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带着它,一起走。”
这几个字,轻飘飘的,却比之前任何一句威胁,都更加沉重地砸在明德帝的心上。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那双死死盯着云苏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一种,近乎疯狂的狰狞。
镇国玉玺,是什么?
是皇权的象征,是国运的基石,是江山社稷的命脉所在。
历朝历代,得玉玺者,方为正统。失玉玺者,便是无根浮萍,天下共击之。
他可以容忍京城大乱,可以容忍暂时的屈辱,甚至可以容忍亲手将自己的弟弟推出去当替罪羊。因为只要他还是皇帝,只要玉玺还在他手中,这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可一旦玉玺被带出宫,流落在外。那性质,就彻底变了。
他这个皇帝,将成为天下最大的笑柄。那些对他心怀不满的藩王、世家,将有了最名正言顺的,起兵的理由。
届时,大周,将烽烟西起,天下大乱。
“你,在找死。”明德帝的声音,己经不再是冰冷,而是一种,仿佛淬了毒的平静。他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腥的味道,“朕可以发誓,你若敢带着玉玺,踏出这太庙一步。朕,必将你,和你身后所有的人,挫骨扬灰,让你云家,绝后!”
“陛下,您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云苏迎着他那足以杀死人的目光,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您现在,有什么资格,与我谈条件?”
她轻轻掂了掂手中的玉玺,那冰凉而又沉重的触感,仿佛在提醒着在场的所有人,此刻,谁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人。
“没有了玉玺,您这个皇帝,还坐得稳吗?”
“没有了玉玺,靖安王,还会甘心,当您的臣子吗?”
“没有了玉玺,南疆的拜月族,还会相信您,能兑现长生的承诺吗?”
一连三问,如同三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明德帝的脸上。
他的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
他身后的萧澈,将手中的刀,又抵紧了一分。
“皇兄,我的耐心,也不多。”
气氛,再次凝固到了冰点。
王德全的手,己经悄然握住了他的判官笔,体内的阴寒真气,蓄势待发。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便会不计代价地,扑杀上去。
然而,明德帝,却久久,没有下令。
他在权衡。
疯狂地,权衡。
是赌一把,让王德全出手,看他能否在自己被杀之前,制住这两人,夺回玉玺。还是……暂且,咽下这口,他登基以来,从未受过的奇耻大辱。
许久,他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这一个字,却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看着云苏,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愤怒,有杀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忌惮。
“玉玺,你可以带走。”他缓缓说道,“但是,你必须,先用它,在这两份圣旨上,盖印。”
这是一个,看似合理,却又暗藏杀机的要求。
盖了印的圣旨,才是,真正有效的圣旨。
第一道圣旨发出,靖安王府,便会被彻底孤立,成为众矢之的。他与靖安王之间,再无转圜的余地。
第二道圣旨发出,卫家,便会被打上叛逆的烙印,满门抄斩,成为他这个皇帝,杀鸡儆猴的工具。
他这是要,逼着云苏,亲手,斩断自己的臂膀。
“可以。”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云苏,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她走到那名充当书桌的太监身前,接过王德全递来的印泥,神色平静地,将那枚沉重的九龙玉玺,蘸满了朱红的印泥。
然后,她手起玺落。
“砰!”
一声闷响。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清晰地,烙印在了那份,申斥靖安王,彻查童子案的圣旨之上。
“砰!”
又是一声闷响。
同样的八个字,烙印在了那份,将卫家,满门抄斩的圣旨之上。
做完这一切,她将玉玺,重新握在手中,仿佛,刚才盖下的,只是两份,无关紧要的文书。
明德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云苏,你果然,够狠。连自己的盟友,都能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卫衍为你,不惜以身犯险,发动兵变,你却亲手,将他,和他整个家族,都送上了绝路。朕,倒是有些佩服你了。”
他以为,自己,终于,扳回了一城。
他以为,自己,看到了云苏的冷血,也看到了,她那颗,因为背叛盟友,而必然会动摇的道心。
然而,云苏的回答,却让他,如坠冰窟。
“陛下,您错了。”
云苏抬起头,看着他,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竟是带上了一丝,怜悯。
“卫衍,他不是我的盟友。”
“他,是我的……弃子。”
“什么?”明德帝,愣住了。
“从一开始,我就没指望他,能活着,走出京城。”云苏的声音,平静得,苏云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像是在诉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他和他那几千兵马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事情,闹大。闹到,您,无法收场,不得不,坐下来,与我谈判。”
“而您,亲手写下的这道,将卫家满门抄斩的圣旨,才是我,送给兵部尚书,卫大人的……投名状。”
明德帝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好像,抓住了什么。
却又,不敢相信。
“你……你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云苏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残忍的笑意,“卫尚书,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儿子谋反,家族,必受牵连。无论他,如何向您表忠心,您,都不会再信任他。等待他们卫家的,只有,死路一条。”
“但现在,您,给了他,另一条路。”
“您亲手,盖上了玉玺,将卫家,定义为叛逆。这,便等同于,斩断了他们所有的退路,将他们,彻底地,推到了您的……对立面。”
“一个手握大周半数兵马的兵部尚书,一个,被您逼得,不得不反的兵部尚书。陛下,您说,他,会不会,很有趣?”
明德帝的身体,开始,微微地颤抖起来。
他终于明白了。
他自以为是的,诛心之计,到头来,竟然,又是一个,对方为他,量身定做的陷阱!
他亲手,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最可怕的敌人!
“你……你这个毒妇!”他指着云苏,声音,都在发颤。
“多谢陛下夸奖。”云苏微微一笑,将那两份圣旨,递给了王德全。
“王总管,劳烦您,亲自跑一趟了。一份,送去靖安王府宣旨。另一份,昭告全城。我想,现在,京兆尹和九门提督,应该,很需要,一份盖了玉玺的圣旨,来稳定人心吧?”
王德全,没有动。
他只是,死死地,看着明德帝,等待着他的命令。
他知道,这两份圣旨一旦送出,那便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明德帝,闭上了眼睛。
他感觉得到,自己身后,那柄刀的杀意,越来越浓。
他也感觉得到,远处,那喊杀声,似乎,越来越近了。
他,己经没有时间了。
“去。”
他,再次,吐出了一个字。
这一次,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王德全,深深地,看了云苏一眼,那眼神,像是要将她的模样,刻进骨子里。
然后,他躬身领命,拿着那两份,足以搅动整个大周风云的圣旨,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现场,只剩下了,云苏,萧澈,和明德帝君臣,以及,那些,噤若寒蝉的御林军。
“现在,我们可以走了吗?陛下。”云苏问道。
“你们,想怎么走?”明德帝的声音,沙哑地问道。
“很简单。”云苏走到了他的身边,那双清亮的眸子,首视着他的眼睛,“我要您,亲自,送我们,到宫门口。”
“你!”明德帝的拳头,猛地攥紧。
让一国之君,亲自,护送两名刺客离开皇宫。
这,己经不是羞辱了。
这是,将他这个皇帝的脸面,扔在地上,反复地,践踏!
“陛下,您也知道,这宫里,高手如云。我与先生,虽然侥幸,得手。但,也不想,再节外生枝。”云苏淡淡地说道,“有您,亲自开道。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敢来,拦我们的路。”
萧澈,适时地,发出了一声,冷笑。
明德帝,看着云苏那张,与云知微,有七分相似的脸。
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说不出的悲凉,与自嘲。
“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云知微,萧澈……你们,还真是给朕,生了个好外甥女,养了个好弟弟啊!”
他猛地一甩袖袍,大步,向着太庙之外走去。
“摆驾!回宫!”
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庭院。
那些御林军,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没听到朕的话吗?!”明德帝,回头,厉声喝道。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跟了上去。
于是,一副,极其诡异的画面,出现在了皇宫之中。
大周的皇帝,走在最前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在他的身后,一步之遥,跟着一名,戴着青铜面具的黑衣人,手中,握着一柄,若隐若现的长刀。
而在他的身侧,则是那名,刚刚,才在太庙,大开杀戒,盗走国之重器的……安乐郡主。
她的手中,还捧着那枚,散发着淡淡金光的……镇国玉玺。
这支奇怪的队伍,就在无数御林军,惊骇、茫然、屈辱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地,向着宫门的方向,行去。
夜风,吹起了云苏的裙角。
她抬头,望向那轮,残缺的,血色的月亮。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更加巨大的风暴,正在,京城的上空,酝酿。
而她,将是,亲手,点燃这场风暴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1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