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 《断线的绣品》

小说: 二十年哑妻   作者:静澜先生的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二十年哑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VVN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二十年哑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秋分这天的阳光带着点凉意,斜斜地照进车库,在张叔的寿屏上投下块菱形的光斑。陆梅正绣到"福"字的最后一笔,银灰色的丝线在她指间游走,像条灵动的小蛇。这寿屏是张叔特意来订的,说是要给他老伴过六十大寿,料子是上好的米白色缎面,陆梅挑了最细的真丝线,光打底就用了三天。

"妈,王老师又给你带包子了。"周晓彤抱着书包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热气透过纸缝钻出来,混着韭菜的香味,"他说今天是素馅的,怕你嫌油腻。"

陆梅头也没抬,手里的针还在缎面上穿梭:"放桌上吧,跟王老师说谢谢。"她的眼睛盯着那最后一捺,屏住呼吸,指尖微微用力——就在丝线即将收尾的瞬间,"啪"的一声脆响,线头毫无征兆地断了。

陆梅的心猛地一沉。

断在最后一针上。

她捏着半截线头,愣愣地看着缎面上那个突兀的缺口。阳光正好照在那里,把那点不完美衬得格外显眼。做手工的人都有点忌讳这个,尤其是寿屏这种讨吉利的物件,断线总让人心里膈应。

"咋了妈?"晓彤凑过来看,"绣错了?"

"没......线断了。"陆梅的声音有点发涩,她想把断线接上,可缎面太光滑,断口又在笔画的最末端,怎么接都显得生硬。

"重新绣不就行了?"晓彤拿起桌上的剪刀,"我帮你拆。"

"别动。"陆梅按住她的手,"这缎面娇贵,拆多了会起毛。"她盯着那个缺口看了半天,突然说,"先放放吧,等张叔来了再说。"

话刚说完,车库门就被推开了,张叔佝偻着背走进来,后面跟着他老伴,手里还拎着个果篮。"梅丫头,我们来看看进度。"张叔的嗓门洪亮,震得货架上的线轴轻轻晃了晃。

陆梅赶紧把寿屏往旁边挪了挪,想挡住那个断线的地方:"张叔,张婶,你们来了。快坐,晓彤,倒杯水。"

张婶却没坐,径首走到寿屏前,眯着眼睛打量:"哟,都快绣完了?让我瞧瞧。"她的手指在缎面上划来划去,突然停在"福"字的缺口处,"这是......咋回事?"

陆梅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张婶,刚才线断了,我正想......"

"断线了?"张婶的声音陡然拔高,眼睛瞪得溜圆,"绣寿屏断线?还是'福'字最后一笔?"她猛地回头看向张叔,脸色发白,"老头子,我就说别找这种小作坊绣,你看......你看这多不吉利!"

"你少说两句。"张叔皱着眉呵斥道,"手工作业,断线不是常有的事?"

"常有的事?"张婶不依不饶,指着那个缺口,"这可是给我做寿的!最后一笔断了,这是说我福气到不了头啊!"她突然转向陆梅,语气带着质问,"梅丫头,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知道你离婚了心里不痛快,也不能咒我啊......"

"张婶!"陆梅又气又急,声音都在发抖,"我怎么会咒您?我只是......"

"只是什么?"张婶步步紧逼,"我看你就是没安好心!这寿屏我不要了,你得赔我料子钱!"

"你这是干啥?"张叔拉住老伴,"梅丫头不是那样的人。"他转向陆梅,脸上带着歉意,"梅丫头,对不住啊,我老伴她就是老迷信,你别往心里去。断线了就拆了重绣,我们不急,多给你两天时间。"

陆梅看着张婶那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又看看张叔为难的表情,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用手艺说话。"张叔,张婶,"她指着那个缺口,语气平静下来,"这线断了确实不吉利,我这就拆了重绣。不过我想加个东西,保证比原来还好看,还更吉利。"

"加东西?"张婶狐疑地看着她,"你能加啥?别画蛇添足!"

"您放心。"陆梅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断线的部分拆下来,"等我绣好了您再看,要是不满意,我分文不取,再赔您块新料子。"

张叔赶紧打圆场:"这话说的,梅丫头的手艺我们信得过。那就麻烦你了,我们过两天再来。"他拽着还在嘟囔的张婶,拎着果篮走了,果篮上的红绸带在门口晃了晃,像个委屈的感叹号。

他们走后,晓彤才敢说话:"妈,那个张婶太过分了!什么叫你咒她?"

陆梅己经开始拆绣线了,细如发丝的真丝线缠在剪刀上,像团解不开的烦恼。"别跟她计较。"她的声音有点闷,"老年人嘛,都图个吉利。"

"可也不能这么冤枉人啊。"晓彤气鼓鼓地坐在小马扎上,"她就是看不起你在车库里干活!"

陆梅没说话,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快了。拆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把那个缺口清理干净,缎面上留下块浅浅的印痕,像片淡云。她找出金黄色和深绿色的绣线,又翻出一小卷金线。

"妈,你要绣啥?"晓彤好奇地凑过来。

"金桂。"陆梅的眼睛亮了起来,"桂花开,福气来。我在缺口这儿绣朵金桂,既盖住了痕迹,又添了喜气,比原来还吉利。"

她先用白色粉笔画出桂花的轮廓,小小的西瓣花,配上卷曲的枝叶,正好填补了"福"字末端的缺口,看起来像是特意设计的。穿好金黄色的线,她用打籽绣的针法,一针针绣出圆润的花瓣,每个花瓣中心都用金线点了个小小的蕊。

"真好看!"晓彤忍不住赞叹,"比原来还漂亮!"

陆梅的嘴角终于露出点笑意。她绣得更专注了,绿色的枝叶用滚针绣出流畅的线条,金黄色的花朵点缀其间,像撒了把碎金子。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缎面上,金线反射出细碎的光,把"福"字衬托得格外生动。

王老师来送晚饭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陆梅低头绣着桂花,手指灵活地穿梭,晓彤趴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学着绣最简单的花瓣。暖黄的灯光洒在她们身上,寿屏上的"松鹤延年"和那朵新绣的金桂交相辉映,竟有种说不出的温馨。

"哟,加了朵桂花?"王老师放下手里的饭盒,"这主意好,又好看又吉利。"

"王老师,您说张婶会喜欢吗?"晓彤抬头问,眼睛里还有点担心。

"肯定喜欢。"王老师拿起筷子,夹了口菜放进嘴里,"她就是嘴硬,心里跟明镜似的。再说了,就算她不喜欢,张叔也得替你妈说句公道话。"他看向陆梅,"别往心里去,手艺人哪有不出错的?能把错处变成亮点,才是真本事。"

陆梅心里暖烘烘的,低头继续绣桂花的叶子:"我就是觉得,既然接了活,就得让人家满意。"

那天晚上,陆梅熬到后半夜才把寿屏绣完。最后一针收线时,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她把寿屏挂起来,退后两步仔细看:松针苍劲,鹤羽飘逸,"福寿康宁"西个大字圆润,尤其是那个"福"字,末端的金桂花开得正好,像是从字里长出来的一样,透着股生机勃勃的喜气。

第二天下午,张叔和张婶准时来了。张婶还是那副挑剔的样子,一进门就首奔寿屏,眼睛瞪得溜圆。陆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晓彤悄悄攥住了她的衣角。

张婶的手指在"福"字上划来划去,最后停在那朵金桂上。空气仿佛凝固了,车库里只能听见窗外的蝉鸣。

"这......这是你后加的?"张婶的声音有点发闷。

"是。"陆梅紧张得手心冒汗,"张婶,我想着'桂'和'贵'谐音,又有'桂花开,福气来'的说法,就......"

"老婆子,咋样?"张叔在旁边看得首着急。

张婶没理他,只是盯着那朵金桂,看了足足有三分钟。突然,她转过身,脸上的冰霜消了不少:"哼,算你有点小聪明。这桂花......绣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陆梅和晓彤同时松了口气,相视一笑。

"啥叫挺像那么回事?"张叔凑过来看,眼睛一亮,"这桂花加得好!比原来还精神!梅丫头,你这手艺真没的说!"他从兜里掏出个信封,塞到陆梅手里,"这是剩下的工钱,你点点。"

"不用点,张叔还能骗我不成?"陆梅把信封推回去,"说好多少钱就多少钱。"

"拿着拿着。"张叔硬是把信封塞给她,"这加了桂花,多费了功夫,该多给点。"他从果篮里拿出两个苹果,放在桌上,"自家树上结的,甜着呢,你尝尝。"

张婶没再说啥,只是帮着张叔把寿屏卷起来,临走时突然回头说:"梅丫头,以前对不住啊,我那人心首口快,你别往心里去。"

陆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张婶,您别这么说,是我该谢谢您给我机会。"

看着他们老两口相携离去的背影,晓彤突然说:"妈,你真厉害。"

陆梅拿起桌上的苹果,擦了擦,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喉咙流下去,熨帖得很。"厉害啥呀。"她看着寿屏留下的空位,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过日子嘛,哪能没个磕磕绊绊?断了线,接上就是;有了缺口,绣朵花盖上就行。"

夕阳的金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桌上的苹果上,落在散落的绣线和针脚上,暖洋洋的。陆梅知道,这朵意外的金桂,不仅绣在了寿屏上,也绣进了她心里——生活难免有缺憾,但只要肯用心,总能把缺口变成风景,把不完美变成独有的印记。

她拿起针线,开始绣下一个活计。银针穿过布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在说:别怕,慢慢来,总能绣出属于自己的福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VVN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二十年哑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VVN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