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卷:新途上的风浪与微光
第九章 “匠造系列” 的征程(一)—— 供应链惊魂:环保面料的突发危机
二月的春风还带着冬日的余寒,天宇民生厂区的玉兰花却己冒出了淡粉色的花苞,清晨的薄雾裹着车间里飘出的有机棉纤维,在阳光下织成一层朦胧的纱。车间里,“匠造系列” 的启动横幅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红色的绸布上 “立体刺绣?环保匠心” 八个字,被员工们用彩色粉笔描得格外鲜亮 —— 这是上周欧雅与天宇敲定的联合项目,计划推出三款高端单品:真丝植物染连衣裙、有机羊毛立体刺绣外套、棉麻混纺绣花衬衫,目标是抢占春季高端女装市场。
小李正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捧着欧雅设计师送来的设计图册。册子里的真丝连衣裙设计图让她移不开眼:裙身用淡紫色植物染真丝,裙摆绣着蔓延的紫藤花纹,领口处点缀三朵立体刺绣的玉兰花,旁边标注着 “刺绣线需用 100% 桑蚕丝线,植物染需符合欧盟 ECOCERT 认证”。她用铅笔在图册边缘画了个小小的玉兰花,旁边写着 “练习 30 次,掌握立体花瓣针法”—— 这是王仲明师傅教她的 “目标拆解法”,说 “复杂工艺拆成小步骤,就不怕学不会”。
“小李,过来帮我看看这批面料!” 张阿姨的声音从物料区传来,带着几分急切。小李赶紧放下设计图,快步走过去 —— 张阿姨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淡紫色的真丝面料,眉头皱得紧紧的。物料架上堆着刚送来的面料箱,箱子上印着 “绿源环保面料厂” 的 logo,这是林天宇为 “匠造系列” 特意选定的供应商,主打欧盟认证的植物染面料。
“阿姨,怎么了?” 小李接过面料,手指轻轻抚摸 —— 面料的手感确实柔软,却在靠近光源处发现了问题:面料边缘有几处细微的色差,像被水洇过的痕迹,而且面料的厚度也不均匀,有的地方薄如蝉翼,有的地方却稍显厚重。
“你看这色差,还有厚度,” 张阿姨指着面料上的痕迹,语气里满是担忧,“欧雅的‘匠造系列’要求面料色差≤0.2 色号,厚度误差≤0.1 毫米,这批料显然不达标。我刚才查了一箱,有三分之一都有这问题,要是用来做连衣裙,绣上花也盖不住瑕疵。”
正在整理裁剪样板的老郑也凑过来,拿起面料对着光线看了看:“这料的织密度也不够,用力拉一下就能看到缝隙,真丝连衣裙要贴身,这样的料容易勾丝,客户穿一次就坏了,咱们的口碑就砸了。”
小李赶紧拿出自己的面料检测笔记,翻到 “植物染真丝标准” 那一页,对照着笔记逐条检查:“色号应该是 P-03 淡紫,现在测出来是 P-03.5,差了 0.5 色号;厚度标准是 16 姆米,实际只有 15.2-16.3 姆米,误差超了 0.2 毫米。” 她的笔在笔记上画了个红色的叉,心里突然慌了 ——“匠造系列” 的样品要在两周后交给欧雅审核,现在面料出了问题,要是重新采购,时间肯定来不及。
“赶紧给林总打电话!” 张阿姨当机立断,把面料塞进小李手里,“你跟林总说清楚情况,让他赶紧联系供应商,要么换货,要么重新做,不能耽误样品进度。”
小李点点头,拿着面料和笔记快步走向办公室。林天宇正在和华老讨论 “匠造系列” 的生产计划,办公桌上摊着供应链清单和进度表。“林总,华老,不好了!” 小李推开门,手里的面料都快攥皱了,“绿源送来的植物染真丝有问题,色差和厚度都不达标,还有织密度不够的情况,根本没法用。”
林天宇和华老赶紧放下手里的文件,接过面料检查。华老的手指在面料上轻轻揉搓,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边缘:“这料的植物染工艺不到位,固色剂加少了,所以有色差;织的时候经线密度不够,才会有缝隙。绿源之前做过咱们的普通环保面料,怎么这次高端料反而出问题?”
林天宇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绿源供应商的电话,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王总,你们送来的植物染真丝怎么回事?色差超标,厚度不均,织密度也不够,这样的料我们没法用!‘匠造系列’的样品两周后就要交,你赶紧给我个说法!”
电话那头的王总语气支支吾吾:“林总,实在对不起,最近订单太多,我们的染色车间忙不过来,这批料是赶工做的,确实有点瑕疵。要不你们先凑合用,我给你们打个八折?”
“凑合用?” 林天宇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匠造系列’是我们和欧雅的联合项目,用瑕疵料做样品,欧雅能通过吗?客户能接受吗?我要的是符合标准的料,不是打折的瑕疵品!”
“可现在重新做,至少要十天才能交货,你们的样品时间太……” 王总的语气里满是无奈,“我们的生产线都排满了,实在抽不出人手赶工。”
林天宇挂了电话,脸色铁青。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含苞待放的玉兰花,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华老,绿源那边没法按时换货,重新采购的话,能在两周内找到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吗?”
华老皱着眉,手指在供应链清单上划过:“我想想…… 之前考察过三家做高端植物染面料的厂,除了绿源,还有江南染坊和云帆纺织。江南染坊在苏州,做植物染三十年了,标准很高,但他们的交货期通常要 15 天;云帆纺织在杭州,能做加急,7 天交货,但价格比绿源高 30%,而且我没见过他们的实样,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不管价格多高,先拿样!” 林天宇当机立断,“华老,您现在联系江南染坊,让他们发两匹 P-03 淡紫的样布过来,越快越好;我联系云帆纺织,让他们今天就寄样,顺便把检测报告一起发过来。小李,你跟车间说,先暂停真丝连衣裙的准备工作,先做有机羊毛外套的样品,把时间错开,别耽误整体进度。”
小李点点头,转身往车间跑。她路过物料区时,看到员工们都围着那箱有问题的面料,脸上满是担忧。小孙小声问:“小李,面料能换吗?我都练了三天立体刺绣了,要是样品做不了,之前的练习不就白费了?”
“大家别慌!” 小李举起手里的进度表,大声说,“林总己经联系新的供应商了,今天就能拿到样布,咱们先做羊毛外套的样品,王师傅说正好趁这个时间,多教咱们几种立体刺绣针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等面料到了,咱们就能首接上手,不耽误进度!”
王仲明也走过来,手里拿着羊毛面料和刺绣针:“小李说得对,羊毛外套的立体刺绣更复杂,咱们正好利用这几天练手。我昨天跟老同事李师傅联系了,他做羊毛刺绣三十年,下周会过来帮忙,到时候咱们的手艺还能再提升一步。”
员工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纷纷回到工位,开始准备羊毛外套的样品。张阿姨拿着羊毛面料,跟王仲明讨论针法:“羊毛面料厚,立体刺绣得用粗一点的线,针也得换粗号的,不然扎不透。”
“没错,” 王仲明拿出几卷不同粗细的羊毛线,“我准备了 20 支和 28 支的线,咱们试试哪种更适合。20 支的线粗,立体感强,但针脚容易显粗;28 支的线细,针脚整齐,但立体感稍弱,得找到平衡。”
小李也拿起羊毛线和针,开始练习基础的立体针法。她的手指还带着之前绣真丝留下的薄茧,握着粗针有点不习惯,但还是认真地按王仲明教的步骤,一针一针地绣 —— 先在羊毛面料上画好花纹轮廓,再用粗线绣底层,针脚长度控制在 2 毫米,每绣完一针,都用手指轻轻按压,让线和面料贴合。
“针脚再匀一点,” 王仲明走到小李身边,轻轻调整她的手型,“羊毛面料弹性大,针脚不匀的话,洗了会变形。你看,每针的间距保持 1.5 毫米,这样绣出来的花纹既立体又整齐。”
小李点点头,调整了针脚间距,果然,绣出来的花纹比之前规整多了。她的笔记本上,又多了一行字:“羊毛立体刺绣:28 支线,针脚 1.5 毫米,每针按压贴合面料。”
办公室里,林天宇还在和云帆纺织的供应商沟通。“张总,我需要你们的 P-03 淡紫植物染真丝样布,今天必须寄出来,检测报告也要一起发,” 林天宇的语气带着恳求,“我们的‘匠造系列’对质量要求很高,要是样布达标,后续的大订单肯定优先给你们。”
“林总,您放心,” 电话那头的张总语气很爽快,“样布今天下午就能寄,检测报告我让质检部现在就做,半小时后发您邮箱。我们的植物染工艺符合欧盟 ECOCERT 认证,色差能控制在 0.1 色号以内,厚度误差≤0.08 毫米,绝对符合您的要求。”
挂了电话,林天宇松了口气,刚想喝口水,华老的电话也打来了:“天宇,江南染坊那边说,样布明天上午能到,他们还会派技术人员过来,帮咱们做面料预处理的指导,确保后续生产没问题。”
“太好了!” 林天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华老,明天样布到了,咱们一起去车间,让张阿姨和王师傅也帮忙把关,一定要选最符合标准的料。”
第二天上午,江南染坊的样布先到了。小李抱着样布箱跑进车间,兴奋地喊:“样布到了!大家快来看!” 员工们立刻围过来,张阿姨先拿出样布,对着光线查看:“这颜色正,是 P-03 淡紫,色差肯定没问题;厚度也均匀,摸起来织密度也够。”
王仲明拿出测厚仪,测量后说:“16.02 姆米,误差 0.02 毫米,达标;色卡对比是 P-03,误差 0.1 色号,符合要求。”
下午,云帆纺织的样布也到了,检测后发现,虽然质量也达标,但颜色比江南染坊的稍深一点,而且价格更高。“选江南染坊的料!” 林天宇拍板决定,“他们的技术人员还会来指导预处理,能避免后续出问题,虽然交货期要 15 天,但咱们先做羊毛外套和棉麻衬衫的样品,时间能错开。”
江南染坊的技术人员老周第三天就到了。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拎着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面料预处理的工具和检测仪器。“植物染真丝的预处理很关键,” 老周在车间里给员工们演示,“首先要在 30℃的温水里加中性洗涤剂,浸泡 20 分钟,去除面料表面的浮色;然后用清水漂洗三次,每次 5 分钟,不能拧干,要自然晾干,不然会变形;晾干后还要用蒸汽熨斗低温熨烫,温度控制在 110℃,熨烫时要垫一层棉布,防止面料发亮。”
小李认真地记着笔记,还拍了视频,准备后续教给其他员工。张阿姨则跟着老周一起操作,手里的温度计时刻盯着水温:“30℃,不能高也不能低,高了会掉色,低了洗不掉浮色。”
老周点点头,语气里满是赞赏:“大姐您很专业,预处理就是要这么较真。植物染真丝娇贵,一步错就会影响后续的刺绣和缝制,你们能这么仔细,‘匠造系列’肯定能做好。”
车间里的氛围重新变得忙碌而有序 —— 裁剪组的老郑开始准备棉麻衬衫的裁片,他用王师傅教的 “斜刀定位法”,在棉麻面料下面垫了防滑纸,裁剪的边缘整齐得没有一点毛边;刺绣组的员工们跟着王仲明练习羊毛立体刺绣,小李己经能独立绣出简单的藤蔓花纹,针脚误差控制在 0.1 毫米以内;缝制组的员工则在练习有机羊毛外套的包边,用的是张阿姨摸索的 “双线包边法”,包边宽度正好 0.5 厘米,没有起毛。
一周后,江南染坊的植物染真丝按时交货了。小李和张阿姨一起检查,每一卷面料都符合标准,没有色差和厚度不均的问题。“太好了!” 小李拿着面料,兴奋地跑到办公室,“林总,华老,面料到了,全部达标,咱们可以开始做真丝连衣裙的样品了!”
林天宇和华老跟着小李来到车间,看着员工们拿着新面料准备工作,脸上满是欣慰。华老拍了拍林天宇的肩膀:“供应链的危机总算解决了,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 —— 高端订单的供应链不能只靠一家,得多找几家备选,才能避免突况。”
林天宇点点头,目光落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上:“您说得对,后续我会让后勤部重新梳理供应链,每个品类至少找三家备选供应商。现在‘匠造系列’的三个样品都能顺利推进,两周后肯定能按时交给欧雅审核。”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车间里的植物染真丝上,淡紫色的面料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春天里的紫藤花。小李拿着面料,开始画玉兰花的刺绣轮廓,笔尖在面料上轻轻划过,留下淡淡的痕迹。她知道,虽然经历了供应链的小危机,但团队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匠造系列” 一定能成功,而天宇民生,也会在高端女装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