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师们的到来和高精度车床的投入使用,确实让“龙吟”计划的研发工作驶上了快车道。那些日耳曼人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工作态度、系统化的工程思维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许多困扰沈未央团队许久的具体技术难题。验证样车被大卸八块,按照新的设计方案进行着脱胎换骨般的改造,车间里弥漫着一种高效而专业的氛围。
然而,这种“高效”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沈未央和霍聿枭都无法忽视的问题。德国工程师们工作极其负责,对于分配的任务力求完美,但他们严格遵循着“工作范畴”,绝不越雷池一步。当中方技术人员,甚至是顾宗棠这样的天才,试图向他们请教更深层的原理、设计思路或者关键的计算方法时,他们要么礼貌地以“这是公司机密”或“超出当前任务范围”为由拒绝,要么就用极其晦涩的专业术语快速带过,根本不留消化理解的时间。
这根本不是沈未央想要的。他要的不是一群高级临时工来完成“龙吟”项目,而是要借此机会,为奉天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复杂机械装备的本土人才!
“这样下去不行,”沈未央在项目进度会上,当着几位德国主要负责人的面,首接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识传递,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真正理解你们的设计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三年后你们离开,‘龙吟’的后续改进和维护都会成问题。”
为首的德国工程师,名叫施耐德,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高挺的中年人,推了推他的金丝眼镜,用带着浓重口音但语法精准的中文回应:“沈先生,我们受雇来完成‘铁甲战车’的设计和制造指导。合同里,并没有‘教学’这一项。我们的技术和经验,是克虏伯和MAN数十年积累的核心资产,恕难无偿传授。”
他的语气礼貌而疏离,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固执和优越感。其他几位德国工程师也纷纷点头,显然这是他们共同的立场。
会议不欢而散。
“这帮德国佬,就知道藏着掖着!”顾宗棠气得首拍桌子,“问个轴承应力计算公式都跟要了他们命似的!”
霍聿枭脸色也不好看,他看向沈未央:“未央,你怎么看?强令他们教,恐怕会适得其反,影响项目进度。”
沈未央沉吟片刻,眼神冷静:“他们看重利益和契约,也看重技术。既然‘教学’不在契约内,那我们就修改契约,增加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筹码。”
第二天,沈未央没有再去纠缠施耐德等人,而是带着顾宗棠和几名核心中方技术骨干,一头扎进了隔壁的实验室,闭门不出。霍聿枭虽然好奇,但也忍住没问,只是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一周后,沈未央再次召集了德国工程师团队,这次的地点不是在嘈杂的车间,而是在一间安静的技术研讨室。
施耐德等人带着疑惑和一丝戒备到来。沈未央没有多言,首接让顾宗棠在黑板挂起了一张复杂的图纸。
“诸位,请看,”沈未央拿起教鞭,指向图纸的核心部分,“这是我们基于对现有内燃机的研究,结合一些……跨时代的理论,构思的一种新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初步原理图。”
他开始讲解,语速平缓,条理清晰,从燃油雾化效率到缸内燃烧优化,从喷油定时精准控制到如何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并降低油耗……每一个点都切中了当前内燃机发展的痛点,其中蕴含的理念和部分设计思路,作者“叶九枭”推荐阅读《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让施耐德这位资深动力专家都听得瞳孔收缩,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这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东方该有的技术认知水平!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构想,”沈未央放下教鞭,语气淡然,“具体的材料工艺、精密加工、电控系统实现,还有大量的工程难题需要攻克。比如,如何保证在极高压力下喷油器的密封性和耐久性,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目光扫过一脸震惊的德国工程师们,尤其是紧紧盯着图纸、仿佛要将它刻进脑子里的施耐德,抛出了他的筹码:
“我们可以将这份初步设计资料,以及后续相关的所有研究思路和部分关键实验数据,与诸位共享。并且,邀请诸位共同参与这个全新动力系统的研发。这其中的技术价值和未来的应用前景,想必诸位比我们更清楚。”
他顿了顿,看着施耐德变得灼热的目光,说出了条件:
“作为交换,我需要诸位在完成‘龙吟’项目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导师’身份,每人定向培养三到五名中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只需让他们掌握你们各自领域的设计规范、核心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要的,不是照搬你们的技术,而是学会你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德国工程师们互相交换着眼神,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与挣扎。沈未央拿出的这个“高压共轨”概念,像是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动力效能的大门,其诱惑力是致命的。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是技术上的巨大机遇。
施耐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沈先生,您提出的……概念,确实非常具有前瞻性。但是,培养人员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会拖慢‘龙吟’项目的进度。”
霍聿枭此时适时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施耐德先生,项目进度可以适当调整。我相信,一个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奉天,未来与诸位的合作,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三年和一辆‘龙吟’战车。我们的化工厂、未来的发动机制造厂,乃至整个重工业体系,都需要顶尖的技术专家顾问。而朋友,总是能获得最优先的合作机会和最丰厚的回报。”
软硬兼施,利益与技术前景双重诱惑。
施耐德与同伴们低声快速用德语交流了几句,最终,他转过身,面向沈未央和霍聿枭,脸上的矜持和疏离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等的尊重和达成交易的郑重:
“沈先生,霍少帅。您们的提议……很有建设性。我们同意在保证项目主要进度的前提下,以导师身份培养中方人员。同时,我们希望能尽快成立联合研究小组,共同开发您刚才提到的……高压共轨系统。”
“成交。”沈未央微笑着伸出手。
霍聿枭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知道,这笔交易,奉天赚到的,远比十台车床和一辆战车要多得多。
协议达成后,车间里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德国工程师们不再将中方技术人员视为单纯的助手,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作中讲解原理,分享经验,甚至允许他们参与更深层次的设计讨论。而沈未央拿出的那份“高压共轨”草图,则成了连接双方技术精英的最佳桥梁,研讨室里时常传出激烈的中德文混杂的技术辩论声。
师夷长技,不再是一句空话。奉天正以自己的智慧和筹码,撬动西方先进技术的壁垒,为未来的钢铁洪流,奠定着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根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W4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