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责任:机械、身影与烟火气(下)—— 车间的商议与同心
中午十二点,生产车间的缝纫机声暂时停歇,员工们陆续走向食堂,空气中还残留着布料和机油的混合气息。林天宇站在车间门口,看着手里的产能测算表,上面用红笔标注着 “2000 件羽绒服,40 天交货,缺口 200 件”,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车间。
李建国刚把最后一台机器的手轮固定好,转身就看到林天宇,笑着迎上去:“林董,您怎么来了?不去食堂吃饭吗?我刚还跟小王说,今天食堂有红烧肉,您肯定爱吃。”
“先不吃,有件事想跟大家商量”,林天宇招手让李建国把车间里还没走的员工叫过来 —— 有几个散户阿姨在收拾针线盒,小王在整理维护台账,还有两个年轻员工在检查布料,一共十几个人,很快就围到了车间中央的休息区。
休息区摆着几张蓝色的塑料桌椅,桌面上还放着早上张阿姨带来的咸菜罐子,旁边的暖水瓶里还剩半瓶热水。林天宇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有点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产能测算表。
“林董,是不是有新订单了?” 张阿姨最先开口,眼睛里带着期待 —— 上次盛雅的订单让大家赚了不少奖金,大家都盼着能再接大订单。
林天宇点点头,把产能测算表递给李建国,让他传给大家看:“是方圆服饰的订单,2000 件羽绒服,交货期 40 天。咱们现在的产能,满负荷运转加上散户,最多能做 1800 件,还差 200 件的缺口。而且羽绒服的工艺复杂,要充绒、缝内胆,质检标准也严,我担心咱们做不好,所以想跟大家商量下,到底要不要接这个订单。”
众人接过测算表,互相传看着,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暖水瓶里的水偶尔发出 “咕嘟” 声。小王皱着眉头说:“2000 件?40 天?确实有点紧,咱们现在的机器,做羽绒服比做连衣裙慢不少,一件羽绒服的时间能做两件连衣裙了。”
“还有充绒,要是绒充多了,衣服会鼓包,充少了,保暖性不够,质检肯定过不了”,张阿姨也跟着担心,“咱们之前没做过羽绒服,要是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年轻员工小李也说:“要是增加班次,咱们倒是能扛住,可怕身体吃不消,万一干活时走神,影响了质量,反而不好。”
林天宇听着大家的担忧,心里也跟着沉了沉 —— 他知道,大家的顾虑跟他一样,不是不愿意干,是怕干不好。
就在这时,李建国突然开口,声音洪亮:“我觉得能接!”
众人都看向他,眼里带着惊讶。李建国放下测算表,看着林天宇,语气坚定:“产能缺口 200 件,咱们可以增加早晚班,让机器 24 小时运转 —— 白天让正式员工和有经验的散户做,晚上让我和小王带着几个年轻员工做,咱们轮班倒,保证机器不停;工艺方面,羽绒服是复杂,但咱们可以先做样品,让李师傅(食堂厨师,以前做过服装)教大家充绒和缝内胆,他以前在服装厂干过,懂这个;质检方面,咱们增加两个质检岗,每做完一件就检查,有问题及时改,肯定能保证质量。”
“李哥,晚上加班,您身体吃得消吗?” 小王担心地问 —— 李建国去年做过阑尾炎手术,医生让他别太累。
“没事,我年轻的时候在工地扛水泥,比这累多了”,李建国拍了拍胸脯,笑着说,“再说,咱们轮班倒,我晚上做西小时,你做西小时,又不是让我一个人扛,没问题。”
张阿姨也跟着点头:“我也觉得能接!我跟王阿姨她们商量下,咱们散户也可以加班,晚上来做两个小时,多赚点钱是小事,主要是想让公司名气更大 —— 咱们天宇民生要是能接下方圆的订单,以后就不用愁没活干了!”
“对!我们也愿意加班!” 其他散户阿姨也纷纷附和,“晚上加两个小时班,不耽误照顾家里,还能帮公司的忙,挺好的!”
小王看着大家的热情,也来了劲:“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优化机器参数 —— 羽绒服的针脚密度要求是每英寸 10 针,咱们把机器的送布速度调慢一点,针脚就能更均匀,还能减少断线的情况,提高效率。我下午就调试,保证能行!”
年轻员工小李也说:“我可以跟我表哥说,他在附近的服装厂上班,有经验,要是咱们人手不够,他可以帮忙介绍几个老工人,都是靠谱的,工资咱们按天算,肯定没问题。”
林天宇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 他没想到,自己的顾虑,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居然都有了解决办法。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太多余了,忘了这个团队的力量,忘了大家对公司的信任。
“还有资金的问题”,林天宇想起之前的顾虑,赶紧说,“咱们采购面料和羽绒需要 50 万,现在的现金流还差 20 万,我跟供应商谈了延期付款,他们说需要咱们提供担保。”
“我来担保!” 张阿姨立刻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递到林天宇手里,“这里面有 5 万块,是我给孙子存的学费,要是供应商不同意延期付款,咱们就先用这个钱,等公司有钱了再还我。”
“我也有!” 王阿姨也掏出一张银行卡,“我这里有 3 万块,是我老伴的退休金,也能用上。”
其他散户阿姨也纷纷要回家拿钱,林天宇赶紧拦住她们,眼眶有点发红:“谢谢大家,不用这么麻烦!我己经跟银行申请了小额贷款,明天就能下来,供应商那边也同意延期付款了,我就是跟大家说一声,让大家放心。”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车间里又恢复了热闹的氛围。李建国开始安排具体的工作:“小王,下午你调试机器参数,顺便联系小李的表哥,看看能不能介绍老工人;张阿姨,你跟王阿姨商量散户加班的时间,统计下人数;小李,你负责做样品,晚上咱们一起学充绒和缝内胆;林董,您跟周部长对接下,确认方圆的质检标准,咱们按标准做,保证没问题。”
“好!”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满是干劲。
林天宇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 —— 李建国在跟小王讨论机器调试的细节,张阿姨在跟其他阿姨统计加班人数,小李在准备样品布料,每个人都在为接下订单努力,每个人都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 能有这样一群有责任心、有热情的员工,能有这样一个团结、温暖的团队。
“林董,咱们去食堂吃饭吧,红烧肉该凉了”,李建国走过来,拍了拍林天宇的肩膀,笑着说,“吃完饭,咱们就开始干,保证按时按点完成订单!”
林天宇点点头,跟着众人走向食堂。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紧紧连在一起的音符,在车间里谱写着 “同心协力” 的乐章。
食堂里,红烧肉的香味己经飘了出来,李师傅正忙着给大家盛菜。林天宇坐在餐桌旁,看着大家说说笑笑,讨论着晚上的加班安排,讨论着样品的做法,心里满是踏实和温暖。他知道,接下这个订单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会加班,会累,会有挫折,但他不再害怕 —— 因为他有一群愿意跟他一起扛的伙伴,有一个充满爱和责任的团队。
吃完饭,林天宇回到办公室,拿起手机给周梅打电话:“周姐,跟方圆那边回复,这个订单咱们接了!生产部己经安排好了,保证按时交货,质量没问题!”
电话那头传来周梅兴奋的声音:“太好了!林董,我这就跟方圆对接,把好消息告诉他们!”
挂了电话,林天宇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生产车间的方向,那里己经传来了缝纫机的声音 ——“嗡嗡嗡,嗡嗡嗡”,像一首充满力量的歌,在阳光下回荡。他知道,新的挑战己经开始,新的旅程己经开启,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只要守住初心,天宇民生就一定能在新的途上,乘风破浪,遇见更美的风景。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暖,照在林天宇的脸上,他的嘴角露出了自信的笑 —— 这笑里,有对未来的期待,有对团队的信任,更有对 “踏实做事、真诚待人” 的坚守。
作者“星之路途”推荐阅读《从街头醉到事业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