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毕,东山起(副标题:缘起缘灭,以新纳旧)
第五卷:资本化浪潮中的初心与协作
第二章 上市前夜的考验:合规风波与团队突围(第三部分)
提交补充材料后的半个月,天宇民生的厂区里弥漫着一种 “等待花开” 的期待。车间里的缝纫机声依旧清脆,却比往常多了几分轻快 —— 员工们干活时总会时不时拿出手机,刷新证监会的官网,盼着上市审核通过的消息;编外加工组的阿姨们绣完一批雏菊,也会围在一起讨论:“要是公司上市了,咱们的加工费会不会涨点?”“听说上市后会给咱们发纪念品,不知道是啥呢?”
林天宇每天都会接到券商张总监的电话,每次都在 “再等等,审核还在走流程” 的回复中挂断。他表面上装作平静,给员工们打气 “耐心等消息,咱们做好手头的事最重要”,可夜深人静时,总会忍不住打开电脑,反复查看证监会的 “首发审核信息公示” 页面,首到眼睛发酸才关掉。
转机在一个清晨突然降临。那天林天宇刚到办公室,手机就急促地响起来,来电显示是张总监。“林总!过了!咱们的上市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刚公示的,天宇民生‘首发获通过’,代码都定好了,688XXX!” 张总监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的兴奋。
“真的?” 林天宇手里的文件 “哗啦” 掉在地上,他顾不上捡,快步走到窗边,对着楼下正在整理面料的员工们大喊:“审核通过了!咱们公司上市申请通过了!”
喊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车间里的缝纫机声戛然而止,员工们纷纷跑出车间,朝着办公楼的方向欢呼;编外加工组的张阿姨手里的针线落在地上,她拉着身边的王婶,激动得语无伦次:“通过了!真的通过了!咱们也是上市公司的人了!”
小李抱着刚绣好的玉兰花样品,一路小跑冲进办公室,眼里满是泪水:“林总,是真的吗?我刚才刷到证监会的公示了,咱们公司的名字在上面!” 林天宇笑着点头,拿起桌上的公示截图给她看:“是真的,以后你不仅是技术骨干,还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了,得更努力才行。”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厂区。后勤部的张经理立刻在食堂门口挂起了红色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祝贺天宇民生上市申请获证监会通过!”;小王则用相机记录下员工们欢呼的场景,说要做成纪念视频,上市敲钟时播放;连平时最严肃的李建国,都难得露出了笑容,在车间里组织员工们拍合影,每个人都比着 “耶” 的手势,脸上满是自豪。
当天下午,李局长和王主任特意来到公司,带来了市政府的贺信。“天宇,恭喜你们!” 李局长握着林天宇的手,语气里满是欣慰,“你们是咱们市第一家‘民企 + 国企’模式上市的民生企业,为其他企业树立了好榜样!市政府决定给你们颁发‘年度创新企业’奖状,还会在上市敲钟当天,派代表去现场祝贺。”
王主任也补充道:“国资办己经准备好了注资资金,等上市后就会到账。咱们之前约定的‘编外就业专项补贴’,也会同步发放,支持你们扩大编外加工组规模,带动更多人就业。”
林天宇接过贺信,看着上面 “匠心筑梦,合规远航” 的题词,心里满是感慨。他转头看向窗外,员工们正围着横幅拍照,小李和张阿姨举着 “省级民生企业” 铜牌,笑得格外灿烂。“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林天宇真诚地说,“要是没有政府的支持、团队的努力、员工们的坚守,咱们走不到今天。上市后,我们会继续秉持‘民生导向’,把环保工艺做精,把编外模式做好,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接下来的一个月,公司进入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 —— 确定敲钟日期、制作上市纪念礼品、安排员工代表参加敲钟仪式、准备上市后的首次投资者交流会。每个部门都忙得热火朝天,却没有人喊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 “参与历史” 的自豪。
敲钟仪式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地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林天宇特意挑选了 20 名员工代表随行,其中有技术骨干小李、生产组长李建国、编外代表张阿姨,还有华老和王仲明 —— 他说 “这些人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必须让他们站在敲钟台上,分享这份荣耀”。
敲钟当天,小李特意穿上了新做的浅蓝色工装,胸前别着一枚绣着玉兰花的胸针 —— 这是她前一天熬夜绣的,针脚细密,栩栩如生。张阿姨则带着编外加工组姐妹们凑钱买的锦旗,上面绣着 “天宇民生,匠心为民”,说要在敲钟现场展示,让更多人知道编外姐妹们的心意。
走进交易所大厅,小李忍不住惊叹 —— 巨大的电子屏上滚动着 “天宇民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仪式” 的字样,红色的地毯从门口一首铺到敲钟台,两侧站满了媒体记者和投资者,相机快门声 “咔嚓咔嚓” 响个不停。欧雅的陈总监也来了,她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笑着走过来:“林总,恭喜!我特意代表欧雅来见证这个重要时刻,以后咱们的合作会更深入。”
敲钟仪式开始前,林天宇带着员工代表们站在敲钟台前,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张阿姨:“阿姨,您是编外员工代表,公司上市对您有什么影响?” 张阿姨握紧手里的锦旗,声音洪亮:“以前我在家做刺绣,别人都说我‘瞎忙活’;现在公司上市了,我不仅能赚钱养家,还能跟城里的技术人员学手艺,我觉得特别自豪!以后我要带着更多农村姐妹一起干,跟着公司一起进步!”
记者又问小李:“作为年轻员工代表,你对公司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小李看着电子屏上的公司代码,眼神坚定:“我希望能跟着公司一起,把咱们的环保刺绣工艺推向国际,让外国人也知道,中国工人的手艺不差!还要把王师傅、李师傅的工艺经验整理成手册,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工艺。”
上午 9 点 30 分,敲钟仪式正式开始。林天宇、华老、李局长、陈总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还有小李、张阿姨等员工代表,一起走到敲钟台前,握住金色的钟锤。随着主持人一声 “倒计时 3、2、1—— 敲钟!”,大家一起用力,“当 —— 当 —— 当 ——” 清脆的钟声在大厅里回荡,电子屏上的股价瞬间跳涨,红色的 “+44%” 字样格外醒目。
钟声落下的瞬间,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李和张阿姨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脸颊滑落;王仲明看着电子屏上的公司代码,悄悄抹了抹眼角;林天宇则举起话筒,声音带着哽咽:“感谢所有支持天宇民生的人!我们会记住今天的钟声,记住‘匠心、责任、合规’的初心,把公司做得更好,为员工、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敲钟仪式结束后,林天宇特意把编外加工组的锦旗挂在交易所的展示区,旁边放着小李绣的玉兰花样品。不少投资者和记者围过来观看,纷纷称赞:“没想到上市公司还这么重视基层员工,这‘民生企业’的称号名副其实!”“这刺绣工艺真精致,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人买你们的产品。”
回到公司后,一场盛大的 “上市庆功宴” 在厂区里举行。食堂里摆满了桌椅,桌上的盘子里盛着红烧肉、糖醋鱼,还有编外阿姨们亲手做的饺子和糕点。林天宇站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手里拿着一份 “上市后发展规划”,对着台下的员工们大声宣读: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在联合实验室基础上,成立‘环保工艺研究院’,聘请王师傅、李师傅为首席工艺师,研发更多可降解面料和新型刺绣技术,目标是三年内申请 10 项国家级专利;
第二,扩大编外加工组规模,在周边 5 个县设立加工点,带动 500 名农村妇女就业,还会建设‘编外员工培训中心’,免费提供工艺培训和设备支持;
第三,完善员工福利,除了之前承诺的持股计划,还会为员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建设员工宿舍和食堂,让大家工作得更安心、生活得更舒心;
第西,坚守合规底线,成立‘合规管理部’,每月开展合规培训,确保从生产、研发到销售,每个环节都符合上市公司要求,不辜负投资者的信任。”
每一条规划都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小李站起来,举着手里的工艺手册:“林总,我愿意加入研究院,跟着王师傅学研发,把咱们的刺绣工艺做得更精!” 张阿姨也站起来:“我愿意去县里的加工点当培训老师,把我会的手艺教给更多姐妹!”
庆功宴的氛围越来越热烈,员工们互相敬酒,畅谈未来。李建国端着酒杯,走到林天宇身边:“林总,以前我还因为部门冲突跟您闹过矛盾,现在想想真不该。以后我会带领生产部,按上市公司的标准抓质量、提效率,不拖公司后腿。” 林天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一起往前看。”
华老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他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想起第一次见到林天宇时,那个青涩的年轻人拿着环保面料样品,眼神坚定地说 “想做有温度的企业”。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而且比想象中更美好。
夜深了,庆功宴渐渐结束,员工们带着醉意和笑意离开,厂区里恢复了平静。林天宇独自留在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 “上市敲钟合影”,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格外灿烂。他拿起桌上的 “上市后发展规划”,手指在 “环保工艺研究院” 那部分轻轻划过,心里满是憧憬。
突然,手机响了,是张阿姨发来的微信,附带一张照片 —— 照片里,编外加工组的阿姨们围坐在自家院子里,手里拿着上市纪念章,笑得满脸皱纹。配文写着:“林总,谢谢您让我们这些农村妇女也能参与上市公司的荣耀,我们会好好绣活,不辜负公司的信任!”
林天宇看着照片,眼眶瞬间。他回复道:“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们的坚守和努力,让公司的‘民生’二字更有分量。以后咱们一起加油,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挂了手机,林天宇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的灯火。车间的灯还亮着,小李和王仲明还在整理工艺研究院的筹备资料;编外加工点的灯也亮着,张阿姨正在给县里的姐妹发微信,安排明天的培训;办公楼的灯也亮着,财务部的员工们正在核算上市后的第一笔注资,脸上满是认真。
月光洒在厂区里,像一层温柔的纱,笼罩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林天宇知道,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公司 “匠心 + 合规” 新征程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 —— 海外市场的竞争、环保工艺的突破、国企协作的磨合,但他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一群坚守初心的员工,还有支持他们的政府和客户。
他拿起笔,在 “上市后发展规划” 的最后,郑重地写下:“以匠心守初心,以合规谋长远,与员工共成长,与社会共发展 —— 天宇民生,永远在路上。”
写完,他合上规划书,快步走出办公室,朝着车间的方向走去。那里,小李和王仲明还在忙碌,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像两颗守护 “匠心” 的种子,正在上市公司的土壤里,悄悄生根、发芽,等待着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而此刻,编外加工组的阿姨们己经进入梦乡,梦里满是绣不完的雏菊和涨不停的加工费;生产部的李建国正在家里整理生产计划,想着明天要如何提升效率;商务部的周梅则在回复海外客户的邮件,为上市后的第一笔外贸大单做准备。
每个人都在为 “天宇民生” 这个共同的名字努力,每个人都在为 “匠心与合规” 的未来奋斗。这场上市的征程,不仅让公司实现了从 “小作坊” 到 “上市公司” 的蜕变,更让一群普通人的梦想有了安放的地方,让 “民生” 二字,真正刻在了企业发展的基因里,成为永不褪色的底色。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