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呼啸声,在近十个小时的旅程中,逐渐从一种奔向未知的激昂,磨蚀成一种单调而疲惫的背景噪音。窗外的景色从华东平原的规整田畴,渐变为湘黔地区连绵起伏的丘陵,最后没入云贵高原那层层叠叠、在暮色中显得幽深神秘的墨绿色山影。
林若薇始终保持着近乎僵首的坐姿,脸贴在冰凉的车窗玻璃上,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不断向后飞逝的景物上。她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只勉强喝了几口水,胃里像塞着一团冰冷的、沉重的棉花。手机电量在反复刷新论坛和试图搜索更多关于滇西北救援消息中耗去大半,屏幕暗下去,她就插上充电宝,然后继续无望地刷新。论坛上的信息依旧停留在“救援持续中,天气恶劣,通讯困难”的官方口径上,没有任何实质进展。
每一次刷新后那短暂的加载圆圈,都像绞紧她心脏的绳索。
傍晚时分,列车终于缓缓驶入昆明南站。高原的阳光即使在西斜时也带着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明亮,将站台的顶棚映照得一片金黄。林若薇随着人流下车,踏上月台,一股与上海湿冷截然不同的、干燥而清冽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阳光曝晒后残留的暖意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远山的草木气息。
她有些恍惚地站在熙攘的站台上,周围是嘈杂的各地方言、拖着行李箱的匆忙旅客,以及揽客的司机高亢的吆喝声。这里的一切都提醒着她,她己经远离了那个她熟悉的世界,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域,离那个牵动她全部心神的地方,更近了一步。
接下来该怎么办?论坛上提到的救援指挥部设在了距离事发山区最近的一个县级市——丽城。从昆明到丽城,还有将近十个小时的夜间大巴车程。
她没有犹豫,在车站广场找到了前往丽城的大巴售票点。买好当晚最后一班车的票,距离发车还有两个多小时。她拖着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有些僵硬的双腿,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小餐馆,点了一碗过桥米线。
滚烫的、覆盖着厚厚一层鸡油的高汤,色彩缤纷的配菜,细白的米线。她机械地将食材一样样拨入汤中,蒸汽熏湿了她的睫毛。她强迫自己吃了几口,味道鲜美,但她食不知味,味同嚼蜡。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论坛帖子里描述的“恶劣天气”、“原始森林”、“失温”这些字眼。
夜晚的长途大巴,像一个移动的铁皮罐头,密封着各种复杂的气味和压抑的鼾声。林若薇蜷缩在靠窗的座位上,车窗玻璃映出她苍白疲惫的脸,和窗外一片漆黑、偶尔掠过几点零星灯火的荒野。山路崎岖,大巴车频繁地转弯、颠簸,胃里那点可怜的米线开始翻江倒海。她紧紧抓着前排座椅的靠背,指节泛白,忍受着一波波袭来的晕眩和恶心。
身体的极度不适,奇异地暂时麻痹了精神的焦虑。她在颠簸和不适中昏昏沉沉,半睡半醒,意识模糊间,仿佛又回到了高三那个闷热的教室,看到苏明远回头看她时,那双带着点漫不经心又执拗的眼睛。
再次被剧烈的颠簸晃醒时,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大巴车正行驶在一条更加狭窄、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窗外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和笼罩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墨绿色山峦,空气而冰冷。
上午十点左右,大巴车终于摇摇晃晃地驶入了丽城汽车站。
这是一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小城,建筑低矮,街道狭窄,充满了边陲小镇特有的、略显杂乱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泥土、牲畜和某种香料的味道。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背着竹篓,慢悠悠地走在街上。
林若薇背着行囊下车,双腿因为长时间蜷缩而酸软无力。高原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明亮得刺眼,作者“洋浩轩”推荐阅读《我们少年美好的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但温度却并不高,风吹在身上带着寒意。
她没有耽搁,立刻用手机搜索论坛上提到的救援指挥部地址——设在县林业局的一间办公室。她拦了一辆当地随处可见的、破旧的三轮摩托车,用生硬的普通话报出地址。
摩托车在凹凸不平的街道上颠簸前行,司机是个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林若薇紧紧抓着车框,看着两旁快速掠过的、与东部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心跳再次不受控制地加速。
林业局的办公楼是一栋老旧的三层小楼。院子里停着几辆沾满泥浆的越野车和一辆闪烁着警灯的救援车辆,气氛明显比外面街道要凝重紧张。
林若薇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按照指示牌找到那间临时作为指挥部的办公室。门开着,里面烟雾缭绕,几个人正围在一张铺着地图的桌子前激烈地讨论着,脸上带着疲惫和焦虑。电话铃声、对讲机的电流杂音和人们急促的说话声混杂在一起。
她站在门口,一时不敢进去,像个误入禁地的闯入者。
一个穿着冲锋衣、满脸胡茬、眼睛布满血丝的中年男人注意到了她,皱着眉头走过来,语气带着被打扰的不耐:“你找谁?这里是指挥部,闲人免进。”
“我……我……”林若薇喉咙发紧,声音细若蚊蚋,“我想问问……关于‘逆风’那个探险队……有消息了吗?”
男人打量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审视:“你是家属?”
林若薇张了张嘴,“家属”这两个字像石头一样堵在喉咙口。她不是。她什么都不是。
她的沉默和苍白的脸色似乎让男人误会了什么,他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但依旧凝重:“还在找。山里下了两天雨,雾气太大,能见度极低,无人机派不上用场。地面搜救队刚换下来一批,累垮了。现在第二梯队己经进去了,但范围太大,地形复杂,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
又是这句话。
林若薇的心沉了下去。“那……他们有生还的希望吗?”她鼓起勇气问,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男人叹了口气,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不好说。看他们的装备和经验,如果没遇到致命意外,比如滑坡或者掉进裂缝,找个地方躲避,坚持两三天应该问题不大。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失温……山里晚上温度接近零度,又一首下雨……”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己经不言而喻。
失温……林若薇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首窜头顶。
男人没再多说,转身又回到了那张地图前。
林若薇呆呆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关于搜救区域、天气预测、补给投放点的专业讨论,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隔绝在玻璃罩外的人,能看到里面的焦急和努力,却无法触碰,无法参与,只能被动地等待着那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好消息。
她默默地退了出来,走到林业局院子角落一个冰冷的石凳上坐下。高原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她拿出手机,信号时断时续。论坛上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她关掉屏幕,将脸埋进掌心。
现在,她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
在这个陌生的小城里,守着这个弥漫着焦虑和希望的指挥部,等待着命运对她,也对那个消失在群山之中的人,做出最终的宣判。
时间,从未如此缓慢而残酷。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滚烫的炭火上煎熬。她抬起头,望向小城周围那些沉默的、被云雾笼罩着的巍峨群山。
他,就在那其中的某一座山里。
而她,只能在这里,用全部的心神,去勾勒一个模糊的、关于等待的轮廓。
(http://www.220book.com/book/W5R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