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的阳光有点晃眼,透过公司百叶窗,在我工位的笔记本上投下一道一道的影子。我趴在桌上,手里攥着支笔,盯着屏幕上的小剧场台词,眉头都快拧成结了——王奶奶昨天排练时说“晓茶啊,‘操作界面’这词太绕了,我们老人听不懂,得改得像唠嗑似的”,现在我正把“点击操作界面右上角的设置”改成“点手机右上角那小齿轮,跟你家闹钟上的一样”,改到第三句,笔尖都快把纸戳破了。
“还没改完呢?”莉莉端着杯咖啡走过来,把杯子放在我桌上,“刚才张姐发消息,说后天排练要带点小道具,比如旧手机、广场舞扇子,让咱们下班去旧货市场淘淘,别总用新手机,老人看着不亲切。”
“知道啦!”我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我这刚把李阿姨的台词改完,她上次说‘弹窗’不如说‘小方框框突然冒出来’,你看这句怎么样:‘我正跟老姐妹视频呢,突然冒个小方框框,我以为是病毒,吓得赶紧按电源键’。”
莉莉凑过来看了眼屏幕,点点头:“行,这味儿对了。比你之前写的‘弹窗干扰视频通话’强多了,老人一听就懂。”她刚说完,走廊里就传来一阵脚步声,还夹杂着有点怯生生的喊声:“请问……林晓茶小姐在这儿吗?”
我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个穿黄色外卖服的小哥,头盔还没摘,额头上沾着点汗,手里举着个奶茶袋子,袋子上印着“屿茶”的logo——是顾屿家的。我愣了一下,朝他挥挥手:“我是林晓茶,怎么了?”
小哥赶紧跑过来,把奶茶袋子递到我手里,还特意把袋口捏了捏,好像怕里面的东西掉出来。“那个……这是您的奶茶。”他说话有点结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商家说……说备注了让我亲手交给您。”
我更懵了——早上跟莉莉吃火锅的时候,明明说好了下午不喝奶茶,怕晚上睡不着,怎么会有外卖?我捏了捏袋子,里面是两杯,还温乎的,隔着袋子都能感觉到珍珠的分量。“我没点奶茶啊,是不是送错了?”
小哥赶紧摇头,从口袋里掏出张折叠的纸条,双手递过来:“不是送错!您看这个,商家说您看了就知道了。”纸条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边缘还毛糙着,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看得出来写的时候很用力,有的地方墨水都晕开了。
我展开纸条,上面写着:“林小姐,您好!我是上次送外卖超时,您帮我跟客户解释的那个小哥。我听顾屿老板说您在做帮老人用手机的小剧场项目,我平时爱拍点短视频,有几百个粉丝,想试试当博主帮您推广,要是您觉得行,就加我微信:138xxxx5678。麻烦您了!”
“哦!是你啊!”我突然想起上个月的事——那天我在公司楼下取外卖,正好碰到这个小哥,他手里的外卖洒了点汤,急得满头汗,说客户催得紧,再超时就要投诉了。我看他可怜,正好那客户是我们部门的王姐,我就帮他跟王姐解释了两句,说路上堵车,小哥还特意道歉,王姐也没再追究。没想到他居然记到现在,还特意送奶茶来。
“对、是我!”小哥见我想起来了,眼睛一下子亮了,也敢抬头看我了,“上次谢谢您帮我,我一首想跟您说声谢谢,后来听顾屿老板说您常去他店里买奶茶,还在做老年项目,我就……我就想试试能不能帮上忙。我平时拍短视频,都是记录送外卖的日常,有几个粉丝是叔叔阿姨,他们总在评论里问我手机怎么用,我觉得您的项目特别好,要是我当博主推广,他们肯定愿意看。”
我看着手里的纸条,又看了看桌上的奶茶,心里突然冒出来个念头——这不就是现成的素人博主吗!之前我和莉莉还在愁怎么让更多老人知道小剧场,要是找网红,不仅贵,还不一定贴近老人的生活;可外卖小哥不一样,他每天跑社区,跟老人打交道多,说话也接地气,老人看他的视频,就像看邻居家的小伙子一样,肯定更有共鸣。
“你这想法太好了!”我兴奋得一下子站起来,差点把椅子碰倒,“我正愁怎么推广小剧场呢!你要是愿意,咱们可以试试——比如你拍送外卖的时候,遇到老人不会调手机字体,你就顺便教两句,再提一嘴我们的小剧场;或者你跟叔叔阿姨粉丝聊天的时候,问问他们用手机遇到啥麻烦,我们把这些写成小剧场,你再帮忙发出去,这样又真实又有用!”
小哥被我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真、真的可以吗?我没做过推广,就拍过自己送外卖的日常,粉丝也不多,才三百多个……”
“三百多正好!”莉莉突然开口,她刚才一首在旁边听着,现在走过来拍了拍小哥的肩膀,“老人不爱看那些几十万粉丝的大网红,就爱看看身边人的事儿。你粉丝虽然少,但都是真实的叔叔阿姨,他们信你,比啥都强。再说了,我们小剧场刚起步,就需要你这样接地气的博主帮忙。”
小哥眼睛更亮了,激动得手都有点抖:“那、那我现在就加您微信?我把我之前拍的视频发给您看看,您要是觉得不行,我再改!”
“加!现在就加!”我赶紧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扫了纸条上的二维码。小哥的微信名是“小黄快跑”,头像还是他骑着电动车的背影,背景是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一看就很真实。刚加上,他就发过来一个视频链接,我点开一看——是他上周拍的,送外卖到一个老旧小区,遇到一位张爷爷不会连WiFi,他帮爷爷连好后,还教爷爷怎么看WiFi密码,视频里爷爷笑得特别开心,评论区里好多人说“小哥人真好”“我爷爷也不会连WiFi,能不能出个教程”。
“你看!”我把手机递给莉莉,“评论区里都有需求!这就是咱们小剧场的素材啊!比如你拍个视频,先讲帮张爷爷连WiFi的事,然后说‘其实手机里还有很多方便老人的功能,我最近在帮一个小剧场项目,里面教怎么调字体、关弹窗,叔叔阿姨们可以看看’,这样多自然!”
小哥凑过来看评论,笑着说:“对!上次还有个阿姨问我怎么在手机上挂号,我也不会,只能让她问医院的导医。要是你们小剧场里有教挂号的内容,我就可以发给她看了!”
我们仨围着我的工位,聊得特别热闹。旁边工位的小陈路过,探头问:“晓茶,这是你朋友啊?送的奶茶是顾屿家的吧,我闻着味儿就像,他家珍珠最Q了。”
我这才想起手里的奶茶,赶紧打开袋子——两杯都是多肉葡萄,一杯常温多加珍珠(我的口味),一杯加冰少糖(莉莉的口味)。我递给莉莉一杯,自己拿着另一杯,吸了一大口,珍珠的Q弹混着葡萄的甜香,一下子甜到心里。“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口味?”我问小哥。
“是顾屿老板说的!”小哥笑着说,“我去取奶茶的时候,他特意跟我说,林小姐要常温多加珍珠,她朋友要加冰少糖,还说让我一定要亲手交给您,别送错了。”
我心里暖暖的,顾屿居然还记得我们的口味。莉莉喝着奶茶,挑眉看了我一眼,小声说:“哟,‘顾屿老板’记得挺清楚嘛。”我脸一下子红了,赶紧岔开话题:“小黄,咱们下周约个时间聊聊具体怎么拍吧?比如先拍个小剧场的推广视频,你出镜说说帮老人的事,再带两句小剧场的内容。”
“好!我随时有空!”小黄点头如捣蒜,“我下午送完外卖就有空,或者明天早上也行,您定时间!”
我们又聊了会儿细节,比如小黄可以把小剧场的片段剪进他的日常视频里,或者我们提供脚本,小黄照着拍,莉莉还把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发给小黄,说要是遇到老人有难题,随时可以联系志愿者帮忙。小黄记笔记的时候,笔尖都快飞起来了,看得出来特别认真。
小黄走的时候,还特意回头说:“林小姐,李小姐,你们放心,我肯定好好拍!要是效果好,我还能让我同行也帮忙推广,他们也常遇到老人用手机的难题!”
看着小黄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我和莉莉对视一眼,都笑了。“没想到吧,帮了个外卖小哥,还能收获个素人博主。”莉莉靠在我工位上,喝了口奶茶,“这下推广的事解决了一半,比咱们找网红靠谱多了。”
“可不是嘛!”我晃着手里的奶茶,看着杯底的珍珠,“小黄接地气,老人信他,而且他自己也有经验,知道老人需要啥。咱们接下来可以让他拍点‘送外卖遇到的手机难题’系列,每集教一个小技巧,再推小剧场,肯定能火!”
我低头看着屏幕上的台词,突然觉得思路更清晰了——之前总想着怎么把小剧场做得完美,却忘了最关键的是让老人看到。小黄的出现,就像给项目开了个新窗口,能让小剧场真正走进社区,走进老人的生活里。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小黄又发来微信,说他刚才送外卖,遇到一位阿姨不会用手机交水电费,他照着我们小剧场里的脚本,教阿姨在App上找到“生活缴费”,阿姨学会后特别开心,还问他在哪儿能看更多教程。“林小姐,我己经跟阿姨说,下周会发视频教怎么查账单,到时候提咱们的小剧场!”
我看着消息,笑着回复:“好!要是需要帮忙,随时跟我说!”旁边的莉莉凑过来看,笑着说:“行啊林晓茶,这伏笔埋得够深,说不定以后小黄能成咱们项目的‘宣传大使’呢。”
“那必须的!”我合上笔记本,收拾好东西,“走,下班去旧货市场淘道具,顺便给王奶奶带点软籽石榴,她上次说爱吃。”
走出公司大楼的时候,夕阳正好落在对面的奶茶店,“屿茶”的招牌泛着暖光。我想起小黄送的奶茶,想起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想起老人学会用手机时的笑脸,突然觉得,做项目不只是完成任务,更是遇到这些温暖的人,一起把小事做好,把温暖传递下去。
“对了莉莉,”我突然说,“下次拍小剧场,咱们让小黄也出镜吧,比如演个送外卖路过,帮老人调手机的角色,肯定特别真实。”
莉莉点点头,笑着说:“行啊,不过到时候你可得跟顾屿说,让他多给小黄送几杯奶茶,人家帮咱们这么大忙,总不能让他白干。”
我脸一红,赶紧说:“知道啦!下次我去买奶茶的时候跟他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VZ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