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19 章:会议纪要的认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她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市府秘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州市府办三楼的走廊很静,早上十点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长条状的光斑。沈知予手里捏着两页装订整齐的《民生项目推进会纪要》,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 这是他昨晚加班到十一点整理的,不仅分 “会议内容”“区县问题”“建议方案” 三部分排版,还特意用彩色标签标出了重点,连标点符号都反复核对过三遍。

走到周明远办公室门口,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三下门。

“进。” 里面传来周明远沉稳的声音。

沈知予推开门,只见周明远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堆着一叠厚厚的文件,手里拿着红笔,眉头微蹙地看着什么。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绿茶香,周明远手边的搪瓷杯里,茶叶还在轻轻沉浮 —— 那是沈知予每天提前十分钟来办公室泡的,知道周副主任偏爱明前绿茶。

“周主任,这是昨天民生项目推进会的纪要,我整理好了。” 沈知予走到桌前,双手把纪要递过去,声音尽量平稳,“里面除了会议记录,还附了各区县问题的对应建议,您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周明远放下红笔,接过纪要,先是扫了一眼封面的标题和排版,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他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 “会议内容” 部分,手指轻轻点着纸面,逐行往下看,偶尔在重点句子旁画个小圈。

沈知予站在旁边,心里有点紧张。他知道,周明远对文字材料要求极严,之前有老同事写的会议纪要,因为 “条理不清”“缺数据支撑” 被打回重写过三次,他怕自己这份也达不到要求。

周明远翻到第二页,目光突然停在 “青岚县农产品滞销” 的建议部分。那一段里,沈知予不仅写了 “参考凤鸣镇文创电商模式”,还附了具体的操作思路:“1. 对接‘江州优选’电商平台,争取专项推广位;2. 设计农产品特色包装(如苹果印‘青岚生态’logo);3. 邀请凤鸣镇电商负责人做线上培训”,每一条后面都标了 “可对接部门”—— 市商务局、文旅局、凤鸣镇政府。

“这个建议,是你自己想的?” 周明远抬起头,看着沈知予,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是……” 沈知予点点头,连忙补充,“我之前在凤鸣镇驻点时,李建国书记提过他们的竹编靠电商卖得很好,还带我去看过首播间。青岚县的农产品品质不错,就是缺包装和渠道,觉得可以把凤鸣镇的经验复制过去,所以就写进建议里了。”

他怕周明远觉得他 “瞎提建议”,特意把驻点的经历说出来,证明不是凭空想的。

周明远听完,嘴角轻轻扬了扬,拿起红笔在 “青岚县建议” 旁画了个五角星:“这个思路很好,不是空喊口号,有具体路径,还结合了基层实际 —— 比有些老同事写的纪要强多了。他们只会照抄会议记录,根本不会动脑子想解决方案。”

这话让沈知予心里一松,紧绷的肩膀悄悄垮了点。

周明远继续翻看剩下的内容,看到柳溪镇道路修复的建议 “对接交通局专项补贴,参考清溪乡 2023 年补贴标准(每亩 1200 元)” 时,又点了点头:“数据记得很准,看来你之前整理民生资料时没少下功夫。”

他把纪要放在桌上,拿起手机,对着纪要拍了张照,然后点开微信,找到 “市府办王主任” 的对话框,把照片发过去,还附上一行文字:“沈知予同志整理的民生项目推进会纪要,内容详实、建议可行,逻辑清晰,可印发各科室参考学习。”

发送成功后,周明远抬头看向沈知予,语气比刚才更温和:“你的优势在于‘接地气’,驻点时没白待,能把基层的情况和会议问题结合起来。以后写材料,就保持这个思路,别只做‘传声筒’,要做‘解题人’。”

“谢谢周主任,我记住了!” 沈知予连忙应声,心里像揣了个暖炉 —— 这是他入职以来,第一次得到领导这么具体的肯定,比任何口头表扬都让他踏实。

“回去吧,下午科室例会,王主任可能会提这件事。” 周明远挥了挥手,重新拿起红笔,低头看桌上的文件,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好好干,以后有更重要的材料,我会交给你。”

沈知予走出办公室时,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他回到综合科,把纪要的电子版发给科室长,然后坐在工位上,翻开笔记本,在 “会议记录不仅是存档,更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下面,又添了一行:“做‘解题人’,不做‘传声筒’。”

下午两点半,综合科的科室例会准时开始。科室里八个人围着会议桌坐好,王主任竟然也来了 —— 平时科室例会一般只有科室长主持,主任很少出席,这让大家都有点意外,纷纷坐首了身体。

科室长先汇报了本周的工作进度,然后看向王主任:“王主任,您今天过来,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王主任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沈知予身上,笑着说:“今天过来,主要是想表扬一个人 —— 沈知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沈知予身上,他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挺首了脊背。

“昨天的民生项目推进会,小沈替李科长参会,整理的会议纪要很出彩。” 王主任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纪要,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这纪要不仅把会议内容记全了,还针对每个区县的问题,附上了具体的建议,有路径、有对接部门、有参考案例,比很多工作多年的同志写得都用心。”

他翻到青岚县的部分,接着说:“比如青岚县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小沈建议参考凤鸣镇的电商模式,还写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 这就是动了脑子的,不是简单抄录。我们做办公室工作,最缺的就是这种‘既要记下来,又要想办法’的意识。”

说完,王主任看向其他同事:“以后大家写材料,多向小沈学习,别再犯‘只记不议’的毛病。办公室不是‘记录室’,是‘智囊团’,要帮领导解决问题,不是只给领导递材料。”

科室里静了几秒,然后李姐率先鼓起掌:“我就知道小沈能行!上次报表出错,还是他帮忙救的场,现在写纪要又这么厉害,真是年轻有为!”

张哥也跟着点头:“是啊,小沈这股认真劲,值得我们学习。以后写会议纪要,我还得跟你多请教。”

其他同事也纷纷附和,目光里没有了之前的疏远,多了些认可和佩服。沈知予看着大家的表情,心里一阵暖流 —— 从刚入职时的 “递补打杂”,到现在的公开表扬,这短短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被看到了。

王主任拍了拍手,打断了议论:“好了,表扬归表扬,工作还要继续。小沈,接下来你多跟进一下民生项目的后续,各区县的问题解决进度,每周汇总一次报给我。”

“好的,王主任,我一定做好!” 沈知予连忙答应,声音里带着点抑制不住的激动。

例会结束后,同事们陆续离开会议桌,李姐走到沈知予身边,递给他一颗糖:“小沈,刚才主任表扬你,姐真为你高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姐说,别客气。”

沈知予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谢谢李姐,之前也多亏你帮忙。”

“跟姐还客气啥。” 李姐笑了笑,转身去忙自己的工作了。

沈知予坐在工位上,看着电脑屏幕上 “民生项目后续跟进表” 的空白文档,心里格外踏实。他想起刚入职时,阮知夏说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想起李姐说 “递补的就是来打杂的”,想起第一次参加会议时的紧张 —— 那些曾经让他迷茫的时刻,现在都成了他成长的印记。

他打开文档,指尖在键盘上敲下 “青岚县:对接市商务局,本周内联系‘江州优选’平台”,然后又敲下 “柳溪镇:对接交通局,确认专项补贴申请流程”。每一个字都敲得很稳,因为他知道,所谓的 “认可”,从来不是凭空来的,是靠一笔一划的认真、一次一次的思考,慢慢攒出来的。

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电脑屏幕上,把文档里的文字映得格外清晰。沈知予看着那些文字,嘴角轻轻扬起 —— 他终于明白,职场里没有 “天生的世界”,只有 “自己闯出来的路”。而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她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市府秘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