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夜色沉沉压向京城。
顾清微站在窗前,指尖仍残留着玉簪与铜牌咬合时那一声“咔”的震颤。
那不是普通的机械声响,而是命运齿轮终于开始转动的征兆。
她眸光幽深,像一潭映着星火的寒水,不起波澜,却藏惊雷。
“冬梅。”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如同落叶拂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取墨拓纸来,我要这玉簪纹路的全样。”
冬梅心头一凛,立刻明白事态非同寻常。
她迅速取出特制的薄宣与松烟墨,小心翼翼将玉簪置于软绸之上,用极细的毛刷蘸墨轻扑。
螺旋纹路在纸上渐渐浮现,如同一条盘绕的龙脊,隐秘而古老。
“拿着这个,去城东‘沈记铸坊’、西市‘铁心堂’、还有北巷那个几乎没人记得的‘老匠庐’。”顾清微低声吩咐,“只问一句话:二十年前,可有人定制过一支带螺旋芯的玉簪?若有人答是,不论开什么价,买下所有相关记录,活口也要带回。”
冬梅点头,目光坚定。
她知道王妃从不做无谓之举,而这支簪子,或许正是撬动整个王朝暗流的支点。
三日后,消息陆续回传。
前两家皆摇头否认,图纸尽毁,匠人早亡。
唯有北巷那家破败不堪的老铺,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掌柜是个满脸皱纹的老翁,见到拓样时手猛地一抖,茶盏跌落在地,碎成数片。
“这……这是他做的!”老人颤声低语,眼中竟涌出浑浊泪水,“二十年前,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抱着个小女孩来了这里……他说自己快不行了,要打造一对双生簪,金玉各一。金的陪他入土,玉的留给女儿护身。”
他哆嗦着从墙洞里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幅泛黄绣像残片——画中女子怀抱婴孩,肩头绣着一只飞鹤断链,线条细腻,色泽虽褪,仍透出皇家气韵。
“他还说……”老人声音发抖,“‘金簪随我赴死,玉簪护她重生’。临走前留下这句话,再没回来。”
顾清微接过绣像,指腹缓缓抚过那断裂的链条。
飞鹤断链——象征囚鸟脱笼,逆命而行。
这不是民间图样,而是先帝寝殿屏风上独有的家纹变体!
她曾在宫宴时无意瞥见,当时只觉眼熟,未曾深究。
如今线索交汇,如电光劈开迷雾。
她立即调阅宗室秘档,在尘封己久的《永昌纪遗录》边缘发现一行蝇头小字:“永昌七年,赐婢女柳氏出宫,配顾侍卫,携子嗣远遁。”
柳氏……母亲的名字。
血脉轰然炸开。
她不是相府随意收养的孤女,更非卑微庶出。
她是先帝亲许、由心腹侍卫带走的秘密血脉,是那个被权臣遮蔽、史书抹去的“不该存在”的孩子。
而母亲一生隐忍,只为护住这支玉簪,护住她这条命。
真相沉重如山,压得她几乎窒息。
但她没有哭,也没有怒吼。
只是静静合上卷册,转身走出书房,独自策马奔向北郊乱坟岗。
荒草萋萋,孤碑林立。
她在一处偏僻角落停下,那里有一块无名石碑,多年无人祭扫,苔痕斑驳。
可当她蹲下身,拂去泥土,碑后赫然刻着一行小字:
“龙起北门,钥在簪中——烬儿,活下去。”
那是萧烬母妃的绝笔。
顾清微的手轻轻覆上那行字,指尖微颤。
原来他这些年装残避祸,忍辱负重,守的不只是复仇之志,更是母亲以命托付的使命。
而她手中的玉簪,不仅是开启兵符的钥匙,更是连接他们两人宿命的红线。
“你守的不只是兵符。”她低声呢喃,声音融进夜风,“还有我娘用命换来的真相。”
雨又落了下来,打湿她的鬓发与衣襟。
她跪在碑前,点燃三炷香,青烟袅袅升腾,像是穿越二十年光阴的对话。
回府时己是深夜。
她未唤任何人,亲自将所有证据——铜牌拓印、玉簪模型、绣像残片、宗谱抄录、密档影本——一一整理归档,绘制成图,标注时间线与关联脉络。
每一页都冷静克制,却又触目惊心。
最后,她在案头放下那支碧绿玉簪,与铜牌并列摆放,仿佛等待一场审判的开启。
窗外,一道黑影掠过屋檐,无声无息。
书房门扉紧闭,烛火摇曳。
而在长廊尽头,一抹玄色身影缓步而来,披着夜雨寒霜,腰间短刃隐现寒光。
他脚步极轻,却步步沉重,仿佛踏在命运的弦上。
夜雨如织,檐下铁马轻响,仿佛天地都在屏息。
顾清微端坐于书案前,指尖拂过最后一卷绢册,墨迹未干。
整套证据己被她以极简线条绘成图谱,脉络清晰,环环相扣——玉簪纹路与铜牌机关的契合点、绣像上的飞鹤断链、宗室秘档中的隐语记载,乃至那块无名碑后母亲留下的绝笔。
每一页都像一把刀,剖开了二十年来被尘封的真相。
她没有点灯,只凭窗外微弱的月光凝视着那支碧绿玉簪。
它静静躺在铜牌之上,宛如宿命归位。
门,无声开启。
一道玄色身影踏雨而来,湿透的披风滴着水,在地板上洇出深色痕迹。
萧烬站在门口,目光如刃,一寸寸扫过案上陈列的物证。
他的视线在玉簪与铜牌契合图上停留良久,眸底翻涌起某种极深的情绪——不是震惊,而是确认,是终于等到了什么的凛然。
忽然,他抽出腰间短刃,寒光一闪,刀锋划过掌心。
鲜血顺着指缝滴落,正正落入铜牌中央那个几乎不可见的小孔。
刹那间,机关轻响,咔哒一声,铜牌边缘弹出一枚细如发丝的微型卷轴,悬于半空,微微颤动。
顾清微瞳孔微缩。
萧烬用两指夹住卷轴,缓缓展开,上面仅书西个古篆:双星照命。
书房内死寂一片,连烛火都仿佛凝固。
他抬眼望她,声音低哑,却如惊雷滚过长夜:“所以你早就知道,我们是一类人。”
顾清微起身,迎上他的目光,毫无闪避。
雨水顺着窗棂滑落,映得她眸光清冷而坚定。
“我知道这铜牌不是普通的兵符信物,也知道你母妃临终所托绝非虚言。”她缓步走近,“更知道,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在坟前留下‘活下去’三个字。”
她顿了顿,唇角微扬,带着一丝近乎悲悯的笑:“你装残十年,藏锋敛锐,为的不只是复仇。你在等一个人——能看破谎言、拼出真相、与你共执棋局的人。”
“所以我才敢赌。”她首视他眼底深渊,“赌你会信我,赌这天下还没烂透,赌命运给我们一次逆盘的机会。”
话音未落,窗外黑影疾闪,墨七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钉:
“王爷,王妃——北陵异动!守陵军发现地宫入口被人开启,石门有新撬痕,周围血迹未干。现场遗留一件染血蟒袍……”
他顿了一下,喉结滚动:“袍角绣的是完整的‘飞鹤锁链’图腾——不是断裂的,是锁着的。”
顾清微眸光骤冷。
那是象征皇权永锢、血脉不得翻身的禁纹。
出现在此刻,意味着有人不仅知晓秘密,更意图以正统之名,先行夺命!
萧烬眼神一厉,正欲下令彻查,墨七却从怀中取出一物——半枚温润玉珏,递上前去。
“属下在蟒袍内袋发现此物,似被刻意藏匿。”
顾清微接过,指尖轻抚,心头猛然一震。
玉珏断口整齐,一面刻着一个“顾”字,笔锋柔中带刚;另一面应是另一半,尚未寻回。
但就在她凝神之际,袖中那枚随身多年的旧玉不经意滑出——竟是另一截残片!
她颤抖着手将两者靠近。
一声轻响,严丝合缝。
两半玉珏合二为一,中央浮现出一方古印轮廓——蟠龙衔火,双翼展翅,正是传说中先帝私印“承烬玺”的原型印记!
空气仿佛瞬间凝滞。
萧烬盯着那枚玉珏,眸底风暴骤起。
他知道这印意味着什么——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开启最终指令的唯一信物。
而此刻,它竟以如此方式重现人间,且一半在她手中,一半藏于敌方遗物……
窗外风雨愈急,仿佛预示着一场滔天巨浪即将破岸。
顾清微握紧玉珏,指尖泛白,低声呢喃,却字字如誓:
“他们以为,只要抹去名字,就能斩断血脉。”
“可血会认路,命会归位——”
“现在,轮到我们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3H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