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娜的指令在无声中高效执行。从她那艘隐藏在柯伊伯带阴影中的水滴状飞船分离出的“拟态者”侦察单元,如同拥有生命的智能尘埃,悄无声息地滑向地球。
它们并非实体导弹或探测器,而是由无数纳米级机械构成的集群,能够完美模拟太空垃圾、陨石微粒甚至光线的折射。地球轨道上密集的卫星网络和空间站,对于这种超越了当前地球材料学与隐匿技术的造物来说,如同一座毫不设防的庭院。
这些纳米单元轻松避开了老旧的地球雷达和光学监测系统,附着在数颗不同国家、不同用途的卫星外壳上,甚至首接钻入一些非关键部位的散热孔或缝隙。一旦接触,它们便开始无声无息地汲取卫星的太阳能电力,同步其内部时钟,并像病毒一样,将其触角延伸至卫星的数据总线。
神盾局的空天母舰监控中心,一名技术人员看着屏幕上偶尔跳变一下又迅速恢复正常的数据流,皱了皱眉。
“长官,GEO-7通讯卫星下行链路出现约0.3秒的延迟,信号强度有微弱波动,但自检系统显示一切正常。”他报告道。
玛利亚·希尔正在审阅全球异常事件报告,头也没抬:“可能是太阳风活动干扰。记录在案,持续观察。”这种微小的波动在庞大的卫星网络中层出不穷,通常都会被归因于空间环境因素。
“是。”技术人员将这条记录归入“待观察”文件夹,很快便被其他更“显著”的警报吸引了注意力。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那0.3秒的延迟里,GEO-7卫星内存储的近几个月的通讯数据备份,己经被悄然复制并压缩传输了出去。类似的微小“意外”正在全球数十个关键通讯、观测卫星上同步发生,每一次都短暂到足以被系统自身的纠错机制忽略,或者被归类为无关紧要的背景噪声。
这些海量的、碎片化的数据——包括公开的新闻广播、加密程度不高的军方通讯、互联网流量元数据、科学研究报告、甚至是一些私人企业的内部邮件——被纳米单元收集,通过极其短暂的、定向的激光脉冲束发回柯伊伯带的母船。数据流被刻意打散,加密方式每分钟变换上万次,脉冲持续时间以纳秒计,完美地隐藏在地球自身繁忙的电磁背景辐射中。
水滴飞船内,卡瑞娜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汇聚、整理、分析。关于“萧寒”这个存在的拼图,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她看到了模糊的手机拍摄画面:帝国大厦顶楼,一个身影悬浮于空,下方是惊慌的人群和密集的警车。
她截取到了军方的加密通讯片段:沙漠救援托尼·斯塔克,无法理解的速度与力量。
她分析了纽约之战后神盾局的内部评估报告(部分通过黑入某个被降级处理的数据库获得):对未知个体威胁等级的多次上调,以及最终无奈的“观察但不接触”策略。
她检索了全球新闻数据库:关于“斯塔克工业神秘合作伙伴”、“马里布异常天气现象(指能量吸收引发的微气候改变)”、“无法解释的建筑损坏(某些被拍扁的反派基地)”的零星报道。
她甚至捕捉到了一些深网和黑客论坛的讨论:关于“人间之神”、“公司保镖”、“世界终极兵器”的各种猜测和阴谋论。
所有这些信息,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被称为“萧寒”的个体,拥有难以想象的物理力量,行为模式极度自我中心,对特定区域(马里布别墅)表现出极强的领地意识,其动机似乎单纯到可笑——追求绝对的安静与晒太阳。
他对地球文明本身缺乏兴趣,但对“打扰”其清净的行为会施以毫不留情的、碾压式的毁灭。地球各方势力对其态度高度一致:敬畏,恐惧,绝不主动招惹。
“行为模式初步建立:绝对力量,低社交性,核心需求为‘能量吸收’与‘环境安静’。威胁触发条件:‘噪音’与‘侵入领地’。”卡瑞娜冷静地汇总,将报告发送回Knowhere。
“有趣的生物。”收藏者的回复很快传来,带着兴奋的颤音,“如此强大的力量,却有着如此…简单的需求。继续观察,卡瑞娜,我需要更多细节!他的能量吸收效率极限?他对不同形式‘噪音’的耐受阈值?他与那几个特定土著(斯塔克等)互动的深层模式?也许…我们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无法拒绝的、绝对安静的‘收藏环境’…”
卡瑞娜面无表情地执行命令。“拟态者”纳米单元开始调整策略,不再大规模窃取数据,而是有针对性地、更加精细地聚焦于马里布区域。
几颗经过该区域上空的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其镜头的焦距被极其微小地篡改,数据压缩算法被注入了一段额外的代码,使得传回地面站的照片和传感器数据中,海带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关于海滩和别墅区域的细节分辨率,在未被注意的情况下提升了400%。
同时,另一些纳米单元开始缓慢地、谨慎地向大气层内渗透。它们模拟成高层大气的冰晶尘埃,随着气流缓缓飘落,散布在平流层和对流层,构建起一个无形的、极其精细的监控网络,专注于记录任何从马里布别墅方向传出的能量波动——无论多么微弱。
这一切都在绝对静默中进行。没有额外的能量发射,没有异常的信号传输,所有的窥探都借助地球自身的科技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作为掩护。
马里布海滩上,萧寒微微动了动眉毛。
那种被窥视的感觉还在,而且变得更加精细、更加无处不在。不再是单一方向的窥探,而是仿佛整个环境都变成了无声的眼睛。
他能感觉到那些依附在太空金属造物上的微小机械,能感知到那些混迹于大气尘埃中的间谍颗粒。它们的科技水平明显高于之前那些克里尖刀,隐藏得更好,更加耐心。
但它们依然在运作。无数细微到极致的机械运动、能量转换、信号处理…所有这些,汇聚成一种极其低沉、却覆盖范围极广的、令人不悦的嗡嗡声。
像是无数蚊子在你耳边盘旋,却不发出声音,只扇动翅膀。
这比之前克里人那首来首去的攻击更让人烦躁。攻击可以一巴掌拍死,但这种无孔不入的、阴魂不散的窥视,像是一种持续的、低级别的挑衅。
他有点不耐烦了。
这些虫子,难道不明白“安静”是什么意思吗?还是觉得只要足够隐蔽,就可以为所欲为?
他考虑过是不是要抬头看一眼天空,用热视线将那些太空中的窥探者连同它们寄生的卫星一起气化。或者深吸一口气,将大气层里那些该死的纳米尘埃全部冻结吹飞。
但这样做的动静有点大。可能会毁掉托尼的那些“玩具”(卫星),也可能吓到旁边偶尔路过的真正土著(比如来送冰淇淋的服务员)。而且,清理起来似乎有点麻烦,那些小东西分布得太散了。
更重要的是,他隐约感觉到,这次来的虫子,和之前那些不太一样。它们似乎更倾向于观察,而不是首接制造噪音。如果他现在动手,会不会反而给了它们制造更大噪音的借口?
(托尼如果知道萧寒居然会考虑“动静太大”和“吓到别人”,恐怕会惊得下巴掉下来。但这只是萧寒基于最低能耗和维持现有舒适度原则的简单计算。)
他决定再等等。只要这些东西继续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进一步靠近,不试图做更过分的举动,他可以暂时容忍这种低级别的背景噪音。
但他记住了这种窥探方式的“味道”。那是一种冰冷的、不带感彩的、纯粹技术驱动的观察欲。与克里人充满攻击性的能量特征,以及之前那些试图模仿他的蠢货们散发的拙劣能量波动都不同。
这是一种新的虫子。或许来自一个更…热衷于收集而不是毁灭的地方。
萧寒翻了个身,让阳光更均匀地照射在后背上,试图忽略掉那无所不在的、细微的窥探感。
实验室里,托尼·斯塔克猛地打了个喷嚏。
“星期五,空调系统是不是出问题了?我怎么感觉好像有灰尘?”
“空气过滤系统运行正常,boss。颗粒物指数处于优良水平。”星期五回答。
“奇怪…”托尼嘟囔了一句,揉了揉鼻子,继续埋头在他的新战甲设计中。他试图加入更多来自齐塔瑞和克里飞船残骸(通过神盾局搞到了一点样本)的技术灵感,以应对未来可能更频繁的外星威胁,进展缓慢且令人沮丧。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此刻正有无数来自外星的纳米间谍,在他头顶数百公里的轨道上,以及十几公里高的大气中,悄无声息地注视着这一切,并将关于他、关于这栋别墅、关于海滩上那个人的一切信息,源源不断地发送向遥远的深空。
卡瑞娜的观察在继续。她注意到了目标个体似乎对更精细的窥探有所察觉(其能量场有极其微弱的、针对性的扰动),但并未做出反应。
“目标对被动观察耐受度较高,但对监测技术敏感。建议维持当前距离与隐匿等级,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噪音’或‘侵入’的主动探测行为。”她更新了行动日志。
收藏家的收藏癖,正以一种极度谨慎和隐秘的方式,考验着萧寒对于“安静”的底线。这场无声的渗透与忍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VUY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