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毕,东山起(副标题:缘起缘灭,以新纳旧)
第西卷:新途上的风浪与微光
第九章 “匠造系列” 的征程(三)—— 审核高光:样品认可与深度合作的开启
欧雅审核样品的前一天,天宇民生的生产车间里,每个人都在做最后的细节打磨。小李拿着细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真丝连衣裙裙摆紫藤花纹的毛边,每剪一下都屏住呼吸 —— 这是她花了三天绣完的花纹,藤蔓蜿蜒间藏着三朵小小的雏菊,连王仲明都夸 “绣出了春天的灵气”,她绝不能让最后的毛边毁了整体效果。
张阿姨则在给有机羊毛外套的纽扣加固,用双线缝了三圈,还特意在反面打了个隐形结:“高端客户最在意这些细节,纽扣掉了虽然是小事,却会让他们觉得咱们不够用心。” 旁边的小孙拿着蒸汽熨斗,正在给棉麻衬衫定型,熨斗温度严格控制在 110℃,每熨烫一下都用尺子比对平整度,确保没有一丝褶皱。
王仲明和李师傅坐在工作台前,拿着放大镜检查真丝玉兰花的埋线:“这处埋线再拉紧一点,花瓣的立体感会更强。” 李师傅说着,用镊子轻轻调整棉线,小李赶紧凑过去学习,笔记本上又多了一行 “玉兰花埋线:距边缘 0.3 毫米,拉力控制 50 克” 的细节记录。
林天宇和华老也没闲着,他们在车间里来回巡视,时不时停下来帮着调整细节。看到老郑在整理样品包装,林天宇蹲下来,摸了摸棉布袋上的 logo 刺绣:“这 logo 绣得不错,针脚很整齐,客户看到会觉得咱们很用心。” 老郑笑着说:“都是按王师傅教的‘回针绣’绣的,虽然慢了点,但效果好。”
第二天上午,欧雅的审核团队准时到达。陈若琳总监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设计总监、质检总监和两位资深买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检测工具和设计图纸。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小李的手心微微出汗,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细剪刀,目光紧紧盯着挂在展示架上的三个样品。
“先从真丝植物染连衣裙开始吧。” 陈若琳走到展示架前,轻轻取下连衣裙,平铺在检测台上。设计总监拿起设计图纸,仔细比对裙摆的紫藤花纹:“花纹位置和设计图完全一致,藤蔓的蜿蜒弧度比图纸上更自然,看来是在标准基础上做了优化。”
质检总监则拿出放大镜和量尺,先检查领口的立体玉兰花:“花瓣分层清晰,外层 28 支丝线、中层 32 支丝线、内层 36 支丝线,完全符合要求;针脚密度每厘米 12 针,误差 0.1 针,达标。” 他又量了量裙摆的包边:“0.5 厘米,误差 0.02 厘米,隐形包边做得很到位,针脚藏得很好。”
最让审核团队惊喜的是玉兰花的 “分层埋线” 工艺。陈若琳轻轻抚摸花瓣,感受着自然的外翻弧度:“这立体感比我们的设计预期还要好,摸起来不生硬,很灵动,是怎么做到的?”
王仲明上前一步,解释道:“我们在每层花瓣下面埋了细棉线,绣完后轻轻拉紧,让花瓣自然外翻,还能保持水洗不变形。这是李师傅和我们一起琢磨出来的方法,既保证了立体感,又不损伤真丝面料。”
李师傅也补充道:“棉线选的是和面料同色的有机棉线,即使时间长了,也不会和真丝产生色差,客户可以放心穿着。”
审核团队纷纷点头,陈若琳笑着说:“这个工艺可以申请欧雅的‘特色工艺库’,以后其他代工厂做立体刺绣,都可以参考你们的方法。”
接下来审核有机羊毛外套。买手拿起外套,轻轻揉搓面料:“有机羊毛的手感很柔软,没有扎人的感觉,预处理做得很到位。” 质检总监检查藤蔓刺绣时,发现转弯处的针脚格外整齐:“转弯处用了分段绣?针脚没有挤压,很顺畅,批量生产时也能保证一致性,这点很难得。”
小孙听到夸奖,兴奋地说:“这是王师傅教的‘分段绣’,李师傅还教了我们‘双线并绣法’,现在我们每天能绣 4 件,效率比之前翻了一倍,还能保证质量。”
“效率和质量兼顾,这才是合格的代工厂该有的水平。” 陈若琳的语气里满是赞赏,她又检查了棉麻混纺绣花衬衫,对胸前的雏菊图案赞不绝口:“小而精致,不抢衬衫的主体风格,却又能起到点缀作用,很符合春季的清新定位。”
三个样品审核完毕,审核团队围在一起小声讨论。小李的心跳得飞快,她偷偷看了眼张阿姨,发现张阿姨也在紧张地攥着衣角;王仲明和李师傅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 他们知道,这半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
几分钟后,陈若琳转过身,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宣布,天宇民生‘匠造系列’样品审核 —— 通过!而且是超预期通过!”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小李和小孙互相击掌,张阿姨的眼眶红了,老郑用力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王仲明和李师傅也笑着握了握手。林天宇长舒一口气,走到陈若琳面前:“谢谢陈总监的认可,我们会继续努力,把后续的大订单做得更好。”
“不止是后续订单,” 陈若琳说,“我们想和天宇民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作方案,递给林天宇:“这是‘匠造系列’的长期合作计划 —— 欧雅负责设计和市场推广,天宇负责工艺研发和生产,我们成立‘联合工艺实验室’,天宇的技术团队可以参与到设计环节,把你们的刺绣、包边工艺融入到欧雅的新品设计里,利润按 6:4 分成,天宇占 4 成。”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林天宇翻开合作方案,手指微微颤抖 —— 之前天宇只是欧雅的代工厂,按件收取加工费,现在能参与设计、享受利润分成,这意味着天宇民生从 “代工厂” 正式转型为 “合作伙伴”,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突破。
“陈总监,您没开玩笑吧?” 林天宇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我们只是中小型工厂,能参与欧雅的设计环节吗?”
“为什么不能?” 陈若琳笑着说,“你们的工艺实力己经证明了自己 —— 分层埋线、双线并绣、隐形包边,这些都是能打动高端客户的特色工艺。现在的高端市场,缺的就是‘有工艺灵魂’的产品,而你们,正好有这样的灵魂。”
她看向王仲明和小李:“王师傅的工艺经验、小李的创新想法,还有张阿姨他们的实践智慧,都是宝贵的财富。把这些融入到设计里,‘匠造系列’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王仲明听到这话,激动地说:“陈总,要是能参与设计,我保证把几十年的工艺经验都用上,让欧雅的新品更有竞争力!”
小李也小声说:“我还有很多刺绣的小想法,比如在连衣裙上绣渐变花纹,用不同颜色的丝线过渡,说不定会很好看。”
陈若琳点点头:“太好了!联合工艺实验室就设在天宇,欧雅会派设计师每周过来,和你们一起头脑风暴。后续我们还会安排你们去意大利参加面料展,学习最新的工艺和设计理念,把国际视野带回来。”
合作方案很快达成共识,林天宇和陈若琳当场签下意向书。签完字后,陈若琳拿起真丝连衣裙,对审核团队说:“把这件样品带回总部,作为‘匠造系列’的标杆样品,下周的新品发布会,就用它做主打展示。”
审核团队离开后,车间里依旧沉浸在喜悦中。王仲明拿着意向书,翻来覆去地看:“没想到我快退休了,还能参与国际品牌的设计,这辈子值了!” 李师傅也笑着说:“老王,以后咱们一起琢磨新工艺,把中国的手工刺绣带到国际市场去!”
张阿姨拉着小李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李,你要好好学,以后咱们天宇的工艺要靠你们年轻人传承和创新。阿姨老了,但还能陪你练几年,把我会的都教给你。”
小李用力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 —— 从刚入职时连针都穿不利索的新人,到现在能参与欧雅设计的刺绣师傅,她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她看着车间里的展示架,三个样品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
林天宇和华老站在车间中央,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华老拍了拍林天宇的肩膀:“天宇,你做到了!从最初的部门冲突,到现在的深度合作,天宇民生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林天宇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 王师傅的坚守、李师傅的助力、张阿姨的传承、小李的创新,还有每个员工的付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天宇。”
他走到展示架前,拿起真丝连衣裙,对着所有员工说:“今天,我们不仅通过了欧雅的审核,还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工艺品牌,让‘天宇匠心’被更多人知道!”
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里满是自豪与期待。小李看着林天宇,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跟着王师傅和张阿姨好好学工艺,跟着设计师学创新,把 “匠造系列” 做好,把天宇的工艺发扬光大。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车间的每个角落。展示架上的三个样品,像三座小小的里程碑,记录着天宇民生从 “代工” 到 “合作” 的蜕变,也记录着一群普通人用匠心与协作书写的成长故事。而这场 “匠造系列” 的征程,只是天宇民生迈向更高远未来的第一步 —— 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手工刺绣、特色工艺,终将在国际高端市场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晚上,小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段话:“今天,‘匠造系列’样品通过审核,我们成为了欧雅的合作伙伴。王师傅说,工艺是有灵魂的;张阿姨说,协作是有温度的。我想,天宇民生的灵魂与温度,就是我们每个人手里的针与线,一针一线,绣出了梦想,也绣出了未来。” 写完,她在旁边画了一朵小小的玉兰花,像极了领口那朵立体刺绣的模样,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街头醉到事业新(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