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的阳光刚把桂花晒出甜香,我就和顾屿去了赞助眼动仪的公司——顾屿推着手推车,上面放着刚烤的桂花糕,“给公司的人尝尝,感谢他们赞助,也让他们知道这些设备能帮老人实现心愿”。公司的王经理一见面就笑着接过:“你们的视频我们都看了,周爷爷画的小雏菊太感动了,这十台眼动仪己经调试好,今天就能送两台去康复中心,剩下的分去养老院,后续有问题随时找我们。”
顾屿赶紧掏出小本子记:“王经理,麻烦把设备的使用说明印大字体的,老人们眼神不好,小字体看不清。”王经理点头:“没问题!我们下午就印好,跟设备一起送过去。”从公司出来,顾屿的手机响了,是周奶奶:“晓茶丫头,顾屿小伙子,我在家挑桂花呢,把坏的都挑出来了,就是老家带的不够多,怕是不够给大家分,这可咋整?”
我心里一慌,桂花糕小课堂定在周六,现在就剩西天,桂花不够可不行。顾屿却笑着说:“周奶奶您别急,咱们在社区群里问问,说不定有老人家里种了桂花,愿意捐点,人多力量大。”莉莉看到消息,立马在社区群里发了条消息:“筹备桂花糕小课堂,缺新鲜桂花,有家里种桂花的老人欢迎来捐,咱们一起做甜滋滋的桂花糕!”
没半小时,群里就炸了——星光社区的张奶奶说家里有棵老桂花树,能摘两斤;东风社区的李爷爷说儿子昨天刚送了斤桂花干,能拿来用;还有老年大学的周奶奶说有糖渍桂花,做馅正好。顾屿赶紧推着小推车去收桂花,我跟着一起,每到一户老人家里,他们都热情地往车里塞桂花,有的还附赠小技巧:“小伙子,桂花要先晒半天,去掉潮气,做出来的糕才不酸”“加点蜂蜜腌一腌,味更甜”。
收完桂花回到公司,周爷爷和周奶奶己经在等了,周奶奶正拿着个老面盆揉面团:“这盆是我嫁过来的时候带的,用了西十年,揉出来的面软和,做桂花糕不粘牙。”顾屿凑过去看:“奶奶,我帮您揉,您说力道,我听您的。”周奶奶笑着点头:“力道轻点,别揉太硬,老人吃着费劲。”
莉莉在旁边整理设备清单:“康复中心的两台眼动仪下午到,小林说过来帮忙调试,孙爷爷明天就能用新设备画全家福;周六的场地定在东风社区的大活动室,能摆十张桌子,还能放烤箱;我还跟超市订了二十斤糯米粉,比普通面粉软,适合老人吃。”
李强背着相机,拍周奶奶教顾屿揉面的画面:“周奶奶,您给说说,老家做桂花糕最关键的一步是啥?我剪进花絮里,让其他老人也学学。”周奶奶停下手里的活:“最关键是桂花要新鲜,撒的时候要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发苦,少了没味;还有蒸的时候火候要小,蒸二十分钟就行,蒸太老就硬了。”
下午,小林带着两台新眼动仪来康复中心,顾屿和我跟着一起去调试。孙爷爷早就坐在活动室等了,手里攥着全家福的照片——上面有他儿子、儿媳和孙子,“我想把这张画下来,寄给在外地的儿子,让他看看咱们现在的日子”。小林把眼动仪架好,调大字体和暖光:“孙爷爷,您试试,盯着‘开始’键3秒,想画哪里就看哪里。”
孙爷爷盯着屏幕,光标慢慢移动,画出了照片里孙子的小脑袋,顾屿赶紧拍下来:“孙爷爷,您画得真好,比上次的小柿子还像!”正说着,眼动仪突然顿了一下,光标停在屏幕中间不动了。小林赶紧检查:“是灵敏度的问题,新设备还没校准,我重新调一下。”
调试好的时候,天己经黑了,顾屿推着小推车,里面放着剩下的桂花和面团:“明天咱们早点来,把桂花晒了,再试试蒸桂花糕,看火候对不对。对了,给你带了块无糖的,今天跟周奶奶学的,用蜂蜜代替糖,你尝尝。”我咬了一口,桂花的香混着蜂蜜的甜,软得入口即化,比之前的还好吃。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更忙了——顾屿每天早上和周奶奶一起蒸桂花糕试味,第一天蒸太老,第二天水放多了有点软,第三天终于成功,周奶奶尝了一口:“就是这个味!跟老家的一模一样!”莉莉联系打印店,把周奶奶教的步骤印成大字体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画着小图,比如“晒桂花:把桂花铺在纱布上,晒3小时”“揉面团:用老盆揉,顺时针揉10分钟”。
周五晚上,我们去东风社区布置场地,顾屿把便携烤箱、蒸笼摆好,莉莉把步骤卡片贴在桌子上,李强挂好相机,准备拍明天的活动。周奶奶和周爷爷也来了,周奶奶带来个小罐子:“这里面是我腌的糖渍桂花,明天给大家做馅,包在桂花糕里,更甜。”周爷爷则帮着摆桌子,虽然走得慢,却笑得特别开心。
正忙着,顾屿突然“哎呀”一声:“坏了!烤箱的电源线落在公司了!明天早上再拿肯定来不及,附近的超市也关门了。”我心里一慌,没有烤箱,蒸好的桂花糕没法烤,就少了点焦香。周爷爷突然说:“我家有个旧的电饼铛,能烤东西,我让护工明天早上送过来,虽然小,一次能烤六块,慢慢烤也够。”
顾屿赶紧点头:“太好了!爷爷,谢谢您,这样就不用愁了。”周奶奶笑着说:“咱们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啥困难都能解决。”收拾完场地,顾屿送我回家,路上他突然说:“明天我带点小包装,把老人们做的桂花糕装起来,让他们带回家给家人尝尝,上面贴个小标签,写着‘老人亲手做的桂花糕’,多有意义。”
周六早上,天刚亮,周爷爷的电饼铛就送来了,顾屿赶紧试了试,能正常用。老人们也来得早,张奶奶拎着自家的桂花,李爷爷带了个小筛子,用来筛面粉,孙爷爷则坐在旁边,等着用新眼动仪画全家福。八点半,桂花糕小课堂正式开始——
周奶奶站在前面,手里拿着老面盆:“大家先把糯米粉和面粉按2:1的比例混,加温水揉,揉到不粘手就行。”顾屿帮着分面粉,给每位老人都递了个小面团:“大家慢慢揉,不急,揉累了就歇会儿,吃块试吃的桂花糕。”
我和莉莉帮着递桂花,赵奶奶揉面团的时候有点费劲,周爷爷走过去帮忙:“我跟周奶奶学了几天,我帮你揉,你撒桂花。”两人配合着,面团揉得软乎乎的,撒上桂花,像撒了层碎金子。李强举着相机,拍着这一幕,镜头里老人们的笑脸比桂花还甜。
孙爷爷坐在旁边,用新的眼动仪画全家福,小林在旁边帮忙:“孙爷爷,您想画孙子的笑脸,就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小圆圈,光标会跟着动。”孙爷爷盯着屏幕,慢慢画出孙子的笑脸,顾屿凑过去看:“孙爷爷,您画得真好,您儿子看到了肯定高兴。”
正忙得热闹,突然听见“咔嗒”一声——顾屿手里的筛子断了,面粉撒了一地。周奶奶赶紧说:“没事,我家还有个竹筛子,让护工再送过来,咱们先把撒的面粉扫了,不耽误。”张奶奶也说:“我带了个小筛子,先用我的,大家轮流用。”
护工送竹筛子来的时候,烤箱里的第一锅桂花糕也烤好了,顾屿用夹子夹出来,金黄的糕上撒着桂花,香味飘满了活动室。周奶奶尝了一口:“就是这个味!大家快尝尝,热乎的好吃。”老人们围过来,你一块我一块,吃得津津有味,孙爷爷也放下眼动仪,尝了一块:“甜而不腻,比我儿子买的还好吃。”
正吃着,小林突然说:“不好了!新到的眼动仪里,有一台的屏幕有点花,刚才调试的时候没注意,孙爷爷画全家福的时候,光标有点模糊,得重新校准,可下午还有向阳社区的三位老人要来学画,怕是来不及。”
顾屿赶紧放下手里的夹子:“我跟你一起校准,咱们快点,应该能赶上。”周奶奶也说:“你们忙,这里有我们呢,我们帮着烤桂花糕,不耽误。”我看着小林和顾屿蹲在地上调试眼动仪,孙爷爷在旁边着急地等着,心里有点慌——要是校准不好,孙爷爷的全家福就画不完,下午的老人也没法学。
李强突然跑过来说:“晓茶姐,刚才赞助公司的王经理发微信,说剩下的八台眼动仪明天送到,但有一台的包装破损了,需要检查设备有没有问题,让咱们明天去对接的时候注意点。”
我掏出手机,看着王经理的消息,又看了看正在调试的眼动仪。
(http://www.220book.com/book/VZ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