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合作喜讯与新挑战(一)

小说: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旧事毕,东山起(副标题:缘起缘灭,以新纳旧)

第西卷:新途上的风浪与微光

第六章 合作喜讯与新挑战(一)—— 成就感里的期待:从雀跃到从容的心态转变

十二月初的晨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天宇民生厂区的红砖墙上,把原本冷硬的墙面染得暖融融的。生产车间的铁门推开时,没有了往日赶工时的急促 “吱呀” 声,反而带着几分慢悠悠的舒展 —— 昨天下午,盛雅的物流车驶离厂区时,赵总监那句 “你们是我合作过最靠谱的工厂”,像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紧绷了半个月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小李是踩着晨光的尾巴走进车间的,她今天穿了件新买的米白色棉袄,领口别着一个小小的毛绒兔子胸针,是昨天完成订单后,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的。手里的针线盒也换了个新的,天蓝色的布料上印着小碎花,拎在手里像提着个小礼物。走到车间门口时,她还忍不住哼起了上周从收音机里学的小调,脚步轻快得像踩在棉花上,路过花坛时,还伸手摸了摸枝头刚冒出来的新芽 —— 以前她总觉得冬天的厂区光秃秃的,今天却觉得连寒风都带着点温柔。

“小李,今天这精神头,是有啥好事啊?” 守门的老郑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拿着一个刚热好的烤红薯,“昨天赵总监夸咱们的时候,你躲在后面笑,我都看着呢!”

小李脸颊一红,赶紧加快脚步走进车间,嘴里小声回应:“郑叔,我就是觉得天气好!” 话虽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她先把针线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桌角,又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 —— 这是她专门用来记录技巧的笔记本,封面贴着盛雅样品包装盒上剪下来的 logo,里面除了张阿姨教的拼接方法,还多了几页她自己画的 “进度表”,上面用彩色笔标注着 “11 月 25 日,完成 4 件”“11 月 28 日,完成 6 件”,最新的一页写着 “11 月 30 日,顺利交付,赵总监夸针脚整齐!”,旁边还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她把笔记本轻轻放在桌面上,又伸手摸了摸旁边叠放整齐的空包装盒 —— 这些盒子昨天还装满了连衣裙,现在空了,却比装满时更让她安心。“以后再也不用怕拖大家后腿了”,她小声跟自己说,指尖划过包装盒上的 “盛雅” 二字,心里满是踏实。‘想着,想着,她的嘴角都不自觉扬起来了

“小李,发什么呆呢?快来喝豆浆!” 张阿姨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端着两个搪瓷杯,杯壁上还印着 “劳动最光荣” 的字样,冒着热气。“昨天你说喜欢喝甜豆浆,我今天特意放了点糖,你尝尝。”说完就顺手,带着些微笑,把其中一杯递了过来。

小李赶紧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抿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忍不住眯起眼睛,感叹生脱口而出:“阿姨,太好喝了!比我在家煮的还甜!”

“好喝就多喝点”,张阿姨坐在她旁边,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用手轻轻顺着她头发摸了一把,眼神里满是欣慰,慈祥地接着说,“你啊,刚来的时候连针都穿不利索,现在不仅能独立拼接,还能教小孙怎么对齐蕾丝,这进步,比我当年快多了。”

正在整理裁片的王阿姨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浅粉色的雪纺面料,是昨天剩下的样品料:“可不是嘛!昨天林董开会说,要给咱们发奖金呢!每个人都有,说是‘超额完成任务奖’!我跟你们说,我刚才路过办公室,还听见林董和华老在说,盛雅想跟咱们签长期合作协议,以后他们的秋冬款女装,都优先给咱们做!”

“真的?” 小李手里的豆浆杯差点没拿稳,豆浆晃出几滴,滴在桌面上,她赶紧用纸巾擦掉,眼睛却亮得像星星,“那咱们以后就有稳定的订单了?再也不用怕没活干,再也不用临时学新东西了?”

“傻孩子,有稳定订单是好事,但新东西还是要学的”,张阿姨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不过以后再学新东西,咱们有经验了,就不用慌了。你看,上次珍珠串短缺,咱们不也解决了?这次要是签了长期合作,咱们就是盛雅的‘御用工厂’,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车间里的议论声渐渐热闹起来,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 负责裁剪的老郑说,想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一下,给儿子当婚房;缝珍珠串的刘阿姨说,想带孙女去迪士尼玩,之前总因为没稳定收入舍不得;连最内向的小周都小声说,想报个缝纫机维修班,以后能帮小王一起维护机器。李建国站在裁片区,看着眼前的场景,嘴角也忍不住上扬,手里整理工具的动作都轻快了不少,他甚至在心里盘算,等奖金发了,要给老婆买个新的缝纫机,她在家做针线活,用的还是老机器。

就在这时,车间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周梅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文件夹,快步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 —— 既有兴奋,又有几分凝重。“大家先停一下,有重要的事跟大家说!”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让热闹的车间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纷纷围过去,眼里满是期待,以为是长期合作协议的细节定下来了。

周梅打开文件夹,先拿出几张打印好的设计图,铺在中间的工作台上 —— 上面画着几款女装,有连衣裙,有半身裙,还有外套,款式比之前的更精致,旁边还标注着 “环保系列” 的字样。“好消息是,盛雅确实决定跟咱们签长期合作协议,首单就有 1000 件,比上次的 800 件还多!” 她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可话锋一转,又拿起一块面料样品,递到大家面前,“但有个新要求 —— 这批货要用环保面料,就是这种有机棉混纺面料,盛雅说海外客户现在特别看重环保,必须用这种料,还得符合他们的环保标准。”

那块面料是浅灰色的,摸起来比普通棉布更柔软,却也更轻薄,指尖划过的时候,能感觉到细微的纤维,边缘还带着淡淡的植物染色痕迹,没有普通面料的化学味。张阿姨先接过面料,用手指轻轻揉搓了一下,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面料是挺软的,但太轻薄了,缝制的时候容易起皱,针脚也不好控制。尤其是拼接的时候,稍微用力拉一下,面料就会变形,到时候缝出来的衣服就不整齐了。”

李建国也拿起面料,对着光线看了看,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边缘:“而且这种面料的纤维比普通棉布细,咱们现在用的缝纫机针是 14 号的,太粗了,缝的时候容易勾丝,得换 11 号的细针。还有线,普通的涤纶线不行,得用专用的环保棉线,不然跟面料不匹配,还会影响环保标准。”

车间里的氛围瞬间变了,刚才的热闹像被一阵风吹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小声的抱怨 ——“怎么又换面料啊?咱们刚熟悉雪纺和蕾丝,现在又来个环保面料,这不是折腾人吗?”“11 号细针咱们仓库没有,还得重新采购,要是采购不及时,又得耽误生产!”“环保棉线我都没听过,要是买错了,不符合标准,还得返工!”

小李也拿起一小块面料样品,试着用手里的针缝了几针 —— 针刚扎进去,面料就起了个小皱,她轻轻一拉线,针脚处居然有点变形,还差点勾破面料。她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刚学会普通面料的拼接,现在又要学环保面料,自己能学好吗?会不会又像刚开始那样,裁坏面料、缝错针脚,拖大家的后腿?

可这次,她没有像之前那样慌神,而是想起了上次珍珠串短缺时的场景 —— 当时大家也很着急,但张阿姨提议手工串制,林董联系供应商,最后还是解决了问题。她抬头看向张阿姨,发现张阿姨正拿着面料,跟王阿姨小声讨论着什么,脸上没有了刚才的凝重,反而多了几分思考。

李建国也很快冷静下来,他走到车间中央,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我知道大家觉得麻烦,换面料确实是挑战,但咱们得想清楚 —— 这是长期合作的首单,要是做好了,以后盛雅的订单就稳了,咱们还能吸引更多做环保面料的客户,这是机会,不是麻烦。” 他拿起那块环保面料,语气坚定,“上次珍珠串短缺,咱们都能解决;上次改双层蕾丝,咱们也能按时交付。这次不就是换个面料吗?咱们有张阿姨这样的老手,有小王这样会修机器的,还有林董和华老支持,没什么解决不了的。”

张阿姨也跟着站起来,手里还拿着面料:“李建国说得对,这种轻薄面料我年轻的时候缝过,就是得用‘虚针’,针脚别扎太深,线也别拉太紧,缝完后用手轻轻抚平,就能减少起皱。还有拼接的时候,贴一层薄衬就行,咱们上次做蕾丝拼接,不也用了薄衬吗?就是换个面料,技巧都是相通的。”

王阿姨也补充道:“细针和环保线的事,林董和华老肯定会解决,他们昨天还说,有问题随时找他们。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先熟悉面料,想想怎么缝才好看,怎么才能不返工,而不是在这抱怨。”

大家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刚才的抱怨声变成了小声的讨论 ——“虚针?是不是跟缝丝绸差不多?”“薄衬用哪种厚度的好?上次的薄衬还有剩吗?”“我家里有细针,明天我带来试试?” 小李也加入讨论,小声问张阿姨:“阿姨,‘虚针’怎么缝啊?是不是针脚要比平时稀一点?”

张阿姨耐心地跟她解释:“虚针不是针脚稀,是针扎进去后,别把线拉得太紧,让线稍微松一点,这样面料就不容易起皱。你看,像这样……” 她说着,拿起针,在面料上轻轻缝了几针,针脚看起来比平时浅一点,却很整齐,面料也没起皱。

小李认真地看着,手里还拿着笔记本,把张阿姨的话记下来,旁边还画了个简单的针脚示意图。她发现,这次面对新挑战,自己不再像之前那样害怕,反而多了几分期待 —— 学会了环保面料的缝制,自己的手艺又能进步,以后就能帮大家做更多的活,再也不是那个只会拖后腿的新人了。

周梅看着大家的转变,心里也松了口气,她笑着说:“盛雅给的交付时间是下个月中旬,比上次宽松多了,咱们有足够的时间熟悉面料、练习技巧。林董和华老己经在联系供应商了,细针和环保线很快就能到,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

“好!” 大家齐声响应,车间里的氛围又恢复了热闹,却比刚才多了几分从容和期待。小李坐在工位上,手里拿着面料样品,开始试着练习 “虚针”,虽然一开始还是有点生涩,但她不再着急,而是慢慢找手感,心里想着:“上次能完成 800 件,这次 1000 件也一定能完成,而且会做得更好。”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笔记本上,上面的笑脸和针脚示意图,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温暖。张阿姨坐在她旁边,也拿起面料练习,偶尔指导她两句;远处,李建国正和小王讨论怎么调试缝纫机,准备迎接新面料;车间的角落里,老郑他们还在讨论着奖金怎么花,只是话题里多了几句 “等学会了环保面料,以后订单更多”。

没有人再提起 “麻烦”“害怕”,取而代之的是 “试试”“能行”“加油”。大家都知道,新挑战总会有,但只要有之前的经验,有彼此的帮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而这份从容,这份期待,正是上次两次挑战留给他们最宝贵的礼物 —— 比奖金更珍贵,比订单更重要。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街头醉到事业新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