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英和周爱军唠了会嗑儿,把他祖宗十八代查了个底儿掉,
“月儿,我看这事有谱。”
方寒月凑到舅妈跟前,“怎么说?”
“这男的叫周爱军,今年42岁,是西北高昌军团第五旅的旅长。
家里有三个男孩,最大的12岁,小的3岁,都由服务员照料长大的,你妈嫁过去吃不了苦。”
旅长每个月工资能拿230块钱,加上周爱军在边疆从军,能加百分之三十六的地区补助。
算下来约313块钱,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方寒月那个便宜爹方抗美,每个月工资才35块钱,年年都要靠孔惜弱的补贴过活。
“比我妈大了点儿,舅妈,咱们再观察几天,看他有没有那个意思?”
方寒月看周爱军身材孔武,个子足有1米85,衬得1米65的妈妈孔惜弱娇小脆弱,他要是脾气不好,能一拳给妈妈揍扁。
方寒月叹了口气,双方武力悬殊值太大。
不像她那个便宜爹,一米七的中等个头,白白净净,大声说话都不会。
人品有问题,但至少不打人。
“你不懂,年龄大的会疼人。”吴红英嗑着瓜子,她挺看好周爱军的。
得知孔惜弱是个刚离婚的,周爱军看她的眼神明显不一样了,态度也热情很多,“大妹子,你去歇着,我帮你看着孩子。”
他轻松地抱着小曦曦,“孩子这么小,你男人怎么忍心抛弃你们母女?”
“周大哥,这孩子是我家门口捡的,没爹没娘怪可怜,就让她跟着我了。”
周爱军动了心思,她看起来娇滴滴的,但心地善良,路边的野孩子都能捡回来养,想必也会对自己的孩子好。
周爱军假装无意问道:“大妹子,你们这一家子人,拖家带口的,要去哪儿?”
方寒月走了过来:“伯伯,我们要去西北高昌军区,到库尔勒下车。”
“巧了,我也是西北高昌军区的,你们是去投奔还是探亲,我帮你们找人。”
睡在上铺的李秀兰支起耳朵听着,她总觉得这一家子不是好人。
方寒月没能拦住嘴快的妈妈,“周大哥,我们要下放到军区农场,不用您帮忙找人了。”
话音刚落,车厢里的乘客都离他们家远了一些,纷纷窃窃私语:
“怪不得吃得起红烧肉,原来是万恶的资本家,被下放了还搞资产阶级那一套,就该被打倒”
“资本家滚出8号车厢,我们不愿跟资本家蛇鼠一窝。”
“对,给我们滚出去!”
方寒月就猜到是这样的结果,她看到上铺的李秀兰偷偷跑了出去,跟乘警告状去了。
她拍了拍妈妈,“别乱说话,抱着曦曦去铺位,把帘子拉上,我一会儿回来。”
群情激愤,一时间孔家成了万恶之首,被群众愤怒的眼睛盯着,恨不得当场把他们逐出包厢。
孔江梦没见过这种阵仗,吓得“呜呜”哭了起来。
“她还有脸哭,当年压榨人民的时候,怎么没见她们哭?”
纸火流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你看她身上穿的衣服,那可都是从我们身上压榨出来的。”
孔江梦拉开铁丝帘子躲进了铺位里,浑身发抖。
方寒月跟在李秀兰后面,果然看到她在告状:
“公安同志,那群资本家是黑五类,怎么能跟我们人民群众平起平坐,一定要把他们赶出去。”
“你没见他们家人嚣张得很,我这个老太婆腰不好,想换个位子,她都不肯……”
方寒月走了过去,递出身上的证件:
“乘警长,我们是从海城被下放的,这趟火车票也是革委会的同志提供的,您尽管查。”
“至于这位大婶,她是想要换我的下铺,但上铺比下铺便宜了13块5,她不愿意补差价,才没换成。”
乘警长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
“这位大婶,我要教育你,对待资产家同志,我们要改造他们,而非占他们的便宜。”
李秀兰被教育了一通,瞪了眼方寒月,回了车厢。
看她走了,乘警长继续道,
“虽说你们的乘车手续合法合规,但毕竟引起了民愤,还是要换一节硬座车厢。”
没等他说完,方寒月就从袖口滑出一个厚厚的红包,放到了乘警长的口袋里,
“警长,我有办法化解民愤,只是还需要您小小地协助一下。”
方寒月看着他满意的神色,笑了,对待不同人有不同的办法。
这一套放在大城市管用,但放底层群众身上会起到反效果。
他们迷信的是权威,最恨“权钱交易”。
方寒月推着满满一车的红烧肉,低眉顺眼跟在乘警长后面,进了8号车厢。
车厢乱成了一锅粥,群众都站了起来,仇视地盯着孔家人,数落着他们的罪责。
她看到周爱军紧紧地护着妈妈和曦曦。
“大家安静,我是本趟列车的乘警长,请听我说几句。”
乘客们看到他穿着深蓝色的制服,帽徽印有路徽暗纹,知道是个有地位的,安静了下来。
“和你们同一节车厢的孔家,他们家的达仁堂,在全国各地分号一千多家,想必你们听说过。而这位孔老先生,十年前主动配合国家将达仁堂国有化,并公开了“避瘟散”的配方,被评为红色资本家。至于他们被下放的原因,我们也在审查阶段,并不能完全定性。”
乘警长提高了音量:“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但更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避瘟散是一种常用的防暑药,但价格昂贵,有钱人家才用得起。
“达仁堂”十年前交出避瘟散的配方,全国量产后价格从原先的3块2降到了8毛钱,成为了知青下乡必备药品。
火车上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大家口袋里或多或少都装着避瘟散,闻言对孔家的不满散了很多。
方寒月趁机推着小车,“为表诚意,我们自掏腰包为大家采购了红烧肉,请拿出小碗,每人一份!”
扑鼻的肉香味弥漫整个车厢,群众见乘警长都发话了,也不好追究,先吃红烧肉吧。
李秀兰第一个排在了最前面,端着个硕大的搪瓷脸盆:“闺女,我家人口多,多来点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