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清河县的市集,本该是人声鼎沸的时节,却被一股诡异的恐慌笼罩。法明身着僧袍,站在之前立有“和谐碑”的广场上,手持一串佛珠,声音带着刻意营造的焦虑,对着围拢的百姓嘶吼:“诸位施主!吾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暗淡,劫火将至!三百年后,洪荒将毁于一旦,唯有皈依佛教,每日诵读《心经》,方能得佛祖庇佑,免于劫难!”
他抬手一挥,佛光在空中演化出一幅恐怖的画面:烈火吞噬村庄,洪水淹没城池,百姓在灾难中哀嚎,而远处的灵山却泛着金光,身着佛衣的信徒在佛光中安然无恙。“看到了吗?这就是未来!若不放弃道教,不拆毁道观,你们和你们的子孙,都会葬身劫火!”
这番“末日论”如同瘟疫,迅速在东土蔓延。法明带着比丘们,走遍东土的村落市集,每到一处,就用佛光演化灾难场景,还故意散布“某村因不信佛教,己遭瘟疫”“某道观拒绝拆毁,当晚就被雷击”的谣言——这些所谓的“证据”,实则是他暗中用佛光制造的假象,却让愚昧的百姓信以为真。
清河县的王老汉,之前因道宗救过他孙子的命,对道教心存感激,可听了法明的宣讲后,却吓得浑身发抖。他看着家中供奉的三清像,又想起法明说的“劫火”,最终咬咬牙,拿起锄头砸毁了神像:“三清老爷,不是俺不信您,是俺怕连累家人啊!”
更有甚者,在比丘的煽动下,开始攻击道士、拆毁道观。清虚道长——那位曾与佛教比丘合作开设惠民堂的老道士,在自家道观前被一群百姓围堵,他们拿着木棍,嘶吼着“拆了道观,保平安”,道观的门窗被砸毁,典籍被扔进火堆,清虚道长试图解释,却被百姓推倒在地,额头磕出鲜血。“你们……你们忘了道宗是怎么帮你们修水渠、治瘟疫的吗?”他捂着伤口,声音带着绝望,可回应他的,只有百姓被恐慌冲昏头脑的咒骂。
短短半月,东土数十座道观被毁,上百名道士受伤,连长安城外的混元道宗分院,都被百姓围堵,要求“拆分院,信佛教”。混乱中,有人趁火打劫,冒充比丘骗取百姓的钱财;有人为了“表忠心”,甚至将家中的粮食都捐给寺庙,导致家人忍饥挨饿——东土的安宁,被弥勒佛的“末日论”彻底打破。
杨戟破局:源气显真,严惩恶僧
动乱的消息传到昆仑时,元初正与灵娥商议广寒道院的扩建事宜。看着源气镜中百姓疯狂拆毁道观的画面,元初的脸色沉了下来:“弥勒佛为了夺回气运,竟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蛊惑人心,制造动乱,真是枉为佛门弟子。”
“若不尽快揭穿谣言,东土的百姓会遭受更多苦难,道宗的根基也会受损。”灵娥眉头紧锁,“不如让杨戟去东土,他在华山论剑和五台山辩经中都有威望,百姓更易信服。”
元初点头:“让他带上源气镜,演化真实的未来,揭穿法明的谎言。记住,不可伤及无辜百姓,只需严惩主谋,安抚民心。”
三日后,杨戟身着源气道袍,手持源气镜,抵达清河县。此时,法明正带着百姓,准备拆毁之前元初立的“和谐碑”。“住手!”杨戟的声音带着源气的威严,穿透混乱的人群,“法明,你竟敢编造末日谣言,蛊惑百姓,制造动乱,就不怕天道惩罚吗?”
法明看到杨戟,心中一慌,却仍强撑着喊道:“杨戟,你休要胡说!末日劫火是天意,若不皈依佛教,百姓都要遭殃!”
“天意?我便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天意!”杨戟抬手举起源气镜,注入源气。镜面瞬间亮起,映出三百年后的东土景象——不是法明所说的灾难,而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麦田金黄,水渠纵横,孩子们在“和谐碑”前玩耍,佛道寺庙相邻,信徒们相互问候,没有劫火,没有灾难,只有安宁与祥和。
“这……这是假的!是你用妖术伪造的!”法明疯狂嘶吼,试图破坏源气镜。
“假的?”杨戟冷笑一声,镜面画面一转,映出法明暗中用佛光制造“瘟疫”“雷击”的场景,“你看看,这些所谓的‘末日征兆’,都是你一手策划的!你为了让百姓信佛,不惜伤害无辜,这就是佛教的‘慈悲’吗?”
百姓们看着镜面中的真相,瞬间清醒过来。王老汉看着被自己砸毁的三清像,又想起道宗之前的恩情,羞愧得满脸通红;之前围堵清虚道长的百姓,纷纷放下手中的木棍,对着道长磕头道歉;甚至有之前信佛的百姓,愤怒地冲向法明:“你这个骗子!我们捐了粮食,拆了道观,你却骗我们!”
法明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杨戟用源气凝成的光绳捆住。“你编造谣言,蛊惑人心,导致东土动乱,本应废去修为,打入地脉赎罪。”杨戟的声音冰冷,“但元初圣人有旨,给你一次改过的机会——封印你的佛光,罚你在东土修建被毁坏的道观,终身不得离开东土,用苦力弥补你的过错。”
说完,杨戟指尖一缕源气注入法明体内,封印了他的佛光。法明瞬间失去力量,瘫倒在地,被百姓们押着去修复道观。围观的百姓们,看着源气镜中三百年后的太平景象,又看着被押走的法明,终于明白自己被欺骗,纷纷对着杨戟磕头:“多谢道长揭穿谎言,救了我们!”
玄奘决裂:痛心疾首,佛心失稳
法明被严惩、末日论被揭穿的消息,很快传到灵山。大雄宝殿内,弥勒佛看着手下比丘送来的报告,气得浑身发抖:“杨戟!元初!你们竟敢坏我大事!东土的香火,本来就要回到佛教手中了!”
就在这时,玄奘身着佛衣,快步走进殿内,手中握着一份法明散布谣言的卷宗,脸色苍白,眼中满是痛心:“世尊,弥勒佛!你们怎能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传教?编造末日谣言,蛊惑百姓拆毁道观,伤害无辜,这与佛教的‘慈悲济世’相悖,与我西行取经的初心相悖!”
“玄奘,你懂什么!”弥勒佛厉声反驳,“若不用强硬手段,东土的香火会被道宗夺走,佛教会越来越弱!我们这是为了佛教的未来!”
“为了佛教的未来,就要牺牲百姓的安宁吗?”玄奘激动地将卷宗摔在地上,卷宗散开,里面是东土百姓因谣言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的照片,“你看看!这些百姓,有的因信了你的谣言,捐光了粮食;有的因拆毁道观,与邻里反目;有的道士被打伤,无家可归——这就是你想要的‘佛教未来’?这不是慈悲,是作恶!”
如来坐在莲台上,看着争吵的两人,面色凝重,却迟迟没有开口。他知道弥勒佛的手段卑劣,却也明白东土香火对佛教的重要性,这种矛盾,让他陷入了沉默。
玄奘见如来沉默,心中彻底失望。他转身对着殿外的大慈恩寺方向,深深一拜:“我西行取经,是为了将佛法传给东土百姓,让他们向善,不是为了让佛教成为掠夺信仰、制造动乱的工具。从今日起,我与弥勒佛一脉彻底决裂,大慈恩寺不再参与任何‘扩张传教’,只专心译经、义诊,若有人再敢用末日论蛊惑百姓,便是与我玄奘为敌!”
说完,玄奘毅然转身,走出大雄宝殿。他回到东土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慈恩寺的比丘,前往被毁坏的道观,帮忙修复;他还在“和谐碑”前,再次宣讲“佛道共存”的理念,亲手将被法明破坏的碑体修复,刻上“谣言害人,慈悲为真”八个字。
百姓们看着玄奘的行动,对佛教的看法再次改变——之前因末日论信佛的百姓,纷纷不再去寺庙;有的甚至将家中的佛像收起,换成了“和谐碑”的画像;东土的佛教寺庙,香火锐减,普济寺、大明寺等之前热闹的寺庙,如今门可罗雀,比丘们看着冷清的院落,眼中满是迷茫。
灵山的气运祥云,在玄奘决裂、香火锐减后,变得更加黯淡,隐隐有向东土回流的趋势——那是百姓信仰转变的证明,也是佛教因“失人心”付出的代价。弥勒佛看着空荡荡的大雄宝殿,心中满是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如来坐在莲台上,望着东土的方向,第一次开始反思:佛教的东传,究竟是为了“普度众生”,还是为了“争夺信仰”?若继续用卑劣手段,佛教最终会失去的,恐怕不只是东土的香火,还有洪荒万灵对佛教的信任。
而在昆仑的悟道阁内,元初看着源气镜中玄奘修复道观的画面,轻声道:“玄奘虽为佛门弟子,却未失本心。他的决裂,不仅是对弥勒佛的反抗,也是对佛教‘慈悲’初心的守护。”
灵娥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心为他们好,谁在欺骗他们,他们终究会明白。弥勒佛的末日论,看似能暂时争夺信仰,却最终失去了最宝贵的人心——这才是最沉重的代价。”
夕阳下,东土的“和谐碑”再次焕发光彩,百姓们围着石碑,或诵读上面的文字,或讨论农桑之事,之前的恐慌与混乱,渐渐被安宁取代。而这场由佛教引发的“末日论”风波,也成为洪荒博弈史上,一段因“行诡道”而“失人心”的深刻教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洪荒:元初道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