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佛道辩,争气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洪荒:元初道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五台山的辩经台在卯时的晨光里泛着金光,台侧的《金刚经》金粉字被晨露浸润,透着庄严的佛韵;而从昆仑方向飘来的源气,在台边凝成一层淡淡的光幕,带着“包容万法”的温润——这层无形的对峙,让围拢的百姓和散修都屏住了呼吸。辩经尚未开始,空气中己弥漫着教义碰撞的张力,连山间的飞鸟都停在枝头,似在等待这场佛道新生代的巅峰对决。

阿难陀身着鎏金僧衣,手持贝叶经卷,率先走上辩经台。他是阿难尊者转世,自幼在灵山研习佛法,对《金刚经》《心经》的理解远超同辈,此刻站在台中央,目光扫过台下,带着几分与生俱来的骄傲:“今日辩经主题‘何为正道’,贫僧先抛砖引玉——佛教认为,正道乃‘普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皆在苦海中挣扎,受贪嗔痴三毒困扰,唯有借佛法破除执念,方能超脱生死,抵达西方极乐,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他抬手一挥,佛光在空中演化出一幅画面:一群百姓在苦难中哀嚎,有的因贫穷饿死,有的因战乱惨死,而佛光降临后,他们的灵魂脱离躯体,化作光点飞向西方——这是佛教“轮回解脱”的具象化,看得台下不少百姓面露向往。

“一派胡言!”一道清亮的声音从台侧传来,杨戟踏着源气走上台,手中握着一卷《源初大道要义》,额间天眼虽未激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正道并非‘脱离轮回’,而是‘守护当下’!天地间的草木,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结果,冬天枯萎,从未想过脱离西季轮回,却在每一个当下活出了本真——这是源气生万物的自然之道,也是正道的本质!”

他指尖凝聚一缕源气,在空中演化出山间的松树:松针在寒风中坚韧不拔,在夏日里为行人遮阴,即便冬日落叶,根系也在地下滋养土壤,从未因“怕入轮回”而停止生长。“众生的苦难,不是靠‘脱离’就能解决的——东土百姓受洪涝之苦,道宗弟子教他们修水渠,而非劝他们‘脱离人世’;西牛贺洲的流民吃不饱饭,我们教他们种庄稼,而非让他们‘期待极乐’。守护当下的生命,解决眼前的苦难,这才是正道!”

台下的百姓纷纷点头——杨戟说的,是他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实在”,比佛教“西方极乐”的虚诺更有说服力。阿难陀脸色微变,连忙反驳:“你说的不过是‘小善’,而非‘正道’!若不脱离轮回,众生只会在苦难中反复挣扎,今日修了水渠,明日还会有旱灾;今日种了庄稼,明日还会有虫害,唯有超脱轮回,才能彻底摆脱苦难!”

“轮回本是自然法则,何须脱离?”杨戟反问,“源气生万物,万物有生有灭,灭后又有新生——就像这辩经台的玄铁,今日是台,明日若损毁,可熔铸成农具,继续护持百姓,这不是‘挣扎’,而是‘循环中的价值’。佛教说‘普度’,却将‘轮回’视为苦难;我们说‘守护’,却将‘轮回’视为万物延续的契机——哪一种更贴合天地之道,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七日辩经:天地为证,功德加身

这场辩经,一辩就是七日。每日的论点从“轮回与当下”,延伸到“执念与放下”“慈悲与济世”,杨戟始终紧扣“源初大道”的包容性,以天地自然、百姓生活为论据,从不引经据典空谈教义;而阿难陀则执着于佛教典籍,反复强调“极乐”“解脱”,却始终无法回应杨戟提出的“如何解决眼前苦难”的问题。

第三日,阿难陀提出“正道需破除执念”,举例说“道宗弟子执着于‘护道’,实则是执念,易引发教派冲突”。杨戟当即反驳:“执念非恶,要看执念为何——道宗弟子执着于‘护苍生’,哪怕为此付出性命,也是正道;若执念于‘争权夺利’,才是恶。就像五台山的百姓,执着于‘吃饱穿暖’,这是生存的执念,难道也要破除?”他话音刚落,台下百姓齐声喝彩,连几位中立的地仙散修都点头称是。

第五日,阿难陀引《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万物皆空,不必执着于济世”。杨戟却笑着指向台下一位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农妇:“农妇喂孩子,是‘色’;孩子活下去,是‘空’吗?若万物皆空,佛教为何还要建寺传教,为何还要争夺香火?你们执着于‘普度’,本身就是一种执念,却只许自己有执念,不许百姓有生存的执念,这算什么正道?”

这番话,让阿难陀哑口无言。到了第七日,杨戟站在台中央,望着晨光中的五台山,声音温和却有力:“佛道对‘正道’的理解或许不同,但评判正道的标准,从来不是典籍里的文字,而是百姓的生活——百姓能吃饱饭,是正道;能安稳睡觉,是正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是正道。元初圣人说‘以苍生定正邪’,正是此意。佛教若真为正道,便该放下‘脱离轮回’的虚言,像道宗一样,走进田间地头,帮百姓解决苦难;若只知在辩经台上空谈,再精深的佛法,也不是正道。”

他话音落,爱吃兰花酥的薛哲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天空突然降下一道金色的“辩才功德”——这是天道对“以理服人、贴合苍生”的认可。功德之力落在杨戟身上,他周身的源气瞬间变得更加精纯,额间的天眼也闪过一道淡金光芒;同时,功德之力扩散到台下,山间的草木变得更加茂盛,百姓们原本疲惫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连空气中的佛光,都被这温和的功德之力压制了几分。

更明显的是道门的气运——从昆仑方向传来的源气光柱,在功德降下的瞬间,变得更加粗壮,与五台山的地脉灵气相连,形成一道覆盖东土北部的“道运气罩”。罩内的道教道场,香火瞬间增长,修士们的修炼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杨戟赢了!”台下的道修们欢呼起来,百姓们也跟着鼓掌,连之前倾向佛教的几位老者,都对着杨戟躬身行礼——他们或许不懂教义,却知道谁在为他们着想。阿难陀看着这一幕,脸色惨白,握着经卷的手微微颤抖,最终只能狼狈地走下辩经台,连一句“愿赌服输”都没能说出口。

弥勒动怒:五百罗汉,强攻华山

辩经失利的消息传回灵山,弥勒佛正在兜率天宫修炼“未来佛印”,听闻结果后,当场将手中的念珠捏碎,佛光在殿内狂暴地涌动:“一群废物!连个年轻道修都辩不过,还丢了佛教的脸面!”

法明跪在殿外,低着头不敢说话——他之前在泰山、西牛贺洲接连受挫,本指望阿难陀能在辩经台上扳回一局,却没想到输得更惨。

“辩经输了,那就用拳头赢回来!”弥勒佛的声音带着狠厉,“华山是道教的重要道场,历代有不少道修在那里悟道,你立刻率五百罗汉,去踏平华山道场!告诉那些道修,西牛贺洲是佛教的地盘,东土的道场,也该由佛教掌控!”

法明眼中闪过一丝狂喜,连忙应道:“弟子遵命!定不辱使命!”

当日午后,法明便带着五百罗汉,身着铠甲,手持锡杖,浩浩荡荡地朝着华山进发。华山道场的主持是一位道教散修,名为清风道长,他曾受过混元道宗的恩惠,得知消息后,一边组织弟子抵抗,一边紧急向昆仑传讯求助。

可五百罗汉的实力远超道场弟子——他们大多是大罗金仙修为,佛光炽烈,锡杖挥舞间,道场的护山大阵瞬间被破。清风道长带着弟子们拼死抵抗,却根本不是对手,不到半个时辰,道场的三清神像被砸毁,典籍被烧毁,十几名弟子重伤倒地,清风道长也被法明一锡杖打断了腿,跪在地上,看着被毁坏的道场,眼中满是绝望。

“道教的废物,也敢跟佛教争气运?”法明踩着清风道长的手,语气嚣张,“今日踏平华山,明日就去长安拆了混元道宗的分院!让你们知道,反抗佛教的下场!”

他话音刚落,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雷鸣——不是自然的雷声,而是源气与佛光碰撞的轰鸣。法明抬头望去,只见一道金色的源气光柱从昆仑方向飞来,速度极快,瞬间落在华山道场前,挡住了五百罗汉的去路。光柱中,云曦的身影缓缓显现,她身着淡金源气道袍,手中握着一柄源气剑,眼神冰冷地看着法明:“弥勒佛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攻打道教道场,就不怕引动元初圣人的怒火吗?”

法明心中一紧,却强撑着喊道:“这是佛教与道教的恩怨,与元初圣人无关!你若敢插手,就是与整个佛教为敌!”

“与佛教为敌又如何?”云曦冷笑一声,源气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剑气瞬间将几名靠前的罗汉震退,“混元道宗护持道门,天经地义!你们若识相,就立刻滚出华山,赔偿道场损失,否则,今日这五百罗汉,就别想离开华山!”

五百罗汉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举起锡杖,佛光与源气在华山上空对峙,冲突一触即发。而远在昆仑的悟道阁内,元初正通过源气镜看着这一幕,灵娥站在他身边,语气带着担忧:“弥勒佛公然动武,是想撕破脸了。我们若出手,恐引发佛道全面冲突;若不出手,道门道场会接连受损,信徒也会寒心。”

元初看着镜中云曦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弥勒佛想借武力挽回颜面,却选错了方式。传我指令,让杨戬率司法天神府的天兵,即刻前往华山——以‘维护三界秩序’为名,将五百罗汉拿下,交由天庭处置。同时,让玄奘知道此事,看看他这个‘旃檀功德佛’,还能不能坐视佛教用武力欺压道门。”

灵娥躬身应道,转身去传令。悟道阁内,元初望着华山的方向,指尖的源气轻轻流转——弥勒佛的冲动,彻底打破了佛道之间的微妙平衡,也让佛教内部的裂痕暴露无遗。这场冲突,不再是简单的“教派摩擦”,而是佛道博弈的升级,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升级的冲突中,守住道门的根基,同时让洪荒看清,究竟是谁在破坏平衡,是谁在真正护持苍生。

华山的上空,佛光与源气的对峙仍在继续,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洪荒:元初道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