和流水,忽然有了灵感。她穿好线,在帕子上落下一针——在草原和流水之间,绣上了一座小小的桥,像是把漠北和江南,连在了一起。
“李嫂子,”蓝陌颖抬头,眼里闪着光,“等绣坊重新开了,我们教大家把漠北的纹样和江南的绣法结合起来,绣出不一样的绣品,好不好?”
“好啊!”李嫂子立刻点头,“这样的绣品,肯定好看!”
傍晚时分,绣坊门口挂起了“阿陌绣坊”的牌子,红灯笼在门口晃着,格外喜庆。镇上百姓都来道贺,有人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有人拿来了新的绣线,还有孩子捧着鲜花,放在绣坊的窗台上。
墨辰轩和林骁也来了,林骁手里提着一壶酒,笑着说:“今天是你们回来的好日子,也是武馆和绣坊重新开的日子,得喝一杯!”
三人坐在绣坊的小院里,桌上摆着王阿婆送来的桂花糕,李嫂子做的酱菜,还有墨辰轩从漠北带回来的奶酒。月光洒下来,落在桌上的酒杯里,也落在蓝陌颖新绣的帕子上——那帕子上,漠北的草原连着江南的流水,小桥上,站着两个并肩的人影。
“敬青溪镇!”墨辰轩举起酒杯。
“敬我们的好日子!”林骁跟着举杯。
蓝陌颖也举起酒杯,望着眼前的两人,望着窗外的红灯笼,轻声说:“敬这不分南北的情谊。”
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院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还有街坊邻居聊天的声音,江南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进来,裹着满院的暖意,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墨辰轩看着蓝陌颖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当年从皇宫逃出来,一路颠沛流离,都是值得的。他要的从来不是高官厚禄,不是宫墙里的权力,而是这样的日子——有她在身边,有朋友相伴,有百姓的情谊,有这江南小镇的烟火气。
蓝陌颖也望着墨辰轩,她知道,这小镇己经成了她的家,武馆和绣坊,不仅是他们谋生的地方,更是他们传承情谊、融合南北的纽带。她手里的帕子还没绣完,但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她会和墨辰轩一起,把漠北的魂、江南的暖,都绣进这岁月里,绣成最安稳的幸福。
夜色渐深,青溪镇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倒映在河面上,像撒了满河的星星。武馆里,孩子们的笑声还在回荡;绣坊里,新的绣线己经穿好。这江南小镇,因为他们的回来,又添了新的生机,也成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小小缩影——没有宫墙的隔阂,没有权谋的算计,只有烟火气里的温暖,和人心间的相连。
(http://www.220book.com/book/VUV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