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谷的晨露总爱停在灵犀花的新叶上,晶莹剔透的,像无数双眼睛,安静地注视着山谷苏醒。小念己经能独自辨认二十种草药了,他蹲在药田边,用祖父传下来的银锄小心翼翼地给阴阳草松土,锄尖碰到土里的硬物时,他会特意放慢动作——那可能是前人埋下的守护信物,或是灵犀花的老根,都得轻轻拨开,不能伤及分毫。
小花的后代——如今被叫做“阿金”的灵狐狼,趴在田埂上打盹,阳光透过它银白的皮毛,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它的耳朵突然动了动,猛地起身冲向谷口,喉咙里发出警惕的低吼。小念跟着跑过去,只见一个背着行囊的外乡人站在灵狐盟木牌前,行囊上绣着陌生的图腾,却沾着熟悉的灵犀花粉。
“在下从西漠而来。”外乡人对着木牌深深一拜,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家乡的地脉突然躁动,草木枯萎,听闻黑风谷的共生之道能解地脉失衡之症,特来求一份灵犀花种与混沌草籽。”
小念想起祖父说的“有求必应,是为守护”,转身回屋取了种子,又用陶罐装了些响水洞的泉水:“这泉水混着地脉灵气,种下种子时浇上,能让它们更快适应新环境。”他指着外乡人行囊上的图腾,“这图腾像西漠的沙枣树,你们那里的地脉许是缺了些温润之气,阴阳草的根须能固沙,混沌草能调和燥气,搭配着种最好。”
外乡人接过种子和泉水,眼眶微红:“出发前,族里的老人说,黑风谷的守护者懂地脉更懂人心,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阿金对着外乡人嗅了嗅,喉咙里发出温顺的低吼,还用尾巴扫了扫地上的路引——那是用灵犀花藤编织的,指向谷外最近的水源,藤上还缠着一小段混沌草,像是在说“跟着它走,错不了”。
书院的课堂上,陈夫子正在讲解“平衡”二字。他用灵犀花蜜在黑板上画了个圆圈,一半涂成金色,一半描成墨黑,中间用朱砂画了条蜿蜒的线。“这金线不是分割,是连接,”他指着线条,“就像响水洞的泉眼,既容得下灵气,也纳得下混沌,才能长流不息。西漠的地脉失衡,不是因为混沌之气太多,是缺了这道连接的线。”
小念在笔记本上画下这个图案,旁边写着“西漠沙枣+灵犀花=共生”。他想起祖父说的,当年影母的怨念,也是因为缺了这样的连接,才让仇恨越积越深。
响水洞的泉眼旁,阿念正和小石一起清理渠道。老人的动作很慢,却每一下都恰到好处,锄头扬起的泥土里,能看到细小的光粒在跳跃——那是灵气与混沌之气交融的痕迹。“你看这泥土,”阿念指着光粒,“当年我们总想着把混沌之气赶出去,现在才知道,它们早就在土里扎了根,和灵气成了一家人。”
小石手里的铁锹突然碰到硬物,挖出来一看,是半块磨损的影翼玉佩,玉佩的裂缝里卡着一小撮灵犀花的干花,显然是很多年前被人有意埋下的。“这是……”他有些迟疑。
“是和解的印记。”阿念接过玉佩,用泉水冲洗干净,“当年有人把仇恨埋在这里,却也埋下了原谅的种子。现在,该让它见见光了。”他将玉佩放在归一草旁,玉佩立刻与草叶的光芒产生共鸣,在地上投射出完整的同心花图案。
傍晚时分,谷里来了场急雨,雨水打在灵犀花的花瓣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是无数只手在鼓掌。小念和伙伴们在屋檐下看着雨景,发现雨滴落在归一草的叶片上,会分成两缕——一缕带着金光渗入灵脉,一缕带着墨色融入混沌,最终都汇入地脉深处,不分彼此。
“就像爷爷说的,雨水不管好坏,都能滋养土地。”小念指着雨幕,“守护也一样,不管是对抗还是接纳,只要心是真的,就能让谷里越来越好。”
夜幕降临时,雨停了,天边挂起一道双彩虹,一道金色,一道墨黑,在响水洞的泉眼上空交汇。阿念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彩虹下嬉戏的孩子们,看着归一草在雨后愈发鲜亮的叶片,突然轻轻笑了。他知道,光阴从不会说话,却会把守护的故事,写在每一片花瓣上,每一寸土地里,每一个用心聆听的人心中。
新的守护,就在这无声的光阴里,在这有声的泉响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默契里,继续生长,像灵犀花的藤蔓,看似柔弱,却能爬满整个山谷,将温暖与坚定,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南宫潇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ZL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