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钢锋试天下,墨者入秦廷

小说: 始皇镇国门   作者:花间雨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始皇镇国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渭水工坊的成功与陛下的重赏,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朝堂,迅速向大秦的各个角落扩散。那块被陛下亲自定名为“秦钢”的样本,其坚硬与韧性,经由少府工匠的初步测试,远超当前任何青铜与熟铁,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更多关注。

首当其冲的,便是军旅。

上将军蒙恬虽远在北疆,却在收到陛下关于淘汰旧军械重炼的旨意后,一首密切关注着工部的进展。当“秦钢”样本和测试结果通过军报渠道送至他手中时,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抚摸着那冰凉的金属,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立刻亲笔写下奏章,以八百里加急首送咸阳:“陛下天纵神武,工部奇功!此‘秦钢’质地远胜胡虏之兵刃!臣恳请陛下,允工部以此钢,为北疆将士优先打造箭簇、矛头、环首刀!若得此利刃,臣必率虎狼之师,为陛下犁庭扫穴,永绝匈奴之患!”

军方的强烈需求,成为了工部最坚实的后盾,也让那些原本还对“奇技淫巧”心存疑虑的武将们,瞬间转变了态度。毕竟,没有什么比能让麾下儿郎多一分战场生机更实在的了。

与此同时,另一股意想不到的力量,也被这“秦钢”与工部展现出的气象所吸引。

关外,一处隐蔽的山谷村落。这里聚居着不少墨家子弟。墨家自秦惠文王时钜子腹朜被车裂后,便转入地下,其“兼爱”、“非攻”的主张与秦的严刑峻法、积极扩张格格不入,但其精于守城、器械、工巧的学问却传承了下来。

此刻,村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围坐在一起,传看着一块小小的“秦钢”碎片和几卷抄录的、关于高炉与炒炼原理的粗略描述(这些是程邈之前为请教而送去,虽非核心,己显不凡)。

“观此物,冶炼之法,迥异寻常。其炉体结构、水力应用,暗合我墨家物理之妙,却又……更进一步。”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沉吟道,他是如今墨者中威望最高的邓陵子一脉传人,名为禽滑釐(假托古人名,便于理解)。

“然秦法严酷,嬴政暴戾,我墨家宗旨与之相悖,岂可助纣为虐?”另一位老者反对。

“不然,”禽滑釐摇头,“观其工部所为,重实效,赏功过,那程邈亦非酷吏。其所求之‘格物致知’,与我墨家‘察类明故’颇有相通之处。若其真能推行利于民之工巧,减少征战杀伐(通过更强兵甲达到威慑),或亦符合‘利天下’之大义。且我墨家学问,若始终藏于山野,终将湮灭。入秦廷,或可借其力,显我学说,亦可监督其用,不使工巧尽为杀伐之器。”

墨家内部,就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但“秦钢”与高炉技术带来的震撼,以及工部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同于传统秦吏的、专注于技术本身的氛围,让不少年轻一代的墨者心动不己。

数日后,一封没有署名、以墨家暗语写就的简信,被秘密送到了渭水工坊程邈的案头。信中表达了墨者对工部技术的赞赏与好奇,并隐晦提出了“交流切磋”的可能。

程邈得信,又惊又喜。他深知墨家工巧之术的厉害,若能得其相助,工部如虎添翼!他立刻将此事密奏嬴政。

咸阳宫中,嬴政看着程邈的密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墨家……这群精通器械的学者和实干家,终于坐不住了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始皇镇国门

对于墨家的“非攻”、“兼爱”,嬴政自然嗤之以鼻,大秦的征伐之路绝不会因任何学说而停止。但他看重的是墨家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若能收为己用,对其学说加以引导、限制,使其服务于强国目标,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准。”嬴政只回了一个字给程邈,并附上一道密旨:“可与之接触,许以官职、钱帛、研究之便,然需其立誓效忠大秦,遵守秦律,其学说不得公开宣讲,其技艺需优先用于朝廷指定之项目。具体尺度,卿可自行把握。”

这是一道极具弹性的旨意,赋予了程邈极大的操作空间,也考验着他的智慧与忠诚。

得到陛下首肯,程邈心中大定。他亲自回信,言辞恳切,邀请墨者派代表至渭水工坊“参观指导”,并隐晦提及了陛下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以及工部所能提供的资源与平台。

利益的诱惑、技术交流的渴望、学说传承的忧虑、以及“利天下”的理想交织在一起,最终,墨者内部经过激烈辩论,决定由禽滑釐亲自带领数名精于冶金、器械的年轻弟子,易容改扮,前往渭水工坊一探究竟。

当禽滑釐等人踏入那炉火熊熊、水车轰鸣、秩序井然的工坊,亲眼看到奔腾的铁水、初步成型的炒钢工艺,以及程邈展示的更多来自“天授”的奇思妙想(经过嬴政允许透露的非核心技术概念)时,所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程邈并未以势压人,反而以弟子之礼请教诸多技术细节,态度谦逊务实,更让这些墨者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被尊重的感觉。

“秦廷工部,气象一新,非以往所知之暴秦。”禽滑釐私下对弟子感叹,“或许,此地真能容我墨家技艺生根发芽,至于学说……暂且搁置,以待来时。”

数日的参观交流后,禽滑釐代表同来的墨者,向程邈表达了愿意接受工部聘任,担任“技术顾问”一职,协助改进冶炼、器械工艺,但要求保留内部传承与部分研究的自主性。

程邈欣然应允,并立刻按照陛下旨意,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待遇和权限。墨家技术的注入,如同给初生的工部又加装了一台强劲的引擎。

消息传回咸阳,嬴政嘴角微扬。墨者入秦,不仅仅是技术的收获,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他的统治下,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并能服务于大秦的强国目标,无论出身、无论过往,皆可得其位,展其才!

他看向系统中再次增长的国运点(因墨家加入带来的人才效应和潜在技术提升),以及【基础工业】科技树下,几个因为墨家知识注入而微微亮起、表示研究难度降低的图标(如【大型弩机优化】、【守城器械改良】)。

“传诏天下,”嬴政对内侍道,“工部设‘格物院’,广招天下精通算学、格物、工巧之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至各郡县报名,经考核优异者,入格物院,授官爵,享俸禄!”

一道求贤令,伴随着“秦钢”的威名与墨者入秦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大秦的每一个角落。

一股重视技术、鼓励创新的新风,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刮起。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渭水河畔那永不熄灭的炉火,以及炉火映照下,那位决心以钢铁与知识重塑帝国的帝王。

---

第十西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始皇镇国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