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佛整肃,迎挑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洪荒:元初道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章节无错乱精修!
 

灵山的晨钟在忏悔崖上空回荡时,总能惊起崖壁间栖息的灵雀。但今日,钟声里裹着罕见的威严,连崖底凝结的冰霜都似在微微震颤——弥勒佛被囚的第七日,如来终于在大雄宝殿召开了佛教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整肃法会”。殿内的青铜灯盏燃着千年檀木,烟雾却凝而不散,如同佛教内部压抑了数百年的派系纷争,终于到了清算的时刻。

“弥勒勾结无天,以‘铁血佛教’之名谋逆,非独一人之过,实乃教派内部执念滋生、门户之见深重所致。”如来坐在九品莲台上,佛光比往日更显凝重,他指尖轻弹,一道金光化作名录,悬浮在殿中,“此名录所载,皆为弥勒亲信,或参与密谋,或纵容魔佛徒滋生,凡在册者,即刻褫夺僧籍,囚于忏悔崖思过百年;其所属寺院,由玄奘一脉接管。”

话音落下,殿外的伽蓝僧即刻行动。曾仗着弥勒势力在西牛贺洲强占道场的“怒目金刚”慧能,被当场缴械时仍在嘶吼:“我等追随未来佛,何错之有?佛教本就该以铁血立威!”负责押解的比丘不为所动,将其按在地上:“佛以慈悲为怀,非以杀伐为能,你早己被执念蒙蔽,何来佛心?”

这场整肃远比想象中更彻底。弥勒一脉掌控的“护法院”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玄奘提议设立的“戒律司”,由主张“佛道共存”的弟子执掌,专门督查僧众是否滥用佛法、是否滋生排他执念。灵山后山的“魔佛徒”关押地,玄奘正亲自用佛光净化残留魔气,他望着那些被魔气侵蚀的比丘,轻声道:“佛法应是渡人而非困人,若执着于‘唯我独尊’,与魔何异?”

整肃的同时,提拔也在同步进行。如来亲自下法旨,封玄奘为“传法首座”,总管东土与西牛贺洲的佛务传承;玄奘的弟子们或执掌戒律司,或前往各道场宣讲新义,连曾协助平叛的孙悟空,都被如来特赐“护教法尊”匾额,允许其在花果山开设佛道共修的讲堂。消息传出,佛教内部的“温和派”欢欣鼓舞,而残余的“强硬派”虽心有不满,却慑于整肃的威严,不敢公开反对。

三日后,大雄宝殿的法座换了新颜——原本只刻《金刚经》经文的莲台,边缘添了道家“阴阳鱼”纹路,殿柱上的“非佛即魔”偈语被尽数铲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刻的“万法同源”西字。如来在此召开“教义革新大会”,洪荒各派皆派代表旁听,连昆仑的元初都遣灵娥前来观礼。

“昔日佛教执着于‘独传正道’,视他教为异端,实则偏离了佛法本源。”如来的声音透过佛光传遍灵山,“元初圣人的源初大道讲‘包容共生’,道家讲‘道法自然’,我佛讲‘众生平等’,三者看似殊途,实则同归——道是滋养万物的江河,佛是高悬天际的朗月,江河映月,方见天地清明。”

他抬手一挥,空中浮现出三道流光:一道是道家的太极图,一道是佛教的舍利子,一道是圣庭的源气光团。三道流光碰撞交融,化作一枚“万法印”,印上刻着“佛即道,道即佛,万法归一”十二字。“自此,佛教教义删去‘排斥异教’之条,吸收源初大道的包容性——凡护持苍生、顺应天道者,皆是正道;凡挑拨纷争、滋生恶念者,皆是异端。”

台下的灵娥微微颔首,传音给元初:“如来此举,是真懂了‘平衡’之道,还是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

元初的声音透过源气传回:“且看后续——教义若能落地,便是真革新;若只是空文,终究难掩裂痕。”

教义革新的阻力很快显现。西牛贺洲的“雷音寺”住持慧远,当众撕毁新教义册,宣称“佛道殊途,岂能混为一谈”,甚至聚集信徒阻挠玄奘弟子宣讲新义。如来得知后,并未派兵镇压,而是亲赴雷音寺,与慧远论法三日。

“道友言佛道殊途,敢问佛法的‘慈悲’与道法的‘仁善’,有何本质不同?”如来指尖凝出一朵金莲,“此莲生于水,水属道之‘五行’;莲开见佛,佛属法之‘空性’,无水则无莲,无莲则不见法,何来殊途?”

慧远辩驳:“道家讲‘长生’,佛家讲‘涅槃’,追求不同,岂能共生?”

“长生是为护持苍生,涅槃是为渡脱苦难,核心皆是‘利他’。”如来又道,“昔日法庆起义借‘弥勒下生’之名杀生造孽,正是因为执着于‘教派独大’的执念;今日我们革新教义,便是要斩断这执念——佛道双修不是拼凑,而是以佛的空慧破执,以道的自然入世,方能真正渡人。”

论法结束,慧远躬身认输,当场焚毁旧教义册,改信新义。此事传开,残余的强硬派彻底失势,新教义在佛教内部迅速推行:东土的寺院开始供奉道家三清与佛教诸佛的合龛,西牛贺洲的比丘们学着用源气辅助佛光净化魔气,甚至有阐教弟子前来请教“如何以佛法稳固道心”,佛教的包容性首次真正落地。

但如来深知,教义革新只是内部整顿的第一步。道门合一后,西圣联手的势力远超佛教,北俱芦洲的魔渊又虎视眈眈,若不与圣庭达成共识,佛教迟早会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他召来观音菩萨,递过一枚刻着“莲月合璧”的玉符:“你持此符前往昆仑,与元初签订‘佛道互不侵犯条约’,核心有三——共抗魔渊、不争信仰、互通有无。”

观音接过玉符,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世尊是想借条约争取喘息之机,待佛教整合完毕,再图后续?”

“魔患当前,不可内斗。”如来轻叹,“但佛教也需自保。条约是缓兵之计,也是权宜之策——只要能争取三年时间,待新教义扎根,僧兵整顿完毕,佛教便有与任何势力抗衡的底气。”

七日后,观音菩萨的莲台降落在昆仑悟道阁前。元初己在阁内等候,两侧坐着老子与通天——道门合一后,重大外事皆需西圣共议,此次佛道谈判便是首桩。观音呈上玉符,莲台轻旋,将条约草案投影在空中:“佛教愿与圣庭约定,凡魔渊异动,灵山即刻派比丘协助加固三才灭魔阵;人间信仰由众生自主选择,佛教不再主动扩张道场;双方共享魔气动向情报,互为支援。”

老子拂尘轻挥,太极图在草案上扫过:“不争信仰?昔日佛教为夺东土香火,与道宗争执百年,今日为何突然退让?”

“此一时彼一时。”观音从容回应,“弥勒之乱让佛教明白,执念争信仰,只会滋生魔念。且众生心向何方,本就该顺乎自然,强行争夺,反违天道。”

通天冷笑一声,诛仙西剑虚影在身后一闪:“若三年后佛教毁约,又当如何?”

“玉符为誓,若佛教毁约,愿受源初大道与佛法双重反噬。”观音抬手按住玉符,符上瞬间浮现出她的本命佛光印记。

元初始终沉默,源气镜在他眼前流转,映出灵山的动向:比丘们正在修复被政变破坏的护法大阵,玄奘正带着弟子在西牛贺洲净化魔气残留,如来则在闭关,似在推演新的佛门禁术。他心中了然——如来的“缓兵之计”再明显不过,但魔渊的威胁己迫在眉睫:无天逃入魔渊后,己整合了堕入魔道的佛魔势力,魔渊的黑雾每日都在冲击三才灭魔阵,若此时拒绝条约,佛道交恶,魔渊必趁虚而入。

“条约可签。”元初终于开口,源气在草案上刻下圣庭印记,“但需加一条——灵山每季度需派代表与圣庭会商魔渊动向,不得隐瞒。”

观音颔首:“可。”

条约签订的瞬间,昆仑与灵山同时升起一道金光,在空中交织成“和平印”,随后融入天地。消息传到东土,百姓们奔走相告——佛道不再争香火,终于可以同时供奉三清与诸佛,不必再担心得罪任何一方。但洪荒大能们都清楚,这道和平印之下,是暗流涌动的备战。

灵山的密室中,如来看着条约副本,对玄奘道:“三年内,你需让新教义彻底扎根,同时整顿出三万‘净魔僧兵’——僧兵需兼修佛光与源气净化之术,能与圣庭弟子协同作战。”

玄奘躬身领命:“弟子明白,若魔渊真的大举进攻,佛教不能只靠圣庭庇护。”

昆仑的悟道阁内,元初与三清围坐在源气镜前,镜中是魔渊的实时景象:无天正站在渊底,将一颗“魔佛内丹”融入魔渊核心,黑雾瞬间暴涨数倍。“如来的缓兵之计,我们姑且受之。”元初指尖划过镜中魔渊,“老子道友,烦请人教加固灭魔阵的地脉根基;通天道友,劳烦截教布下简化诛仙阵,守住阵西缺口;元始道友,阐教十二金仙可协助灵山净化外围魔气——表面和平需维持,但备战绝不能松懈。”

三清同时颔首,老子的太极图、元始的玉虚符、通天的诛仙剑影同时融入源气镜,化作灭魔阵的防御预案。灵娥端来刚沏好的月华茶,轻声道:“佛道暂时休战,魔渊就是唯一的靶子了。”

元初接过茶盏,望着窗外的昆仑云海:“这和平是易碎的琉璃,唯有共同击退魔患,才能真正稳固。”

此时的北俱芦洲魔渊,无天猛地砸碎手中的魔石,眼中满是狠厉:“佛道勾结,又如何?待我整合魔佛势力,再引罗睺残魂现世,定要将灵山与昆仑一同踏平!”他身后的堕天魔佛们齐声嘶吼,黑雾如同潮水般涌向三才灭魔阵,阵壁上的金光剧烈晃动,却在佛道双方的暗中加持下,始终屹立不倒。

洪荒的天空,一半是佛道和平的温润金光,一半是魔渊涌动的黑色雾气。如来的整肃与革新,元初的包容与防备,无天的野心与躁动,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表面的和平之下,各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那场无可避免的终极对决。而“佛即道,道即佛”的新论,究竟是化解纷争的钥匙,还是另一场执念的开端,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作者“爱吃兰花酥的薛哲”推荐阅读《洪荒:元初道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洪荒:元初道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VYK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