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天,太阳把影子拉得老长。陆梅的刺绣店重新装修好了,原本只够摆两张绣绷的小房间,打通了隔壁的空置储藏室,一下子宽敞了不少。墙上刷着米白色的漆,靠窗的位置摆了张长长的工作台,阳光洒在上面,亮得能照见人影。
“梅姐,这针脚我总绣不匀。”小李举着手里的绣布,有点不好意思。她以前在纺织厂上班,机器操作得溜,拿起绣花针却抖得像筛糠。
“别急,”陆梅走过去,握着她的手示范,“线要拉紧,但别扯太狠,就像……就像给孩子扎辫子,松了散,紧了疼。”
小李噗嗤笑了:“梅姐,你说得真形象。”
旁边的王姐也笑了,她手里的牡丹绣得有模有样:“我以前在家绣十字绣,还总被我家那口子骂‘不务正业’,现在倒好,靠这个挣钱了。”
王姐和小李都是下岗女工,社区主任牵的线,说陆梅这儿缺人。面试那天,王姐攥着她绣的枕套,手心里全是汗:“梅姐,我没经验,但我能学,给口饭吃就行。”
陆梅看着她绣的并蒂莲,针脚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当场就拍了板:“来试试吧,管饭。”
这会儿,两个大姑娘正围着工作台忙活,缝纫机嗡嗡地响,剪刀剪线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倒比以前热闹多了。
“梅姐,网上又来订单了。”小李盯着电脑屏幕,“要二十个绣花荷包,说是景区纪念品。”
“能赶出来不?”陆梅问。
“差不多,”王姐算着日子,“我们俩加加班,三天够了。”
陆梅点点头,心里暖烘烘的。以前一个人绣,订单多了就犯愁,现在有了帮手,腰杆都首了。表姐昨天还说:“你这是给咱们下岗姐妹谋福利呢。”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叮铃响了。王老师走进来,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陆女士,我来看看。”
“王老师来啦。”陆梅迎上去,“快坐,刚沏的菊花茶。”
“不了,我把账本带来了。”王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个厚厚的本子,“上个月的账对完了,你看看。”
他退休前是中学的数学老师,算起账来又快又准。陆梅的网店渐渐有了名气,进出账多了,就请王老师来帮忙记记账,一个月给点报酬,他总说“邻里邻居的,给啥钱”,最后还是陆梅硬塞给他一些刺绣样品,才算作罢。
“辛苦您了。”陆梅接过账本,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收入支出列得清清楚楚。
“应该的。”王老师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小李和王姐,笑着说,“真是越来越像个样子了。”
“还不是靠大家帮衬。”陆梅给他倒了杯茶,“您尝尝,今年的新茶。”
王老师呷了口茶,目光落在墙上的招工启事上,那是陆梅亲手写的:“招刺绣工两名,女性优先,有无经验均可,包教包会。”
“怎么想着只招女性?”他好奇地问。
陆梅往窗外看了看,楼下的杨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女人不容易,”她轻声说,“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没工作、家里负担重的,能有个地方挣钱,腰杆都能挺首点。”
她想起自己刚离婚那会儿,攥着仅有的积蓄,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要不是表姐拉着她摆摊,张阿姨教她用智能手机,她可能到现在还陷在泥里拔不出来。
“王姐以前在罐头厂上班,男人出车祸瘫了,家里还有个上学的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小李离婚了,带着个女儿,前夫一分钱抚养费都不给。”陆梅叹了口气,二十年哑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二十年哑妻最新章节随便看!“能帮一把是一把。”
王老师点点头,没说话,眼里却多了几分敬佩。
中午吃饭的时候,陆梅订了三份盒饭,两荤一素,还给加了个卤蛋。“快吃吧,下午还有得忙。”
“梅姐,你对我们太好了。”小李扒着饭,眼圈有点红,“以前在厂里,领导总说‘女人干活就是不行’,到你这儿,才觉得自己也是个有用的人。”
“谁说女人不行?”王姐啃着卤蛋,“咱们绣出来的东西,城里人抢着要呢!”
陆梅笑了:“对,咱们靠手艺吃饭,不比谁差。”她看着两个姑娘狼吞虎咽的样子,想起自己刚开网店那会儿,经常忙得忘了吃饭,周晓彤就给她泡碗方便面,母女俩分着吃。
“梅姐,”王姐突然说,“我儿子说,等我发了工资,想请你去家里吃顿饭,他想跟你学学刺绣,说以后也能帮我搭把手。”
“好啊。”陆梅答应下来,“让他来店里玩就行,我教他。”
下午,王老师对账的时候,发现有笔货款迟迟没到账,联系买家也没回应。“可能是跑单了。”他有点担心,“这单不小呢,损失不少。”
陆梅倒挺平静:“没事,做生意哪有没风险的。就当是个教训,以后先付定金再开工。”
她一点没着急,照样坐在绣绷前绣那幅《百鸟朝凤》,针脚又细又匀。王老师看着她的侧脸,阳光照在她鬓角的碎发上,泛着淡淡的金光,心里突然觉得踏实得很。
天黑的时候,订单总算赶得差不多了。小李和王姐收拾好东西,跟陆梅道了别,说明天早点来。
店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陆梅和王老师。他正在把账本放进抽屉,她在收拾散落的线头。
“我帮你锁门吧。”王老师拿起钥匙。
“不急,”陆梅指了指角落里的绣绷,“还有点活没干完,我加会儿班。”
王老师看了看表:“都八点了,别太累了。”
“没事,就差几针了。”陆梅拿起绣花针,在布上穿梭。
王老师没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翻开一本刺绣杂志看着。台灯的光晕落在两人身上,安安静静的,只有绣花针穿过布料的沙沙声,和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过了会儿,陆梅放下绣绷:“好了。”
王老师抬头一看,那是朵小小的栀子花,白得像雪,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绣得清清楚楚。“真好看。”他由衷地说。
“送给你吧。”陆梅把绣布取下来,“别总看杂志,这个能当个书签。”
王老师接过栀子花,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赶紧移开目光。
“那……我先走了。”王老师站起身,把栀子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
“嗯,慢走。”陆梅送他到门口。
秋夜的风有点凉,吹得人心里痒痒的。王老师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看,刺绣店的灯还亮着,像黑夜里的一颗星。
陆梅关了店门,站在窗前看了会儿月亮。圆乎乎的,像个银盘子。她想起白天小李说的话:“梅姐,你真是个好人。”
其实她没那么好,她只是想让自己过得好点,顺便,也让身边的人过得好点。就像那些绣在布上的花,一朵一朵,聚在一起,就成了春天。
这样想着,陆梅锁好门,脚步轻快地往家走。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刺绣店,像个温暖的港湾,等着明天的太阳,也等着那些需要依靠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VVN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