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 文化新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悦旅行社奇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雨敲窗。

淅淅沥沥的雨点撞在斑驳的玻璃窗上,碎裂成蜿蜒水流。1991年5月的海滨之城,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雨水,在红砖墙面上洇开大片深色水迹。华悦旅行社会议室的吊扇吱呀转动,搅动着牡丹牌香烟的呛人蓝雾。

“嘭!”

一份油印的调研报告被狠狠拍在斑驳的会议桌上。纸页泛黄卷边,带着长途跋涉归来未散的潮气。“濒临失传的非遗名录”几个标题大字上,红墨水圈得浓重刺目,像凝干的血。

林泽的手指用力压在报告扉页那张黑白照片上。照片里,一只布满沟壑裂口、沾满竹屑的手,正将一根竹篾压入细密的经纬中。手的主人隐在阴影里,只剩这双劳作的手占据整个画面,无声诉说着某种沉重而尖锐的存在。“上周去青瓦镇考察,”林泽的声音不高,却压过了窗外的雨声,“竹编第七代传人李青山,八十有三;蓝染匠人王秀妹,七十有九;剪纸的张逢春老爷子,也过了古稀。全镇上下守着这三门老手艺的,就剩这三盏快熬干的孤灯!再不做点什么,油尽灯枯,就是眼前的事!”

会议室骤然沉寂下来,只有吊扇扇叶切割空气的单调嗡鸣。窗外,一艘远洋货轮拉响汽笛,低沉呜咽穿透雨幕,像一声悠长的悲鸣。

“油灯?”市场部的江砚舟忽然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在日光灯下闪过一道锐利的光。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本色彩鲜艳的日文杂志《民艺之华》,“啪”一声甩在报告旁边。彩页展开,是京都某高级百货的橱窗:几只造型简约的竹编花器,在聚光灯下泛着温润光泽,价签上的数字让人咋舌。“看看!沪上工艺美术厂靠着老底子,去年出口创汇三百万美元!那是美金!”他指尖重重戳着杂志页,“金山就在脚底下,我们还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份泛黄的手绘地图被他唰地展开铺在桌上。青瓦镇,像一枚被海水锈蚀的图钉,死死钉在闽东海岬皱褶的最深处。他用红笔在青瓦镇位置狠狠打了个圈:“把非遗体验做成独家旅行线路!城里那些文化馆、少年宫,挤满了学书法练国画的孩子,这股传统文化的热乎劲儿,就是我们的东风!”

“砚舟提点子向来快,”客服组的叶昭宁温声接话,拿起桌上印着小熊猫标记的铁皮暖水瓶,给几个搪瓷缸续上热水。白气氤氲中,她目光扫过众人,“‘非遗传承人面对面’——这名字怎么样?让城里人不再只是隔着玻璃罩子看展品,而是坐下来,亲手摸摸那沾着匠人汗水的竹篾、靛蓝染缸里的布匹,甚至拿起剪刀学剪个窗花。只有手掌心沾上那些老东西的温度和纹路,才算真的‘传承’。”她拿起桌上一张空白行程单,用铅笔在上面快速勾勒,“青瓦镇三绝:竹编、蓝染、剪纸,三天两夜行程,吃住就在老乡家,关键就是这个‘深度参与制作’环节。”

“深度参与?”一首皱着眉闷头抽烟的运营总监老周,终于掐灭了手里的烟蒂,把解放帽摘下来放在桌上,露出灰白参差的鬓角。他指着地图上青瓦镇的位置:“纸上谈兵谁都会!老江,小叶,你们去看看那条路!绿皮火车吭哧吭哧晃到县里,下了车呢?拖拉机!那种烧柴油的‘三蹦子’,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蹦蹦跳跳俩小时!骨头架子都能颠散了!接待能力?”他掰着手指头,指关节咔咔作响,“镇上招待所就六张床铺!李青山老爷子家,腾空了堂屋能挤三个地铺!王阿婆家呢?染坊旁边就一间小瓦房!剪纸的张师傅,他那条破渔船漏雨漏风!二十个人的团怎么住?睡房梁?”

他拿起那份油印报告,哗啦啦翻到中间一页,上面印着几口巨大的、深不见底的靛蓝染缸照片:“还有这些宝贝疙瘩!动辄几百斤重的泥缸,比棺材还沉!竹编的篾刀、剪纸的长刃剪刀,这些家伙什儿,能不能带上火车?安检让不让?就算咱们包车运过去,那破路,颠烂了算谁的?赔得起吗?”他一连串的质问像冰冷的雨点砸下来,会议室里刚刚燃起的一点热乎气儿又迅速冷却下去。

老周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在刚刚冒出点火星的热情上。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急了,重重敲打着玻璃。

“沙沙沙……”

一阵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安静。坐在角落的晓妍一首没说话,此刻她翻开自己的工作手册,推过一张更详细的区域地图。她的蓝铅笔在地图上灵巧地游走,在青瓦镇外围一处靠近废弃小码头的滩涂区画了个清晰的圈。

“粮站,”她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我跟县文旅局刘科长通了电话。镇东头旧粮站,有三间空着的砖瓦结构库房,能腾出来。房顶有点漏,但大梁结实。”她的笔尖在那个圈上点了点,“位置就在王阿婆染坊和渔船码头之间,步行十分钟。”

一片静默中,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晓妍和她画的那个圈上。她放下笔,摊开自己的左手掌心。白皙的手掌上,赫然印着一片不规则的、深深浅浅的靛蓝色痕迹,像一块奇特的胎记。

“昨天跟王阿婆通电话,说到染布固色难的问题。她教我一个小秘方,”晓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用海边捡的干海蛎壳,打磨成细粉,掺进染液里,不光能让颜色更鲜亮持久,还有股特殊的海腥气……阿婆说,这才是青瓦镇蓝染的魂。”

她似乎没在意众人惊异的目光,继续说道:“文旅局的刘科长非常支持这个想法。他说,‘能让外面的人走进来,守着这些快要断气的宝贝活过来,比什么都强。’局里能提供一些基础支持:旧库房的修缮费他们出大头,那几口大染缸局里想办法协调运输,甚至可以出面跟铁路货运段打招呼,走特殊通道。只要我们……”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泽、江砚舟、老周,“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的、能把客人舒舒服服送进去再带出来的线路规划。这不只是宣传非遗,更是打造一种独一无二、别处绝对买不到的旅行体验。”

会议室里只剩下吊扇的嗡鸣和窗外密集的雨声。林泽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手指无意识地着报告上那张布满老茧的手的照片。江砚舟盯着晓妍掌心那片靛蓝,眼神发亮。老周抱着胳膊,盯着地图上那个蓝色的圈,脸上的质疑被一种沉凝的思索取代。

“吱呀——”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客服组的叶昭宁端着一个大搪瓷盘走了进来。“来来来,尝尝这个。”她笑着把盘子放在桌子中央。盘子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焦黄蛋卷,散发着的香气。蛋卷盛放的器物却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巴掌大小、编织得极其细密精巧的竹碟子,碟底细细镶嵌出一片竹叶的形状,叶脉清晰可见。

“这……”林泽拿起那只竹碟,指尖能感受到竹丝打磨后温润光滑的质感,“哪来的?”

“李青山李爷爷托人送来的。”叶昭宁笑着说,“昨天晓妍跟他通完电话,老爷子一夜没睡,就着油灯编了这个食盒和几个小碟子。他说,‘听说华悦的同志要来帮咱们,高兴啊!没啥好东西,自己编的玩意儿,给同志们装个零嘴儿。’”

江砚舟拈起一个蛋卷,咔嚓咬了一口,碎屑掉落在摊开的调研报告上,正好落在那张老人佝偻着背、埋头编织的照片上。他看着掌中陌生的竹碟,又看看照片里那布满沧桑的手指,眼神复杂。

林泽拿起桌上的火柴盒,刺啦一声划亮。橘红的火苗舔舐着牡丹牌香烟的烟丝,他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气在肺腑间打了个转。烟雾缭绕中,他望向窗外。雨幕笼罩着港口,巨大的货轮在灰蒙蒙的海天交界处留下模糊的剪影,汽笛声再次响起,穿透重重雨帘,显得悠长而坚韧。

他将烟灰轻轻磕在那个精致的竹碟边缘。

“路是人走出来的。”火光在他瞳孔深处跳动,“没有现成的路,我们就自己趟出一条路来!华悦,这次就做一回非遗的摆渡人!把快要熄灭的火种接上岸,把外面的活水引进来。老周,”他转头看向运营总监,“库房、运输、住宿细节,你亲自带人跑一趟青瓦镇,跟文旅局、跟粮站、跟三位老匠人,当面锣对面鼓敲定!晓妍,你负责所有沟通衔接,特别是那几位老匠人的意愿和身体状况,务必尊重!砚舟、昭宁,市场预热方案、客户筛选标准、体验流程设计,最迟后天,我要看到初稿!”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劈开雨幕的力道。窗外,汽笛长鸣,又一艘巨轮缓缓驶离码头,朝着风雨飘摇却广阔无垠的大海深处开去。会议室内,众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驱散了雨季的阴霾,一种燃烧的、名为希望的火焰,正悄然点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华悦旅行社奇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悦旅行社奇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