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司”的成立与骨干电报网的规划,如同一道无声的命令,激活了帝国庞大的工程能力。在禽滑釐的统筹下,工部与格物院最精锐的力量被投入其中。通往北疆、南海、东极的三条主干线路同时开始勘探、施工。架设高杆、深埋电缆、建立中继站(用于放大衰减的信号)、培训报务员……一项项前所未有的工作铺开,尽管困难重重,尤其是通往“望东堡”的海底电缆部分几乎无法实现,只能依靠定期船只传递电报纸条,但整个系统依旧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首条竣工的,是连接咸阳与北疆蒙恬大营的线路。当第一封来自咸阳的、由长短电码组成的简短军令——“边安否?粮足否?”——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包括译码时间)便抵达数千里外的北疆,并很快收到蒙恬回复的“边靖民安,粮秣充盈”时,所带来的震撼是颠覆性的!以往需要快马奔驰旬月才能完成的通信,如今朝发夕至!这意味着中央对边疆的掌控力、军队的调动效率,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嬴政亲自拟定了第一封民用测试电报,发往正在督造“鲲鹏级”二号舰的会稽船坞:“舰成有期乎?” 数个时辰后,回复抵达:“龙骨己就,明春可期。” 简洁的电文,却预示着帝国未来远洋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电报网络的初步成功,如同为帝国装上了敏锐的神经系统。嬴政下令,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逐步将电报网络向各郡治所延伸,并开始筹建专门培养电讯人才的“电讯学堂”。
与此同时,来自“望东堡”的另一样东西,在格物院引起了更大的轰动——那青铜部落用于交换的本地谷物种子,经过农学阁的精心培育,竟然成功发芽,并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这种被命名为“玉黍”(玉米)的作物,植株高大,耐旱耐瘠,其棒状果实颗粒,初步品尝无毒,且产量潜力似乎极大!另一种块茎作物(可能是红薯或木薯)也在试验田中长势良好。
始皇镇国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始皇镇国门最新章节随便看!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船带回的玛雅遗迹土壤样本中,格物院化学组分离出了一种奇特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白色晶体(可能是天然硝石或某种钠盐),以及几种颜色鲜艳、性质稳定的矿物颜料。这些发现,不仅可能带来新的调味品、防腐剂或染料,更可能对火药配比、陶瓷釉彩产生深远影响。
新大陆,正在以其丰富的物产与失落的智慧,反哺着旧大陆的文明。
朝堂之上,随着电报网的建设与新作物的引入,帝国的治理与发展战略也在进行微调。李斯提出,应利用电报网络,建立更高效的粮食、物资调配系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灾荒。程邈则奏请,加大对“玉黍”等新作物的推广试验,并系统研究玛雅文明在农业(如他们似乎有独特的水利系统)、数学(其历法蕴含极高数学水平)等方面的成就。
嬴政一一准奏。他站在那幅己然标注了电报线路、新作物试验田和玛雅遗迹位置的巨幅帝国舆图前,目光深邃。
电讯网络勾连疆域,新种作物孕育生机,异域文明启迪智慧。
帝国的根基,从未如此稳固;帝国的未来,从未如此开阔。
他知道,自己开创的,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巅峰,更是一个文明迈向更广阔天地、汲取更丰富养分的全新起点。
“传旨,”他沉声道,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待‘玉黍’试种成功,择优选育,赐名‘天赐粟’,刊行天下,广而种之!”
“电讯网络,需加速推进。五年之内,朕要三十六郡,皆在网中!”
“玛雅文字之破译,新物产之研究,不可懈怠。朕要知道,那羽蛇神背负的,究竟是怎样的星空与智慧!”
帝国的巨轮,在电力、信息、新物种与古老文明的西重推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姿态,破开历史的迷雾,坚定地驶向那浩瀚无垠的未来之海。
---
第六十六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